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楼主: 以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玩相机

[复制链接]
     

0

威望

2

主题

6335

积分

Rank: 4

金牌会员

精华
1
帖子
212
注册时间
2007-10-4
在线时间
138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4-23
好友
6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台
CONTAFLEX万吨水压机)已有很多资料介绍,当年是最豪华、最完善、最先进的极品相机,1935年价值1000美元。国内收藏市场的高端藏品,可惜品相好的基本见不到,这台也已经是我见到的最好的了。该型相机结构复杂、维修不便,打开机身时需要把饰皮全剥开,哎,德国人当年是咋想想的,搞得现在能见的都象是披个破外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2

主题

6335

积分

Rank: 4

金牌会员

精华
1
帖子
212
注册时间
2007-10-4
在线时间
138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4-23
好友
6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康泰时的金属卷帘式纵走幕帘快门是靠一条尼龙带提供动力,和坚固的机身相比,寿命很有限了。现在备用带很不好找,无忌网上看到过一回,是原苏联基辅的,同宗同源,可以通用。这条尼龙带易磨损,慢门时磨损最大。坚固的坦克却配了台豆腐发动机。万吨水压机都70多岁了,用来拍片“我舍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2

主题

6335

积分

Rank: 4

金牌会员

精华
1
帖子
212
注册时间
2007-10-4
在线时间
138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4-23
好友
6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禄来于1974年决定开发这款SL 2000F的相机,当时的经理Peperzak将正式的开发工作定于1976年开始。


这个开发项目持续了6年,直到最后,1981年禄来破产之后,这款SL 2000F才出现在商店的货架上。这款当时最为成熟的35mm单反相机震惊了所有的人。双取景器,可换胶片后背,内建过片马达,金钱可以买到的最好的镜头.....。19846月,推出了继任型号SL 3003。增加了一个手柄和其他一些微小的技术改进,这款相机一直到1994年才停产。

2000F型是当年禄来呕心沥血的终极产品,称为终极是因为这是禄来最后的135相机,总产量不超过1万台。在二手市场上价格上下幅度很大,9成成色的在35006500之间,不过很少见。关于性能已有很多资料介绍了,眼平取景器自带屈光度调节,快门无极调速,再讲一下她的对焦屏:是45°双裂像对焦,精度非常高。没见过有其他牌子相机使用同样的对焦屏。机身使用55号电池,托在手里很重,背带有方便装卸的搭扣,既结实又很方便。当年的天价专业相机如今能拿在手里把玩,感觉非常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2

主题

6335

积分

Rank: 4

金牌会员

精华
1
帖子
212
注册时间
2007-10-4
在线时间
138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4-23
好友
6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AGFA公司与美国KODAK公司一样,既生产胶片也生产相机等全系列产品。1950年代的120折叠机是国产上海牌120折叠机的仿制原型。AGFA相机总体属于中、低档产品,以普及产品为主,精品较少。
AGFA相机:
我是从青岛6型开始知道AGFA相机的,以前只知道AGFA胶卷。其实很多国产相机就是从仿制AGFA开始的,比如上海201。这同AGFA本身的定位是一致的。AGFA一直生产普及型和中档相机,相对廉价。目前市场上能见到的AGFA相机的外观都有多多少少的氧化老化,材质上和福仑达有明显的差距。以下内容摘自《摄影之友》
这台ANSCO品相近全新,有特色的是她的皮套。很优雅很女性化,象个小手提袋,上盖有夹层,放置3片滤色镜。



这台AMBI
SILETTE
品相已是上乘,该型相机的取景挡板都有氧化痕迹,象这样已是轻的了。手动调节取景亮框范围以匹配镜头,共有35/50/90三种,另有135毫米镜头配外置取景器。技术上不比同时代的莱卡、蔡司和尼康,但是结构简单价格相对低廉,镜头素质不错号称“穷人的莱卡”。
天津照相机厂的东方牌的卷片扳手和AGFA的基本一样。AGFA是佷多国产相机的拷贝原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2

主题

6335

积分

Rank: 4

金牌会员

精华
1
帖子
212
注册时间
2007-10-4
在线时间
138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4-23
好友
6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2

主题

6335

积分

Rank: 4

金牌会员

精华
1
帖子
212
注册时间
2007-10-4
在线时间
138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4-23
好友
6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来了,继续自娱自乐

取景器测距器的结构是评价一台相机制造工艺和价格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旁轴相机,取景器测距器+快门+镜头三者综合,就基本可以判断出一台相机的价值,前文对快门结构做了介绍,以下介绍取景器测距器结构。
简单取景器
框架取景器
光学取景器
牛顿取景器
逆伽利略取景器
开普勒取景器
阿尔巴达取景器
亮框取景器
万能取景器
反光取景器
双镜头反光取景器
光亮取景器
单镜头反光取景器

框架取景器
取景器由金属框架组成,框架大小限制取景范围,其取景角度相当于照相机镜头的视场角。框架取景器结构极其简单,但框架边缘不清晰。取景范围随眼睛的位置变化,取景误差很大。这种取景器只作辅助取景之用。

牛顿取景器
取景器由前负透镜和后框架组成
这种取景器在老式相机上应用很多,取景器误差仍然较大。

逆伽利略取景器
取景器由负透镜(物镜)和正透镜(目镜)组成。这种取景器结构比较简单,取景也比较准确,在一般平视取景相机应用很多,缺点是取景边缘轮廓仍不很清晰。

开普勒取景器
这是一种实像取景器。取景物镜成倒立实像,再经棱镜倒正,通过目镜观察。这种取景器的最大优点是取景边缘轮廓清晰,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一般在高档相机上采用。

阿尔巴达取景器
取景器由凹面半透镜和带有亮框的框架组成。亮框处在凹面镜的焦点上,通过凹面镜亮框成像在无限远位置。取景时,在看到景物的同时,还看到限制景物范围的清晰亮框。这种取景器结构比较简单,期间范围清晰,但体积较大,半透镜单薄易碎,故现在多在逆伽利略系统中加玻璃亮框,得到改进型的阿尔巴达取景器。

亮框取景器
在逆伽利略取景器中,附加亮框装置,构成亮框取景器。亮框在被照明窗照亮后,通过反光镜、前置镜、半透镜、取景目镜,被眼睛看到。因此取景时,在通过逆伽利略系统看到景物的同时,还看到了限制景物范围的清晰亮框。这种取景器结构比较复杂,但亮框位置能够调节,可以实现视差自动补偿,在135相机上采用的很多。

万能取景器
万能取景器用在可换镜头照相机上,在更换镜头时,万能取景器可以得出相应的取景范围。万能取景器可以在逆伽利略系统中,变换物镜框来实现,或在亮框取景系统中改变亮框尺寸来实现。变焦距取景器只需移动镜组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取景范围。

反光取景器
双镜头反光取景器
景物光线通过上镜头,经反光镜反射,成像在毛玻璃平面上,毛玻璃尺寸相当于拍摄画面尺寸。这种取景器在组织画面构图时,使用比较方便。但毛玻璃上的象与实际景物左右相反。毛玻璃取景存在边缘变暗的问题,现在多采用环带透镜加以改善,这种透镜多采用光学塑料压制而成。

光亮取景器
在双镜头反光相机上,上镜头换成简单的取景物镜和场镜而成光亮取景器。通过这种取景器,看到的是景物的空间象,因此取景非常明亮。但眼睛位置影响取景范围,且有时眼睛不适应会感到不舒适,因此这种取景器只在简单相机上采用

单镜头反光取景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2

主题

6335

积分

Rank: 4

金牌会员

精华
1
帖子
212
注册时间
2007-10-4
在线时间
138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4-23
好友
6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本想把取景器的光路图画出来,费了半天劲也没画好,等找个方便的软件再努力一下。先聊其他的,继续自娱自乐。
英国的军旗相机:
军旗相机市面上也不少见,我有8206×9)和620645),总体感觉没有德国相机小巧精致。820机器拿在手里死沉的,工艺很好但就是没有德国相机精致的感觉,感觉机壳非常厚实,绝对象坦克装甲一样。820我只有目测和非联动测距的,没有见过联动测距的,没查过资料,不知道有没有,也没有联动过片上弦和自动停片,整体设计和技术水平与德国相机还有差距,工艺还是不错的。听说ROSS镜头是精品,可惜还没试拍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2

主题

6335

积分

Rank: 4

金牌会员

精华
1
帖子
212
注册时间
2007-10-4
在线时间
138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4-23
好友
6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DSLR 的帖子

东德后期的机器和60年代的比较简直就是粗制滥造,看看EXAKTA和EXA的机器,无论设计制造,没法比。联系80年代的东德生活,可以查查昂纳克同志的国内政策,只要大致浏览一下就不难有所感悟,一个工业基础雄厚、拥有高素质技术工人的工业化强国啊,值得思考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2

主题

6335

积分

Rank: 4

金牌会员

精华
1
帖子
212
注册时间
2007-10-4
在线时间
138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4-23
好友
6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机收藏玩的是爱好,兴趣所至所以乐此不疲。古典相机的魅力在于设计的美感、制作的精致、材质的优良,以及从中透露出来的设计师的奇思妙想。年前看了“贵州大学堂”的关于莱卡的评述及大家的讨论,很有同感。我至今没有收集过莱卡相机,主要是人为追捧造成莱卡的价格被抬高了,动辄12万,用1台莱卡的钱可以买数量更多的好相机。莱卡的美是内在的、一贯的,M系列几乎一成不变,不光是外表,还有内涵,都是数十年如一日。丰富多彩与莱卡从来就没有沾过边,让我感到单调。德国人不光有严谨,还有很多的设计灵感,看看这些老相机,……。
小时候看摄影杂志,里面的相机广告十分诱人,当时没钱,家里买不起。当时在《摄影世界》、《大众摄影》、《国际摄影》上常常登的有美能达XDX-700、α-7000,佳能A-1AE-1NF-1EOS630,尼康FM2F301F501等,还有哈苏503PENTAX等,偶尔还有波浪尼卡。有一年在上海举办过相机展览会,拿回来很多尼康的广告印刷品,一本一本的象杂志一样,有F3FAFGFM2FE2EM和尼克尔镜头,这些东西直到现在都印象深刻。在玩相机过程中,不知不觉还把这些7080年代的东西收了大半,也知道这些电子相机是工具是器材,收藏价值不大,但是本身就是玩,就是实现儿时的梦想,所以就买了就玩了。既然是玩,就不要太在意经济问题,只要不是瞎折腾,就不是浪费。接下来打算把手里的相机都拍个靓照,上面的是报名照,对不住观众。不着急,慢慢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2

主题

6335

积分

Rank: 4

金牌会员

精华
1
帖子
212
注册时间
2007-10-4
在线时间
138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4-23
好友
6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测光方式,是指因测光元件对摄影画面测读区域范围及测读配比不同而产生不同曝光效果而言的.TTL测光方式用于单反相机以来,曾先后出现过平均测光,偏重中央测光,中央重点测光,重点测光及矩阵(权衡)测光等几种测光方式.先前的相机往往仅具有一种固定的测光方式,而现在的单反相机许多都可以通过控制键选择不同的测光方式.

平均测光方式:是指测光元件对整个摄影画面亮度进行全面测读,而取其平均值作为曝光依据的一种测光方式.这种测光方式比较适合景物亮度分配差异不大,明暗关系相对均衡景物.但是,如果景物反射亮度不属于这种类型,摄影曝光就会出现明显误差,因此这种测光方式已经不再采用了.

偏重中央测光和中央重点测光:这两种测光方式的含义比较相近,不同品种型号的相机在测读范围和配比上都各不相同.但比较一致的是测光都是以画面中间部位为测读重点兼顾其他部位测光.这种测光方式比较充分地照顾到绝大多数人的摄影习惯,即被摄主体居中的情况,所以大多数中低档相机都具有这种测光方式.用这种测光方式的相机测光时,需要注意的只有一点,只要主体不是太靠画面边缘,通常曝光效果都是容易被接受的.此外,由于被摄主体多半都是放置或处于地面之上,所以这种测光方式的测读重点往往还会略微偏下.具有这种测光方式的相机,如果拍摄背景是天空的主体时,要注意尽量减少天空在画面中的比例.否则就会产生主体曝光不足的情况.

重点测光:可以说是为专业摄影和资深人士提供的.重点测光通常仅对摄影画面中的一个局部亮度进行测读.因此,选取画面中的哪一个亮度等级作为曝光基点,要使画面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曝光效果,不仅需要深思熟虑而且还需要有丰富的控制曝光经验.所以,重点测光方式并不是所有人和所有场合都适合使用的.

矩阵和权衡测光方式:严格地说这应该是不同提法的同一种测光方式.这种方式最早出现在1983年的尼康(NIKON) FA相机上,尼康公司把这种测光方式叫做五区域矩阵测光方式(MATRIX).其特点是将画面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测光,然后根据线路中储存的大量照片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给出最佳曝光值.这种测光方式实际上是以分离的方式兼顾了全画面的测光,而且通过照片模式对比也兼顾了多种画面的构图方式.由于这种测光方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且曝光控制效果较好,所以在许多相机上得到普遍应用.当然,后来的多区域测光也不仅仅局限于五个区域了.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照相机测光系统的进化,摄影曝光已经不再感觉困难.如果不是刻意严格追求某种曝光效果,通常使用矩阵测光方式就可以应付绝大部分摄影测光
测光表的读数是基于标准灰板反射率(18%)得出的。测光表假设全部的物体表面均是标准反射率,所以对于高光、低光,测光表是不可能给出准确的测量值的,就算是目前最先进的分区测光,也只是相对于以前有进步而已,不会完全准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提示 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Archiver| 咔够网 ( 豫ICP备2020028492号-2 )   

GMT+8, 2024-6-4 15:08 , Processed in 0.22220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