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标题: 胶合镜片的拆胶重粘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彭非    时间: 2011-3-8 01:58
标题: 胶合镜片的拆胶重粘方法
一、拆胶,用可控温的恒温加热设备由常温慢慢加热到250度到300度胶合片就会脱开,然后镜片随设备自然慢慢冷却。加执快了冷却快了也会像上面那样爆裂。
二、清洗,一般用酒精泡后清洗去余胶。
三、胶合,用光学UV胶,这个操作讲经验和技巧,不好说,胶的时候操作不好会有气泡,镜片越大越不好操作,粘好后固定好位置光轴然后用专用紫外光灯照就可以固化。

上面已经说出关键技术,置于没有设备的是不是可以用简单方法我再多口说说,加热,可以用慢慢火油煮镜片,什么油?300度沸点以上的,不伤镜片的就可以,食用油也可以,但专业的是用纯甘油。UV胶街上有网上也有卖。没有UV灯?太阳光是全光谱的有紫外线,太阳晒晒也可以。


说完了,希望一直留了一手不舍得说出来的朋友不要怪我多口。
作者: solagon    时间: 2011-3-8 07:12
我觉得弄开、粘上并没什么问题和秘密
但保证精度,个人以为以个人的条件几乎不能办到..
作者: dachuan    时间: 2011-3-8 11:35
理论上,镜头开胶就意味着报废,但自己粘合起来仍旧可以用而且以一般标准也未必会有太悬殊的差异,不过期待通过这种修复使镜头恢复到原先的水准是不可能的,属于权宜之计。
作者: 彭非    时间: 2011-3-8 13:31
都是钻石会员也不是一两天玩相机了吧,但都是这般见识~!

很简单例子,菜谱哪里都能找到,但不是人人也也能做出好菜,那不是菜谱问题,是个人问题,你有没好厨房?有没好厨艺?
作者: dachuan    时间: 2011-3-8 14:49
很惭愧,确实没有厨房而且的确厨艺很烂,所以不敢保证高温分离和冷却过程能否影响镜片的几何形状与表面镀膜品质,也不敢保证凭肉眼观测的没有气泡是否真实,更重要的,两镜片对齐精度和胶膜均匀厚度的精度凭在下的厨艺是绝对保证不了的,而这恰恰是能否保证两镜片光轴重合的关键,对镜头成像品质而言生死攸关,所以才有了三楼的悲观,请楼主不要误解,只看做在下迂腐无能好了。

其实把自己的操作经验与大家共享是很值得赞赏的,这个没有非议,结果是否完美无暇,应该允许存在不同观点,讨论争论应该是友好的善意的,这才是中华网应有的风貌。

[ 本帖最后由 dachuan 于 2011-3-8 15:33 编辑 ]
作者: solagon    时间: 2011-3-8 15:06
讨论问题而已
干嘛扯上什么泡吧分数啊
我擦,我真是钻石了

正题:精度不保证其实也能用
但就看个人的要求而已
而且我觉得很多镜头没折腾他的必要..
作者: hainuo    时间: 2011-3-8 15:11
好贴~~~~~~~~~~~~~

这个有点破碎的可能,不过垃圾镜头可以一式!
作者: 晏亮    时间: 2011-3-8 15:14
当道者迷,旁观者清!
作者: mhtl    时间: 2011-3-8 15:15
宇宙飞船的制作和发射方法
一、做船,金属材料若干,防高温材料若干,工程师若干。
二、组装,一般使用火箭发射。
三、发射,用火箭,这个操作讲经验和技巧,不好说,发射的时候操作不好会掉下来,飞船越大越不好操作,发射后还需要在太空中运行。

上面已经说出关键技术,至于没有设备的是不是可以用简单方法我再多口说说,点火,可以用火柴,打火机也可以?300度沸点以上的,点得燃引线的就可以。没有火箭?冲天炮是一个原理,绑在飞船上也可以。


说完了,希望一直留了一手不舍得说出来的朋友不要怪我多口。
作者: 晏亮    时间: 2011-3-8 15:29
标题: 回复 9# mhtl 的帖子
你厉害!造嫦娥飞船下回一定请你哦!
作者: 行影相随    时间: 2011-3-8 16:18
可以折腾,但以图开心为目的!

其实,用好手头的好镜头就已经很不错了!
作者: wanggang    时间: 2011-3-8 16:33
绝对难度!
作者: pekinghfwei    时间: 2011-3-8 17:06
原帖由 mhtl 于 2011-3-8 15:15 发表
宇宙飞船的制作和发射方法
一、做船,金属材料若干,防高温材料若干,工程师若干。
二、组装,一般使用火箭发射。
三、发射,用火箭,这个操作讲经验和技巧,不好说,发射的时候操作不好会掉下来,飞船越大越不好操作,发射后还需要在太 ...


这可是世界级的超级秘密呀! 泄露可要依法那什么来着...

[ 本帖最后由 pekinghfwei 于 2011-3-8 17:08 编辑 ]
作者: 彭非    时间: 2011-3-8 17:17
先前有个问螺丝的,后来看到个用火烧镜片的就忍不住多口了,都是觉得可惜、可悲。
作者: 魔鬼的诗篇    时间: 2011-3-8 17:32
最早发明PLANAR结构,TESSAR结构的ZEISS也是纯手工制作开始的吧

现在迷恋TOPOGON结构,不用胶,也不怕脱胶
作者: dachuan    时间: 2011-3-8 17:37
原帖由 彭非 于 2011-3-8 17:17 发表
先前有个问螺丝的,后来看到个用火烧镜片的就忍不住多口了,都是觉得可惜、可悲。
呵呵,这种方式修复的镜头不是不可以用,只是说是权宜之计是无奈之举,不瞒兄弟说,早在八十年代我就用类似的方法粘合修复了摄友的东方S3开胶生霉的镜头后组,而且是用的办公透明胶水,那哥们用的很爽而且从此对我崇拜有加 ,所以说,能用是一个概念,能否完美修复又是另一个概念,这并不矛盾,只是标准不同,兄弟大可不必介意的。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1-3-8 17:57
原帖由 mhtl 于 2011-3-8 15:15 发表
宇宙飞船的制作和发射方法
一、做船,金属材料若干,防高温材料若干,工程师若干。
二、组装,一般使用火箭发射。
三、发射,用火箭,这个操作讲经验和技巧,不好说,发射的时候操作不好会掉下来,飞船越大越不好操作,发射后还需要在太 ...


你这么一说,不由的让我想起罗老号。
作者: decoty    时间: 2011-3-8 18:11
光学UV胶,是不是就是装修用的无影胶?
作者: mhtl    时间: 2011-3-8 18:45
原帖由 糙米 于 2011-3-8 17:57 发表


你这么一说,不由的让我想起罗老号。

那玩意儿算是点燃了的,只是没飞多高就掉了
作者: 彭非    时间: 2011-3-8 23:01
看明白了,不就是有的装疯卖傻,有的真正痴呆。
作者: tzdb    时间: 2011-3-9 22:22
呵呵。。。人各有长,亦有所短。。。如互相能扬长补短,幸事!以己之长攻人所短虽兵法之上策,但大家并非敌对呀。。。。呵呵
作者: df-2    时间: 2011-3-9 23:41
原帖由 彭非 于 2011-3-8 01:58 发表
一、拆胶,用可控温的恒温加热设备由常温慢慢加热到250度到300度胶合片就会脱开,然后镜片随设备自然慢慢冷却。加执快了冷却快了也会像上面那样爆裂。
二、清洗,一般用酒精泡后清洗去余胶。
三、胶合,用光学UV胶,这个操作讲 ...



不知楼主是否真的按您所述操作过。但就我所知,远没有您说的这么轻松:

1、能用来粘合玻璃的胶的型号很多,具体的软化温度会有些不同。
2、“一般用酒精泡后清洗去余胶”估计只有很所谓的“加拿大树胶”可以用酒精轻松溶解吧。我溶胶用丙酮而非酒精。
3、“UV胶街上有买网上也有”不知哪条街,反正我是从光学师傅那里搞到的。大街上的确有,家具或建材市场里的无影玻璃胶,太阳晒晒能凝固,但用这个粘镜片,要被笑话吧。
作者: tzdb    时间: 2011-3-10 09:17
想起一句毛主席语录:对待“敌人”,战略上藐视它们,战术上重视它们。。。。

据说现在很多人都在重读毛选。。。
作者: dachuan    时间: 2011-3-10 09:34
本来不想再说什么,但看到楼主20楼的表态,犹如骨鲠在喉,还是忍不住要咳嗽一下。

技术交流也好共享也好争论也好,因阅历学识体验不同,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本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以对立的心态看待这种交流和讨论,只能证明我们的肤浅和无知,更不可以在其中隐喻着人身攻击的成分,这涉及个人修养,也是论坛环境所不允许的。

此贴的焦点,无非就是能用和是否完美无暇,开胶镜头的业余修复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也不是高科技手段,如果认为只要弄点胶粘起来就可媲美镜头的原始品质,没关系,世事皆有可能,但当别人质疑其完美性时就以讽刺揶揄的语气戏谑回应,这已完全背离了技术交流的初衷,令人啼笑皆非。

诚然,后边有些兄弟的跟帖也不乏戏谑成分,但引发点是否始于先期的某些不友好元素也未可知,最终,除了痴呆的就是装疯卖傻的,涉及的面有点大,用的词有点过于粗俗,您自己是什么呢?

到此为止吧,技术交流背离了客观友好的层面就失去了任何实质意义,本来,这应该是一个有点教义的帖子的。
作者: 彭非    时间: 2011-3-10 09:46
本意就因为看到有人用火烤镜片来拆胶,其它懂的看到都不愿意说,而我说的只是六七十年代的镜片维修基础技术,绝对不是什么高科技。但一说出来看到的不是说不可能就是看成什么火箭技术或天方夜谭,那不可笑?
作者: df-2    时间: 2011-3-10 10:00
说到胶,我认识一位师傅,配得胶很好。
深圳的企业请去,机票宾馆定好。人到后,独自进入一间黑屋,半小时后出来,将胶液奉上,拿了薪酬就去游山玩水了。
至于其配方,从不示人,甚至放原料的背包也从不让外人触碰的。
作者: 彭非    时间: 2011-3-10 10:38
原帖由 df-2 于 2011-3-10 10:00 发表
说到胶,我认识一位师傅,配得胶很好。
深圳的企业请去,机票宾馆定好。人到后,独自进入一间黑屋,半小时后出来,将胶液奉上,拿了薪酬就去游山玩水了。
至于其配方,从不示人,甚至放原料的背包也从不让外人触碰的。 ...



哈哈,你那朋友的不是胶液,是神液,因为他不是人是神,要是他是人那就不是神液而叫精液,也可以叫酸奶,不是所有的酸奶都叫神液的。。。
作者: tzdb    时间: 2011-3-10 10:49
期待楼主共享出“自己动手的相片成果”。。。。

大家潜在当心的是:有好事者用手工修出后当“完美”来出售!------这更加的隐蔽危害。。
作者: 大川黄河    时间: 2011-3-10 10:52
27楼的会员请注意你的词汇卫生,如此对待其他网友的正常交流只会丑化自己。
作者: 三十而坐    时间: 2011-3-10 11:05
有点看不下去了!
27楼最后这个回复有点过了!一个相互交流的贴子一步步走样走歪了!
作者: 彭非    时间: 2011-3-10 11:13
那个版主你Y不觉得那个26楼的故事很神话吗,我什么词汇不卫生了,因为有精液了还是有酸奶了?你敢说精液就是不卫生的还是说说酸奶也需要有合格证才可以?

28楼的,那个我不是说了那是六七十年代的技术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Y脑X不?我这说出来是叫你Y小白的可以这样做而不要用火烤。看明白了吗?
作者: chenzhiyi    时间: 2011-3-10 11:14
这个帖子本来蛮好,大家可以讨论讨论,现在变成攻击贴了,彻底失控啦。楼主有点太自以为是了,别人只是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也没说你完全不对,怎么就一上来就攻击别人。实在是没有一点风范啊。
作者: 彭非    时间: 2011-3-10 11:16
30楼的三十兄,你看26楼的那个了不笑吗?还是真当真了?


楼下的版主,你是版主有权处理帖子只是因为这是你的地方,当年我还是管理员呢。现在不是给你关帖呢。这能说明什么?处理问题是用能力不是用权力。

[ 本帖最后由 彭非 于 2011-3-10 11:31 编辑 ]
作者: 大川黄河    时间: 2011-3-10 11:23
已经够可以了,青蛙版主不在线,我越界替他把这个帖子打住吧。

恰当的行使权限,杜绝一切垃圾对于论坛环境的污染和蔓延,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能力。

[ 本帖最后由 大川黄河 于 2011-3-10 12:02 编辑 ]
作者: 青蛙    时间: 2011-3-10 17:24
不好意思!离岗一些时间,不知道有了争执。。。。。。谢谢大川兄帮我们处理了。
其实,大川讲的“调整有难度”是对LZ讲的“开镜片与重新粘合”的补充。不知LZ为何会听不入耳?
照相器材和大部分机械,仪器等一样,外观及部分功能的恢复并没有达到性能指标的完善。就拿摄影镜头脱胶来讲,开镜片有风险,粘合镜组则有难度。一般业余条件下,仅是如何保证二片(或更多片)的“同轴”就很困难!所以,对于摄友拿过来的脱胶镜头,如果是比较高档的,脱胶不是大面积的,我从不提倡自己动手。也不支持去找普通的维修店。我认为从拍摄PP成像素质来讲,宁愿容忍一支镜头有不很严重缺点如边缘脱胶,前片划痕,小霉点等,而不接受不同轴,曲率改变,胶合层漫折射等问题的镜头。对于一些低档镜头,重新胶合或磨镜片,可以达到外观视觉上的满意,练练手玩玩是一个乐趣。
过去因为物资匮乏,劳务成本相对低,修一台相机出的钱可以比买一台相机便宜很多,所以那时修相机是一个不小的行业。现在,除了哈苏莱卡罗莱等,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很少有人再会拿一台普通的机械相机去维修店了。
作者: 大眼睛    时间: 2019-4-12 15:04
搜到个技术贴 ,然后看了故事....
作者: 185089589    时间: 2019-4-12 19:48
可以理解。
作者: myskite    时间: 2019-4-12 20:04
自以为是太多,人在有天天在有人,越学越觉得自己要学习越多
作者: kuangzha    时间: 2019-4-12 23:38
大神
作者: sylvesteryu    时间: 2019-4-13 00:18
楼主已经提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了,对于昂贵的leica或者德国老镜,开胶脱模都很常见,如果能通过重新去胶和粘合使其起死回生哪怕恢复5成功力也是完全值得一试的,而且对玩家的动手能力及想象力也是一个挑战,光心的问题通过激光笔和投影就可以解决,总体上我认为值得一试
作者: nifcao    时间: 2019-4-13 14:13
镜片自身弧面误差就不大,边缘对齐镜片间间隙控制好,光轴不会差到哪里去,干就完了。
作者: df-2    时间: 2019-4-14 22:07
sylvesteryu 发表于 2019-4-13 00:18
楼主已经提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了,对于昂贵的leica或者德国老镜,开胶脱模都很常见,如果能通过重新去胶 ...

请问怎么通过激光笔和投影找准光轴?
作者: southice    时间: 2019-4-16 08:05
mhtl 发表于 2011-3-8 15:15
宇宙飞船的制作和发射方法
一、做船,金属材料若干,防高温材料若干,工程师若干。
二、组装,一般使用火箭 ...

牟老师,请表这样说嘛
作者: mhtl    时间: 2019-4-16 08:30
southice 发表于 2019-4-16 08:05
牟老师,请表这样说嘛

哈哈,你们这些挖坟的。业余条件下搞胶合真的只能玩玩,而且这种玩,确实没有大的意思,相反容易搞得连二手镜头都不敢买了。谁知道有没有被胶合过?
作者: sy200571    时间: 2019-4-28 14:47
mhtl 发表于 2019-4-16 08:30
哈哈,你们这些挖坟的。业余条件下搞胶合真的只能玩玩,而且这种玩,确实没有大的意思,相反容易搞得连二 ...

这个真的有。
作者: 自由摄影    时间: 2020-4-20 17:05
没有专业设备,精度肯定做不到
作者: 金色朝阳    时间: 2022-1-13 11:27
好帖子!作者贴主,完全是热心帮助业余摄影爱好者学习DIY镜头镜片修复技术,也是热心探讨。
大家手头都有许多过时而且报废的镜头,就拿来死马当活吗马医也未尝不可。何必对作者苦苦相逼,显得自己知识丰富,一副盛气凌人的口气,镜片中轴高不可攀吗?说实在话确实高,但那是人家自造者的专利,有些人除了享受人家的技术成果之外就只会鹦鹉学舌地高谈阔论。再想想你们这些打击作者的人又发了什么好帖使大家收益了?
作者: basel    时间: 2023-1-20 07:49
完整的看下来,将这个帖子顶起来,让人再玩一把。
多年前掏过一个美国贝尔电影头152F4.5自带光圈。改成尼康口上D200非常好,后发现有轻微雾的感觉。研究原因就是有一组胶合片在特定角度阳光下用放大镜观察里面有气泡极微小气泡不是一个而是均匀一片充满了胶合面。正面观察是通透明亮的。因此它遭酒精泡开水煮文火烤都没能打开。到现在我还是惦记着打开它,就欠用猪油炸它




欢迎光临 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https://bbs.camgl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