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查看: 446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亚当斯的预感

[复制链接]
     

0

威望

62

主题

3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2952
注册时间
2003-8-17
在线时间
756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6-15
好友
6
1#
发表于 2004-6-8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当斯的预感

估计当时的感光片的工艺、性能远达不到现代的水平。亚当斯此举为了最大地发掘当时感光片的潜力所为,他的这个做法,与现代模拟录音技术中使用的“偏磁”有异曲同工之妙!
亚当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由于现代感光片制造技术的进步,这个方法使用的意义好象不大了。
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62

主题

3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2952
注册时间
2003-8-17
在线时间
756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6-15
好友
6
2#
发表于 2004-6-9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当斯的预感

下面引用由ljg2004/06/09 03:17pm 发表的内容:
非也!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代感光片制造技术的进步,只能说明感光材料技术的进步,如:胶片的宽容度更大、颗粒更细腻、层次更丰富......。不能说明每位摄影者都能够运用“现代技术”制造出来的高质量胶片 ...
别误会!我说方法意义不大的是指预感技术!
亚当斯一般在被摄景物的反差超出胶片的表现范围时,才使用预感技术。由于现代胶片的宽容度较大,预感技术基本已用不上了!
当然,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还是应该学习值得研究的,当你掌握了10区域曝光法的理论,制作黑白照片会更加得心应手。
预感技术做为一般的了解就行了,不必钻牛角尖!
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62

主题

3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2952
注册时间
2003-8-17
在线时间
756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6-15
好友
6
3#
发表于 2004-6-9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当斯的预感

下面引用由摄风2004/06/09 08:45pm 发表的内容:
明白了,不知道这跟以前玩120黑白时用的这个方法有何异同:就是先使用一张适度曝光并定影后的大干版片,加在镜头前面曝光一次,实际上就是将底片“加厚”一点点,然后再进行拍摄。因为当时的机器过片与快门上弦 ...
简单的说,你这个方法正是亚当斯的预感技术!
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62

主题

3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2952
注册时间
2003-8-17
在线时间
756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6-15
好友
6
4#
发表于 2004-6-9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当斯的预感

下面引用由ljg2004/06/09 08:50pm 发表的内容:
对不起,看来我是理解有误。
我也是个人观点,大家继续研究探讨。
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62

主题

3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2952
注册时间
2003-8-17
在线时间
756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6-15
好友
6
5#
发表于 2004-6-10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当斯的预感

hmc001:亚当斯叫我们上大画幅。
不能简单地这样认为。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对于任何尺寸的胶片都有指导作用!
一般来说,我们使用照相机的测光系统,拍摄的被摄体就会表现为中灰色(既亚当斯的5区)。举个不常见的例子:假如你在拍一个黑人模特特写,对着面部测光,按此曝光,结果就会失真!按亚当斯的理论,遇到这种拍摄情况下,对测光结果再减二档曝光量(3区)就正确啦。同理,我们拍摄白色物体,对照相机的测光结果再加二至三档曝光量就会使影调(8或9区)还原更加准确!
总之,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应该活学活用,对拍摄时确定正确曝光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掌握了这个理论,能使我们对摄影的曝光的本质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在拍摄后未见到照片之前,可以准确地预见到最终结果。当然,我们也不一定非得要象他一样用大画幅拍摄。
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62

主题

3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2952
注册时间
2003-8-17
在线时间
756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6-15
好友
6
6#
发表于 2004-6-11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当斯的预感

下面引用由hmc0012004/06/10 08:57pm 发表的内容:
雷鸟你好,你的观点我同意。我的意思指暴光应用亚当斯的区域理论作为指导,只是显影不好控制,36张底片按那张的暴光值去显影?
我是这样理解的:按亚当斯的理论,可便我们得到非常准确的曝光,对于曝光准确的底片,采用标准的显影处理就可以了(整卷),因为现代胶片的宽容度非常大,景物的影调一般都能很好地表现。
亚当斯所说的按暗部曝光,按高光控制显影可能是限于当时胶片制造工艺和技术(宽容度小),如果不精确控制,不少影调将不能再现。亚当斯是纯影派的摄影家,这样做也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当时胶片的潜力。
我们平时遇到超出胶片表现宽容度的拍摄情况并不多,即使遇到了也不一定要把当时所有的影调表现出来(例如新闻、记实等题材的摄影)。
当然若追求、效仿亚当斯的风格,就另当别论了。
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提示 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Archiver| 咔够网 ( 豫ICP备2020028492号-2 )   

GMT+8, 2024-6-15 19:04 , Processed in 0.205683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