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标题: 邹伯其和他的《摄影之器记》 [打印本页]

作者: allen    时间: 2013-7-23 11:30
标题: 邹伯其和他的《摄影之器记》
邹伯奇,字特夫(18191869 广东南海人),清代物理学家,对天文学、数学、光学、地理学等都很有研究。还亲手制造了很多实验仪器,并著有《摄影之器记》,《格术補》等论文。他曾参与测绘画出中国第一张有经纬线的中国地图,另外还测绘了广东地图、南海县地图、广州城地图、南海各司(相当于镇)地图甚至他所在的浔峰洲(金沙洲所在江岛)地图。
谈到我国摄影史,有人就说邹氏制造了中国第一台照相机,并以《照相之器记》为依据。把邹氏的《格术補》也列为中国摄影的历史文献。这引起了我的几大兴趣。于是费力地寻找历史文献,终于在2011年寻得这两篇论文的原件。读毕全文,我感叹之至,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个乡村的读书人竟能对现代物理,数学有如此深入的研究!《格术補》篇幅较长,图文并茂,对力学,光学的研究和描述极为精辟。光学方面涉及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光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代光学理论。是邹氏制造“摄影之器”的理论基础。再读《摄影之器记》寥寥三页的文稿,把摄影之器的原理,制作,结构,应用描述得十分清楚。仅凭我中学时代的古文基础,冒昧地“翻译”成白话文,打算介绍给喜爱摄影的朋友们。又怕字不达意,特请本网的DSRL李兄修改,润色。时隔两年才敢把它公之于众。在这里向李兄致谢了。李兄修正的稿件附后。可以看到李兄的认真精神和文字功底。
从《摄影之器记》看来,邹氏制造的是一台类似欧洲画家使用的暗箱(Camera Obscura)。并不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照相机。但由于邹氏精深数学,物理学的知识,他赋予了这台镜箱新的用途:除了一般的绘画外,还能描绘地图,进而远距离测量,甚至描绘星空。这无疑是一个精通数学,物理的文人对镜箱的充分利用。
李兄曾说:中华网能人极多,发个帖子能接受大家的批评和指正。这无疑给了我勇气,才有胆量发出来供大家审阅。希望大家不吝赐教。谢谢。

调整向导-9.jpg (455.76 KB, 下载次数: 23)

调整向导-9.jpg

调整向导-2.jpg (457.29 KB, 下载次数: 27)

调整向导-2.jpg

调整向导-3.jpg (458.47 KB, 下载次数: 21)

调整向导-3.jpg

调整向导-4.jpg (474.5 KB, 下载次数: 20)

调整向导-4.jpg

作者: allen    时间: 2013-7-23 11:38
下面是我的初稿,经DSRL李兄修改,润色的文本。全贴上来以示李兄的认真和文字功底。
在此表示感谢。

调整向导-5.jpg (493.28 KB, 下载次数: 23)

调整向导-5.jpg

调整向导-6.jpg (422.78 KB, 下载次数: 15)

调整向导-6.jpg

调整向导-7.jpg (582.87 KB, 下载次数: 22)

调整向导-7.jpg

调整向导-8.jpg (467.66 KB, 下载次数: 21)

调整向导-8.jpg

作者: allen    时间: 2013-7-23 11:40
经李兄斧正的文字发表于下。
《摄影之器记》
现代汉语表述稿
清代 邹伯奇著     李晓璘 整理
有一个密室,只在前面的墙壁上开一个小孔透光,则室外的各种景物都会在它的后面的墙壁上形成倒立的影像。而景物在东方的,可以在西面看到;下面的景物其影像会在上面。用一块看似平面而中间较厚的透镜(凸透镜)竖立安装在那个孔上,后方接一洁净的白纸,则(室外的)形形色色景物都会真实地反映到纸上。纸和透镜的距离,以镜的凸度来决定。如果用透镜对太阳照,距镜片一尺可以取到火,则纸距离透镜不超过一尺(影像)最为明亮。离透镜稍远其影像就会渐渐变暗。如果依照影像描绘出一幅画,与面前的景物没有丝毫差异。
把这暗室更换为木制暗箱,暗箱中部安置一张铺平的白纸或一块白色玻璃(后期多改用磨砂玻璃)。前部木箱的前方开一圆孔,安置一个筒,筒口安放透镜,能前后移动。后半部木箱开一窥孔。这样就可以随意移动而随处观看了,称之为“摄影之器”。这是最鲜活的画谱啊!如果想(按影像)描绘成画,则去掉后半部木箱,另外取一块黑布,连人一起罩住(就可以描画了)。
先在一处描绘一幅画。按它一侧的直边向同侧平移镜箱若干距离,另描绘一幅(画)。计算其差数作为比例,这样山树楼台,远近高低的数据全可以得到了。比如,先画的一棵树距离画的中线左侧一寸,树的影像距离透镜一尺。所谓中线,即从透镜直射与画纸成直角的部位。左侧移动镜箱五丈,又画得此树,距离中线左一寸五分,与原画差了五分。与镜箱移动了五丈的距离之比为1:1000,画也是这个比例。树的影像距离透镜一尺,其比例相同于真树高四丈与距离透镜百丈的比例。这样就知道这棵树高四丈,距第一次测量处一百丈的距离。这种测量变通一下,更为便捷:将镜头对准地平线,这样地平线的影像就可在纸上看到。测量它影像的长度与地面上真实的数据的比例和白纸透镜距离和透镜地平线距离的比例相同。可以省却再次实地测量。凡是测量不能到达的远处,必需借助以上的方法。
如果把白色玻璃换成白纸,用压板将纸固定成为半圆弧状,弧的凹面迎向透镜,使透镜位于其圆心。让镜箱可以向四周转动。描画完毕,用灯映照,誊画在一张平面纸上,成为一幅图画。则(你所处位置)四周的形势一目了然。画图的方法没有比这更神秘的了。
如果夜间把镜头垂直向上,半圆弧的纸张在下,让星星月亮的光芒映照其中,可以测量星月的升降及其经纬度。这和郭若思的仰视仪的用处相同。
早先乙未年间,有人对塔影倒置产生疑问。我取出《梦溪笔谈》阅读并深深地思考。并实验了,观察到室内的云影飞鸟往来(都和实物的运动方向相反)。因此知道它们形成的原因,和阳燧(一种向日取火的古代青铜器,实为一凹面镜)形成倒影其实是一个道理。甲辰年间,因为用透镜取火,忽然了悟到它能摄取各种形形色色的物体。急忙用镜箱试试,果然如此。触类旁通,因而制作了这个摄影之器。
塔影倒置,是陆游,陶宗仪等人不能理解的。可参阅他们的著作《老学庵笔记》和《辍耕录》。虞兆隆著作《天香楼偶得》详细描写了这件事,而仍然未得其真相。现在,我制造了这件仪器,显现了以上的事实,又引申可以画图,进而可以测量。通晓这样的仪器,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然而,这些现象的成因在《梦溪笔谈》里没能彻底解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哪能使人清楚呢?因此,我特记录,使君释然。。
作为画地图的方法,我曾制造了摄影之器。用木头做方形箱体,前面开孔,安放中高镜(凸透镜),箱体中部竖直平贴一张净白的薄纸,后面是个门。让这个仪器前方面对你想描画的地方,后面用黑布盖好。打开后门一看,此处各种景物都能映现在纸上,颜色,形状,位置不差分毫。用彩色笔临描,就成为平面山水画一幅。移动位置,再临描一幅。拿两幅画比较其差角(用所画各处距离透镜中心的远近高低求算它)即可计算得到各处的远近。可以把这画当成俯视的平面图。变通一下,它的作用还有很多。这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啊!
作者: allen    时间: 2013-7-23 11:43
重要更正,以上文章中李兄的网名应为:DSLR。特对李兄表示歉意。
作者: 燕山一瞬    时间: 2013-7-23 11:50
我看到小时候,写的繁体字,好亲切。中华民族的文字之根,好像哪位名人大师说:文字结构是不能轻易改的,一改人文也就全都改动,好可怕,
作者: xkchen    时间: 2013-7-23 11:58
好文章要好好拜读
作者: zyxwzx    时间: 2013-7-23 12:23
半农谈影都有近几年从新复版的。。。您这更应复版。。。。呵呵。。。这里预定的估计人很多。。
作者: allen    时间: 2013-7-23 12:32
感谢燕山兄,xkchen兄,zyxwzx王兄的支持。
摄影之器记已经扫描,压缩后贴在前文了。有空再扫描《格术補》,书籍厚,篇幅长,不好扫。慢慢试试吧。扫完再汇报。
作者: mabigcamera    时间: 2013-7-23 14:20
好贴,进来学习下
作者: 宁傅    时间: 2013-7-23 14:30
从年代计算,邹先生应生于清嘉庆年间,卒于清同治年间.在世时日不长,仅五十岁早逝,  诚望楼主先生如有其资料,最好再介绍一些邹先生的生平及宦历.
作者: lzh0036    时间: 2013-7-23 15:54
好文章,拜读了。
作者: 张建国    时间: 2013-7-23 16:55
学习,学习,再学习!李老师和DSLR老师辛苦了!
作者: allen    时间: 2013-7-23 21:07
感谢mabigcamera,宁傅,lzh0036,建国兄的浏览和支持。
应宁先生嘱,从网络上摘录,编纂了一段文字。录于后:
邹伯奇(1819~1869)。广东南海人。其父在本乡教书。
  少年时代在乡贤指导下学习算术,自此对算术有浓厚的兴趣。其后,他又致力研究光学。道光十九年(1839),20岁已研制出“比例规”。翌年,又研制出一种叫做“指南尺”的测量器。
  当时中国绘制地图用“方格地图绘制法”,经纬线皆为直线。邹伯奇认为,“用半度切线法,内密外疏,与实数不符”。他研究出用曲线表示经纬线的画法,因为地球是圆形的,“以圆绘圆,其形乃肖也”。他用这种科学方法,改绘了最具权威的《皇舆全图》(总图1幅,分图66幅),于道光二十四年完成,使中国落后的地图绘制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同年,他研制成“摄影之器”,撰写了“摄影之器记”,开拓了它的使用范围。
  同年,他还写了《度算版释例》,说明“度算版”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而他发明“度算版”则在此论文之前。“度算版”是用比例相似法进行测量的仪器。若A、B、C三个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已知AB长度,则可借“度算版”量出AC或BC的长度。它的构造简单,使用方便,不用三角知识即能求解。
  咸丰三年(1853),他设计制造了“对数尺”,该尺有多种功能,除一般的计算之外,还能作气节、天文、体积等计算。
  约在咸丰四年前后,邹设计制造了一批日晷(计时器),有“坚晷”、“地平式日晷”、“日夜晷”等。在此之前,中国自制的日晷以及外国传教士进贡的日晷都没有考虑日晷使用地点的磁偏角问题。邹伯奇设计的日晷把使用地点的磁偏角在日晷中纠正了,使晷针真正直指北极。如广州文物管理处珍藏的邹伯奇亲手制造的两台“地平式日晷”,一台日晷晷针倾斜度为23度,适用于广州;另一台晷针倾斜度小于40度,则适用于北京。如此精确的日晷,已达到当时的先进水平。
  咸丰七年,邹伯奇被聘为广东学海堂学长,与著名经学大师陈澧过从甚密,陈常请邹为他解决学术难题。
  同治四年(1865),广东巡抚郭嵩焘聘请他主持测绘《广东沿海地图》。邹把自己创立的“以圆绘圆”法改进为椭圆画法。他认为,地球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小,是椭圆形的,在测算时,应“以椭圆曲率算之”。使绘图技术趋于准确。
  邹伯奇在科学技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在物理学方面,著有《磬求重心术》、《求重心说》、《格术补》等,分别论述力学和光学问题;在数学方面,著有《乘方捷术》三卷,第一卷讲乘方和开方,第二卷讲对数,第三卷为乘方、开方、对数之应用;在天文学方面,邹伯奇绘制过《赤道南恒星图》、《赤道北恒星图》,制作过“天球仪”、“太阳系表演仪”。在邹伯奇的时代,中国学术界对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还有争议,邹伯奇制作的仪器,以太阳为中心,显示出进步的天文学思想。他还用天文学理论,考证了中国古籍中关于天文学现象论述的正误,写了《夏少正南门星考》等论文十几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仪器制作方面,他还研制了“浑圆水准仪”、“水银溢流式水准器”、“风雨针”(气压计兼测高仪》等。
  邹伯奇是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一生笔记,心得很多,但大多数是未完成稿。他逝世后,学者陈澧从其遗稿中选一部分,以《邹征君存稿》为书名,与《邹征君遗书》同时刊出,传播于世。
    邹伯奇的学识和人品,得到清廷高官的重视。1864年,主张开办洋务的改革家郭嵩焘出任广东巡抚,成立广东地图测绘局,邀请邹伯奇负责测绘事务,却遭到邹伯奇的婉言拒绝。1866年北京同文馆增设天文、数学等科,同治皇帝两次下圣旨召邹伯奇赴京任教员,他两次借身  体不舒服的理由来推辞。


  
洋务运动领袖曾国藩久慕邹伯奇的人品和才学,在上海创办近代第一个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时,两次诚恳邀请邹伯奇到上海任职,校订所翻译的西方科技著作,招收门徒讲授数学。邹伯奇都委婉拒绝:“我是一介书生,学识疏浅,地位低下,对军事一窍不通,我起不到什么作用啊”。

  同治八年(1869年)五月,因病逝世,享年50岁。
作者: DSLR    时间: 2013-7-24 08:28
首先敬佩李老对摄影及其历史的热爱和挚着地探讨。


我提笔忘字、文字功底浅薄,对于李老所授之“修改、润色”之类实不敢当,非常惭愧和汗颜。此为实话。
正因本网能人多,因之建议李老可发上网交流,以正谬误。

通篇译文大作都是李老独立辛勤完成,我的小改达不达意、有否说错或是恰恰将该文原本意思说反,即请李老再行甄夺。

变换一些说法,去掉通假字,仅为便于现代阅读,但愿没有“伤”到原文。

欢迎大家再斧正谬误,以利译文准确达意。

我这个“半壶水”,丢人丢大了,好惶恐、好惭愧。
作者: allen    时间: 2013-7-24 08:39
一次去成都,有幸和三十,DSLR兄一起拍片,聊天,谈论收藏心得,相聚甚欢。意外收获,感知DSLR李兄文学功底甚深,极为仰慕。于是有了请李兄修订文稿的动议。当我提出这个要求后,李兄慷慨应允。书信往来数次,得出以上的东西。再次感谢李兄的热心赐教。
以上文章还请诸位朋友斧正,谢谢。
作者: 老济南    时间: 2013-7-24 08:53
感谢李老师!

作者: gongchen5411    时间: 2013-7-24 10:02
影印再版的?纸张怎么那么新啊?窃以为不必翻译,原文读着挺好啊。“居东者见于西”,里面的“见”也就是“现”,显现、显示的意思,不是“看见”的意思。

[ 本帖最后由 gongchen5411 于 2013-7-24 10:05 编辑 ]
作者: 鸽子    时间: 2013-7-24 10:10
第一次知道国人做出类似的大幅照相机没比洋人晚多少年
原文看着很有意思 就是现在浮躁定不下心来

通篇看译文很痛快 感谢两位先生贴出的美文
作者: 我本善良    时间: 2013-7-24 15:55
强烈要求得到一套影印版的
作者: allen    时间: 2013-7-24 22:12
感谢济南李老师,醉里看剑兄,鸽子兄,善良兄的浏览和支持。
特别是感谢醉里看剑兄的点拨,“见”确实是“现”的通假字,不仅是出现,显现的意思,连读音也应该是“xian”。谢谢您了。此书确实是影印本,装订成册。因为只是收集文献,不是藏书;只求阅读原文,不求“珍本”,“善本”。请兄理解。读书当然是读原文最好,“翻译稿”往往失之千里,特别是像本人这样的非专业人士。发此帖的原意是希望更多的朋友关心古文文献,真的是抛砖引玉啊。文中谬误一定还有不少,望兄花费一点时间斧正,谢谢您。
善良兄,我会设法为您提供这份资料的。
作者: 赵振新    时间: 2013-7-25 00:43
邹伯奇纪念馆----在广东南海。许多实物散藏于北京(中国摄影家协会)和广州(广东省博物馆)。

[ 本帖最后由 赵振新 于 2013-7-25 00:47 编辑 ]

邹伯奇铜像..jpg (53.33 KB, 下载次数: 11)

邹伯奇铜像..jpg

邹伯奇纪念馆-2.jpg (55.27 KB, 下载次数: 16)

邹伯奇纪念馆-2.jpg

作者: 赵振新    时间: 2013-7-25 00:44
原帖由 我本善良 于 2013-7-24 15:55 发表
强烈要求得到一套影印版的


TB上去找找,有卖的。我买过。
作者: 红旗    时间: 2013-7-25 11:20
李老师苦苦研判国机、这贴怎无加精呢、中华网就是国机网、没有国机史、谈何中华网、
作者: 红旗    时间: 2013-7-26 13:51
国史之贴不加精、天天顶、
作者: allen    时间: 2013-7-27 07:20
感谢赵老师的资料。感谢红旗先生的顽强支持。
作者: 红旗    时间: 2013-7-27 20:45
国史之贴不加精、天天顶、
作者: 托斯卡尼    时间: 2013-7-28 16:49
来学习的~!
作者: allen    时间: 2013-7-28 17:22
感谢托妹也来观帖,谢谢你的支持!
作者: hyyqxin    时间: 2013-7-28 21:18
我看到一手好字和修改的严谨,值得学习。
作者: allen    时间: 2013-7-28 23:01
原帖由 hyyqxin 于 2013-7-28 21:18 发表
我看到一手好字和修改的严谨,值得学习。


是的,您说的两点都非常准确。我更看重DSLR兄的这一段友情。
作者: 屠夫    时间: 2013-7-30 20:40
楼主虽系医者,摄影更得名师指教

顶一下!
作者: 北方中华    时间: 2013-7-30 20:43
十多天没上网,又看到李老师的新贴,深感佩服很好的历史资料,力争把它做完,整理好等待你的大作,几年前我用A4纸简单做了几套《脱影奇观》做的不好请李老师指正,过几**来长春后送您一套慢慢品读。看看图吧~

L1010956.JPG (90.6 KB, 下载次数: 8)

L1010956.JPG

L1010956.JPG (90.6 KB, 下载次数: 13)

L1010956.JPG

L1010958.JPG (113.29 KB, 下载次数: 11)

L1010958.JPG

作者: allen    时间: 2013-7-31 12:35
感谢周兄的慷慨馈赠。不日即可与君见面,收获一定不少。谢谢啦!
作者: 打击乐    时间: 2013-7-31 21:37
我只是来认真学习的!谢谢李老师!
作者: allen    时间: 2013-8-1 09:11
感谢打击乐兄的关注和浏览。希望年轻点朋友们多发表意见。
作者: wang_xy6    时间: 2013-9-16 06:46
一次赏心悦目的读帖,感谢功底深厚的老师们
作者: fm01    时间: 2013-9-16 17:41
学习了,向各位老师致敬!!
作者: allen    时间: 2013-9-17 07:30
感谢wang_xy6,fm01两位朋友对中国摄影历史的关注。谢谢。
作者: 张雪松    时间: 2013-9-23 23:59
这几个月一直没有在中华上好好观帖学习,今天恶补了一下,发现了李老这篇大作,惊喜!我去年到天津拜会李老时就得知他正着手翻译这篇古文!一年过后,终于看到成果问世,向李老致以迟到的祝贺!

细读之后,受益良多。《摄影之器记》一文对中国相机史而言,无疑是开篇巨著,如此细致地讲述摄影之器的制作过程、成像原理,至少在我,第一次知道160年前就有了“摄影”这个奇妙的词汇,第一次知道中国人怎样做的暗箱实验,第一次知道《梦溪笔谈》《天香楼偶得》等就对小孔成像有了研究……


那么,allen的功劳,就在于对《摄影之器记》的翻译推介,对这段历史的普及,他用细致精准的翻译,给我们展示了中国相机史上首个简易相机的制作实验过程。但我认为,此文真正的意义,倒不在于翻译有多精准,而在于allen老师对历史研究举轻若重的真诚和慎重。

按说,不过三页纸的古文翻译,用得着两年时间吗?但allen就是这样苛求自己,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请人修改……我甚至猜测,以allen老师从医作研究的细致风格,为求有关数学及物理表述的准确,恐怕他还制作过暗箱以印证,也不一定。虽是一篇网文,但allen老师耗时两年,真诚求证,点滴入手,穷本溯源。用心至此,甚为感怀。
作者: allen    时间: 2013-9-26 08:14
感谢雪松“兄”的谬赞。其实这篇东西已经早就完成了。虽然简陋,但敝帚自珍,知道自认为中华网改造得差不多了,才发帖。
您的远游结束了吧,实在辛苦了。但其收获一定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读万卷书真的不如行万里路啊。
作者: jinxuanding    时间: 2014-4-9 23:17
用心至此,甚为感怀。
作者: tzdb    时间: 2014-4-10 00:00
刚刚看到,恨自己少游于此。
作者: allen    时间: 2014-4-10 06:58
感谢tzbd兄的浏览和支持。




欢迎光临 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https://bbs.camgl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