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打印本页]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9 11:51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请问诸位兄台,黄鹤照相机是不是友谊的前身?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9 11:54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今天才淘到的,成色一般,价格公道,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9 11:57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这款机器没有机身号,取景镜头是2。8的 注意机器侧面的小框,是不是4C型的?
作者: ljg    时间: 2003-2-9 13:11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又一款没有见到过的双反,打开眼界呀!!!
作者: annan    时间: 2003-2-9 13:35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鸟兄,这机子可是只能拍12张底片的吗?后背没有红窗显示?可否告知镜头号?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9 13:40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只能拍12张,后背只有一个红窗 镜头号是738118 和738106 没有机身号
作者: annan    时间: 2003-2-9 13:49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羡慕啊!武汉产的,我都找不到啊~~~:(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9 13:58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呵呵,同喜同喜,AN兄,到厂里翻他个底朝天,一定会有大收获!呵呵,说不定什么麻雀,仙鹤,喜鹊,老家贼什么的双反,统统都会出来的。。呵呵呵,你说咱们国产的相机,为什么喜欢用鸟来命名呢?海鸥 凤凰,黄鹤。。。呵呵,乌鸦有没有?
作者: 游方    时间: 2003-2-9 14:49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不得了,真是不得了!
风兄哪来如此好运,希奇古怪的宝贝都进了你手,你老实说来!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9 14:58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游兄啊。。。。风之鸟就象是见到了亲人一样,老泪纵横  ,不对,应该是年轻泪纵横,拉着游兄的手说,我等你等得好辛苦呀。。。(喝了一口茶,又擦了擦口水,说)事情是这样的:(慢板,起)这只“黄鹤”,静静的躺在重庆的晨雾之中,朝阳还没有照到它的身上,我的目光已经穿过人群的缝隙看见了它的身影,可惜透过镜片折射的我的目光,只是从外型上感觉,这只鸟不一般,比海鸥4好象少了半边调焦旋纽,于是碰了碰身旁的“畿辅35A”的胳膊,我们停下了脚步,蹲下来仔细看看,畿辅35A瘦长的手臂已经把它拿在了手上,定睛一看,黄鹤!武汉!!脑子里开始喜悦的激动起来,又是一只不多见的双反,畿辅35A看了看,说,可惜可惜,成色不太好,便友好的把机器递了过来,我知道,这只鸟不会从我们手中飞走了,我们迅速的交换了信息(当然是暗语交谈,呵呵)大意是,谁上,你上还是我上?确定之后,我开始砍价,老板:多少?摆地摊的是一个年轻人,头发因为早起还没有输理,乱蓬蓬的在头上载着:15块! 15元?我心里已经开始乐开花,为了不让这位青年同志产生卖低了宝贝的痛楚感和绝望感,按照游摊的出牌规律,我必须还一个价格:10块卖不卖!!青年同志没有2话,立刻答应:要得要得!!此时有两个人心花怒放,青年同志以多卖了三五块而高兴,风之鸟因又多了一件没见过的“宝贝”而兴奋不已,双赢的词再次在我的脑海中愉快的浮现出来,成交完成之后,我们快速的消失在拥挤的淘金人群之中,消失在重庆的晨雾之中。。。。
  脑海中开始愉快的想着。。。黄鹤,在哪里听说过这个名字?是在郭师的帖子中?还是在什么地方,你说游兄要是知道了,会是什么表情?快点跑呀。。。跑回家上916呀!!!去查帖子呀。。。。重庆的朝阳下,两个异人匆匆行走中。。。。
作者: 游方    时间: 2003-2-9 15:02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重庆的贩子要是上了网,你等着吧:
不跳得八丈儿高,才是奇闻!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9 15:09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呵呵,游兄,贩子兄。。。。他。。他。。他。。他是游摊。。嘿嘿嘿,也姓“游”喜喜
作者: 游方    时间: 2003-2-9 15:15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这个贴子最后由游方在 2003/02/09 03:17pm 编辑]

你这个双反几点为奇:
一。F2.8的取景镜头,除了大连,几无所闻。
二。如果是带135附件的,更是稀罕。
三。这个牌子第一次听说,武汉生产的照相机的历史需要重新探讨!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9 21:48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谢谢游兄,这台相机还有几个有趣的地方,1: 只有一个红窗,2:里面的结构有一个象是与开门联动的机构,不知为何?3:注意面板正面右侧两个镜头之间的地方,那里有一个突出物,还没研究出是干什么的,但是一般的双反没有这个东东,我明天上图!
作者: 游方    时间: 2003-2-9 22:10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下面引用由风之鸟2003/02/09 09:48pm 发表的内容:
这台相机还有几个有趣的地方,1: 只有一个红窗,2:里面的结构有一个象是与开门联动的机构,不知为何?3:注意面板正面右侧两个镜头之间的地方,那里有一个突出物,还没研究出是干什么的,但是一般的 ...
最好拆开好好研究,研究!
[玩笑话,切莫当真!]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9 22:38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这个贴子最后由风之鸟在 2003/02/09 10:44pm 编辑]

游兄估计一下,这个东东会不会是友谊的前身?从它的花里胡哨的名字-----肯定是冲着武汉的黄鹤楼去的!文革的时候肯定不会用,文革刚刚结束时的?机器没有机身号,只有镜头号,上面还刻有 W H 二字 代表武汉?真是个谜呀。。 :em22:  :em22:
作者: 1977247    时间: 2003-2-9 22:55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中国相机体系真是博大啊。。。
作者: 赵振新    时间: 2003-2-9 23:30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刚将"回复"写完,突遭"系统警告",再重写!
早年曾有听说过"黄鹤",但从未见过实物或照片.今天小鸟为我们衔来灵芝宝,让我们大家一睹为快,多谢喔!
粗看该机,机身很有些美能达或罗莱可德早期型号的痕迹.(其实早年日本的许多双反就是仿罗莱的.)镜头和快门则仍沿用了成熟的海鸥系列.
前面右边的那个小突,会不会是"闪光方式选择板钮"?(搬把掉了?)小鸟您可拿把钳子夹住转动试试,要是能小角度转动并有二个档位,那就是了.在这个小突对称位置也还有一个类似的东西,在罗来可德上是一个自拍机.(同样是一个搬把.)其实您完全可以把它拆开看看,不用担心.万一装不起来我帮你弄好!
总之,这是一台很有意思的国产双反.因为它不象许多其他机子,将海鸥4B换一个商标就算自己的产品了.而是有人们自己的想法,希望制造出一台有别于且高于海鸥4B的相机.尽管没有成功,(其中有众所周知的原因,也会有些许尚待挖掘的故事!)但真象类似的"珠江-7","风光","海鸥4A-1","青岛","牡丹-1D"及更早的"上海58-4","紫金山""长虹-3"等,是老一辈相机人的努力,体现了他们不甘落后,力争先进的一种精神!这些实物便是说明!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10 09:38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得到前辈的鼓励是非常令人开心的,谢谢赵老师!:)
黄鹤相机出现的年代大约是什么时候?按照游兄的推论,镜头前两位为生产年代,这部机器的镜头号前面两位是73,大胆猜测会是73年前后,比我的太湖4C还要早5年,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相机生产是个什么状况?前辈比我要有发言权,这部机器可惜没有机身号,也无法猜测其产量,另外,机身旁边的小玻璃窗是干什么的?机器内部的连动和开孔到底是不是为135的附件准备的,也实在不太清楚,在机器面板右侧中部的那个小突出,经查的确如赵老师所讲,是一个带内螺纹的定位的装置,可惜此处缺失无法知其原貌,但从位置来分析,拨杆或拨片的可能性要大于拨盘,目前还无法知道确切用途,这部机器如果真的是73年产的话
,今年就整整30年了,还蛮巧合的,我现在非常希望知道是否有135附件孔存在,如果是,73年连120都少,它设计135的装置,有什么目的呢?
  游兄说过,谜一样的国产相机呀。。。。。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10 09:41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这个贴子最后由风之鸟在 2003/02/10 09:44am 编辑]

1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10 09:47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2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10 09:48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3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10 09:48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4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10 09:49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5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10 09:51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6
作者: xiaojin    时间: 2003-2-10 11:52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恭喜小风了,山城还有多少宝贝呢??
作者: 游方    时间: 2003-2-10 16:23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这个贴子最后由游方在 2003/02/10 04:28pm 编辑]

[黄鹤]双反起点之高,构思之巧,国内双反中几无同类,看了以后非常震惊。查了一下资料,有了一点想法,如下:
以下资料的来源均为[中国照相机工业三十年]一文:
1964年[海鸥]4A和4B型在4型基础上派生。
67年开始海鸥4B大批量投产。
1968年海鸥4C开发成功。
1973年4月,第一机械工业部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四五]期间全国照相机生产规划。与会单位除各照相机生产厂外,个别照相器材厂也到会参加。
会议确定了对各照相机生产厂的投资。
1973年10月武汉照相机快门厂在原武汉仪表齿轮厂和压力表厂的基础上组建,它是我国第一个照相机快门专业厂。
1974年五月武汉照相机厂在武汉船用仪表厂基础上成立。
1975年武汉照相机厂推出[友谊]SF-1型双反相机。
从时间顺序上说,武汉有仿4C的条件,工业开发能力上,武汉中南重镇,相机建厂在先,应该也有基础。其三,1973年初召开的[四五]照相机生产规划会议无疑对促进各地开发相机生产,从而引进资金起了火上添油的作用。
历史发展有其必然,也自有其因果关系。所以[黄鹤]双反开发起点高于4B,应该是反映了武汉老工业基地雄厚的实力,更是武汉做为四方通恒之地,得东西风侵渐之利的必然选择。


作者: 赵振新    时间: 2003-2-10 21:41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小鸟你应该拿一架4A(或4型)来参照对比看看,就会发现,你以为是安装135附件的地方(图4,5)实际上是安装"记数摩擦轮"的位置.换一句话说:这机身原设计是"自动记数,停片"的.上面的那个大圆轮是卷片钮,利用胶卷背纸与摩擦轮接触转动带动记数齿轮的转动,调焦旋钮上方的小圆窗就是数字显示的地方.(与4A类似).也许是技术或工艺上的难度使制造者最后放弃了这个结构,又回到了4B时代.机背上的红窗明显是后来开的.(图2.)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11 10:13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赵老师,我现在所有的相机器材全部因搬家而装进了大木箱存放它处,而新房装修还得到6月,我这手边连最起码的收藏品都没有了,所以,很恼火的后悔中。。呵呵,早知道好歹也随身带上两件也好呀。。。5555555,您认为后盖上的圆窗是后来加上去的,但我看不象是手工后期加的,会不会是出厂时就是这样?因为我看它的做工很细,和机器其他地方比较一致,我再好好看看
作者: 赵振新    时间: 2003-2-11 12:51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这个贴子最后由赵振新在 2003/02/11 12:54pm 编辑]

"自动记数"的设计是原来就有的,只是在无法工作后,为了判读已拍胶片张数,才在后背上的相应位置开了个窗以便记数.而作为正式设计的读数红窗,必须会有一个可关闭的"窗帘",以防止强光下胶片感光.在业余条件下做这"窗帘"并不容易,所以我判断这个红窗是后人为使用这台机而自己开的.其实这种情况我们经常可见到.尤其是一些6*9的外国皮腔机上,当时为了节省胶片,就自己动手改成6*6或者说*4.5的.方法就是在后背的对应位置开红窗.鉴别是否厂方所为,你只要看看圆孔的边缘,自改的大多数是用钻头打的,粗糙且不规则.厂家则是冲出来的,光滑且略有圆弧.并镶有护套以美观.
作者: 赵振新    时间: 2003-2-11 12:56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红窗"窗帘"的内侧.
作者: 赵振新    时间: 2003-2-11 12:59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压板上的圆孔.您可将"黄鹤"与其他国产双反机的比较一下,应该会发现二者的不一样.
作者: 赵振新    时间: 2003-2-11 13:02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海鸥4A的与胶卷摩擦转动的零件."黄鹤"上的已拆除,但安装孔还在.
作者: 赵振新    时间: 2003-2-11 13:04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罗莱可德型前面板上的"闪光方式选择搬把".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03-2-11 17:18
标题: 黄鹤双反照相机
谢谢赵老师!!:)   我仔细看了看,和您发的第三张图非常相似,中间也是一块整压片板,然后一个大洞,但是确实没有遮光的东东,如果是自己改的,那就太遗憾了,可惜了呀。。。




欢迎光临 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https://bbs.camgl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