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查看: 440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亚当斯的预感

[复制链接]
     

0

威望

14

主题

449

积分

游客

精华
帖子
143
注册时间
2003-6-11
在线时间
5 小时
最后登录
2007-6-24
好友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6-8 15:56 |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马上注册咔够,结识更多爱好摄影器材朋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亚当斯把影像分为10区,我们一般实际运用的也就是3-8区,平时我们拍照说曝光过度有3档,曝光不足只有2档宽容度,其实就是根据这个分区来的.
0 像片一片漆黑
1 像片上已非全黑,略有影调,但没有影纹.
2 像片上初步显出影纹.
3 黑暗物体,影调正常;阴暗部分显出足够的影纹.
4 深色的树叶,石块或景物阴影表现正常.在日光中拍摄人像,阴影部分影调正常.
5 中灰色(18%)浅色天空,深色皮肤,灰色石头,木头影调正常.
6 在日光,天空光或人造光中,皮肤影调正常.石块,阳光下雪景阴影.
7 皮肤影调很浅,一般物体呈浅灰色;侧光照射的雪景,影调正常
8 明亮部分影调细腻,有适当影纹;雪景影纹明显;人物皮肤有高光.
9 明亮部分没有影纹,接近于纯白.
10 呈纯白色;画面明亮,有反光.
  今天仔细读亚当斯的那本《A.亚当斯论摄影》其中他提到的预感我觉得挺有意思。预感是指在均匀的光线照明下,将底片进行初步的感光,然后对物体进行正常曝光.这主要是为了解决高反差的影调的阴影部分反现。有可以2次曝光的相机,将镜头对准浅色的东西,距离放在无限远,将曝光量放在黑暗的1区或2区的1/2处进行曝光,然后再正常拍摄。就可以使高调的阴影处也有可以辩别的影纹层次,而对高光处影响不大。
  同时他还指出在彩色摄影中,对某种颜色进行预感会改变阴影的色调。例如对着黄色预感,会减低阴影中的蓝色(相关的补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62

主题

3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2952
注册时间
2003-8-17
在线时间
754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6-3
好友
6
21#
发表于 2004-6-11 12:49 | 只看该作者

亚当斯的预感

下面引用由hmc0012004/06/10 08:57pm 发表的内容:
雷鸟你好,你的观点我同意。我的意思指暴光应用亚当斯的区域理论作为指导,只是显影不好控制,36张底片按那张的暴光值去显影?
我是这样理解的:按亚当斯的理论,可便我们得到非常准确的曝光,对于曝光准确的底片,采用标准的显影处理就可以了(整卷),因为现代胶片的宽容度非常大,景物的影调一般都能很好地表现。
亚当斯所说的按暗部曝光,按高光控制显影可能是限于当时胶片制造工艺和技术(宽容度小),如果不精确控制,不少影调将不能再现。亚当斯是纯影派的摄影家,这样做也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当时胶片的潜力。
我们平时遇到超出胶片表现宽容度的拍摄情况并不多,即使遇到了也不一定要把当时所有的影调表现出来(例如新闻、记实等题材的摄影)。
当然若追求、效仿亚当斯的风格,就另当别论了。
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63

主题

1338

积分

元老勋章

游客

精华
帖子
1249
注册时间
2003-7-11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最后登录
2009-2-26
好友
0
20#
发表于 2004-6-11 00:19 | 只看该作者

亚当斯的预感

下面引用由摄风2004/06/09 08:45pm 发表的内容:
明白了,不知道这跟以前玩120黑白时用的这个方法有何异同:就是先使用一张适度曝光并定影后的大干版片,加在镜头前面曝光一次,实际上就是将底片“加厚”一点点,然后再进行拍摄。因为当时的机器过片与快门上弦 ...
预感的基础是胶卷曝光的非线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41

主题

1553

积分

Rank: 2

中级会员

精华
帖子
374
注册时间
2003-5-5
在线时间
278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3-9
好友
0
19#
发表于 2004-6-10 23:53 | 只看该作者

亚当斯的预感

下面引用由五十六条大汉2004/06/10 10:08pm 发表的内容:
这个问题早就有解决的方法了,只是很多人不能或是不愿意去做而已
大汉兄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玩得快乐就行!
http://hi.baidu.com/hmc001
http://hmc998.blog.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300

主题

1万

积分

Rank: 4

勤奋勋章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金牌会员

精华
10
帖子
8257
注册时间
2003-10-6
在线时间
124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2-1
好友
5
18#
发表于 2004-6-10 22:08 | 只看该作者

亚当斯的预感

下面引用由hmc0012004/06/10 08:57pm 发表的内容:
雷鸟你好,你的观点我同意。我的意思指暴光应用亚当斯的区域理论作为指导,只是显影不好控制,36张底片按那张的暴光值去显影?
这个问题早就有解决的方法了,只是很多人不能或是不愿意去做而已
我用摄影怪兵器,捕捉那一刻动人的光与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41

主题

1553

积分

Rank: 2

中级会员

精华
帖子
374
注册时间
2003-5-5
在线时间
278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3-9
好友
0
17#
发表于 2004-6-10 20:57 | 只看该作者

亚当斯的预感

雷鸟你好,你的观点我同意。我的意思指暴光应用亚当斯的区域理论作为指导,只是显影不好控制,36张底片按那张的暴光值去显影?
玩得快乐就行!
http://hi.baidu.com/hmc001
http://hmc998.blog.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62

主题

3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2952
注册时间
2003-8-17
在线时间
754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6-3
好友
6
16#
发表于 2004-6-10 20:04 | 只看该作者

亚当斯的预感

hmc001:亚当斯叫我们上大画幅。
不能简单地这样认为。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对于任何尺寸的胶片都有指导作用!
一般来说,我们使用照相机的测光系统,拍摄的被摄体就会表现为中灰色(既亚当斯的5区)。举个不常见的例子:假如你在拍一个黑人模特特写,对着面部测光,按此曝光,结果就会失真!按亚当斯的理论,遇到这种拍摄情况下,对测光结果再减二档曝光量(3区)就正确啦。同理,我们拍摄白色物体,对照相机的测光结果再加二至三档曝光量就会使影调(8或9区)还原更加准确!
总之,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应该活学活用,对拍摄时确定正确曝光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掌握了这个理论,能使我们对摄影的曝光的本质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在拍摄后未见到照片之前,可以准确地预见到最终结果。当然,我们也不一定非得要象他一样用大画幅拍摄。
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41

主题

1553

积分

Rank: 2

中级会员

精华
帖子
374
注册时间
2003-5-5
在线时间
278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3-9
好友
0
15#
发表于 2004-6-10 02:46 | 只看该作者

亚当斯的预感

我个人认为亚当斯的理论对单张的大画幅的比较适用,单张底片使用区域法曝光再针对单张曝光的底片使用[曝光控制暗部,显影控制亮部]的方法显影就可以得到一张好底片。而135底片36张我们可以用区域法曝光,但到啦显影时该怎么办?不可能36张底片拍摄的数据(0-10区)都一样。如使用厂家推荐的时间或用[曝光控制暗部,显影控制亮部]的方法显影,那么36张用区域法曝光的底片就可能恰巧或刚好有几张得到正确显影。其余的虽然曝光正常却因显影不足或过度而报废。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请交流。
所以我的结论是:亚当斯叫我们上大画幅。
玩得快乐就行!
http://hi.baidu.com/hmc001
http://hmc998.blog.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62

主题

3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2952
注册时间
2003-8-17
在线时间
754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6-3
好友
6
14#
发表于 2004-6-9 21:56 | 只看该作者

亚当斯的预感

下面引用由ljg2004/06/09 08:50pm 发表的内容:
对不起,看来我是理解有误。
我也是个人观点,大家继续研究探讨。
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62

主题

3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2952
注册时间
2003-8-17
在线时间
754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6-3
好友
6
13#
发表于 2004-6-9 21:54 | 只看该作者

亚当斯的预感

下面引用由摄风2004/06/09 08:45pm 发表的内容:
明白了,不知道这跟以前玩120黑白时用的这个方法有何异同:就是先使用一张适度曝光并定影后的大干版片,加在镜头前面曝光一次,实际上就是将底片“加厚”一点点,然后再进行拍摄。因为当时的机器过片与快门上弦 ...
简单的说,你这个方法正是亚当斯的预感技术!
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提示 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Archiver| 咔够网 ( 豫ICP备2020028492号-2 )   

GMT+8, 2024-6-3 23:51 , Processed in 0.245402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