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查看: 2563|回复: 0

转载:《中國產業的結構與發展》--照相機工業

[复制链接]
     

0

威望

334

主题

1万

积分

Rank: 6Rank: 6

钻石会员

精华
7
帖子
5170
注册时间
2002-3-20
在线时间
337 小时
最后登录
2012-12-18
好友
0
发表于 2003-5-7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注册咔够,结识更多爱好摄影器材朋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这个贴子最后由游方在 2003/05/07 11:31am 编辑]

本文為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編撰的[中國產業的結構與發展]研究報告之第六章,为輕工業,包括鐘錶業、照相機工業和自行車工業等,原编译者:郭隆隆
-以下摘录为有关照相机的部分
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化,人們的生活水準日益提高,照相機在大陸已成為一種大眾化商品。以前大陸一直使用採用布羅尼底片的雙眼相機,現在已被淘汰,目前常用的是使用35mm底片的快門對焦的小型相機。1991年度的照相機總生產量為470萬台,是前年的1.5倍,若加上外資企業生產供出口的部份約為800萬台以上。
照相機工業的發展階段
目前大陸國有企業共有30家左右,這些企業直到現在都無法將50~60年代的老產品淘汰,向80和90年代的新產品升級汰換,但與國外廠家的技術合作日趨活躍。迄今為止中國的照相機工業可分以下四個階段:
1.創業期:自1956年在天津第一台大陸國產相機問世以後,一直至70年代初在北京、上海、福州、哈爾濱、廣州、杭州等7個城市先後建立了相機工廠。此階段產量較少,且大部份是使用布羅尼底片的雙眼相機和彈簧相機。
2.發展期:在第4個五年計畫中,將相機工業的發展列入了規劃,自1973年起,除在常州、無錫、武漢、丹東、青島等地建立工廠外,還在廣西、四川出現了製造光學儀器和計測器兼營相機生產的工廠。此時,已開始生產使用35mm底片的相機,在上海還出現了單眼相機。
3.大量生產期:進入實行開放政策的80年代後,隨著人們的收入水準提高,人們對耐用消費品的需求擴大,與家電熱的同時還帶動相機熱的時代。全國各地不斷有新的相機工廠,以及兼營相機工廠誕生,大量相機供應市場。
4.技術革新期:從對外經濟交流活動頻繁,大量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的80年中期,直到現在為止的這段時期,大陸各大企業競相加速設備的現代化改造、並向日本、德國、台灣引進照相機組裝線,進行外國產品的KD組裝。
同時有些工廠還不斷推進零件的國產化,利用引進的技術開發新品種,僅在於1986年開始實施的第7個五年計畫期間內,中共中央對照相機行業的投資達6億人民幣。另外在1985年時還佔整個產量近40%的使用,布羅尼底片的相機在1987年已消失,而變成使用35mm底片相機的天下。到了90年代,為降低生產成本以及重組貿易結構,出現了外國廠家轉向大陸獨資設廠的動向。
相機熱興起 彩照沖印普及化
照相機工業屬中共機械電子工業部管轄,還有一部份原屬兵器工業部的生產相機的工廠,由於國務院的機構改革,被劃為舊機械工業部。
在生產方面,共有30餘家國營工廠,其中主要的有上海、廣东、天津、常州、甘肅的5家,被稱為大陸相機五大先進企業。這5家佔國營企業總產量的80%,另外在廣東省還有一大批專門從事組裝,銷售香港、台灣的相機企業以及日本的獨資企業(佳能、奧林巴斯等)。這些廠家的合計產量在1991年時達470萬台。
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水準日益提高,相機也已突破了工作使用的層面,,而作為提高文化素養,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工具,日漸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特別是大陸「一胎化」政策之後,在假日裡全家一起外出拍攝紀念照,在都市已成為一種風尚,更擴大了相機的需求。而底片的普及、彩照沖印在全國各地隨處可見,更促進了相機熱的興起。
大陸國產相機價廉值差
事實上,至今在大陸市場上還可見式樣陳舊、功能單一的相機,隨著近年與外國的技術合作,由於引進了各種先進技術,以前的那種金屬機身,機械裝置的相機逐漸消失,開始出現了採用精密塑料、電子測光、電子快門等新技術的相機。最近還開發出了內藏閃光燈以及發射紅外線的全自動對焦小型照相機,但其性能和質量還不夠穩定,遠遠不能令人滿意。AF單眼相機的技術由於難度較高,至今還是一片空白。
在出口方面,在世界市場上對大陸國產相機的評價並不高,還只有一部份特殊的照相機供出口。但是與外國企業進行技術合作生產的CKD產品,及以100%出口為前提生產的獨資企業的相機的出口狀況較好,為大陸賺取外匯作出了貢獻。
一般來說大陸國產相機的種類不夠齊全且性能不穩定。在市場上給人的印象是「價廉、質差」。非正式管道流入的進口相機問題,從保護大陸產業的立場出發,現在大陸對照相機的進口有一定的限制,由國家發行正式的I/L證允許進口的照相機,每年不過1~2萬台。
但南方沿海開放城市透過非法途徑流入市場的進口相機每年不下100萬台,嚴重威脅了國產相機的正常生產和銷售,進口相機為何會受到人們的歡迎,一方面是由於消費者愛好舶來品,其次與大陸國產品相比,價格雖高但性能優良、質量穩定,因此政府也無意取締這種非法流入行為。
相機--富裕社會的奢侈品
隨著今後市場越來越走向開放,迄今受到高額關稅(80%,92年12月底起為50%)和I/L保護的大陸國產相機工業的處境日趨艱難。成本意識淡薄的國營工廠有些已陷於經營困境,面臨企業倒閉的局面。
照相機與家電等相比,在耐用消費品中由於使用價值較低,一般來說要在人們的收入提高到一定程度,生活相對富裕才會得到普及。也就是說當一國人均GNP超過1千美元後才會開始普及。而目前大陸人均GNP僅為400美元不到,但沿海城市已突破1千美元的水準,正是以這些城市居民和近郊富裕起來的農民為中心,他們對照相機的購買欲望極為旺盛。
在發達國家,相機作為一種成熟商品多半處於市場飽和狀態,而對每戶家庭擁有相機的普及率不足1%的大陸來說,其市場潛力是不言而喻的。但並不能說擁有孕育著快速發展可能性的中國照相機工業的市場,將來一定是充滿光明前景的。
現在大陸雖說擁有30餘家國營相機企業,但其產品無論是在種類、質量上,還是在功能、式樣等方面均不及世界水準。即使價格再低,也難以為消費者接受,在如潮水般湧來的進口相機的攻勢面前,國營企業只得處心積慮苦撐局面。進口相機流入市面以前,大陸人們推崇的「海鷗」牌照相機,現在也一落千丈,其生產廠家(上海照相機總廠)所經營的商店(門市部)也經銷進口相機,而且銷售情況反而比自家牌子的產品要來得好。
中國照相機工業處於轉折期
為打破這種難堪的局面,各企業紛紛開始了進行脫胎換骨的企業改革及生產受人歡迎夠水準的商品,第8個五年計畫在第7個五年計畫的基礎上,制定了一系列引進國外先進生產線,推進KD零件的國產化項目的計劃。現在大陸有數十家廠家並立,這與1950年時的日本十分類似。
今後隨著國營企業間的激烈競爭,一些基礎差的企業將被逐漸淘汰,只有那些成功地改善了機制,在激烈競爭中取勝的企業才會求得生存,並獲得較大發展。中國的照相機工業是被進口相機吞併就此衰弱?還是抓住新的發展機遇!目前正處於這重要的轉折關頭,如何發展還請讀者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提示 上一条 /2 下一条


QQ|手机版|Archiver| 咔够网 ( 豫ICP备2020028492号-2 )   

GMT+8, 2024-3-29 21:22 , Processed in 0.494583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