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标题: 天朝什么都有山寨,怎么没有人山寨镜头? [打印本页]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2 20:40
标题: 天朝什么都有山寨,怎么没有人山寨镜头?
如题。
技术含量高的什么自动对焦这类难搞。
1:1克隆一下蔡司/莱卡的那些手动镜头,应该能弄个个八九不离十吧?卖个原厂的1/3价格,我看买的人不少。
就玻璃/一点铁,生产成本应该是低得可怜。
这么造福大众的事怎么就没人搞?
要拿出搞D版软件的热情,呵呵。
作者: 三十而坐    时间: 2011-7-12 20:56
生产凤凰相机的江西光学仪器总厂据说现在就在为别国生产镜头坯料。

这让人想起了原来有个传说,说别国人进口中国的海鸥相机整机,然后取下镜头再加工。。。。。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2 21:03
去除德头的神话。
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克隆个把手动德头,应该是小儿科吧?
感觉论坛里的强人组合一下,可能都能搞。
那些有数控机床的:可搞金属件
玻璃应该有人能搞
镀膜论坛里也有人能搞。没有T*也没所谓,八九不离十,结构OK估计出来的差不多。
作者: solagon    时间: 2011-7-12 21:11
纯粹从学科积淀上说,中国光学基础是很好的,我们的光学材料也不弱。甚至可以说亚洲一流,但是距离真正的先进水平有很大距离
再从产学研结合上说,中国的这种制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阻碍生产力的制度之一了,限于网络环境,不能多说什么
最根本的事情也是最要命的是:人的素质不行,没有像样的设计师工程师技工,一切都一塌糊涂,妄图在民用光学领域做出点什么来,只能是纸上谈兵..
作者: little_robert    时间: 2011-7-12 21:27
记得不知是哪位领导人说过.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
作者: 机狂    时间: 2011-7-12 21:34
不如克隆航空母舰。
作者: 西狼    时间: 2011-7-12 21:36
因俺多年前曾准备找人投资生产617相机; 镜头的事是主要的; 那时托人帮忙找厂家联系(当然;除了质量最关键的是想清楚按俺的要求要一批制造多少个出来后平摊到单个的价格是能合适成本预算要求的)

镜头的制造对目前国内的技术设备。资源等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但其运作资金还是蛮大的;------------

如真要生产镜头;没有大投资是不行的; 但有能力投资的主没必要干这种事-----------------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11-7-12 21:40
原帖由 little_robert 于 2011-7-12 21:27 发表
记得不知是哪位领导人说过.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


就是前几天传言已经逝世的那位
作者: watklcvbs    时间: 2011-7-12 21:46
把钱都投在两弹一星,神六神七上了,没功夫搞民用的
作者: nobody    时间: 2011-7-12 21:53
镜头制造成本太高,达到那样的精度可能价格还不如直接买老镜头呢。
作者: zhengyueyong    时间: 2011-7-12 21:56
山寨毁了多少东西!
作者: sy200571    时间: 2011-7-12 21:59
原帖由 西狼 于 2011-7-12 21:36 发表
因俺多年前曾准备找人投资生产617相机; 镜头的事是主要的; 那时托人帮忙找厂家联系(当然;除了质量最关键的是想清楚按俺的要求要一批制造多少个出来后平摊到单个的价格是能合适成本预算要求的)

镜头的制造对目前国内 ...

这么大的中国消费市场是给外国人留着的。不信?!把T*镜头换成中国制造标签只能卖1/5价格。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2 22:18
原帖由 solagon 于 2011-7-12 21:11 发表
纯粹从学科积淀上说,中国光学基础是很好的,我们的光学材料也不弱。甚至可以说亚洲一流,但是距离真正的先进水平有很大距离
再从产学研结合上说,中国的这种制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阻碍生产力的制度之一了,限于网络环境,不能多 ...

我是说不用搞到“知识产权”那个层次。
纯粹就“造土炮”,把那些经典德头弄来,照着克隆,就这层面上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也需要很多钱钱运作吗?
作者: solagon    时间: 2011-7-12 22:21
原帖由 krell 于 2011-7-12 22:18 发表

我是说不用搞到“知识产权”那个层次。
纯粹就“造土炮”,把那些经典德头弄来,照着克隆,就这层面上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也需要很多钱钱运作吗? ...

结构很好办,但实现那些结构的那些仪器设备、玻璃配方能随便山寨出来吗?就算搞到了,甭说中国产业工人这种素质,日本的培训多年的高级产业工人来实现蔡司标准都费了老劲了,更甭说国产的这些土鳖人了,想都不用想...
以玻璃配方为例,成分是什么,各占比例多少,如果随机瞎蒙,估计蒙多少年能从概率上搞出来,但是那纯度、精度呢?怎么保证,靠征用那些在这种文化下长出来的没一点严谨现代工业化素养的人吗?想都不用想...

[ 本帖最后由 solagon 于 2011-7-12 22:24 编辑 ]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2 22:49
比方说就搞一套定焦
21mm/2.8
35mm/1.4
50mm/2
85/1.4
135/2
都现成的,克隆一套,岂不快哉?
作者: solagon    时间: 2011-7-12 22:51
就算有人花钱去搞这个,一套定焦不成问题
甚至超越日系二线品牌也不成问题
但妄图成就名头很难办到
除非..除非教化上去了,体制变天了..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2 22:55
原帖由 solagon 于 2011-7-12 22:21 发表

结构很好办,但实现那些结构的那些仪器设备、玻璃配方能随便山寨出来吗?就算搞到了,甭说中国产业工人这种素质,日本的培训多年的高级产业工人来实现蔡司标准都费了老劲了,更甭说国产的这些土鳖人了,想都不用想...
以玻璃配 ...

这是“往死里整”
如果不用这么认真,就“二鸟”那玻璃的档次,加上容易仿制的结构和尺寸,镀膜也二鸟级别……如果这么造一个出来,我看也靠谱。我觉得决定成败的可能就是结构,什么镀膜/玻璃配方等等至多是锦上添花但不是牧关生死。
不过确实加工工人素质是个没法搞定事……
山寨大国享受不了最期望的山寨,颇郁闷。

[ 本帖最后由 krell 于 2011-7-12 22:59 编辑 ]
作者: solagon    时间: 2011-7-12 22:59
原帖由 krell 于 2011-7-12 22:55 发表

这是“往死里整”
如果不用这么认真,就“二鸟”那玻璃的档次,加上容易仿制的结构和尺寸,镀膜也二鸟级别……如果这么造一个出来,我看也靠谱。我觉得决定成败的可能就是结构,什么镀膜/玻璃配方等等至多是锦上添花但不是生 ...

国产头里以往有好东西,不是没有好东西,那是多大体制才办到的事儿,以珠江为例,华夏旁轴为例,还是军工企业产的产品,那精度和70年代日系有的比嘛
但现在这个条件下,山寨镜头还是很难滴,木有人会去做..
作者: 木头龙    时间: 2011-7-12 23:02


山寨出来之后呢?让你们口水淹没了。

前不久不是有么,不过貌似就差没骂娘。

现在又有新案例,高铁,也被媒体摸黑得一塌糊涂。

这哪里是体制问题哦,这根本都是……,不说了说下去伤上某些人的面子。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2 23:06
原帖由 木头龙 于 2011-7-12 23:02 发表


山寨出来之后呢?让你们口水淹没了。

前不久不是有么,不过貌似就差没骂娘。

现在又有新案例,高铁,也被媒体摸黑得一塌糊涂。

这哪里是体制问题哦,这根本都是……,不说了说下去伤上某些人的面子。 ...

哈哈哈……
都是“德味”闹的。
我经常拿个日本渣头,ps里弄一弄,发到某些摄影论坛去,经常被“赞”“德味”“大师”。
我觉得现在很多日本镜头已经大大超过了德国镜头。不过这话我只敢说一次,会死人的,哈哈……
当然,有的德头很好,但不是所有。

[ 本帖最后由 krell 于 2011-7-12 23:07 编辑 ]
作者: solagon    时间: 2011-7-12 23:07
很久以前的老德头确实没任何必要迷信,玩光学缺陷造成的各种味道倒是必不可少的..

[ 本帖最后由 solagon 于 2011-7-12 23:09 编辑 ]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2 23:09
原帖由 solagon 于 2011-7-12 23:07 发表
德头确实没任何必要迷信,玩光学缺陷造成的各种味道倒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旋转焦外”?
作者: solagon    时间: 2011-7-12 23:09
原帖由 krell 于 2011-7-12 23:09 发表

比如“旋转焦外”?

刚加了一个限定词..
作者: leapinggrassroo    时间: 2011-7-12 23:28
原帖由 solagon 于 2011-7-12 22:59 发表

国产头里以往有好东西,不是没有好东西,那是多大体制才办到的事儿,以珠江为例,华夏旁轴为例,还是军工企业产的产品,那精度和70年代日系有的比嘛
但现在这个条件下,山寨镜头还是很难滴,木有人会去做.. ...


橙汁兄的论述对对的。在这块神奇的土壤下,好东西都是天朝号令下出产的。草根自发的,很能长久。。。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1-7-12 23:49
原帖由 krell 于 2011-7-12 20:40 发表
如题。
技术含量高的什么自动对焦这类难搞。
1:1克隆一下蔡司/莱卡的那些手动镜头,应该能弄个个八九不离十吧?卖个原厂的1/3价格,我看买的人不少。
就玻璃/一点铁,生产成本应该是低得可怜。
这么造福大众的事怎么就没人搞?
...


呵呵,,,,,就用一点玻璃/一点铁?就想克隆手动镜头?还要克隆蔡司-徕卡镜头?蔡司徕卡镜头啥时改用铁质的了?我怎么听怎么都像是在做汽水瓶子?
殊不知精密光学最讲究的就是这严谨二字,就凭这想当然的态度我估计很难有什么机会去造福大众。
作者: watklcvbs    时间: 2011-7-13 00:09
能山这个的可不简单
作者: 风暴之影    时间: 2011-7-13 00:13
说句不好听的,就连苏联人直接掠夺了德国蔡司的生产设备和图纸,甚至人才,他能制造出和德国一样品质的镜头吗?所以这不关乎是体制或者什么,人的素质很重要。而且现在的数码大潮环境下,全世界的光学工业都在为日本打工,中国如果山寨的话,是不是要为日本厂商的卡口努力,这样能否有什么销路,工艺上去了,价钱也就自然而上去了,国人崇洋媚外的性格使然,肯定是选择外国的而不是国内的,那么国产的岂不是又要走回便宜垃圾的老路?
作者: 乐摄天下    时间: 2011-7-13 00:22
呵呵,在天朝 ,这么吃力不讨好,不赚钱的事,谁愿意投资干啊 ? 还不如圈几块地收益快 ! 高精密 仪器一直是短板 , 精密光学镜头 ,电子,结构,不砸进去大笔资金,是搞不好的 。最关键的就是人的素质, J 二零出来了,依然带着浓烈的山寨风,这个基本上代表了国内最高科研水平的东西了吧 。之前不是有人搞了个 85 2 人像头出来了么,用后都觉得渣 -------------     不拿出两弹一星的 精神,很多东西是搞不好的。
作者: 乐摄天下    时间: 2011-7-13 00:25
接环 那个 艺 N 的 做的够好了吧,上面那个接缝的挡片 确是个败笔,跟他们 议论了几次,都被无视了 ! 就这么个小地方,把产品的档次整低了,暴露了 山寨的本性 !真正做好也就增加一点点成本吧,但跟产品售价比起来算哈呢 。 没有精益求精的 高标准 高要求,想出精品很难 。
作者: 西狼    时间: 2011-7-13 00:29
原帖由 风暴之影 于 2011-7-13 00:13 发表
说句不好听的,就连苏联人直接掠夺了德国蔡司的生产设备和图纸,甚至人才,他能制造出和德国一样品质的镜头吗?所以这不关乎是体制或者什么,人的素质很重要。而且现在的数码大潮环境下,全世界的光学工业都在为日本打工,中国如果 ...


其实日本的光学技术总体上已经超过了德国;;后起的未必就干不过老大-------------------

同样;中国的大佬们如果看上了这块肉;愿意出血扛时间投入来搞;也未必搞不了--------------只是;我们的商人关心的是能在多短的时间里赚出更多的钱;所以

投资这种东西显然不是最佳选择;--------------日本的弹丸小破岛带来的生存危机给了他们更坚韧的毅力和更长远的眼光--------------

我们地大物博;还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有其它很多可更迅速赚钱的事情;谁会来担这风险耽误时间来与日本抢这一口????


中国不缺钱(或说中国不缺有钱人)---------但中国缺有理想有志向的有钱人----------一群鼠目寸光的奸商除了赚点短暂的机会钱和压榨钱-----------还能搞什么

呢????中国其实没有什么企业家;都不过是些土财主而已---------------看看那些国产的破烂货-----------------

财主们比的是谁的地多奶多-------------而不是谁的事情做的最牛能存在的最长远----------------



就相机这一块来说;俺倒是很佩服韩国人;------------------三星---------一直在坚持-------有骨气 虽然俺不会购买他们的相机

[ 本帖最后由 西狼 于 2011-7-13 01:00 编辑 ]
作者: solagon    时间: 2011-7-13 08:06
楼上有位扯到了高铁,那其实也是体制下大头头吹牛皮的产物,大头头吹下大牛皮,小头头刘就往死里整,结果行不通了,闹内讧了,后任就得以批判前任为首要任务,认为是媒体和民间自发的行为未免有些naive,媒体给他十个胆子而没给他行政指令他也不敢写出点屁来,亲耳听媒体朋友说过:一篇稿子,首先得领导高兴..

再说了,就就那破高铁,以不顾人的性命为前提,不留安全系数为骄傲,死了更好,一点都不可惜,花那么多钱办了那么点破事儿还沾沾自喜,真是无语...

[ 本帖最后由 solagon 于 2011-7-13 08:09 编辑 ]
作者: solagon    时间: 2011-7-13 08:18
日本的电子崛起、美国的电子反超、韩国的异军突起甚至芬兰的数次产业革新,都是政府牵头,充分做好政策保障和资金服务,大财团、大企业参与,各展其长,又集中突破,加上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人家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程度,是王八朝不可想象的,我们倒是以往政令统一,但失于瞎指挥。现在搞特色主义,连政令统一都木有了,吃拿卡要,好企业也被消磨成鸡肋,雄心壮志的企业主也被培养成口蜜腹剑、海量惊人的酒囊饭统,一位行业老大对我说:被喝坏了,我们的公司是被喝坏了...
作者: 风中追风    时间: 2011-7-13 08:40
中国需要学习和反思的地方还是很多啊!
作者: lwchxm    时间: 2011-7-13 08:59
笑话吧,光学技术的底蕴,沉积,要上百年的,小日本虽然也是山z寨了别的了,但也是做了个形,学不到神,
作者: 西狼    时间: 2011-7-13 10:16
原帖由 lwchxm 于 2011-7-13 08:59 发表
笑话吧,光学技术的底蕴,沉积,要上百年的,小日本虽然也是山z寨了别的了,但也是做了个形,学不到神,


都是人干出来的活没神奇到不可模仿的地步;;日本造出的不少名头成像质量并不比德国人的差------------就现在日本鬼子的数码采用莱卡;蔡司的镜头也不过是

更看中其品牌效应;人们都迷信这个嘛;用了他们的牌子是销售手段而已; 那些没有用莱卡;蔡司的日本鸡成像很差么??一堆片子里你真能分清楚那个是用莱

卡镜头拍的么??

就拿中国过去造的来说---------海鸥;凤凰;或华夏;华中;成像很差???就算是差点;还满足不了一般用途??

以现在国内的技术水平;模仿个老镜头来满足一般发烧友的需求不少什么难事----------------

俺曾与专业人士聊过;;其实前面提到那些什么   21mm/2.8   35mm/1.4  50mm/2   85/1.4     135/2或那什么1.2   0.95之类的玩意也不是就造不出来;关键是制

造成本高接受面比较窄;没人愿意来干这事;更关键的是就算造出来了;国人又肯花多少钱去买呢??国人造的东西国人用多好的事;但国人买国人的东西时是

希望花青菜的价能品出鲍鱼的味呢------------------
作者: 电鳗    时间: 2011-7-13 10:41
原帖由 lwchxm 于 2011-7-13 08:59 发表
笑话吧,光学技术的底蕴,沉积,要上百年的,小日本虽然也是山z寨了别的了,但也是做了个形,学不到神,

当然,不能妄自菲薄,但也不要自惭形秽。
德头,就真的有那么神吗?以现在天朝的制造能力,仿个8、9分还仿不出来啊?不会吧!我认为主要是没人干这种没收益的事情。
德头被过分神话了。
据我观察。用过很多德头的人,反而不那么崇拜德头。恰恰是那些没用过多少德头的人,最崇拜德头。
当然JS不算,那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在胶片时代,“一锤定生死”,好镜头的什么“味道”这些还能有点意思,现在数码后期了,就算一白玻璃,说真的,要什么“味道”整不出来啊?
作者: allen    时间: 2011-7-13 10:42
先说山寨的不可行性:受众太少,没得钱赚。
再说难度:介绍“玻璃的奇迹”一书,看看蔡司是怎样搞的那一点点“玻璃”和“铁”。如果真有人掌握了这玻璃和铁,大可不必去山寨了。可以直接在世界范围内取代一切名牌镜头。
趁现在玩老头的还不太多,抓紧寻几支玩玩吧。这实际得多。
作者: dachuan    时间: 2011-7-13 11:20
原帖由 小马哥 于 2011-7-12 21:40 发表


就是前几天传言已经逝世的那位
不是,此话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国家主席刘少奇说的,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客观情况的确如此,但却和毛爷爷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治国理念相悖,所以文革中这也成了刘少奇崇洋媚外的罪证之一。。。,刘少奇主席1969年11月被迫害致死于河南开封。

[ 本帖最后由 dachuan 于 2011-7-13 11:25 编辑 ]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11-7-13 11:55
原帖由 dachuan 于 2011-7-13 11:20 发表
不是,此话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国家主席刘少奇说的,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客观情况的确如此,但却和毛爷爷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治国理念相悖,所以文革中这也成了刘少奇崇洋媚外的罪证之一。。。,刘少奇主席1969年11月被迫害致死 ...


学习了!之前在中华军事论坛上一直流传是J说的呢  看来还真是以讹传讹啊
作者: 电鳗    时间: 2011-7-13 12:04
就讨论镜头,别说天朝的体制啥的,都知道是啥样,说也没用。
我经常在单位内网论坛上痛骂“唱红歌”,也有不少跟我一起骂!但骂归骂,人家一招呼,个个都屁颠屁颠的去了,一个比一个唱得投入。
这就是中国人。
还是讨论镜头吧!扯别的没意思。
我就不明白,如果大家都不去唱红歌,能把你咋滴?可没人敢,都怕,不知道怕什么。
补充:喊我了,我没去,答曰:唱红歌我不去,直接跳忠字舞我考虑。

[ 本帖最后由 电鳗 于 2011-7-13 12:06 编辑 ]
作者: 风暴之影    时间: 2011-7-13 12:09
刚开始用德头,我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以最少的钱换取比较好的成像效果,所以都是买的几百块的西蔡P50/1.8和1600的改好口的G90。
作者: alfred    时间: 2011-7-13 13:15
月盛斋的酱牛肉、烧羊肉特好吃,小肠陈的卤煮最地道。。。其实无非就是牛肉羊肉、猪下水加上菜市场里买得着的调味料。。。。怎么别人做的就不如他们这好吃?按说炖肉这在中国这经济水平下绝大多数老百姓还是吃得起了啊。。。


我喜欢研究背景的这写老字号商家。抛开什么政府扶持啊等等的东西,人家必然有人家绝活儿。老百姓不傻,你东西不好我才不买你的呢。。。。

那为什么他们炖肉炖成了老字号,我们都会炖肉但是还得时不时买他们的呢?




光看表面的话那这世界可就乱了,起码我觉得我比奥巴马不差,起码我比他个儿还高呢。。。怎么他就美国总统,我就得跟家穿着个裤衩给媳妇做完中午饭这儿叼着烟上网呢?不要讲机遇,不要讲外部环境,不要讲什么他能吃饭我也会吃饭。。。发掘发掘其他内部因素。说白了没事儿自省一下做做自我批评。。

[ 本帖最后由 alfred 于 2011-7-13 13:17 编辑 ]
作者: alfred    时间: 2011-7-13 13:28
原帖由 电鳗 于 2011-7-13 10:41 发表

当然,不能妄自菲薄,但也不要自惭形秽。
德头,就真的有那么神吗?以现在天朝的制造能力,仿个8、9分还仿不出来啊?不会吧!我认为主要是没人干这种没收益的事情。
德头被过分神话了。
据我观察。用过很多德头的人,反而不那么崇拜 ...
别过高高估江浙粤的山寨能力。。。满大街的菜市场杂品摊位上都是国外电视购物上那种日用品,在国外也用过类似的,确实用着不错,回来之后买的这说他是垃圾都是高估了它。那按照大多数人的说法这就开个磨具弄点破塑料的东西有什么难的?

东兴楼是北京八大楼之一,以鲁菜为主,什么葱烧海参、烩乌鱼蛋等等等等名菜不少。但是有个故事,一哥们儿奔那儿吃饭,专门点了一个烧茄子。等菜上来这人一看颜色利马直接跟伙计说重炒。为什么?东兴楼做一些类似的菜有规矩,七成熟出锅装盘,接着菜的余温菜会自己逐渐成熟。等到了传菜的伙计手里已经八成了,走过走廊放到雅座等着上菜的柜子上就到了九成。等上菜后宾主寒暄过后起筷正好十成熟。味道口感恰恰好。但是当天那伙计事儿多,一想这桌大菜点了不少,这么一个不值钱的素材就没当回事儿,等上桌时候菜早过了火候。。。。。这简单来说说明了两个显著的东西:1,东兴楼为什么能名列八大楼之首?当然他环境、档次、口味有关系,但重要的是严谨的规矩保证了他的菜的口味和服务水平。2,为什么这会儿这茄子恶心了?小伙计觉得这东西不值钱就没当回事儿,他的责任心败给了他的虚荣心。
作者: 康宾桥    时间: 2011-7-13 13:48
原帖由 little_robert 于 2011-7-12 09:27 PM 发表
记得不知是哪位领导人说过.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

是刘主席说的
作者: harp    时间: 2011-7-13 14:07
就楼主这大无畏的精神,别说镜头光学部分,恐怕机械部分都搞不出来。先去看看玻璃有多少种再说吧。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1-7-13 14:56
原帖由 harp 于 2011-7-13 14:07 发表
就楼主这大无畏的精神,别说镜头光学部分,恐怕机械部分都搞不出来。先去看看玻璃有多少种再说吧。

机械部分倒是曾经真的山寨过一阵。
大跃进那会儿也曾集最优秀的工匠们搞成过仿徕卡的58-1和58-2,至今都被传为佳话。
不过限于当时条件,玻璃部分被大大的简化,人徕卡的矮马拉脖子镜头从来都是4片玻璃,咱无奈简化为3片玻璃了。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3 15:31
原帖由 harp 于 2011-7-13 14:07 发表
就楼主这大无畏的精神,别说镜头光学部分,恐怕机械部分都搞不出来。先去看看玻璃有多少种再说吧。

靠,讨论相机,怎么转到我身上来了。
我玩了二十年的相机了,德头过手至少几十只吧。也拆过一些(当然发生过装回去无限远不合焦的惨剧),就因为见多了,感觉这些东西也没那么神秘,所以才提出有没用克隆这种可能性的问题供大家讨论。而且我知道达到人家那精度、工艺很难,因此只要求达到“八九不离十”就可以了。
而且这一切都只是一个供讨论的假设而已。一个话题,明白?
我什么时候说我能搞出来了?但我知道有人可能能够搞得出来。(大家的论述中也表述了,大意是不是不能搞出来,只是搞这个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因此去搞的可能性很小)
不要一天提到“德头”就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样子。
要是你生在莱特兄弟造飞机的时候,那这两兄弟在你看来就是个傻13,因为“比空气重的东西还能飞上天”?
什么玻璃有多少种?一副懂得特多的样子。
就你这种连想都不敢想,你搞清楚了“玻璃有多少种”又有什么用?无非说:“玻璃有N种,尤其是这种蔡司、肖特的更是伟大到了极点,黄种人是绝对搞不出来的……”
然后跪拜并山呼“德头万岁万万岁!”
那样就捍卫了德头在你心中的神圣地位?有意思吗?
……
看你的发言真是很不爽,这事你都能搞到人身上来,什么素质!

[ 本帖最后由 krell 于 2011-7-13 15:32 编辑 ]
作者: solagon    时间: 2011-7-13 15:45
easy、easy...
作者: 行影相随    时间: 2011-7-13 16:07
不容易! 利润不能最大化。
作者: 天边壹只雁    时间: 2011-7-13 16:11
原帖由 木头龙 于 2011-7-12 23:02 发表


山寨出来之后呢?让你们口水淹没了。

前不久不是有么,不过貌似就差没骂娘。

现在又有新案例,高铁,也被媒体摸黑得一塌糊涂。

这哪里是体制问题哦,这根本都是……,不说了说下去伤上某些人的面子。 ...


那个所谓的爱国精品啊。。。。。。。。
骂它可不是因为它山寨,就是因为山寨还打着爱国精品才被骂的。。。。。
作者: alfred    时间: 2011-7-13 16:26
国产不是罪过,但是打着爱国口号用垃圾骗钱就恶心了。。。至于误国的愤青们,我观点就是挨坑活该。。。
作者: sy200571    时间: 2011-7-13 16:48
中国人的思维————什么事还没干呢就:退一万步说,……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3 16:59
这事弄得,本来就想讨论一个克隆的可能性,感觉完全是一个技术帖子。
现在已经开始讨论“体制”“爱国”“愤青”“劣根性”了……
大家能不能把注意力集中点啊!
照这样整下去,我看可能最后的结论会不会是:因为有贪官/所以不能克隆;因为个税没定在5000起征/所以不能克隆。
……
大家意下如何?就往技术上说,ok?
作者: lxplwj48    时间: 2011-7-13 17:02
原帖由 alfred 于 2011-7-13 16:26 发表
国产不是罪过,但是打着爱国口号用垃圾骗钱就恶心了。。。至于误国的愤青们,我观点就是挨坑活该。。。

那些爱国贼跟卖国贼一样可恨
作者: 惠亭公社    时间: 2011-7-13 17:20
我不懂装懂来看一下!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1-7-13 17:42
原帖由 krell 于 2011-7-13 16:59 发表
这事弄得,本来就想讨论一个克隆的可能性,感觉完全是一个技术帖子。
现在已经开始讨论“体制”“爱国”“愤青”“劣根性”了……
大家能不能把注意力集中点啊!
大家意下如何?就往技术上说,ok? ...


呵呵,看来局面有点失控哈。
即便要往技术上说,或者说退一万步说;那也不能用铁来山寨镜头,那可是万万使不得滴呀。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3 17:50
原帖由 糙米 于 2011-7-13 17:42 发表


呵呵,看来局面有点失控哈。
即便要往技术上说,或者说退一万步说;那也不能用铁来山寨镜头,那可是万万使不得滴呀。

说镜头是”玻璃和铁“,兄弟,那玩意据说是调侃,肉麻点说叫修辞手法。
我经常引用我老婆的话”你那堆破铜烂铁“如何如何……
难道那堆东西就真的是破铜烂铁?是吧?
再说,真要用铁,那可能也未必不行,只是加工难度大,”万万使不得“真是言重了,据说这世上没什么”万万“的,况乎一个镜头。只要给钱够数,你要用钢做镜头恐怕也是有人干的。
因此别动辄”万万“,免得背上”九斤老太“的嫌疑。
作者: alfred    时间: 2011-7-13 17:57
所有强调不要妄自菲薄、小米加步枪也能赢抗战的,我建议去经商,这种闯劲儿是经商必须的,但对于具体做某一产品来说,这是致命的。

所有强调严谨,强调基础的,我建议去做具体的产品,不要去经商。严谨的性格去经商投多少得赔多少。


用谋利的眼光看做产品,只要成本足够低,能卖的出去即可。----所以现在各种垃圾山寨货充斥了郊区和二三级城市乡镇的农贸市场。
用做产品的眼光去经商,只要东西足够好,花多少钱根本不在乎。----所以大部分技术骨干还在为仨瓜俩枣儿跟苦逼似的混日子。但是个别真靠真东西发起来的绝对是叫人敬佩。


重要的是想干嘛?然后才能是怎么干?至于干成什么样儿那是后话。。。单纯的牟利者全世界应该就属中国人玩儿的最纯正了。单纯的做具体事儿的,我觉得也就德国和周边的瑞士之类的这些地方了。古人讲,有恒产者有恒心,追求更高层次那是吃饱喝足什么都不发愁的基础上的。也正因为如此近代与当代在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西方远远超过我们。我们中国不缺手艺人,但是却比手艺人更高一层次的那种。刚解决温饱,零花儿钱还没挣够呢,你能指着他们做什么啊?不是他们想急功近利,想浮躁,现在这顶多就是一个应该浮躁的阶段。上面儿都把侧重放在经济发展了。说明什么?在物质基础没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前谈什么高层次都扯淡。当然我不说他说的对,也不说他说的不对。反正现实有这么个情况。

看西方古代的艺术家,那是贵族养着的。西方当代的艺术家,多半都是中产家庭出来的。那很多当代艺术家他爸妈就是跟长岛住着的。他不缺吃不缺穿,他才有那闲心追求那神了乎儿的。。。中国现在在工业和科技发展方面有雷锋么?没有。。。何况本身戴着手表穿着皮搂儿跟广场上摆pose的“雷锋”就是一跟“唱红歌儿”似的故事。。。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1-7-13 18:08
原帖由 krell 于 2011-7-13 17:50 发表

说镜头是”玻璃和铁“,兄弟,那玩意据说是调侃,肉麻点说叫修辞手法。
我经常引用我老婆的话”你那堆破铜烂铁“如何如何……
难道那堆东西就真的是破铜烂铁?是吧?
再说,真要用铁,那可能也未必不行,只是加工难度大,”万万使不得 ...


呵呵,既然不是万万使不得,既然觉得用铁可行,那就真的用铁去做一批徕卡-蔡司镜头试试看吧。
真理往往就在少数人手中,这么多年来这德国人日本人也真够笨,这么些知名相机镜头厂商怎么就没一个想到用铁来做镜头?
作者: 老土豆    时间: 2011-7-13 18:23
原帖由 krell 于 2011-7-13 16:59 发表
这事弄得,本来就想讨论一个克隆的可能性,感觉完全是一个技术帖子。
现在已经开始讨论“体制”“爱国”“愤青”“劣根性”了……
大家能不能把注意力集中点啊!
照这样整下去,我看可能最后的结论会不会是:因为有贪官/所以不 ...


楼主想谈技术,先说说制造一个镜头都需要哪些技术吧,先说原料,铜、不锈钢这些东西好弄,但是核心原料玻璃胚从哪儿来?国产还是进口?如果买国产的能不能满足性能要求?其次是加工设备,就算你想仿造的镜头被你用反向工程彻底分解了,你要想仿造出每个部件还是很困难,特别有些部件你没有足够高精度的加工设备来做,还有玻璃研磨如何来做,怎样研磨到你需要的曲面而把公差保持在足够小的范围内?就算你把部件都加工好了,玻璃镜片也都磨好了,还有一道关是装配,装配不好的话足可以把牛头变狗头,有些特别复杂的镜头比如尼康的28/1.4及时尼康自己都做的不很完美。其实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质量控制,怎样在这么多工序中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成品率绝对是门学问。总的来说,楼主把镜头想的太简单了,
作者: 乡下小子    时间: 2011-7-13 19:07
俺乡下人什么都不懂 捡分走人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3 19:30
原帖由 糙米 于 2011-7-13 18:08 发表


呵呵,既然不是万万使不得,既然觉得用铁可行,那就真的用铁去做一批徕卡-蔡司镜头试试看吧。
真理往往就在少数人手中,这么多年来这德国人日本人也真够笨,这么些知名相机镜头厂商怎么就没一个想到用铁来做镜头? ...

我说”可以用铁、甚至钢来做镜身“难道就意味着我要”真的用铁去做一批徕卡-蔡司镜头试试看吧“?,倘若做不出来,铁就不能做镜身?
那我说筷子可以用来杀人,是不是也要杀一个人才能证明筷子子也可以当作凶器?不然”真理就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貌似初中生也不会这样与人理论了,兄弟。
谁也没说过用铁好,分明是一个调侃,兄非要觉得这是个bug,揪住不放,大抵终于找到一个说用铁来做镜身的活宝,以此来彰显自己的高明,因为你没见过用铁来做镜身的,因此就不可以。
那好吧?用铁就用铁,我还说用钢都可以。但别忘了我还说了,只要有人买单,用什么都可以。
你要有钱,给到足够打动莱卡/京瓷厂家的份上。我看人家京瓷/莱卡可能也不会拒绝,别说钢铁,用搪瓷他都能给你弄出来——看在钱的份上。将目前做镜筒的那些个什么合金/什么铝啥的代之以钢铁,在现今这个科技程度下,难道是什么不能完成的任务?用脚都能明白的事啊!
所以说铁有什么不能做镜头的呢?——既然你认为那不是调侃而是定义。那就从定义的角度来说,铁也是可以的。只是可能不好而已(不好加工/不便使用等等),可我们说的是”行不行“,而不是好不好,是吧?
这个是讨论问题的基本所在,也是基本逻辑,明白?

[ 本帖最后由 krell 于 2011-7-13 20:25 编辑 ]
作者: 乐摄天下    时间: 2011-7-13 19:38
说白了 ,还是品质上不去  .   鬼子 新出的头照样有人骂, 东西做的足够好了 , 市场 客户认同了 才是好东西 ! 说个最简单不过的 , 湖南的 绝味鸭脖, 居然上市了, 早些年 只有 武汉做鸭脖的, 呵呵,做生意 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3 19:42
原帖由 老土豆 于 2011-7-13 18:23 发表


楼主想谈技术,先说说制造一个镜头都需要哪些技术吧,先说原料,铜、不锈钢这些东西好弄,但是核心原料玻璃胚从哪儿来?国产还是进口?如果买国产的能不能满足性能要求?其次是加工设备,就算你想仿造的镜头被你用反向工程彻底分解 ...

我知道这活儿难,所以我说的是有没有山寨个”八九不离十“的可能。在这个前提下大家来讨论克隆的可能性。
本想到结论无非两种”能“抑或”不能“。
能是什么原因;不能又是什么原因。知道了原因,便解决了自己的提问,如此而已。
没想到竟惹出了政治体制的讨论、精神分裂的讨论、爱国、愤青的讨论、貌似还有人快意这个问题的浅薄,以彰显自己的高明。……
真是始料不及!
讨论克隆镜头,德国镜头。真的是一个笑话吗?
可能是”因为有神话,所以有笑话“吧?
作者: 乐摄天下    时间: 2011-7-13 19:51
呵呵, LS 兄弟要淡定点好 ! 现在的人都习惯了和谐 , 当年 五四 那帮 没事上街的 青年 很快 会被淡忘的 , 君不见 鲁 X 都下台了么 ?  

    只所以没人山寨镜头  我觉得,首先 是技术不够 , 最让投资人 困扰的是 收益能有多少  ?  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当然没人愿意这么干 。 
作者: sy200571    时间: 2011-7-13 20:07
原帖由 糙米 于 2011-7-13 18:08 发表


呵呵,既然不是万万使不得,既然觉得用铁可行,那就真的用铁去做一批徕卡-蔡司镜头试试看吧。
真理往往就在少数人手中,这么多年来这德国人日本人也真够笨,这么些知名相机镜头厂商怎么就没一个想到用铁来做镜头? ...

好!咱们就说技术。
其实,到目前为止,那些鼎鼎大名的镜头中的光圈、弹簧、拨叉、卡簧等等基本上还是(钢)铁制造的,宽泛的讲‘黑色金属’都属于‘铁’的范畴。
说到‘稳定性’,可能很多‘有色金属’都不如‘灰口铸铁’,比重小于铜,强度大于铝,温度系数比两者都小,但是,韧性小决定了它不能用来制造镜头。……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3 20:20
原帖由 乐摄天下 于 2011-7-13 19:51 发表
呵呵, LS 兄弟要淡定点好 ! 现在的人都习惯了和谐 , 当年 五四 那帮 没事上街的 青年 很快 会被淡忘的 , 君不见 鲁 X 都下台了么 ?  

    只所以没人山寨镜头  我觉得,首先 是技术不够 , 最让投 ...

呵呵!兄说的关于镜头的意见我完全同意,也许这就是”克隆不了“的原因之一,也正是我开贴希望得到的东西。
但我实在看不出这事和“君不见,鲁叉都下台了么?”有什么关系。
有意见并说出来,被咬了反弹一下。就是“没事上街的青年”?这话怎么听起来那么像大哥抚着小弟的肩膀谆谆告诫啊!?
呵呵,少来啦兄弟。直接扣上“愤青”的帽子不更来电?
现代人习惯和谐,我也是现代人,按理你我素昧平生,你应当不了解我吧?那你如何知道我“习惯了和谐”?因此拜托,你不要代表我这个“现代人”。是不是如果我不接受你的“和谐”我就连“现代人”都不是了,这是不是传说中的”语言陷阱“啊?
“不和谐”就是“愤青”?“不革命”就是“反革命”?非黑即白,不会是受到文革的熏陶吧?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3 20:21
原帖由 sy200571 于 2011-7-13 20:07 发表

好!咱们就说技术。
其实,到目前为止,那些鼎鼎大名的镜头中的光圈、弹簧、拨叉、卡簧等等基本上还是(钢)铁制造的,宽泛的讲‘黑色金属’都属于‘铁’的范畴。
说到‘稳定性’,可能很多‘有色金属’都 ...

看来铁果然是可以做镜头的,只是”好不好另说“。而不是”能不能“。
作者: sy200571    时间: 2011-7-13 20:52
原帖由 乐摄天下 于 2011-7-13 19:51 发表
呵呵, LS 兄弟要淡定点好 ! 现在的人都习惯了和谐 , 当年 五四 那帮 没事上街的 青年 很快 会被淡忘的 , 君不见 鲁 X 都下台了么 ?  

    只所以没人山寨镜头  我觉得,首先 是技术不够 , 最让投 ...

这个这个嘛,首先不是‘技术不够’,应该是‘效益太小’和‘回报太慢’,甚至于‘看不到回报’。大家不妨回顾一下,那些‘填补空白’的除了国家不遗余力的和首长工程外,哪个企业会做赔本买卖?更别说特色以后的‘私企’了,除了唯利是图就是想办法‘避税’,他们说的‘做大做强’不是产品,而是腰包里的钱!要‘流芳百世’的也不是产品,而是财产!
好像以前有人说,德国有几代人只做‘订书钉’,做出来一个‘产业’,中国人能这样做吗?‘订书钉’?太小了吧?!呲!几辈子能发财呀!
作者: 乐摄天下    时间: 2011-7-13 21:03
  老实说, 我就是个 愤青 !    

    别争论这些了,好好的享受器材带来的乐趣吧 !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3 22:02
原帖由 乐摄天下 于 2011-7-13 21:03 发表
  老实说, 我就是个 愤青 !    

    别争论这些了,好好的享受器材带来的乐趣吧 ! 

难道我是来摆擂的?本来好好一个话题。
还不是被人一通装13、揶揄,不爽弹两句。
作者: 西狼    时间: 2011-7-13 22:04
原帖由 krell 于 2011-7-13 22:02 发表

难道我是来摆擂的?本来好好一个话题。
还不是被人一通装13、揶揄,不爽弹两句。


你是个引子


把镜头这东西神话了;---------其实只要有钱;这就是个简单的事;这世间没有多少钱办不到的事-------------

只要有愿意砸钱的------------------还不要很多;给俺投资500万---------俺就能让克隆的50.或58.或59.等等等等的0.95的大光圈镜头隆重面试

[ 本帖最后由 西狼 于 2011-7-13 22:11 编辑 ]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3 22:17
原帖由 西狼 于 2011-7-13 22:04 发表


你是个引子


把镜头这东西神话了;---------其实只要有钱;这就是个简单的事;这世间没有多少钱办不到的事-------------

只要有愿意砸钱的------------------还不要很多;给俺投资500万---------俺就能让克隆的50.或58 ...

那不正是钱多钱少的问题吗?
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
别说用铁,NND给一千万我用木头我都给它抠出来!
一个不小心成了“引子”,看来“德头”就是一些人自家的媳妇,碰不得看不得。更别说现在有人提出要做一个一模一样的充气娃娃,1/5的价格就能上,能不急眼吗?
算我倒霉!

[ 本帖最后由 krell 于 2011-7-13 22:19 编辑 ]
作者: leapinggrassroo    时间: 2011-7-13 22:36
好热闹呀。山寨在理论上讲,当然是可能的,否则也没有小日本的东西了。

可是,把它放到天朝来,从各个角度上说,大伙觉得可能性不大。所以,还是一个技术讨论贴。楼主莫急。只是技术讨论的角度比较完善。

这里边玩德头20多年的人也不少,还有老师在翻译镜头设计的国外专著哪。所以,少安毋躁。
作者: xinxin    时间: 2011-7-13 22:53
我赞同“造船、买船、租船”说,虽然是几十年前的观点。
我理解日本人位于世界第二强国的位置,却不研发大飞机的立场。
从今天的市场氛围和综合情况,还是把高铁卖到美国,换美元来买镜头吧。
作者: 雪冰    时间: 2011-7-13 23:40
还是利润太低 一个镜头就是不能山寨工包也没问题 估计是受众实在太少还不如直接走私来的更快 所以是不会有人去做的
作者: alfred    时间: 2011-7-14 00:48
我一边做着足底一边看讨论,其实我一直是个大愤青———右愤。。。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4 01:22
原帖由 alfred 于 2011-7-14 00:48 发表
我一边做着足底一边看讨论,其实我一直是个大愤青———右愤。。。

什么青都没所谓,那是人生自由。那是世界多元化的意义。
只要讲理就行,不妨碍别人就行,只要法律管得了就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但大可不必张扬。
有时自己陶醉其间,认为非常的美、非常的酷、非常的MAN。但在别人看来,也许只不过就像义和团“拳勇”喊“刀枪不入”时的姿态。
可见力量不靠喊。
扳机上那指头微微一动,盖世的武功,也要顿做烟消云散的……

[ 本帖最后由 krell 于 2011-7-14 01:24 编辑 ]
作者: alfred    时间: 2011-7-14 01:59
哈哈哈,我就看一乐儿。。。。刚进门儿。。。睡觉。。。
作者: lifengwe    时间: 2011-7-14 06:02
进来学习下。其实自己感觉日本鬼子无法超越德国,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想着如何如何的用塑料替代金属,如何如何的来中国坑爹 德国先进的工艺是前提,但最主要的还是心态!对待任何事物的严谨,一丝不苟。但是日本鬼子做事的心态比咱本国强,不是妄自菲薄。前两年公司一台日本升压机维护,本国人干不了。请的小鬼子来的,两个年轻小伙子,一人背个大背包开始以为是旅游用品,摄影器材。打开后没别的一水儿的工具。做起事来真的很认真,哪怕一个细小的螺丝都用百洁布擦的干干净净! 再看同样年龄的国内的小青年儿,小事儿不爱干,大事儿干不来
作者: 老土豆    时间: 2011-7-14 06:40
原帖由 krell 于 2011-7-13 19:42 发表

我知道这活儿难,所以我说的是有没有山寨个”八九不离十“的可能。在这个前提下大家来讨论克隆的可能性。
本想到结论无非两种”能“抑或”不能“。
能是什么原因;不能又是什么原因。知道了原因,便解决了自己的提问,如此 ...

从纯技术角度讨论,楼主的所谓“八九不离十”是个什么标准?原厂头分辨率100pl/mm,你山寨到80-90pl/mm?那么还有一堆象差、色差、畸变之类的指标你都是别人的80-90%?有些指标如机械上的精度可是没法这样打八折九折的,要么实现要么就不行。最后问一句非技术问题,如果你费了很大劲做出这样的80-90%性能的产品,价格定为多少呢?也是原厂品的80-90%吗?那消费者还不如多花10%买原品。简言之,楼主没有做过产品开发,不知道技术、性能、成本、市场的关系,所以还是别考虑什么山寨这个山寨那个,老老实实多赚钱买原厂德头好了。
正好看见个山寨摄影附件的例子,在这里给楼主和大家举出来。
国产优质尼康FM2、FM3A、FE、FE2、FA通用的手柄是西安的一位老先生做的,价格卖150元。模具是和西安交大的机械学院一些老师共同开发的,经过很多影友的意见后定型了这个手柄的方案。光是模具和专利的费用就高达7-8万,他说至今都没有回本。虽然这样,他还是挺满足的,毕竟这个东西给很多人带来方便。客观的评价这个东西,的确是使得fm2的握持更加牢固舒适,而且份量也增大了一些,和镜头匹配起来更加协调一些。用24-120 80-200加到机器上都可以一只手把机子提起来,平常用镖头那就更不用说了。外表的漆膜不是太好,很容易露铜,这个老先生说虽然用了西安一家军工厂的漆膜工艺,已经算很好了,但是和fm2的漆膜还是差距很大。但是这个一点都不影响,因为这个漆膜很厚,有的地方损了一点,我发现下面还有一层,呵呵。手柄的突起是一块材料不错的塑料或者树脂材料,很结实,实心的,表面还有类似那些n相机饰皮的花纹,很不错。我认为150块买一个这个可是真的比买一根n的背带要划来的多呀~

[ 本帖最后由 老土豆 于 2011-7-14 07:03 编辑 ]
作者: 1150PM    时间: 2011-7-14 12:25
标题: 回复 4# solagon 的帖子
的确,中国好的技术工人,最后都歇菜了
作者: 1150PM    时间: 2011-7-14 12:38
中国现在的国情就是注重短期的效益,长久的发展被抛之脑后,在科技教育方面徒有其名,虽然进步很大,但是相比之大,外国的发展同样迅猛,如果在教育上在乱搞下去,中国的科教兴国之路就over了。中国要是有政府监管扶持企业,起码别让厂商是不是弄出个jg50一样的东西,大力研发光学方面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光学的用途很广泛的,摄影只是其中一类啊,但是,现在社会都很浮躁,短期见不到钱,就没人会做
作者: harp    时间: 2011-7-14 13:10
楼主说的不少啊。
但只要是抱着把正经事当做山寨一把就跑的出发点,你就别想做啥光彩的事情。哪个高明的技工调侃自己的手艺?谁不是一个猛子扎下去专研技术?前人用手用脑达到的高度你想轻飘飘地跨过去,可能性很高吗?扯去吧
作者: mhtl    时间: 2011-7-14 13:16
为什么要山寨?山寨就一定可以便宜?红旗20便宜吗?东风便宜吗?以前山寨的那么多相机便宜吗?
作者: mhtl    时间: 2011-7-14 13:19
楼主认为AF等电子技术含金量高,手动镜头就很好做了?呵呵。了解一下中国的制造业再说吧
作者: dachuan    时间: 2011-7-14 13:28
继续,各位讨论的很热烈很深刻却很理智,建议尽量局限于技术范畴,如偶尔感慨联想一下请注意别越过敏感线,我想各位兄弟应该知道那根线是什么。
作者: akujj10349    时间: 2011-7-14 13:54
围观一下~~~~我不发言
作者: 皓B    时间: 2011-7-14 14:11
唉~一直等国货精品的路过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4 15:39
原帖由 mhtl 于 2011-7-14 13:19 发表
楼主认为AF等电子技术含金量高,手动镜头就很好做了?呵呵。了解一下中国的制造业再说吧

问题固然是“楼主”提出来的,但讨论问题与“楼主”本身何干?什么“了解一下中国的制造业再说吧”,做出一副智者坐看云起,高深莫测、笑看“无知者无畏”的神情,是不这样,就可以显示出自己的巍峨?抑或很有快感?或者表明自己对中国的制造业“非常了解”?不至于向楼主那么“毫无对制造业的常识”。
兄台这意思,在这相机坛子里,对制造业不了解就不能发言了?那谁敢说他对中国的“制造业”了解?你?不会吧?可能我了解的某些制造业你也未必了解。因此别装大尾巴狼了好不好?既然真的了解,那说个一二三、描述一下“克隆之所以不行”的具体原因,而不是故作深沉地撂下一个毫无论据的论点,然后蔑笑着、作“高明”、“不与宵小论”的样子跑开。这与文革喊口号何异?
“机械+AF”较之“机械”,你说那个更容易弄?貌似小学的不等式,我是不是要说“先学一下小学数学再来吧?”
兄弟,谈事、谈观点、可以激扬、可以愤怒,这都是正常的讨论。但仅限对观点而发而不是“楼主”,更不要动辄觉得自己高明,张嘴就让人家“了解制造业”再来。
这是基本礼貌,明白?
谁比谁睿智?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从这个层面来说,大家都是SB。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4 15:44
原帖由 mhtl 于 2011-7-14 13:16 发表
为什么要山寨?山寨就一定可以便宜?红旗20便宜吗?东风便宜吗?以前山寨的那么多相机便宜吗?

这跟贵贱有什么关系?
之所以山寨镜头,就是为了便宜,就跟大家用D版一样。为了“又便宜又好”,如此而已。
你山寨还不便宜,只能说明你笨。诚然东方、红旗都是山寨还不便宜。因此它们都进了博物馆而不是大众的手里。
至于”为什么要山寨“?这个问题让我哑口无言。
我承认也许我“山寨德头”的想法有某种罪恶。因为如果非要从“知识产权”的层面来说,而且您“从来都用正版”这样,那,我这个妄图追求“又便宜又好”的克隆镜头、用着D版的人,真正在您面前无以遁形、只能高山仰止了……
当然,尽管这样,我也私下怀疑您“用的都是正版?”。

[ 本帖最后由 krell 于 2011-7-14 15:48 编辑 ]
作者: 天边壹只雁    时间: 2011-7-14 16:15
山寨的东西是最现实的,那怕有一分钱的利润都会有人做,山寨镜头不是做不出来,而是做出来后的需求能像其他山寨产品那样和正牌的PK妈?
做山寨产品的人尖着呢,在天朝山寨都不要做的动西谁也不要去想了,不会有奇迹发生的,除非真的不想混了。。。。。。
作者: 30804835    时间: 2011-7-14 16:36
原帖由 天边壹只雁 于 2011-7-14 16:15 发表
山寨的东西是最现实的,那怕有一分钱的利润都会有人做,山寨镜头不是做不出来,而是做出来后的需求能像其他山寨产品那样和正牌的PK妈?
做山寨产品的人尖着呢,在天朝山寨都不要做的动西谁也不要去想了,不会有奇迹发生的,除非真 ...

至理名言,说到底和现在的社会追求的东西一样。利字!
作者: mhtl    时间: 2011-7-14 17:20
原帖由 krell 于 2011-7-14 15:39 发表

问题固然是“楼主”提出来的,但讨论问题与“楼主”本身何干?什么“了解一下中国的制造业再说吧”,做出一副智者坐看云起,高深莫测、笑看“无知者无畏”的神情,是不这样,就可以显示出自己的巍峨?抑或很有快感?或者表明自己对 ...

楼主,我只能说您实在是太敏感了。
我引用的可都是您的观点哦“克隆一下蔡司/莱卡的那些手动镜头,应该能弄个个八九不离十吧?卖个原厂的1/3价格,我看买的人不少。
就玻璃/一点铁,生产成本应该是低得可怜。”
在以前社会主义大生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时候做了那么多山寨的“莱卡哈苏路来以及大量日机”,工艺如何?价格如何?
作者: sunlw198    时间: 2011-7-14 17:24
原帖由 krell 于 2011-7-12 20:40 发表
如题。
技术含量高的什么自动对焦这类难搞。
1:1克隆一下蔡司/莱卡的那些手动镜头,应该能弄个个八九不离十吧?卖个原厂的1/3价格,我看买的人不少。
就玻璃/一点铁,生产成本应该是低得可怜。
这么造福大众的事怎么就没人搞?
...

可能您在用的某个德味十足的头就是天朝产的
作者: mhtl    时间: 2011-7-14 17:26
原帖由 krell 于 2011-7-14 15:44 发表

这跟贵贱有什么关系?
之所以山寨镜头,就是为了便宜,就跟大家用D版一样。为了“又便宜又好”,如此而已。
你山寨还不便宜,只能说明你笨。诚然东方、红旗都是山寨还不便宜。因此它们都进了博物馆而不是大众的手里。
至于” ...

怎么和贵贱没有关系啊?您不是“克隆一下蔡司/莱卡的那些手动镜头,应该能弄个个八九不离十吧?卖个原厂的1/3价格,我看买的人不少。
就玻璃/一点铁,生产成本应该是低得可怜。”
您不是指望1/3的价格而且还和莱卡蔡司八九不离十吗?
这样对您说吧,兲朝可以山寨D版软件、电子产品等等貌似高科技的东西,但,机械制造要想山寨得犹如上述“貌似高科技产品”那样出神入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基础工业就达不到,加工手段也不行,材料制造更糟糕,怎么山寨啊?
作者: mhtl    时间: 2011-7-14 17:37
楼主,像您这样一点都接受不了别人的质疑的态度,实在不适合讨论问题的。前面的话如对您有任何冒犯,请谅解
作者: krell    时间: 2011-7-14 17:41
原帖由 天边壹只雁 于 2011-7-14 16:15 发表
山寨的东西是最现实的,那怕有一分钱的利润都会有人做,山寨镜头不是做不出来,而是做出来后的需求能像其他山寨产品那样和正牌的PK妈?
做山寨产品的人尖着呢,在天朝山寨都不要做的动西谁也不要去想了,不会有奇迹发生的,除非真 ...

按理说这东西应该被山寨帮忽略了,或者他们不看好销路。
作者: kievuser    时间: 2011-7-14 17:51
几十年前早就山寨过蔡司,...的镜头了. 可能后来觉得还不如买现成的.质量也达不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就放弃了?  不过现在不山寨镜头了, 不等于以后永远也不山寨了. 造船就是个例子.
作者: mhtl    时间: 2011-7-14 17:52
再多一句嘴:本人发言没有任何针对您的人身攻击,所以,诸如:
“兄台这意思,在这相机坛子里,对制造业不了解就不能发言了?那谁敢说他对中国的“制造业”了解?你?不会吧?可能我了解的某些制造业你也未必了解。因此别装大尾巴狼了好不好?既然真的了解,那说个一二三、描述一下“克隆之所以不行”的具体原因,而不是故作深沉地撂下一个毫无论据的论点,然后蔑笑着、作“高明”、“不与宵小论”的样子跑开。这与文革喊口号何异?”“兄弟,谈事、谈观点、可以激扬、可以愤怒,这都是正常的讨论。但仅限对观点而发而不是“楼主”,更不要动辄觉得自己高明,张嘴就让人家“了解制造业”再来。
这是基本礼貌,明白?”“我承认也许我“山寨德头”的想法有某种罪恶。因为如果非要从“知识产权”的层面来说,而且您“从来都用正版”这样,那,我这个妄图追求“又便宜又好”的克隆镜头、用着D版的人,真正在您面前无以遁形、只能高山仰止了……
当然,尽管这样,我也私下怀疑您“用的都是正版?”

您觉得有意思吗?我什么时候认为您想山寨镜头罪恶了?又什么时候对您不礼貌了?什么时候没有仅限观点而发而是针对“楼主”人了?
既然您觉得“天朝什么都有山寨,怎么没有人山寨镜头”,那我就提出我的观点,为什么要山寨镜头?山寨就一定可以便宜?以及后面的一些话。至于:手动镜头就很好做了?呵呵。了解一下中国的制造业再说吧。可以这样回答您,我拆过很多国产相机和镜头,基本上是白费了材料做了一堆垃圾,加工尺寸糟糕、加工工艺糟糕、装配工艺就更垃圾了,所以才有“手动镜头就好做了?”这句话。至于中国制造业,是否落后我想也不是我说了算吧?本人从事制造业快20年了,80年代日本的摩托车,我们现在都还没有山寨好。。。。。。
说多了,再次请您原谅......




欢迎光临 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https://bbs.camgl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