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查看: 2950|回复: 0

史料: 话说<<良友画报>>

[复制链接]
     

2

威望

163

主题

4652

积分

Rank: 3Rank: 3

勤奋勋章元老勋章

高级会员

精华
2
帖子
3071
注册时间
2002-3-11
在线时间
32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2-9-30
好友
8
发表于 2002-12-3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注册咔够,结识更多爱好摄影器材朋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这个贴子最后由赵振新在 2002/12/03 06:09pm 编辑]

   "良友画报"是我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的新闻画报.它每期最高印数曾高达四万份,半数分销海外各地,所以人称:有我国侨胞居住的地方,一定能找到"良友"的读者.在国内同类刊物中,也算它创刊最早,出版历史最长,编辑和印刷质量也较高一筹.它是伍联德先生于1926年2月在沪创刊的,距今正好一甲子.
    现在上海书店把建国前二十年(1926—1946)间所出版的"良友日报"一七二期,外加附刊二册,按原版用重磅铜版纸影印,分订成精装本二十六卷.我自己虽从未参加过"良友画报"编辑工作,但我和良友公司,  "良友画报"几十年来曾经共命运,同甘苦,而我漫长的编辑生涯,最早就是在伍联德先生的提携下走上这条道路的.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这个画报的创办经过和曲折历程,试写这篇简短的引言,可能对研究工作提供一些资料.
    全部旧版"良友画报",经历过五任主编,分列如下:    ·
    一,伍联德主编  第1卷  第1一4期
    1926.2--1926.5
    二,周瘦鹃主编  第1卷  第5一12期
    ’1926.6—1927.1
    三,梁得所主编·第2—10卷  第19—78期
    1927.3—1933.8
    四。马国亮主编  第11—20卷  第70—138期
    1933.9—1938.6
    五.张沅恒主编  第21—26卷  第139—172期
    1939.2—1945.  10
    伍联德先生(1900—1972)广东台山县人,早年在广州岭南大学攻读,性喜美术,读大学预科时,就与同班学友陈炳洪合泽(新绘画)一书,投寄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预科毕业后,不愿听从在美国的父亲所作去羹深造的安排,由岭南校长介绍人商务任美术编辑,担任(儿童教育挂图,的编绘工作.但事业心重的伍联德不愿寄人篱下,他有自己个人的理想.当时上海市上风行四开小报,以后加印图片,改用道林纸印,但质量低劣,内容都是供小市民作茶余酒后淌遣的.伍联德就利用业余时间,自编一种用手绘图画,刊蛾教育少年德宵故事的四开小报,取名《少年良友,,宗旨纯正,抽树一帜,对象为青少年,但销路不易打开,屡仆屏起凡三次,终乃计穷力尽,不得不暂行放弃.①
    1924年,有一次伍联德在回槽的轮船上,巧遇上海先施公司经理欧彬夫人潭惠然女士.伍当时拟脱离商务,自办一家印刷所,然后从事出版事业.欧彬先生当时办有一家印刷所,因经营不善,准备出盘.  经欧彬夫人从中说项办助,以窟价让于伍联德。这一印刷所坐落于北四川略后弄鸿庆坊内,有印喇机散架,排铸设备全套,熟练工人十余人.伍联德就电召在广州的老同学余汉生,明耀五先生等来沪共同合作, 1925年7月'S日就挂出了·良友印刷所’的招牌.开始一个时期专按代印单张小型画报业务,生意兴隆.  但伍联德的目的不在经商发财,他要实现他的一个理想,出版一种大型的成册的定期新闻画报.他对(少年良友,早巳抛之脑后,对流行的单张摄影书报也不放在眼里.伍联德回忆说:  "当时四开大小的单张画报,颇为流行,唯一察其内容,大都缺乏学问之原数.窃以为在文化落后之我国,藉图画作普及教育之工作,至为适宜."这段话说明伍联德在创办《良友日报'之前,对我国图像出版事业的发展前途,巳具有远大的目光和正确的社会责任痞.今天环顾国勾外图像出版事业(包括各种画报画册,定期刊物封面的图像化)的高度发达,足见伍联德早有此科学的预见.
    当时美国的"生活"(LIFE),,苏联的"建设"画报等均未问世.仅有英国的《伦敦新闻画报>  (1llustrated London  News)每周出版一厚册,利用一周间发生的国内外新闻照片,通过编辑加工编排,分门别类,加写说明,别具一格,它和英伦"泰晤士报"在国际新闻界巳共享盛名。据余汉生先生回忆,伍联德经常向西人书店买几期回来研究参考.所以盘桓在伍联德脑海中的就是在中国尚未有人想到过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这个 画报,1928年2月经过努力在沪琶生了.主编者即创办入伍联售.日报名'良友,,英译名Youns  Compeniofi,直译仍然是·少年良友’,足见他对自己首先创办的小报,仍然未能忘情.他本身是位美术家,所以·良友·两个美术宇和双鹅商标,部出于伍公之手.他从创刊号起至第四期自任主编.这样一种新型读物,立即受到读者的欢迎,创刊号远销港尊,共印七干余份,伍联锦的理想初步实现了.
    1927年,在北四川路851号租到双开间新式铺面,扩大招股,成立良友图柏印刷公司,除《良友圄报,外,此后又出版各种专业性画报,如初名《银星,后改称的《电影画报,,初名(现代妇女,后改称的'妇人曰报,,还有专刊体育新闻的{体育世界,和以大专学生为对象的半文半图的《中国学生,等等.    ’
    良友公司事业初具规模后,画报自第五期起,请周瘦鹃担任主编,周当时是著名的礼拜六溅文人,但对伍联德理想中要办成的一种新型画报,并不了解,也无兴趣.所以从第五期至第12期,虽用周主编的名义,实际上还是伍联咎在主持一切图片的编务.直到1927年3月,伍联德才找到了一位合于他理想的主编,他就是刚从广州培英中学毕业,而既钻研美术,又善写小品文的多才多艺的梁得所先生,当时梁仅20多岁.伍联德回忆文中说,  ·销敷既每期进增,改良之心愈切.适于是年冬值梁得所负及于山东齐鲁,以事辕学来沪,因接洽印件,彼此获识,时相会晤.颇觉其年少英俊,因即延聘,共同襄理编务.第12期起周瘦鹃先生因事告退,主嫡一席,即以梁先生承箕乏.·⑧
    就这样,自第10朝起至70期,均由梁得所主编,对于这一时期的《良友画报,,马国亮
  兄曾作过这样的评语,伍联德是中国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画报的创始者,而梁得所是把画报革
  新,奠定了画报地位的第一个编辑,在中国日报史上,两人的业绩都是不可自灭的.④
    本书读者如果从第1卷臼阅到第'0卷,会和我一样同意马国亮兄的这一论断的,可惜的
  是梁得所先生原患有肺结辕,1933年8月脱离(良友,去自办《大众画报,,因业务失败而不幸
  于1938年0月在广东故乡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马国亮自1930年8月第49期起任(良友曰报,助编,粱得所脱离后即升任主编.实际
  上,自梁得所1932年9月串领良友全国搔影旅行团寓沪后,主编职务早由马国亮暂代.所以
  马国亮主编时期,应当由第09期算起,直至抗战屠发后,在香罐出版的第138期,在本书中
  占11卷多.
    纵观旧版《良友画报,影印本28卷,以马国亮主编时期,无论从编辑思想,选昭编
  排,组镐对象(包括文字。绘画,摄影等),印刷质量可称是(良友画报,的全盛时
  期,也可以说曰报编辑上的黄金时代.助理编辑中先后育万赖鸣。  丁聪、  孪青,  李旭
  丹,潘比得,陆上之等.如果说伍联德主编是草创期,梁得所主编是改革提高期,  马国
  亮主编巳达到了成熟期.编者与曰报巳跟上了时代.通过新闻图片的编辑从各个方面忠
  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处于极大苦难中的伟大时代,起到了唤曰民族,教育人民的作用.  这
  里应当提到创造社老将,左联主要成员郑伯奇先生自·一.--/k’事变后,参加了画报
  编辑郎,除每期用‘虚丹’笔名以新观点撰写一篇国际时评外,他给良友公司和(良友
  目报,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使良友公司和《良友曰报,获得了新的生命.1933年''月,
  良友门市部大玻璃宙遭特务暴徒击破(鲁迅曾将此事写入(准风月谈,后记中)就是最
  好的证明.
    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1938年1月起,马国亮主编的第133期亿香港复刊.上海
  沦为孤岛,  (良友,港版编后记中说:  “我们同是中华民族的子外,当不能屈9ir暴力之下
  ….”香港较能适合条件,这就是我们不得已而迁港的苦衷.”这完全是爱国的:正义的措施.
  藩版《良友,出至第138期为止.
    上海孤岛时期,所有华文抿刊都得送日陆军报道邮审查批准,惟英美入主办者,不在此
  限.当时有几种华文报虽属华商所办,挂了洋自招牌,也可以享受言论和出版自由,不必送
  审.当时我们就想到良友田书公司虽巳公开宣告破产,如能找到一个美国人出面,  《良友剖
  报,也可以经常继续出履·,于是由债权人和旧职工等商议后,请了一位律师,经过合法手
  续.改组成为良友复兴图书公司,  《良友画报,由港迁回上海,1939年2月,公司复兴.
  《良友画报,由美国律师峦尔斯H.P.Mills任挂名发行人,良友复兴图书公司总经理陈炳
  洪便把伍联德创刊的《良友画报,在上海复刊.紧接着马围亮在漕主蛔的第138期称为139
  期,由张沅恒任主编,张阮吉任助编.
    在由张沅恒担任主编期间,大量采用了来自延安以及关于八路军、新四军的图片文字,
  犊少其创作彩色木刻《抗战门神,,盐是由新四军方面秘密捎来上海,由网英同志亲自送到
  《良友,的.无怪日军查封几大出版牡时,出入塞外的把小小的(良友曰报,也列入了.敌
  军来查封之日,一位日军头目就对我们高声说,  ·《良友曰报,不但宣传抗日,还宣传共产
  竞,刊登过许多有关八路军,新四军的照片1·敌人的这种说法,今天的读者翻阅最后5卷
  时,也会有同样看法的.
    良友复兴后,仅向北四川略企业银行大楼租赁一间面积约100平方公尺的五楼办公
  室.  《良友画报'仍可远销搭澳与东南亚,国外华侨订户也不少,而且通过海防,还能
  销至重庆,昆明,桂林婷地.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扩大到南大平洋,  ’孤岛’不遭,I
  军侵入,  《良友画报,也许还可以维持一个时期,但上海的《良友园报,,终于·不1d
  服暴力之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被迫停刊.最后1期(第172期)是在抗战胜利后由途无量.
    我记得日军来企业大楼查抄时,当时我们曾把1926年创刊号起的(良友画报,,搜集到完整的一套,按年分别转订成15大卷,自作样本纪念,被随同日军查抄的日本同文书院学生所发现,他们懂得这套《良友曰报,的价值,下令翻成一束,说明次日来车时连同其他应没收的抗日读物一并拿去.日军走后,大家认为这15卷合订本是公司重要纪念晶,再搜集一全套就不容易了.当时有位年轻同事自告奋勇,趁当天夜半,设法·偷·了出来.暂时安放别室,幸得保全.这时上海的良友公司决定停业.我去桂林前把它寄存在苏州友人农合中. 1946年,我自渝返沪,第一件事即去苏州把它领了回来.可惜巳丢了一卷.1954年,我所创办的晨光出版公司结束,将参加国营出版社时,我就决心把它稠献国家.但交给哪个单位馒为适宜,,最能发挥它的作用呢?自己心中无数.我便去信请教北京《人民日报,.是年4月3日,收到北京图书馆一封来愉,信中汉,接到人民日报社的估,通知我们关于您想将收藏多年的全套(良友目报,捐献国家的  ,事,并要我们与您直接联系,我们搀么一套完整的画刊,现在拽这么一套却不大容易了.您既愿把这心爱之物捐赠与我馆,我们代表广大读者向您表示感谢.
    1979年我参加全国第四次文代大会后,曾专程去访问了’北图’,他们告诉我,全套日报
  保管完9f,㈩作为特蔽晶,一般读者概不出借.据我所知,国内其他田书馆很少蔽有全套的.
    据马国亮在美国务图书馆考察查询所得,他在潜贩复刊号上,.也写过一篇文章,  他
  说:美国有数不清的图书馆,其中最大且具有世界声望的,首推华盛顿国会图书馆.  在
  它庞大的书库里,就有《良友画报,.我封演馆参观时,东方部主任王冀博士见到我便.  说:  ·《良友画报,是一套很有历史价值的画报,今天看来,仍旧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他建议把叶年的(良友画报,全郎重印,供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欣赏,参考……王冀
  博士的建议很实际,也是很有意义的.……⑤
    本来么,  一幅历史照片的价值,决不是几千字文章所能代替的.因为它更真实,更具
  体、更形象化,具有更大的说服力,足以引起无穷的联想.这几年拨乱反正,  解放思想
  后,国内的各方面部在从事本业的史料征集和编写工作,史料学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这;  就需要大量的历史图片作参考.  (良友画报,历史悠久,编辑态度较认真,所采用的图:  片,涉及国内外政治、军事,轻济。文学,艺术,体育,殷装,妇女,儿童等等,几乎包:  罗万象,应有尽有.三万余幅图片,可以说是一邮形象化的现代历史田卷.因此,我常常,  在想,搜罗珍藏全国各种旧期刊和书报较全的上海书店,完全具有条件,像影印‘申报,
  和其他,0年代各种文艺期刊那样,也把全套旧版《良友画报,加以重印,如能化一为万, i  耶才是又一件功搏无量的大好事.而在中国出版史上,这种全部重印的工作,  对遍布全,  球的《良友曰报,靳老华侨读者来说,将是纪念《良友日报,创刊e0周年最好的礼物.我
  能在垂譬之年,育幸见到2e大卷重印本在上海问世,更可称一大乐事.
    提幽重印曰报的蛀议,远在1983年5月,当时,马国亮兄还在上海,他和我一样地高 I  兴,说上海书店此举,正和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东方邮主任王冀博士的希望不谨而合.:  当此正式成书付印之际,我们不能忘记首先提出这一壮举的是上海书店各位领导同志,  而’  承担实际影印本组织和宣传工作的是郸小丹同志,装帧设计的是范一辛同志,担任制版印:  嗣工作的是上捣市印刷十厂,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谢意.
    ,注:    ·    ,,
    ①②⑧伍联德作:  (良友I0O期之回顾与前瞻).載于"良友画报"第100期,1934午12月号.    ·
    ④马国亮作:  《良友忆旧录>>香港新扳《良友画报>>1984.9..
    ⑤香港复刊《良友画报>>创刊号(1984.6月).
    (编者按:本文作者赵家壁,现午87岁,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人.曾任上海良友涂书
  公司编辑。主任,良友复兴图书公司经理兼总编辑.1948年伧办晨光出版公司,任经理兼总编辑.1954牛后历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付总编辑.曾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著有《编辑忆旧>>等.)    ,    ,

转载自"中国摄影报"1995.3.10.  赵家壁先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提示 上一条 /2 下一条


QQ|手机版|Archiver| 咔够网 ( 豫ICP备2020028492号-2 )   

GMT+8, 2024-3-29 05:25 , Processed in 0.246838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