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查看: 8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莱卡大师论:镜头设计的标准和考虑因素<续>

[复制链接]
     

0

威望

97

主题

5517

积分

游客

精华
帖子
806
注册时间
2007-3-6
在线时间
83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8-3-29
好友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15 22:49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咔够,结识更多爱好摄影器材朋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莱卡大师论:镜头设计的标准和考虑因素




  光学设计的漫漫长路与幻想传奇
  如果说,当年的经典名镜设计都是由「某一个设计大师」自己苦心孤诣多年所创造出来的的光学杰作,那才是是个神话!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是由一位设计主管负责指导一群大部份是女性的工作者,并由她们负责大量且重要的计算工作。设计主管指导整个设计,他从手下的计算中获得数据,并从中决定究竟是继续原设计还是要做调整。
  在大多数场合中,斜向光线的光学计算公式,对光轴轴心的光学计算没有太大帮助。但大光圈设计或广角镜头的设计,由于光线的进入角度很大,因此要非常慎重考虑斜向进入镜头的光线。平行进入的光线对于中央区域的成像很重要,但对于远离像场中央区域的成像则不具有多大的意义。斜向进入镜头的光线可以分为垂直的和水平的两个平面(详见徕卡研究院「LEICA ASPH的威力」一文)。经过垂直面的称为切线(tangential)光线,经过水平面的称为径向(sagttigal)光线。这部分的光路则需要特殊的公式来计算了。但这些公式极为复杂和繁琐,人工计算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对于现代的高速计算机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在现实设计中设计者都力图避免那些计算(径向光线),或者只进行近似计算,LEITZ和ZEISS都是这样做的。最终的计算,毫无例外的都是折衷的结果,既有已知变量,也有未知变量。
  像差
  我们都知道,光线是由不同波长的色光组成的,而且当光线进入镜头时,不同波长的光波具有独特的光路,我们已经知道理想的光线不可避免的被镜片所干扰而产生像差。镜头设计的第一要素就是对这些像差进行了解和控制。通过三角几何函数可以计算出校正的光线路径和实际的偏移量,这两者之差被称为光线路径差,作为控制像差的依据。典型的像差有:球面像差、彗星像差和像散。说来也很奇妙,虽然我们不是很清楚三○年代以前的早期光学计算工具,但已经有很有用的校正公式可以用来校正光学像差了。
  校正像差方程式是一个多元方程式,每个元素代表一项已知的像差,它的系数代表它的重要性程度和它在影响成像质量下降方面的大小。所有像差之和可以归纳为:
  像差 = aSA + bC + cA
  SA: 球面像差
  C: 彗星像差 (Coma)
  A: 像散 (Astigmatism)
  a, b, c 为加权值
  过去,由于对像差的校正需要大量的计算,光学设计者对像差的理解仅仅局限于某些理论知识上,而现实的应用非常有限。因此对于特殊光路的校正方面的知识是不完善的。难怪ZEISS的Sonnar和LEITZ的Summar到底孰好孰差的争论,会从那时一直延续到现在。设计人员只有从一张空白的设计草图开始着手,才能知道该如何校正镜头设计。
  对于设计者来说,如果想对像差进行校正,就必须能够知道某一像差对于影像成像会造成什么影响。球面像差会影响像场中央部分的成像,像面弯曲的程度说明了边角的校正情况……等等。然而这只是简单的解释而已。所有的像差都会对整个画面产生影响,像差只有一种效果:发自物体某点的光线的能量无法完全聚集于其对应的成像点上,而是形成一个模糊圆(Circulation of Confusion),模糊圆之内光线的分布也不均匀,毫无规律可言。事实上,模糊圆也不是个完美的圆圈,而是不规则的形状,它的形状,光线在其中的分布以及模糊圆在成像面上的确切位置都是所有像差共同作用的结果。
  像差种类繁多,为方便起见,我们将之归为三大类:第 3 级像差,第 5 级像差,第 7 级像差,「3、5、7」代表上面各种像差在方程式中的指数。我们比较熟知的是第 3 级像差,也被称为希德尔(Seidel)像差,希德尔是第一个对其用数学方法对像差进行全面描述的人。「第 3 级」这样的命名确实容易混淆不清,因为第 3 级像差是所有像差中最重要的,从这方面而言,它应该算「第一级」。即便是在现代,要想把所有像差控制在满意的程度,也是非常困难的。问题的关键是:当你把所有的第 3 级像差都控制好了之后,你将会碰到来自第 5 级像差的干扰。和第 3 级像差相比,它们更加多变和难以控制。一旦第 3 级像差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使得成像的模糊圆变小之后,新的像差又产生了,而且这些新的像差对画面的影响会使你更为沮丧。像差造成的结果通常都是一样的:降低反差,使整个画面变得模糊。像差对成像的影响是致命的,这也是为什么 MTF 会成为现代镜头设计的强大工具之一。MTF 可以告诉你你的镜头设计需要在什么地方加以改进。
  现在我们应该理解为什么老的镜头设计就是那么费事了。首先是对于高等级像差在理论知识方面就欠缺,要想很好的校正希德尔像差,镜头设计人员不得不面对庞大的计算工作。因此设计者通常是从创造灵感或者先前的著名设计着手,勾勒出大致的光路草图。如果草图前景一片光明,就继续设计。为了在合理的时间和预算内达到结果(早期的资金是很有限的),设计者只好省略一部分光学计算,当准确计算不可能的时候就利用近似法,并且使用那些已经准确掌握其特性的光学玻璃。
  当然,希德尔像差是不可能完全校正的,设计者将不得不寻求校正的平衡,或者尽量减少它们的影响。但即使是这种平衡本身的效果也是有限的。以双高斯结构为例,此一设计本身就具有一定量的斜向球面像差(Oblique Spherical Aberration,即彗星像差),但另一方面,这种结构校正像散的效果却很优异。斜向球面像差在径向上的表现比切线上要严重得多,为了平衡径向的球面像差,我们就需要接受一定量的第3级像散,以使斜向球面像差在径向上和切线上尽量接近,但随之则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暗角(Vignetting)!是的,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实际上,许多镜头设计(包括新的和旧式的)都把暗角来作为一种「工具」。业余的镜头测试报告经常批判某些镜头的暗角,殊不知一定程度的暗角是可以提高成像质量的!
  最显着的例子就是Leitz的Noctilux 50mm f/1.2,这款镜头的暗角要比Canon 50mm f/1.2要来得明显,然而在全开光圈时的画面素质,却比Canon要好很多。因此,老一辈的镜头设计天才们(Berek,Bertele)走出了两条路:第一,首先要创造一个本身就很少有像差的基本设计,而且这个设计本身就适合校正。Tessa就是这样的好例子,设计者在同时也必须考虑其它的诸多变量,这是成功设计的第一步。
  下一步,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使你的设计具有足够的制造宽容度(Sufficient Production Tolerances)。老的设计如Hektor 2.5/50就是因为制造宽容度太小而导致成本太高。
  一般用家常会试用几种不同的版本,以得到满意的镜头。这也就不难理解严肃的摄影师为何会选用不同的镜头测试,使用直到满意为止了。为了平衡不同的像差而不得不保留一定量的残余像差,而且也不是每位设计人员都能够灵光乍现地想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因此,从三○年代到六○年代,关于Leitz和ZEISS的经典镜头的「味道」(真的味道也好,想象的味道也好)的争论就一直激烈不休。直到今天,光学设计和计算和使用者的期望值也始终没有在同一水平线上。

LEICA镜头的演变
  知道了这些镜头设计大致的背景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现代LEICA镜头的素质大幅提升的原因。从最早期的徕卡镜头一直到六○年代初期,第一代的Leitz镜头,实际上是在高等级像差尚未克服,以及玻璃参数缺乏的环境下,利用人工进行计算的。计算机运算使得残余像差得到更趋于完美的校正,但本质上成像素质(对于斜向光路来说)还是比于中央的像质要差(平行光路)。由于光学设计和机械部分(镜片研磨和镜筒)的加工是各自独立的,这也使得光学设计受到制造宽容度的影响很大。
  第二代(Vollrath/Mandler时代)的特点是开始使用优化设计原则。制造宽容度的重要性开始得到了重视。优化设计被广泛的用来理性化生产和降低成本。七○年代和八○年代是Leitz为生存而奋斗的时期。此时R系统继续扩展设计,但设计成本却降到最低。尽管如此,LEICA仍然有一部分最著名的镜头是在这个艰苦时期设计的。Noctilux 1.0/50和Summilux 1.4/75直到现在,仍然是伟大的设计,它们可以说是人工设计运算时代的最后产物。
  优化也带来了选择。现在对于设计过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产品的生产可以更加协调地达到所需的生产宽容度。以APO-Elmarit-R 2.8/100为例,如果只看单色光像差,它可能还不如早期的4/100。但以白色光来看,2.8/100的光学素质已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现在我们又有了另外一个问题。
  每一种波长都有其自己的所达到最佳反差的焦平面。但是只有一个真正存在的焦平面,那就是底片平面。因此,设计者必须以他对光学设计的知识KNOW-HOW,来找到折衷的办法以获取最佳的成像。
  自八○年代末迄今的第三代(Kolsch时期)设计的特点是在镜头设计的两大制约因素:机械精度和可接受的成本之中寻求更加优异的光学设计。在Kolsch领导之下的设计团队,是由一小群不多但有极强事业心的男女成员组成,对于他(她)们来说,光学设计和生产机械加工的原则是完美结合成一个整体的。例如,非球面镜片要求比以前更严格的生产加工和装配精度。非球面镜片是唯一被要求要送到Solms进行检验的。
  现代LEICA镜头的设计是用来发挥底片粒子极限的。如果说有什么设计指导原则的话,那就是:对低频空间频率的极高的反差表现(勾勒物体的轮廓的能力)和对高频空间频率的高反差表现(记录尽可能细微的细节的能力)。这种表现本身就是极难做到的,而且还必须有全开光圈时候对于像场的大部份区域要有上述的表现!
  要特别注意的是,ZEISS和LEICA对于光学设计的不同态度是:ZEISS同样重视对低频空间频率的极高反差表现,但对高频空间频率的高反差表现则否。ZEISS用来校正误差的作法,对LEICA而言是不能接受的。所谓的LEICA的标准,意味着必须更严格地校正球面像差和色散,所有设计人员对于镜头设计的基础——让我们姑且称之为光学特性——也要有深入的了解。有时候要花上超过一年的时间,才能彻底了解一张草图设计能不能量产。
  没有对此的理解,设计人员永远也不可能找到设计的优化点。一个可以记录高频空间频率很好反差的设计要求很严格的宽容度。极微细节的反差的再现对于对焦和加工校正的误差是极为敏感的。LEICA镜头从一开始,就由有光学工程师和机械工程师共同组成的设计小组来完成。负责产品生产的工程师具有最后的发言权:如果设计要求的制造宽容度是不合实际的,那么光学设计人员就得从头再来。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始,我提到了经过光学系统的全部光子能量。LEICA的设计人员是非常小心戒慎地,将光子流从镜片的彼端传输到另一片镜片上。使用折射系数变化太大的玻璃材质,或者曲率变化过大的镜片,都会引起光路的剧变,这些都是要避免的。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一种有如禅学(Zen)般的态度。这些新设计原则所制造出来的镜头具有令人震撼的表现:将底片感光粒子所能记录的极微细节,以清澈透明的方式呈现在你的眼前。即使是全开光圈,从画面的边角地带到中心都能维持相近的水平。
  LEICA的现代新镜头还有改善的空间吗?
  有的!LEICA不断地在研究以较低的成本制造质量更高的镜头。那么,LEICA的新镜头是否已到达完美的境界了呢?非也!我们都很清楚镜头在制造过程,以及品管方面的问题。我深信在徕卡总公司的设计人员会努力克服这些麻烦,事实上,当局也承认这是一项亟需改进的问题。早年的LEITZ可是铁齿的很,从来不愿承认错误的。就像奥运纪录不断向上提高一样,LEICA镜头也不断地在创造新纪录。各位愿意一同见证吗?只有用家的认同,LEICA的光学成就才有意义。

[ 本帖最后由 牛筝 于 2007-5-15 22:5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提示 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Archiver| 咔够网 ( 豫ICP备2020028492号-2 )   

GMT+8, 2024-4-20 22:29 , Processed in 0.237139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