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查看: 132992|回复: 19

关于相机的那些事-测距篇之测距取景仪

  [复制链接]
     

4

威望

588

主题

4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贡献勋章勤奋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5
帖子
14594
注册时间
2003-2-13
在线时间
657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4-15
好友
24
发表于 2018-4-18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注册咔够,结识更多爱好摄影器材朋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正文:
说完了作为拍摄时候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曝光,那自然要说到摄影的取景和聚焦。记得自动对焦刚出来的时候,那时候的对焦速度有点慢,有点不坚决,甚至环境不好的时候,还对不上焦,经常出现所谓的“拉风箱”。

所以那时候经常有自动对焦无用论的争论,记得当时甚至有几个日本著名摄影家在公开的场合都发表过类似通过训练过的手动对焦快于自动对焦的言论,其实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很现实存在的现象。玩手动时代过来的人,特别是从玩估焦过来的老人,用他熟悉的器材,可以讲对焦速度是很快的,而且还可以控制精深,那种自己完全控制的操纵感是很美妙很享受。

但是到了现在,再也没有人还争论是手动快还是自动快。佳能更是凭着手动到自动换代时候壮士断腕的勇气更换了完全不同的现代EOS卡口,通过自动时代的更快的自动对焦速度,更好的商业运作在市场上一举超过了老大尼康,做到了老大的位置。但是从一个老尼家来说,我觉得佳能从技术、质量上从没超过尼康,虽然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不过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视力开始衰减,不由的越来越依赖自动对焦带来的便捷,而且现在的自动对焦实在是太快了,精度也非常高!虽然自动永远也代替不了手动对焦,大多数时候是一种手动操控的乐趣吧。

测距 与 取 景 :
本来只是想通过以前单独的老式的取景器和测距仪来说说相机的测距和取景系统的,但是这两个总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在一起,那就放在一起说说了。

一:取景器:
按照取景器与成像镜头光学主轴的关系,取景器分为同轴取景器和旁轴取景器两种。    按照取景器的结构方式,可以分为聚焦屏取景器、直视方框取景器、光学透镜取景器、反光棱镜取景器和附加取景器五种。到了数码时代又有电子取景器,将来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有新的取景器形式出现,将来的事情谁能说得上呢!

现在我们主要接触的是单同轴反光棱镜取景器和旁轴相机用的旁轴取景系统,微单之类的电子取景器,省略了反光系统,其他技术我也不了解,就不说了。

单反棱镜取景器:通过机身内置于镜头主轴45角处的反光镜,将结成的影像反射到顶部的磨砂玻璃上。因为胶片和磨砂玻璃距离镜头的光程长度一样所以两者画幅大小一样,也就是磨砂屏看到就是实际的成像。这种也叫反光镜取景器,但是实际反射到磨砂玻璃上的影像与景物的上下位置相同,左右位置相反,需要用五棱镜再进行反射得到跟实际一模一样的像,所见及所得。

现在的135单反相机基本采用这种结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过也是因为需要五棱镜系统,自然机身要体积大不少,特征就是那个额头。
对焦屏1.jpg
单反光路.JPEG

不过在胶片时代的袖珍专家奥林巴斯的PEN半格系列独辟蹊径,采用了不同于传统的单反五棱镜的左右反光系统,大大缩小了体积,从某些因素包括造型来说,甚至也算是现在奥林巴斯微单的鼻祖了。

PEN1.jpg

第一台固定五棱镜平视取景单反相机Contax S是由东蔡在1949年开始生产的,它最终确立了135单反相机的典型结构。

另外不光是135相机采用单反结构,另外120,甚至更大画幅也有采用这种结构,只是没有五棱镜而已(少数可以加单独的平视取景器),比如哈苏、禄来、玛米亚等等都有!

哈苏503CW
503CW.jpg

PENTACON
pentacon.jpg

旁轴式光学取景:旁轴取景的代表无疑就是莱卡了!

Leica联动测距系统——从M3到MP http://forum.xitek.com/thread-181794-1-1-1.html
旁轴相机从英文名理解就是联动测距相机,所以几乎所有的联动测距相机都采用旁轴取景器,但采用旁轴取景器的却未必都是联动测距相机。对于不同的焦距的镜头,可通过调整取景器内部镜片的位置来实现镜头拍摄与取景范围的基本视觉同步。

但限于结构自身的不足,其主要缺点在于存在一定程度的视差,只有部分高端机型才拥有自动视差补正功能。但旁轴取景也有自己的优势,如可视范围相对较大、按下快门后不存在取景盲区;而且不含反光镜、五棱镜这类占据设计空间,整体上具备体积轻巧、工作震动和噪音较小等优点。
旁轴光路(莱卡).JPEG
M3.jpg

潜望式取景:
英国的Periflex 旁轴相机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旁轴测距对焦方式——“单反裂像式对焦机构”。机身上方对焦小孔取景里面有一个微型的反光镜;过片和快门上弦之后,在布帘快门之前、面向镜头中心的位置,会下降出现一个类似于“潜望镜”的装置。

然后通过镜头的调节对焦,在镜身后部的对焦窗反光镜中反映出来。这是世界上唯一采用这种设计概念的老相机。这种“结构消除了测距对焦的误差,使旁轴平视相机对焦精度可与单反相机相媲美。但是其旁轴取景器内的景物与底片仍然存在一定的视差,而且对焦、取景二次操作,使得它的优势不在。同时用镜面反射时,会由于光线经过玻璃,再到玻离后面的银面,产生多个反射,干扰画质,而且反光镜太小,取景太暗,最后被淘汰。

   
Corfield Periflex.jpg     

双反相机:
双反的含义就是双镜头反光的意思,其中一个专门用来取景,另一个专门用来成像,所以双反也是旁轴相机!双反相机一般不能单独更换镜头,必须两个镜头同时配套更换,否则取景和成像镜头的视差会很大,虽然有个异类MAMIYA C系列 的可更换镜头双反系列。

双反相机成像有一个缺点跟其他旁轴一样就是视差,只有高档的的双反有一定的视差调整功能,但是还是不能完全消除,最后双反被市场淘汰。  双反的像差在拍摄距离越近时越明显,越远则越可以忽略。双反相机的一个优点之一是向下取景的,所以拍摄时候能够缓解被摄者的紧张情绪。
双反.gif
唯一可换镜头双反MAMIYAC系列:http://forum.xitek.com/thread-992945-1-1-1.html
双反照相机因为结构的限制,想更换镜头是非常困难的。包括当年的业界老大禄来在1937年曾经尝试过双反可换镜头的研制,推出过在望远镜头上加装附加装置换头的MAGNA.后来也尝试制造过其他几种,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而唯一能够换镜头的双反是1935年的CONTAFLEX.但是它是135机,而且仅仅能换摄影镜头.而当时玛米亚的间宫的想法是取景和摄影头能同时换装,而且还要是可以拍摄6X6画幅,可见当时难度有多高。
mamiya c.jpg

瑞士人勃尔斯基设计、美国BOLSEY相机公司于1950-1954年间生产生产的一款叫勃尔塞的C型135双反相机(BOLSEY  MODEL  C  35mmTLR)。带有两种测距方式-毛玻璃调焦腰平取景器/裂像测距眼平取景器——世界唯一的带测距器的双反相机。
Bolsey C.jpg

还有其他的135双反,都是精品,特别是万吨水压机
Agfaflexilette.jpg

Contaflex-TLR.jpg

还有两款精美的微型双反间谍相机。
Minicord.jpg
TESSINA.jpg

现代相机取景器里除了取景这一基本功能,还能显示各种拍摄相关的信息,给拍摄者作为参考。

二:测距器
照相机上的测距器(rangefinder)是用来调节、测定照相机至被摄体之间距离的一种装置。

成像过程对照相机来说,就是调节镜头与胶片之间的距离v,所以这一过程又叫做聚焦(调焦、对焦)(focusing)。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是通过伸缩机身的皮腔改变被摄体与镜头之间的距离(物距u),大画幅类似;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是通过镜头的螺纹镜筒,使镜头能在固定的安装位置上伸缩,大多数旁轴是通过联动测距,使用机械耦合,把镜头对焦距离与联动测距装置耦合起来。

通常对焦方式又分为手动和自动,自动又分成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常用的又分为多重对焦、全息自动对焦、激光对焦、相位对焦、反差对焦种种,现在的对焦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但是在暗光环境下还是偶不足,将来技术发展肯定能弥补这一点。

单反相机对焦原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cb4900100xyvu.html
对焦屏:
对焦屏其实就是一块磨砂玻璃,现代的基本是树脂材料的,比较容易造成磨损,所以尽量不要擦拭,以免造成损伤。

对焦屏什么原理
对焦屏在反光相机的光路中其实是截断了光线,减少了亮度,但它的作用主要不是取景,而是对焦。

磨砂屏上的成像与胶片(传感器上)的成像基本一致,包括画面构图、焦点、景深等。如果没有这个对焦屏,取景窗以内仍然可看到镜头传送的画面,而由于人眼的自动对焦,使画面始终清晰,无法判断照相机感光传感器的清晰程度。

磨砂屏会起到这个作用,是因为光学上的“浴帘效应”。从学术上来说太复杂,简单来讲就是磨砂幕越靠近物体,透光越明显。这才是磨砂屏本身的成像原理。

这样的原理对传统单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厂商开发了磨砂屏、精细磨砂屏、微棱屏、裂像屏、双裂像屏,还有磨砂、微棱、裂像复合屏等。更有复合了菲涅耳透镜的对焦屏。成为单反相机独有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焦屏2.jpg

我们一定需要对焦屏吗?
没有安装对焦屏:可以自动对焦,但是从取景器里看不到清楚的影像!

其他对焦屏
对焦屏不是单反的专利,也不是一定要搭配五棱镜。比如哈苏、宾得67或者双反也有对焦屏,也可以使用腰平取景器。还有其他中大大画幅相机,则算是一种无反相机,磨砂屏的对焦屏同样起到了取景和对焦的功能。

保养清洁对焦屏:
现代的对焦屏大多是树脂材料,很软,很容易划伤,清理时候最好用气吹吹。如果还是不行的话,最好小心拆下来,用清水冲干净,然后用干净的纸巾吸干。千万不要用酒精等有机溶剂,因为那样会腐蚀对焦屏,早期的玻璃材质倒是可以。其实对焦屏上的灰尘是不会影响成像的,只是影响心情。当然如果是传感器脏了,必须要好好清洁,那更要小心。

为啥对焦屏要用毛玻璃:
因为单面的毛玻璃有比较强的反射率,既可以成像,也可以透光,这样就可以从另外一个光滑面看到成像。毛玻璃为什么可以成象,从镜头过来的光线就是凸透镜汇聚光线成焦点到磨沙玻璃上能够成像。全透明的材料反射率太低,成像看不清。镜子之类的成像最好,但是不透光。成像就是把直射变成漫反射的过程,同时还要在背面仍然能够看到这个像,现在最好的材料就是毛玻璃了。

以前老的对焦屏亮度不够,所以会影响取景。现在的高亮磨砂屏质量已经很好了,既能保证取景精度也能保证亮度。

相机的黑科技-后背对焦:http://forum.xitek.com/thread-471879-1-1-1.html无忌链接
大多数135单反都是调节镜头对焦,包括手动和自动时代。但是也有异类,比如120折叠机出了个玛米亚6,135也出了个CONTAX AX。它是世界上唯一一部焦平面聚焦的 135 单反,是京瓷公司一方面想发展 AF 市场,一方面又要满足对 CARL ZEISS Y/C 卡口MF镜头情有独钟的用户的妥协产品。

对,它是自动单反,也还是五棱镜单反结构,使用手动对焦镜头还可以自动对焦。它跟玛米亚6区别就是MAMIYA的后背聚焦:仅仅是移动胶片面部分,而CONTAX AX的移动是从取景器到后背上的所有东西都在移动,也就是说整体移动。

contax ax.jpg

单反相机历史: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64631337725543&wfr=spider&for=pc

旁轴联动对焦:
Leica联动测距系统—从M3到MP:http://www2.xitek.com/info/showarticle.php?id=726

徕卡旁轴联动测距对焦到底是什么?
莱卡取景.png
旁轴取景相机更换镜头时,要对应这个焦距所覆盖的取景范围。leica最早使用固定倍率取景器加上不同焦距的线框,装上不同镜头的同时拨动卡口侧的一个连杆,就选择对应焦距的框线来取取景。后来的康泰时G系列,采用的是可变倍率取景器。

镜头卡口上的联动装置可以根据不同镜头焦距直接联动取景器倍率变化连杆。高档旁轴考虑视差补偿,leica的框线就会随着对焦距离变化而移动,contaxG系列的视差补偿是靠遮挡实现的,这两台相机补偿是相当不错,基本视差可以忽略。

禄来35之类固定框线的,就只能靠上面固定刻的两圈线来预估,实际误差也能接受。但由于旁轴相机自身结构的限制,因为旁轴取景器很难支持长焦镜头。徕卡M的取景器设计,最大支持到135镜头,再上去就需要外接取景器了,另外因为取景器的倍率的问题,本身不存在放大功能,所以就算接更长焦段的镜头,黄斑对焦的精度反而是不断下降的,所以没有必要。因为旁轴的缺点,所以后来被单反相机取代。

KODARK RETINA 3C(大C),可以根据镜头自适应对应的取景框
retina 3C.jpg

对焦精度:
因为旁轴结构和单反结构的对焦原理差异,由此会导致这两种结构的对焦精度的差异。根据成像原理测距的基线长来**,对焦基线越长对焦精度越高,旁轴的基线长是不变的,单反的和镜头焦距成正比,所以焦距短时(广角)旁轴精度高,焦距长时(长焦)单反精度较高。一把来说,因为单反和旁轴的本身不同,一般单反精度都要高于旁轴的,但这也不是一定是必然的。

影响旁轴相机对焦精度的要素: 摘自网络
影响旁轴相机的对焦精度因素有基线长度、取景放大倍率、成像(实像还是虚像)、对焦方式(裂像还是重影)、做工精度。一般来说,其他因素一样的情况下,基线长度越长,做工越好,取景放大倍率越高,联动杆转动的角度越大,对焦精度越高。

而且理论上裂像比黄斑重影测距精度高,比如福伦达Vito虽然有效基线小于205,但是他是用的实像,而且做工好,所以用起来比205要精度高; 徕卡M3就是兼顾基线长、倍率高、裂像和重影兼具、做工完美,加上联动杆转动的角度很大,才成了量产旁轴的测距之王。另外有效基线最长的是Kodak Ektra, 放大倍率最大是Kodak Bantam Special 的8x。

Kodak Ektra.jpg

Kodak BantamSpecial
Kodak's Bantam Special.jpg
测距基线.jpg

测距仪的精确程度:
这是由旁轴相机的“有效基线”决定。测距仪通过两个测距窗口的视差来判断对象的距离,类似人类通过两只眼睛观察物体的位置不同,来产生所谓的立体感和距离感。测距仪两个窗口离得越远,能够达到的精度越高,能测的距离越远。比如那个福伦达至尊竟然采用炮镜的对焦结构,没天理!
福伦达至尊.jpg

常见的135/120旁轴相机,正面往往有多个窗口,其中两个就是测距用的。窗口的距离叫做基线,基线长度乘以取景器放大倍率就是“有效基线”。

之所以提出有效基线,是由于观测的还是人眼。在取景器放大倍率很小的时候,人眼难以辨别是否测距准确。通常来说,基线长度决定测距的绝对精度,有效基线决定人眼观测时能达到的有效精度。当有效基线小于基线长度时,可以达到的测距精度是要打折扣的。

反过来,如果有效基线大于物理基线长度(比如取景器上添加了放大器),实际的测距精度还是以物理基线长度为准。如果在对焦上有较高要求的话,特别是使用大光圈镜头全开拍摄时,要选择有效基线长的相机。

常见旁轴相机基线排名:
第一名 CANON  VI L   物理基线43MM  最大放大倍率1.55 有效基线66.5mm
第二名 LEICA M3/MP(.92) 物理基线69.25mm 放大倍率0.92 有效基线63.71mm
第三名 CONTAX II   III  KIEV  物理基线98MM,放大倍率0.63 有效基线61.74mm
并列第四名 CANON VT   物理基线长度43MM,最大倍率1.4 有效基线60mm
                 NIKON S2 和S3早期型号 物理基线60MM, 放大倍率1
第五名LEICA M6/M7/MP(.85) 物理基线69.25  倍率0.85 有效基线58.56mm
第六名LEICA III物理基线38 放大倍率1.5 有效基线57mm
第七名 蔡司伊康ZM 测量基线75mm 倍率0.74 有效基线55.9mm
第八名 LEICA M2/M4/M5/M6(.72) 物理基线69.25mm  倍率0.72 有效基线49.86mm
第九名 CANON7   物理基线59MM 放大倍率0.8,有效基线47.2MM
第十名 Leica M8/M9/M240(.68) 物理基线69.25mm 放大倍率0.68  有效基线 47.1mm
第十一名 柯尼卡巧思HEXAR RF 物理基线69.2  放大倍率0.6  有效基线41.5mm
第十二名 Leica M6/M7/MP(.58)  物理基线69.25mm  放大倍率0.58 有效基线40.17mm
第十三名 Minolta CLE 徕卡M口 有效基线 29mm
第十四名 福伦达R/禄来35RF  物理基线37mm 放大倍率0.7 有效基线26mm
第十五名 Leica CL 物理基线31.5mm 放大倍率0.6  有效基线 18.9mm
各规格镜头为实现精准对焦所要求机身测距仪达到的有效基线长度,摘自徕卡专家Erwin Pu.jpg

各规格镜头为现精准对焦所要求机身测距仪达到的有效基线长度,摘自徕卡专家Erwin Putz的著作。

测距基线这个问题是个性能综合的问题,和玻璃光学传递特性、加工精度、观察取景便捷程度紧密相关,并不是越长越好。综合评价,最佳的还是0.72的Leica。一般来说物理基线越大越好,放大倍率不是越大越好,因为会影响取景范围,还是均衡比较好!

镜头的本身的对焦精精度和测距仪和镜头的联动:
首先要保证镜头的对焦精度,对于老镜头一般都要校正使用。对于测距和镜头的联动,要保证准确比较麻烦。因为影响的因素太多。

单反还是旁轴?
单反优缺点:优点,所见及所得。缺点释放快门是取景器短暂黑屏,机振也比较大,现在技术发展,机震已经很小了。

旁轴优缺点:
最大问题就是存在视差,而且不同的焦距有不同的视差,不同的距离也有不同的视差,很难完全校正。AF化困难,当年康泰时的G系统就只好采用相差对焦,而且对焦精度很有问题。旁轴的广角要比单反好. 但是目前随着单反技术发展, 在焦距35mm及以上的镜头,单反已经做的足够好,不差旁轴.旁轴相机也有其不可取代的地方,其中就是最重要的就是实时取景没有电子延迟,可以在黑暗的地方无延迟取景。

总的说来单反系统还是要优于旁轴的,不然就不会旁轴被单反替代,虽然市场上还是有很多旁轴产品。但是在数码时代,无反技术的发展,可能真的单反也要被淘汰!将来的事,谁能想得到呢!

后背对焦:不是所有的旁轴相机都是固定后背的,当年就有个黑科技,就是焦玛米亚 6(不是后来的新MAMIYA 6旁轴,也是汽车),世界上首台有后背聚焦功能,6X6弹折式皮腔照相机.此款照相机一直热销到战后1962年.
mamiya 6.jpg

Leica等旁轴机身对焦校正https://www.douban.com/note/247167458/(豆瓣)

旁轴相机发展历史: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7%81%E8%BD%B4%E7%9B%B8%E6%9C%BA/7060004
旁轴取景器发展:
因为最开始的同轴毛玻璃取景器容易受到杂光和环境光干扰,所以才促进了取景方式的变革,才出现了旁轴这种取景方式的出现和发展。早期的旁轴取景采用的最开始的独立框架取景,最早的类似枪炮的瞄准机构(有的可以拆卸用在其他旁轴上)。

Chambre Automatique 1860
640.webp.jpg

Zeiss Krauss Paris Eka 1924
Zeiss Krauss Paris Eka.jpg
后来框架取景器又有简单的单框架和双框架(更精确)
Ensign Box 2¼ B.jpg
后来又可以快速取景的运动取景器,整合了这种结构的腰平取景器后来一直在高档的中画幅相机使用

kodark sports finder(RETINA)上使用
kodark sports finder.jpg

这种有视差校正?
KODAK RANGEFINDER.jpg

后来又出现框架取景器+透镜的牛顿取景器
Le Pascal 1898
Le Pascal.webp.jpg

Ernemann Jropica 1904
Ernemann Jropica.webp.jpg

Ensign Cupid1922
Ensign Cupid.webp.jpg

Kodak No.2 Bulls-Eye(1892) 最早的带红窗装置的照相机
Kodak No. 2 Bulls-Eye.jpg

双镜头反光式照相机:
这种取景装置由于取景镜头和摄影镜头轴向平行且相邻,所以取景误差大大改观,这个优点十分突出,后来它很快被普及。

法国1887年生产的Kinegraphe
法国1887年生产的Kinegraphe.webp.jpg
其他当时还有望远镜取景器和Albada取景器
反光式取景器:和双镜头反光相机取景原理相同,比利时在1893年生产的Le Royal Detectif o Ultime Special、和1903年生产的FoldingMahogany Rodolphe

光亮取景器反光式取景器的一个变种,它和反光式取景器的主要差别在于用正透镜取代毛玻璃屏由此可以得到景物的空间影像,取景器变得十分明亮,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曾流行一时。
Krauss Stuttgart Knirps.jpg

但是这种取景器取景时候眼睛位置变换往往会影响取景范围,而且观察时候非常不舒服。

所以,光亮取景器在后来主要被用作附加取景装置,后来又发展到了复合取景器时代,现代旁轴取景器。也终于到了我要说的古典精美的独立式取景器。

独立式附件取景器:
除了早期可更换的框架取景器,到后来的原始框架运动取景器,到了发展到光亮取景器以后,终于到了可以这正独立光学取景器时代。

因为早期很多旁轴相机取景范围都是固定焦距的,在更换不同焦距镜头时候,原来的取景范围不能满足原来需求。

虽然后来有了可以自动联动的取景器视窗,但是早期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额外的独立式取景器解决的,除了固定焦距,还有变焦的,当时这时候取景器是没办法聚焦的。
s-l1600.jpg
Zeiss Ikon 35mm WA Viewfinder 432/5
Zeiss Ikon 35mm WA Viewfinder 432 5.jpg    
福伦达至尊用的
s-l1600 (1).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74.jpg

变焦的独立取景器(前苏联也有,又称为炮塔取景器)
变焦.jpg
这种更换更酷
800px-CNAM-IMG_0551.jpg

联动测距:
最开始的旁轴相机是不能联动测距的,使用起来非常麻烦,拍照时候甚至要拉皮尺来计算距离。后来才开始整合进行联动,早期的类似KODARK 35的独特的大鼻子就是早期整合的结构,是外耦合的。
KODAK 35.jpg

后来发展到内置,而且开始也是取景归取景,测距归测距,最后才集中到一个取景窗里。那么更早的时候怎么解决,也是用独立的测距器,而且整合了取景和测距,一般都装在冷靴上,而且也要先通过测距仪对焦好,得到参数,然后再镜头上设置!

也有既可以变焦又可以测距的,只是结构太复杂,而且因为技术和结构的限制,使用效果真的不咋地!

最早的独立联动测距应该是莱卡的吧
s-l1600 (2).jpg

柯达
s-l1600 (3).jpg

这几种都是立式的横式的
s-l1600 (4).jpg


s-l1600 (5).jpg

水星专用的
水星专用的.jpg

漂亮的MEDIS
s-l1600 (6).jpg

后来虽然都整合到机身上了,但是还是有一些限制,特别是广角,比如M3用35以下的镜头,那时候就搞了让人喷血的眼镜头,虽然可以单独拆卸。

还是觉得银色最骚

0.jpg

福伦达漂亮的测距器,有公制也有英制
s-l1600 11.jpg

自从内置联动测距成了旁轴的标配以后,这些精美的取景器和测距器就和其他古老的附件一样,成了把玩的玩具!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bessmatic.jpg
Kodak No. 2 Bulls-Eye2.jpg
莱卡取景1.png
微型双反.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27

主题

8481

积分

Rank: 4

金牌会员

精华
帖子
1798
注册时间
2013-7-25
在线时间
257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3-22
好友
9
发表于 2018-4-18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失之我命,得之未必我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

主题

1022

积分

Rank: 1

初级会员

精华
帖子
68
注册时间
2017-6-8
在线时间
151 小时
最后登录
2019-7-18
好友
0
发表于 2018-4-18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294

主题

15万

积分

Rank: 10Rank: 10Rank: 10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功勋会员

精华
4
帖子
8770
注册时间
2008-9-22
在线时间
1176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4-18
好友
3
发表于 2018-4-19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瞻仰一下自己被盗版的文字
网上的话,随便一说,随便一听,您若当真,那可就得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威望

588

主题

4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贡献勋章勤奋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5
帖子
14594
注册时间
2003-2-13
在线时间
657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4-15
好友
24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旁轴精度那一段是您的文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威望

588

主题

4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贡献勋章勤奋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5
帖子
14594
注册时间
2003-2-13
在线时间
657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4-15
好友
24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solagon 发表于 2018-4-19 09:46
来瞻仰一下自己被盗版的文字

如不合适,我可以删除

点评

没事,这个流毒甚广,就让它爱怎么滴怎么地去  发表于 2018-4-19 10: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威望

588

主题

4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贡献勋章勤奋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5
帖子
14594
注册时间
2003-2-13
在线时间
657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4-15
好友
24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威望

142

主题

4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1
帖子
4745
注册时间
2012-6-1
在线时间
1284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4-17
好友
58
发表于 2018-4-22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照片已非常养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威望

282

主题

4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勤奋勋章贡献勋章友谊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31
帖子
11803
注册时间
2008-3-8
在线时间
814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5-4
好友
57
发表于 2018-4-24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蔡司伊康的超级伊康泰系列所使用的旋转光楔式旁轴黄斑对焦系统很独特也很经典,其机理完全不同于常规的黄斑对焦,期待对此有所剖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威望

588

主题

4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贡献勋章勤奋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5
帖子
14594
注册时间
2003-2-13
在线时间
657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4-15
好友
2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4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dachuan 发表于 2018-4-24 10:10
蔡司伊康的超级伊康泰系列所使用的旋转光楔式旁轴黄斑对焦系统很独特也很经典,其机理完全不同于常规的黄斑 ...

老师说的是,还有几个有点特殊的,等有时间可以一起补充,大家都可以一起补充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提示 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Archiver| 咔够网 ( 豫ICP备2020028492号-2 )   

GMT+8, 2024-4-18 11:15 , Processed in 1.003660 second(s), 3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