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标题: 图说苏联菲特相机的F2.8标头 [打印本页]

作者: caomi    时间: 2014-4-21 12:18
标题: 图说苏联菲特相机的F2.8标头

       苏联菲特家族的仿莱卡相机持续生产了很长时间,至苏联解体之后的90年代初期乌克兰哈尔科夫工厂仍在大量生产菲特5。纵观二战之后各款菲特仿莱卡相机会发现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菲特相机大都标配光圈系数F2.8的镜头。除了战后不久菲特型-2型曾短暂配备过F3.5的环轴拉伸镜头之外,从50年代后期开始菲特仿莱卡相机家族似乎只配套生产F2.8一种规格的L-39镜头,从菲特2到菲特5一直如此。这种单调局面与苏联另一家仿莱卡厂商KMZ形成了鲜明对照;莫斯科KMZ工厂出品的各型佐尔基标配从F3.5到F1.5多种规格的L39标头,但从KMZ的佐尔基从不配套F2.8标头。或许是计划经济的因素导致了苏联两家仿莱卡相机厂家呈现出这样一种有趣的局面;各型佐尔基相机出厂可搭载F3.5,F2.0,F1.5标头,但唯独缺少F2.8标头。而各型菲特相机长久以来只标配F2.8一种规格L39镜头。

     鉴于长久以来积攒的菲特标头已有一堆,不妨以图片形式共同观察一下菲特F2.8标头的演变历程。

这是一款为菲特2相机标配的银白色茵度斯塔-26M早期镜头。4片3组光学结构,标称焦距5 cm,光圈值为F2.8--F22。光圈叶片10片,光圈无极调节,无整档定位。
      早期茵-26M外观识别特征是;调焦环上有一个突出的小手柄,前圈口有红N标志。



001.JPG (100.31 KB, 下载次数: 344)

001.JPG

002.JPG (77.12 KB, 下载次数: 358)

002.JPG

003.JPG (64.95 KB, 下载次数: 343)

003.JPG

作者: caomi    时间: 2014-4-21 12:23
这是第二款茵-26M标头。结构与性能指标相对第一款没有明显变化。
但外部特征有所改变;调焦环改为直径更大的花瓣式,前圈口依然带有红N标志。这种镜头很常见。

004.JPG (85.68 KB, 下载次数: 289)

004.JPG

005.JPG (72.69 KB, 下载次数: 316)

005.JPG

作者: caomi    时间: 2014-4-21 12:34
这是第三款茵-26M。
外观与第二款相似,但圈口标称焦距已改为52mm,且红N标志消失,更为奇特的是这款镜头镜身上的所有刻度指示都以光圈值的方式标示,连距离刻度也是按照5.6   8,11,22,这样的方式来表示。

这是一款茵-26M的后期版镜头,在许多方面已经与最早的茵-61非常相似了。

006.JPG (75.1 KB, 下载次数: 288)

006.JPG

007.JPG (68.06 KB, 下载次数: 292)

007.JPG

008.JPG (75.18 KB, 下载次数: 278)

008.JPG

作者: chuncheng    时间: 2014-4-21 13:34
真漂亮的镜头。
文字介绍的也好
作者: caomi    时间: 2014-4-22 09:12
茵-26M的后续演进型号是茵-61,它的持续生产时间很长,最终型号的茵-61一直生产到90年代中期。
最初的茵-61与茵-26M的52mm焦距后期版本非常相似,光圈叶片也是10片,最小光圈也为F22,光圈仍然是无极操控,镜筒外表上的刻度标示方式也与茵-26M后期版本保持着一致,距离刻度标尺也是按5.6  8  11  22来表示。为了在外观上与茵-26M有所区分,光圈环和调焦环都改为半黑半白。

早期茵-61的黑漆着色工艺似乎较易出现褪色问题,观察手里保留的这2支镜头,发现都有黑漆渐变褪色问题。

茵-61这款早期镜头产量不大,生产时间也不长,早期暴露的问题在后续型号上很快得以修正,而且早期比较奇葩的刻度标示方式后来也不再继续采用了。

013.JPG (93.41 KB, 下载次数: 301)

013.JPG

014.JPG (74.82 KB, 下载次数: 299)

014.JPG

015.JPG (69.61 KB, 下载次数: 290)

015.JPG

作者: caomi    时间: 2014-4-22 09:21
大批量投产的茵-61来了。这是一款在菲特2,3,4型上都能经常见到的茵-61大批量投产版本。

与早前的茵-61相比,它最大的区别是光圈操控改为整档定位,最小光圈由F22改为F16,外观上的区别在于镜身中段的景深刻度环改为黑色。

镜头焦距仍为52mm,光圈叶片仍是10片。表面黑漆工艺看起来也更为成熟。




016.JPG (84.34 KB, 下载次数: 289)

016.JPG

017.JPG (76.02 KB, 下载次数: 295)

017.JPG

作者: caomi    时间: 2014-4-22 09:28
再后来就是53mm的茵-61问世。

这款镜头外观上与前一款茵-61没有任何变化,但焦距已变为53mm,从内部看,它的光圈叶片已经简化为6片。


018.JPG (61.01 KB, 下载次数: 286)

018.JPG

019.JPG (55.71 KB, 下载次数: 294)

019.JPG

作者: caomi    时间: 2014-4-22 09:41
全黑版本的茵-61L/D来了,在菲特5上最常见的标头。这款黑头是53mm,除了在全黑外观上能与前面的53mm斑马版有明显区分之外,其他方面没啥特别改进。

020.JPG (93.99 KB, 下载次数: 290)

020.JPG

021.JPG (97.56 KB, 下载次数: 286)

021.JPG

作者: solagon    时间: 2014-4-22 09:46
粗制滥造,但光学性能却出奇的好
作者: caomi    时间: 2014-4-22 09:49
最后就剩焦距为55mm的全黑茵-61了。

除了焦距延长2mm之外,其他与前面一款没啥区别。

哦,当然在全黑茵-61镜头中又可细分出刻字版与印刷版,个人偏好全刻字版,会比印刷版更耐磨。

最后的茵-61在90年代苏联解体后仍然继续生产了几年,同时菲特5也通过边贸形式大量涌入我国,在国内保有量较大,所有至今仍可淘到价格便宜品相非常不错的茵-61黑色镜头。

023.JPG (70.53 KB, 下载次数: 236)

023.JPG

024.JPG (93.91 KB, 下载次数: 238)

024.JPG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4-22 10:03
solagon 发表于 2014-4-22 09:46
粗制滥造,但光学性能却出奇的好

那新人帖子你也好奇跑去看?

毛熊玩意粗制滥造惯了,似乎它的镀膜工艺从头到尾就没统一过。

0243.JPG (66.57 KB, 下载次数: 125)

0243.JPG

作者: 笑添    时间: 2014-5-1 13:07
很好的资料贴啊,糙米兄的镜头擦的真亮!羡慕 呵呵
作者: 大川黄河    时间: 2014-5-4 23:35
这些镜头我也有几只,好像也都是从米缸里淘来的
作者: 大川黄河    时间: 2014-5-4 23:47
很多摄影镜头都可以兼做放大镜头使用,比如L39系列,泽尼特M39系列以及中国的长城DF镜头等,但这只是这些镜头的业余兼职功能,判断是否是专业放大镜头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看镜头光圈数字的方向,专业放大镜头的光圈数字和摄影镜头的方向是相反的,这是因为放大镜头的工作状态是大口朝下,假如数字方向与摄影镜头一样,在放大使用时光圈数字就是倒立的。。。
作者: doujiao    时间: 2014-5-5 18:28
caomi的镜头就想用药水泡过一样,啥时候教教大家
作者: zhangzk    时间: 2014-5-8 21:02
不错的资料。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5-9 16:05
doujiao 发表于 2014-5-5 18:28
caomi的镜头就想用药水泡过一样,啥时候教教大家

坊间传闻说这茵-61镜头用了啥澜系玻璃,为预防辐射,就搞点秘方药水浸泡一下吧。
作者: 啊客    时间: 2014-7-27 08:55


“相机配有新型茵度斯塔尔-61镜头。此镜头为第一款国产镧镜。使用镧镜可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和图片中央部位的处理能力。茵度斯塔尔-61镜头适用于各种黑白和彩色胶卷。在逆光情况下茵度斯塔尔-61镜头表现更加优异。”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7-29 12:40
啊客 发表于 2014-7-27 08:55
“相机配有新型茵度斯塔尔-61镜头。此镜头为第一款国产镧镜。使用镧镜可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和图片中央部位 ...

谢啊客传图;这2张发黄的纸片含有很丰富的信息。
此前关于苏联茵-61镜头使用了低色散澜系玻璃的说法由来已久,这次总算得到了直接证明。

作者: kievuser    时间: 2014-7-29 14:55
糙米 发表于 2014-5-9 16:05
坊间传闻说这茵-61镜头用了啥澜系玻璃,为预防辐射,就搞点秘方药水浸泡一下吧。 ...

估计苏联的I-50镜头也用了较好的玻璃?分辨率指标与I-61相近。个人感觉早期的熊猫版I-61的质量好像更好。镀膜似乎反光较弱。
作者: 鱼与熊掌    时间: 2014-7-29 15:40
I-61L/D 后面那个L/D就是镧系的意思吧。
作者: 无定河    时间: 2014-7-29 19:16
欣赏!这个资料很好。收藏了。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7-29 19:50
kievuser 发表于 2014-7-29 14:55
估计苏联的I-50镜头也用了较好的玻璃?分辨率指标与I-61相近。个人感觉早期的熊猫版I-61的质量好像更好。 ...

假如严格来分的话,我认为所有茵-61(不加后缀的)都是熊猫(或斑马)版的,银白的是茵-26M,而黑色的都是加了后缀L/D的茵-61后期型。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7-29 19:54
鱼与熊掌 发表于 2014-7-29 15:40
I-61L/D 后面那个L/D就是镧系的意思吧。

加了后缀L/D字符的是否用了澜系玻璃,这个真不好确定,似乎目前还没见到官方直接的证据吧?
作者: 鱼与熊掌    时间: 2014-7-29 21:40
其实那个时代很多镜头都用镧系玻璃,佳能、宾得都有。
作者: kievuser    时间: 2014-8-2 13:26
糙米 发表于 2014-7-29 19:54
加了后缀L/D字符的是否用了澜系玻璃,这个真不好确定,似乎目前还没见到官方直接的证据吧? ...

我的印象中后期的I-61 L/D 也都是用了镧系玻璃镜片。我看看在那些苏联相机网站能否找到出处。

你说的有道理。好像早期的I-61都是熊猫版的。
作者: 啊客    时间: 2014-8-2 13:41
http://www.camgl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8640

就这个贴内镜头而言,不带L/D ,但从那纸片看是镧系玻璃
作者: kievuser    时间: 2014-8-2 13:44
kievuser 发表于 2014-8-2 13:26
我的印象中后期的I-61 L/D 也都是用了镧系玻璃镜片。我看看在那些苏联相机网站能否找到出处。

你说的有 ...

This lens replaced its predecessor Industar-26m as a standard lens on the FED-3 and all later FED cameras. The optical design was improved, and a new, Lanthanum glass was used (letter L is for Lanthanum, D is for Dal'nomer - Rangefinder.

This is the newest multicoated LTM lens made by the Soviet (now Ukrainian) photo industry. It is sharp and contarsty, with smooth focusing action and the aperture click-stops.

It is still in production by FED factory in Kharkov, Ukraine. The lens was also made in universal 42mm mount for Zenit cameras, its name was Industar-61L/Z.




在USSRPHOTO.com 网站找到的一段介绍。 l说明是用了镧系玻璃。D的意思是旁轴相机用的。而且I-61还是多层镀膜的镜头哪。



作者: kievuser    时间: 2014-8-2 13:46
本帖最后由 kievuser 于 2014-8-2 13:47 编辑

This lens replaced its predecessor Industar-26m as a standard lens on the FED-3 and all later FED cameras. The optical design was improved, and a new, Lanthanum glass was used (letter L is for Lanthanum, D is for Dal'nomer - Rangefinder.

This is the newest multicoated LTM lens made by the Soviet (now Ukrainian) photo industry. It is sharp and contarsty, with smooth focusing action and the aperture click-stops.

It is still in production by FED factory in Kharkov, Ukraine. The lens was also made in universal 42mm mount for Zenit cameras, its name was Industar-61L/Z.

根据以上说法,I-61 是多层镀膜的,用了镧系玻璃的镜头。L表示用了镧系玻璃,D表示是旁轴相机用的。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8-2 19:13
啊客 发表于 2014-8-2 13:41
http://www.camgl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8640

就这个贴内镜头而言,不带L/D ,但从那纸片 ...

从那片发黄的纸片上看,上面标有镜头编号,是07开头的早期茵-61。恰好我手里有02和09开头的各一枚,由于07位于02和09之间,所以由此推断,07开头的茵61应该和我手里的是同一种款式。换言之应该是52mm焦距,最小光圈F22的那种第一款斑马镜头。

61-2.jpg (74.9 KB, 下载次数: 103)

61-2.jpg

作者: bluestar    时间: 2014-8-5 20: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8-5 23:24
kievuser 发表于 2014-7-29 14:55
估计苏联的I-50镜头也用了较好的玻璃?分辨率指标与I-61相近。个人感觉早期的熊猫版I-61的质量好像更好。 ...

茵-50也是由茵-22演变进化而来的,这点和茵26变到茵61的历程非常相似,哪天也把这些镜头盘点一下。

003.JPG (72.5 KB, 下载次数: 111)

003.JPG

作者: 鱼与熊掌    时间: 2014-8-6 21:19
I-61后期的焦距比前期的长了几毫米,不知什么原因?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8-6 23:32
鱼与熊掌 发表于 2014-8-6 21:19
I-61后期的焦距比前期的长了几毫米,不知什么原因?

I-61从最初的52mm到中间的53mm再到后来的55mm,据说这是在不断优化。
作者: 鱼与熊掌    时间: 2014-8-7 00:35
糙米 发表于 2014-8-6 23:32
I-61从最初的52mm到中间的53mm再到后来的55mm,据说这是在不断优化。

可能有这种说法,但是没听说过别的镜头优化以后焦距变了的。。。
作者: kievuser    时间: 2014-8-7 21:20
鱼与熊掌 发表于 2014-8-7 00:35
可能有这种说法,但是没听说过别的镜头优化以后焦距变了的。。。

可能后期采用的玻璃材料不一样了。或许为了降低成本? 当年去俄罗斯时商店里还能见到全新的FED-5。记得才相当于100多元人民币。
作者: popov    时间: 2014-8-7 21:31
其实吧,好多镜头的实际焦距都不是镜头上标注的数值的,可能苏联人可能比较老实,从50mm变成55mm都标注出来了
作者: 弹弓    时间: 2014-8-9 20:21
糙米兄的镜头真亮!
作者: f4u1d    时间: 2014-8-10 08:37
糙米兄,请教几个问题。

1,很想知道红N印记的意思。
一般有三种说法:(1)镀膜;(2)使用东德进口到苏联的镜片;(3)苏联出口到其他国家的镜头。


目前看中的头有:industar-22 50 3.5伸缩头,FED50 3.5伸缩头, 还有industar-50伸缩头,实在搞不清楚他们的光学素质的高下,以及生产时间的前后,从使用、收藏的角度来看哪款更好?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8-10 23:16
本帖最后由 糙米 于 2014-8-10 23:17 编辑
f4u1d 发表于 2014-8-10 08:37
糙米兄,请教几个问题。

1,很想知道红N印记的意思。

上述3种说法当中我个人倾向于(2)。

3种环轴拉伸镜头都是4片3组结构,由于它们年代都比较久远的缘故,其当今的光学素质取决于自身历史保存状况,而今谁的镜片状况好谁的素质就相对高,使用价值就大。

出产时间顺序的话依次为FED50,INDUSTAR-22,INDUSTAR-50.

假如谈收藏价值的话,1948--49年的INDUSTAR-22和二战之前的FED50  3.5比较值得去藏。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8-29 13:09
弹弓 发表于 2014-8-9 20:21
糙米兄的镜头真亮!

菲特2机身及与之最初配套的茵-26M早期镜头。

201.JPG (66.57 KB, 下载次数: 90)

201.JPG

200.JPG (71.19 KB, 下载次数: 108)

200.JPG

作者: dzg2013    时间: 2014-8-29 14:40
欣赏一下
作者: 啊客    时间: 2014-8-30 18:18
糙米 发表于 2014-8-10 23:16
上述3种说法当中我个人倾向于(2)。

3种环轴拉伸镜头都是4片3组结构,由于它们年代都比较久远的缘故,其 ...

Fed50有一种是带编号的(与机身接触的那一圈上,正面可以看见编号),还有一种是没有编号(好像是在于机身接触的那一面,正面不可见)。两个的年代又那个先? (感觉是后一个在先)后一种镜头上机身时拧得会比第一种过一些。改天上图
作者: 啊客    时间: 2014-9-1 11:20
本帖最后由 啊客 于 2014-9-1 11:24 编辑
啊客 发表于 2014-8-30 18:18
Fed50有一种是带编号的(与机身接触的那一圈上,正面可以看见编号),还有一种是没有编号(好像是在于机 ...


两个对比图

1,一个正面与机身接触的压圈有标号,一个无
2,拧到机身上的位置不一样,其中一个要过一些。但对焦正常,对同一物体对焦后,镜头对应的刻度都是一样的。
3,一个紫色镀膜,一个无
4,一个刻字有加黑色,一个纯刻字无色
5,一个F=50MM,一个是F=50M/M。光圈刻度较多不同

IMG_20140901_110935.jpg (185.27 KB, 下载次数: 127)

IMG_20140901_110935.jpg

IMG_20140901_111006.jpg (169.86 KB, 下载次数: 120)

IMG_20140901_111006.jpg

IMG_20140901_111105.jpg (143.37 KB, 下载次数: 115)

IMG_20140901_111105.jpg

IMG_20140901_111215.jpg (153.31 KB, 下载次数: 124)

IMG_20140901_111215.jpg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9-1 13:50
无镀膜的白头,最小光圈标为18的是二战之前的。

有镀膜,盘面有编号最小光圈标为16的是战后的。

这两种镜头很好区分,放一块对比会看到它们光圈值的标示方式不同,一看就能识别。
作者: 啊客    时间: 2014-9-1 15:45
糙米 发表于 2014-9-1 13:50
无镀膜的白头,最小光圈标为18的是二战之前的。

有镀膜,盘面有编号最小光圈标为16的是战后的。


关键是早期那个头在机身上要拧过一些。使用不方便。或许配套当时的机身上就不会吧?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9-1 16:07
啊客 发表于 2014-9-1 15:45
关键是早期那个头在机身上要拧过一些。使用不方便。或许配套当时的机身上就不会吧? ...

你早期的原配机身呢?
原配的位置关系应该很准确的哟。

FED-01.JPG (76.32 KB, 下载次数: 103)

FED-01.JPG

作者: 啊客    时间: 2014-9-1 19:49
糙米 发表于 2014-9-1 16:07
你早期的原配机身呢?
原配的位置关系应该很准确的哟。


我是单个头买进的。看痕迹是没有拆过的镜头。你试试把这镜头拿其他机身上看看?谢谢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9-1 20:34
啊客 发表于 2014-9-1 19:49
我是单个头买进的。看痕迹是没有拆过的镜头。你试试把这镜头拿其他机身上看看?谢谢 ...

试过了,装其他机身上都有错位,基本都错过几十度。
作者: 啊客    时间: 2014-9-1 21:50
糙米 发表于 2014-9-1 20:34
试过了,装其他机身上都有错位,基本都错过几十度。

是否和我那图差不多呢?可能当时机身的螺口和后期的有些不同的原因。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9-1 22:30
啊客 发表于 2014-9-1 21:50
是否和我那图差不多呢?可能当时机身的螺口和后期的有些不同的原因。

对,就和你图上那个位置差不多。调焦小手柄最终基本都停留在11点位置。
作者: 啊客    时间: 2014-9-1 22:44
糙米 发表于 2014-9-1 22:30
对,就和你图上那个位置差不多。调焦小手柄最终基本都停留在11点位置。

那就是了。当时的机器罗口和后期不一样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9-17 13:30
无言独上新头。。。。。

26M.JPG (67.6 KB, 下载次数: 122)

26M.JPG

61.JPG (67.49 KB, 下载次数: 117)

61.JPG

作者: dodonaomik    时间: 2014-9-19 19:58
hehe,这种看起来名不见经传、不那么精贵的镜头,
实际上,也这么漂亮



确实值得拥有,
看着看着也陶醉了
作者: 1759845339    时间: 2014-9-20 16:13
大批量投产的黑白茵-61接在宾得单反上变成微距了,光圈2.8全开直出的图,色彩锐度都很棒

作者: 鱼与熊掌    时间: 2014-9-20 19:29
1759845339 发表于 2014-9-20 16:13
大批量投产的黑白茵-61接在宾得单反上变成微距了,光圈2.8全开直出的图,色彩锐度都很棒
...


好像有个俄国微距头,型号也是I-61吧,不知光学部分是否是一样的。
作者: 1759845339    时间: 2014-9-20 23:50
鱼与熊掌 发表于 2014-9-20 19:29
好像有个俄国微距头,型号也是I-61吧,不知光学部分是否是一样的。

那就不知道了,我这个是fed3的套机带的,连转接环都没有,全程手扶转接。。。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10-20 09:19
dodonaomik 发表于 2014-9-19 19:58
hehe,这种看起来名不见经传、不那么精贵的镜头,
实际上,也这么漂亮

将一堆镜头经过盘点比对之后,若从表面工艺来看,最漂亮镜头应该是中期的茵-61,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斑马头或老外所称熊猫头。它镜片采用多层镀膜澜系玻璃,表面银白与黑色相间,光圈都有整档定位。
特挑选2只接近全新的镜头比较一下。

中期斑马头茵61又分52mm和53mm两种,其中52mm的光圈叶片为10片,而53mm则简化为6片了。因此个人最喜欢的是52mm中期茵61斑马头。



N610.JPG (90.72 KB, 下载次数: 109)

N610.JPG

N61-1.JPG (69.39 KB, 下载次数: 110)

N61-1.JPG

N61-2.JPG (67.89 KB, 下载次数: 109)

N61-2.JPG

N61-3.JPG (71.94 KB, 下载次数: 104)

N61-3.JPG

N61-4.JPG (68.3 KB, 下载次数: 103)

N61-4.JPG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10-31 09:19
黑色的茵-61L/D有53mm和55mm两款,外观上二者几乎看不出差别,仅在标志环圈口内可以找到区别。

6101.JPG (83.04 KB, 下载次数: 107)

6101.JPG

6102.JPG (82.18 KB, 下载次数: 101)

6102.JPG

作者: xpy    时间: 2014-10-31 18:54
就是喜欢苏联的产品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11-3 09:15
还有一种不能给菲特使用的茵-61L/Z,国内俗称小微距。

xw01.JPG (71.3 KB, 下载次数: 59)

xw01.JPG

xw02.JPG (73.85 KB, 下载次数: 57)

xw02.JPG

xw03.JPG (72.78 KB, 下载次数: 56)

xw03.JPG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11-4 15:46
两款不一样的茵61镜头,一款为L39旁轴测距相机配套,一款给M42单反相机配套。

xw04.JPG (78.45 KB, 下载次数: 60)

xw04.JPG

xw05.JPG (77.23 KB, 下载次数: 62)

xw05.JPG

作者: xpy    时间: 2014-11-7 21:49
糙米老师:盼着您下一集来尤比杰尔系类

作者: moriarty    时间: 2014-11-8 21:10
红п标记似乎是有定论的,就是просветленный的缩写,表示有镀膜。另外如果是平常卖货的或者随便说说的就算了,严肃的文章里用“N”代替不合适。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11-8 22:50
本帖最后由 糙米 于 2014-11-8 22:55 编辑
moriarty 发表于 2014-11-8 21:10
红п标记似乎是有定论的,就是просветленный的缩写,表示有镀膜。另外如果是平常卖货的或者随 ...

表示镀膜之意是广为流传的一种普遍说法,但是否就属于定论?这个至少我个人目前还是要打个问号。

举例1,同一个厂家出来的2个机器,各自镜头都有镀膜,其中一个标有红N,但另一个就不标。它为何不执行统一的标示?(参看泽尼特3M单反茵50镜头图片)

举例2,同一个时期,不同厂家的拉伸镜头。虽说两家都采用了镜片镀膜工艺,但只有莫斯科KMZ出品的镜头标有红N,而菲特厂生产的拉伸镜头,从头到尾绝不标红N。苏联时期它菲特厂为何就敢这么牛?(参看2个拉伸镜头图片)

仅此2个实例就能不完全支持上述镀膜之说,再结合其他方面的情况,因此对于镀膜之解释表示一定程度的质疑。

hn2.JPG (91.86 KB, 下载次数: 60)

hn2.JPG

hn3.JPG (98.91 KB, 下载次数: 62)

hn3.JPG

hn1.JPG (78.47 KB, 下载次数: 58)

hn1.JPG

hn.JPG (64.5 KB, 下载次数: 57)

hn.JPG

作者: moriarty    时间: 2014-11-9 04:29
我个人的理解是:
1.当镀膜工艺已经普遍后,再强调就没有意义了。就像中国50、60年代的光学产品有的也会强调“加膜镜头”,后来就越来越少了。
2.类似中国80年代“省优、部优、进口组装、出口转内销”之类的自我标榜,并不存在强制性的标准。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4-11-9 10:59
moriarty 发表于 2014-11-9 04:29
我个人的理解是:
1.当镀膜工艺已经普遍后,再强调就没有意义了。就像中国50、60年代的光学产品有的也会强 ...

我的观点恰好相反;无论红N究竟代表什么含义,这个标示本身应当是业内一个强制性的标志,并非想标就标,抑或想省事就可以不标。在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下,业内标准是被不折不扣的认真执行的,从实物调研的情况来看也确是如此。

比如50年代中期苏联3大相机厂家出品的镜头,前圈口无一例外的通通都标上红N,想要找一个不标的还真难。
不仅如此,有时连镜头口径也要尽量统一,管你最大光圈系数是F2.8或是F2.0甚至是F1.5。口径通通都统一到45.5mm。这在西方国家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

b1.JPG (87.6 KB, 下载次数: 77)

b1.JPG

b2.JPG (77.98 KB, 下载次数: 66)

b2.JPG

b3.JPG (83.68 KB, 下载次数: 70)

b3.JPG

作者: 行影相随    时间: 2014-11-9 13:13
太漂亮了! 好镜头!好文字!好资料!
作者: chjunsy    时间: 2015-5-7 16:33
学习收获很大。此帖中的苏联器材不论是机身还是镜头都很精美,印象深刻。
作者: kievuserK    时间: 2015-5-19 08:33
漂亮啊。 支持网友的提议。希望糙米大姨接着谈谈其它的苏联镜头。
作者: benny_tbg    时间: 2015-5-19 13:24
长姿势的帖子啊
作者: 赵大宝    时间: 2016-10-25 13:06
绝对好的科普贴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7-2-5 16:18
kievuserK 发表于 2015-5-19 08:33
漂亮啊。 支持网友的提议。希望糙米大姨接着谈谈其它的苏联镜头。 ...

早期版本01开头,编号6位数的茵-61,这是苏联菲特相机上最早出现的澜系玻璃镜头。

610.JPG (70.14 KB, 下载次数: 79)

610.JPG

611.JPG (78.56 KB, 下载次数: 80)

611.JPG

作者: kievuserK    时间: 2017-2-5 20:42
这款I-61叫熊猫款。生产年代大约1962-64. 它的特别之处是距离刻度与通常的不同。光圈可以收到F22,而不是通常的F16. 收到这么新的早期镜头要有好运气。
作者: chanyuhow    时间: 2017-2-18 18:58
学习了,想问问作者,我手里有一台卓尔基1,是不是可以替换任意L39头?还是只能替换industar的L39头?联动有问题吗?初次使用,还不是很懂
作者: 水起风生    时间: 2017-2-23 09:43
我的是全黑版本的,光学素质真是令人惊喜。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7-2-27 14:58
水起风生 发表于 2017-2-23 09:43
我的是全黑版本的,光学素质真是令人惊喜。

黑色茵-61使用澜系玻璃制造,镜头分辨率指标比过去有相当提升。
不过我个人还是最喜欢全银色的茵-26M,尤其是调焦环带有小把柄的早期版本。

2102.JPG (68.18 KB, 下载次数: 73)

2102.JPG

作者: kievuserK    时间: 2017-3-3 14:45


我还有一款I-61. 好像不太常见? 估计是过渡版。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7-3-3 18:41
kievuserK 发表于 2017-3-3 14:45
我还有一款I-61. 好像不太常见? 估计是过渡版。

有点疑问;看镜头前圈口标的是啥?
猜会不会在斑马调焦座上嫁接一个全黑茵61镜桶?
作者: 下雨天晴    时间: 2017-3-3 23:33
拍出照片来这个镜头还看着挺精致
作者: kievuserK    时间: 2017-3-4 20:38
糙米 发表于 2017-3-3 18:41
有点疑问;看镜头前圈口标的是啥?
猜会不会在斑马调焦座上嫁接一个全黑茵61镜桶? ...

镜头前圈与早期I-61一样。2.8/53,老的fed logo. 某拍卖网有人成堆的卖I-61. 各式各样。我这种的倒不常见。


作者: lmhe6    时间: 2018-8-27 13:17
苏联菲特家族的仿莱卡相机
作者: 伟小宝138    时间: 2018-9-16 13:39
这样的镜头那么好吗?我不懂 上个礼拜送了1个给朋友了
作者: 行影相随    时间: 2018-10-21 11:55
菲特相机造型佳,镜头光学性能有特点。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18-11-3 18:31
看到糙米拍的镜头和相机太漂亮了!感觉就是工艺品样!问下糙米兄如果想找一台机用来拍照,选那个型号?要取景器大点明亮点的!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8-11-4 09:02
想用机身玩玩的话可以找个菲特5。要取景器大又亮的话可以找佐尔基4系列。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18-11-5 17:18
问下糙米兄:菲特5与卓尔机的镜头是不是通用的?都是M39的吧!
作者: caomi    时间: 2018-11-26 15:59
由白到黑,由银白到全黑。这就是菲特标头越来越黑的演变历史。

几款从用料到加工方式到外观几乎一样的菲特2.8镜头,放在一起对比着玩。

f2.8IMG_0911.JPG (113.22 KB, 下载次数: 50)

f2.8IMG_0911.JPG

作者: 秝坣    时间: 2018-11-28 12:00
糙米老师这张123456的图真棒,收藏了。我有一只银色的一只黑白的,准备再收一只黑色的。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8-11-28 19:11
秝坣 发表于 2018-11-28 12:00
糙米老师这张123456的图真棒,收藏了。我有一只银色的一只黑白的,准备再收一只黑色的。 ...

这帖子里图片压缩的厉害,1-6镜头图有兴趣的话,可进我的空间相册,那里面的图片细节会多一点。
作者: 文隶    时间: 2018-12-1 10:13
苏联的那个小微距因-61跟菲特的因-61是一样的镜芯吗?
作者: OICQ    时间: 2018-12-2 13:29
本帖最后由 OICQ 于 2018-12-2 13:31 编辑

某宝买了个Industar-50-2 50/3.5,在路上,两百多吧,求各种鉴定、评议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8-12-3 21:25
文隶 发表于 2018-12-1 10:13
苏联的那个小微距因-61跟菲特的因-61是一样的镜芯吗?

不一样,二者镜片不同的。
作者: 翡翠鸟    时间: 2018-12-4 05:36
本帖最后由 翡翠鸟 于 2018-12-4 05:39 编辑

长知识了,有菲特5,基辅4,佐尔基系列拿到过两部镜头死轴退换成仿大八张的120什么5了最爱基辅4A4B区别有无测光吧,都仿德机胜在物有所值。德机超贵伤不起啊!
作者: wenhaoli    时间: 2019-5-23 19:44
分辨率还是很好的 中心很好
作者: melven    时间: 2019-10-23 14:40
看起来亮堂堂的,器材党流口水
作者: 糙米    时间: 2019-10-23 15:09
本帖最后由 糙米 于 2019-10-23 15:12 编辑
melven 发表于 2019-10-23 14:40
看起来亮堂堂的,器材党流口水

欢迎添加新料进来。
作者: 17688232628    时间: 2019-11-28 18:57
感谢分享
作者: BMW.M    时间: 2020-3-3 22:26
漂亮
作者: xinyi.lyu    时间: 2020-4-15 17: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https://bbs.camgl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