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返回首页

东北抗联一军的个人空间

日志

差的其实不是器材 ──读赵嘉《兵书十二卷》有感

热度 5已有 4633 次阅读2013-9-1 10:47



差的其实不是器材 

──读赵嘉《兵书十二卷》有感


《兵书十二卷》最早连载于《中国摄影》二○○四年,后来作者将其作了补充后结集出版。此书连载之时,笔者还在大学里读书,刚刚走上摄影之路不久,对这组文章记忆颇深。此书出版后,这部书作为一部讨论摄影器材的权威著作,每年都会修订再版,笔者拿到的是二○一一年修订版。大家是把它当作器材书来读的,笔者最初也是拿它当器材书来买的。

作者在序言中说自己并不是一个器材方面的专家,只关注对他有实用价值或者喜欢的器材;也不是一个技术专家,对技术的了解仅让他实践到一些自己可以想象到的影像。我相信这不是作者简单的谦虚,而是处在一种高度上的清醒认识,“学,然后知不足”,这是一种应有的态度。

二○一一年版的《兵书十二卷》,笔者认为最有品味价值的是前三篇,分别为《闲聊顶级镜头》、《最少的镜头配置》和《谁说穷人不能玩摄影》。此外,《摄影包:定义和均衡》也值得发烧友和摄影师深入体味,一般的爱好者可以不必。

任何一个摄影师或是摄影爱好者都无法拒绝顶级器材的诱惑,笔者也不例外。最近几年,笔者不断买进卖出,玩过几十支镜头,其中也包括蔡司的一些顶级镜头。在亲身体验了什么是顶级器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顶级器材可以使很美的照片变成完美的照片,但它对于摄影者拍出好照片没有任何帮助。回想摄影史上最经典的那些照片,绝大多数是用以今天的眼光看来简陋无比的器材完成的。那个年代的器材,起初连测光都没有,也没有任何一种自动功能,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手动挡而已,但简陋的器材并不妨碍大师成其为大师。对于我们来讲也是一样,作者一再强调“考虑器材的问题越多,考虑摄影本身的问题就越少”,的确如此,笔者最快乐的摄影时光还是大学时代手拿凤凰205ES相机的时候,对摄影本身的追求,对作品本身的期待,充满了那段今天看来十分青涩的岁月,至今回味无穷。

在完成了摄影的入门阶段,拍过成百上千张(数码时代要换成成千上万这个词)照片,拥有相当数量的器材后,我们常常会有种迷茫感,不知道自己该拍点什么了。有的人还因此而感到器材不足,总怕需要用广角的时候不够广,需要用长焦的时候不够长,笔者的一位同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痴迷于18-200或28-300这种大变焦比镜头,称其“方便”。经过笔者几年的冷嘲热讽之后,他的镜头终于换成了15-85,算是一种进步,更大的进步在于他不再像从前一样只顾把眼前的一切都拍进相片里回头再裁切。作者在《兵书十二卷》的第二卷《最少的镜头配置》中写道:“出发点是摄影上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很多人拍了不少照片,有了很多器材之后会突然感到迷惘,不知道该拍什么,那多半是只顾了学技术、买器材,而并没有想清楚你参与摄影的出发点是什么。”这就牵扯到摄影镜头的配置问题。

一般来讲,我们都希望拥有尽可能多的器材,然后用最可能少的器材完成自己的创作。问题在于,并非所有的人都需要那么多器材,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拥有那么多器材,那么,对于摄影器材的核心──镜头来说,应该有个最简洁的配置。作者不厌其烦地介绍一支镜头、两支镜头、三至四支镜头、五六支镜头和更多镜头的配置问题,其实是想告诉读者,我们其实不需要那么多镜头来完成自己的创作,因为这里涉及很深的摄影观念,即不需要拍到一切,只需要把自己能拍到的东西拍好。选择16-35、24-70、70-200这种“大三元”配置的,多半是摄影记者和器材发烧友,作出这种配置,除了经济上的考虑外,对自己的负重能力也是一个考验,也许对于一个壮实的成年男子来讲,这三支镜头加上一台专业机身、一支闪光灯算不了太大的负担,但要在山岳或丛林中行进一天,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于一般人来说,其实真的只需要很少的镜头。

笔者有一阵子痴迷于体验各种镜头的味道,手里同时拥有十几支镜头,其实常用的也就是那么一两支,顶多两三支。我目前的镜头配置是四支,分别是康泰时Distagon1.4/35、Planar1.4/50、Planar1.4/85、Sonar2.8/180,其中,P50是挂机头,D35是常用镜头,其它两支只用于特殊场合,平时是不会带出去用的。因为笔者平时拍摄的内容多为普通人的街头生活,有这两支镜头就足够用了。在从前用APS-C相机的时候,笔者还用过一支康泰时Distagon2.8/25,那支镜头也是一代名镜,号称蔡司的“色彩王”,但有了全画幅相机之后,笔者发现自己缺乏驾驭广角镜头的能力,只得出掉,另一支东德蔡司的2.8/20也是同样如此。眼下,笔者手里还有一支施耐德的4/28、一支福伦达DKL口的Septon2/50和一支佳能FD口的300/5.6,不过那是为了玩,与日常拍摄无关。笔者的追求目标是只用一支标头工作,不过这似乎很难实现,不是哪个拿相机的人都叫布列松。

当然,以上配置是针对定焦镜头而言的,对使用变焦镜头的用户来讲,完全可以用一支24-70完成大部分创作,可惜大家往往都意识不到这一点。笔者的一位老朋友如今手握“大三元”仍然怕遗漏东西,其实大可不必。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给我一支24-70,恐怕笔者心里头也没底,用惯了一两支定焦镜头之后,取景范围早已烂熟于心,可以提起相机就拍,拿着变焦镜头,还真怕在变焦取景的瞬间遗漏点什么。当然,定焦镜头那大口径的魅力也不是变焦镜头能比的,因为同样的原因,笔者绝少使用闪光灯,而是沉迷于现场光的魅力,包里只有一支小小的佳能270EX闪光灯,一年也用不上几回。反正对我来说,一支镜头是简配,两支镜头是标配,三支镜头那就是准备远征千里之外的豪配了。

虽然大家的经济实力在不断改善,相机也越来越便宜,但大家现在都明显感到审美疲劳,经典作品出现的几率也是越来越低。这年头,北京街头随处可见拿着中高档相机只用P挡工作的人,不止一次有人在街头拦住笔者请笔者帮忙看看为什么照片发黑,为什么对不上焦。他们手里的机器往往还都是无敌兔这个级别的,配着高级镜头,然后拿它当大傻瓜使。更有甚者,上了一台大马三之后直吵吵被日本鬼子骗了,说是顶级相机,功能还不如450D多。这种人在笔者看来纯是烧包,他们的拍摄任务其实完全可以由一台千把块钱的卡片完成,根本用不着这么好的器材。高档器材之所以高档,并不是简单地因为它贵,而是它更依赖于使用者的技术水平和后期处理能力。你看公园里那些手拿长枪短炮的主儿,其中有好多人连摄影的入门阶段还没开始呢。

有许多人想要买台万能的相机,因为他们什么都想拍。笔者单位里的一位老革命一直想买台好相机,这台相机个头要小,份量要轻,结构要坚固,性能要可靠,技术要先进,价格要便宜,经过认真调研分析,大家得出一致的结论:这台相机目前还没制造出来。老革命很失望,其实他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最适合自己的机器未必就是最好的机器,反之亦然。话说回来,不知道自己想要拍什么,又怎么能知道什么机器适合自己呢?还是作者的那句话:“你不用想把什么都拍好,只要你能把真正喜欢的东西拍好,就已经是顶尖的摄影师了。”

作者专门写了《谁说穷人不能玩摄影》一章,强调说:“当一个人的物质财富超越了精神财富的时候,往往正是悲剧的开始,所以穷人玩摄影是一个比较安全的事情。”这是非常有道理的,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理解这句话的内涵,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去思考这种问题。老子就是有钱,就是愿意买高档相机,怎么啦?

初学摄影的时候,相机选择其实可以很简单,只要是能调整光圈、快门的都行。作者最初用的相机都是佳能的A-1、新F-1和尼康FM2之类,属于那个年代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高档货。笔者没有可以经常出国的叔叔伯伯,刚开始玩摄影的时候还是个穷学生,起初用的是一台二手的佳能EOS650(别把它当成EOS650D,650是1987年的机型),不到一年就因为用不起35块钱一块的2CR5电池而改用凤凰205ES。这台凤凰205ES也是二手的,花了150块钱从照相馆淘来,陪伴我一直走完自己的胶片时代。它有一支不可拆换的天塞50/2.8镜头,成像很不错,镜间快门柔和,又能实现全程闪光同步,快门为B,1-1/300秒,我用它拍了不少后来能引起当事人回忆的照片,有的还上了报纸。今天看来它当然简陋得有些可笑,但是它非常实用,让我学会了使用定焦镜头,练出了对曝光的估算能力。从实用的角度来说,今天的任何一台数码单反都比它好,这点不必争议。

如作者所说,摄影是一个相当宽泛的范畴,不同的摄影领域有不同的评价体系,深入任何一个题材或者任何一种方式,只要努力,都能获得成功。我们能够拍摄的题材其实都很简单,如人像、如纪实、如风光等几类,绝无今天刚拍了自然灾害明天就去东非拍野马迁徙的,如果有,这样的人才只属于央视,我们都是普通人,既无这种机会更无这种能力驾驭两种或多种完全不兼容的题材。所以要根据自己的题材来选择器材,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必须认真琢磨的问题,哪怕只是从经济上考虑。烧摄影不可怕,怕的是烧器材,“吸毒毁一生,单反穷三代”,说得再形象不过了。

问题在于,今天手拿相机的人,真正的技术派是越来越少了,老一辈摄影师引以为傲的摄影技术似乎正在被摄影机技术所取代。可是归根结底,还是人在玩相机,而不是相机在玩人,一个有明确拍摄目的的摄影者,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器材。所以,对于穷人来讲,玩摄影最好还是多学点儿技术,多读点儿书,把兴趣放在拍照片本身上,而不是烧器材。烧海无边,回头是岸啊!

摄影包不是摄影器材的主要内容,但它是重要内容。在我认识的摄影人里,还没有不使用摄影包而用其它装具来代替的。也许只有邓伟这种级别的摄影师可以免俗,《中国摄影》杂志曾介绍说,他用一台尼康FM2加一支尼克尔50/1.4标头,平时甚至可以用一个塑料袋拎着,坐飞机时就放在自己腿上来减震,但这种情况是极为罕见的。根据笔者的经验,摄影附件里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摄影包了,作者拿出一章来专门写摄影包,强调“定义和均衡”,并不让我意外。

起初笔者使用的是非常常规的单肩摄影包,并且是一看就知道里头有相机的那种,这对于一般摄影人来讲当然无所谓。问题是笔者经常要带它出门,还喜欢拍点儿官方和私人可能都不大欢迎的照片,里面的器材虽然上不了《国宝档案》节目,但总还是值自己半年工资的,所以低调、可靠是非常重要的,这点与作者情况差不多。

摄影包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只要设计得差不多,用料和做工实在就行,它最重要的就是防护性能,此外还要携行方便。笔者装备不算多,但包的数量并不比器材少,光双肩的就有两个,单肩的也有两三个。双肩包里一个是双层的,下边可以放一机一灯四镜,上边可以放一件,夹层可以放台14寸的笔记本电脑,问题是这种包上层空间的多半太小,可靠性也成问题;另一个双肩包虽然可靠得多,但填满了器材之后也没有富余的空间,一样让人头疼。至于单肩包,里面装上一机三镜后,时间稍长肩和腰都受不了,笔者曾用单肩包装两台佳能专业机身和两支L级镜头和朋友爬香山,结果中途体力不支瘫倒在地,在几个女孩子面前出尽了洋相,这可不是在开玩笑,从那以后只要器材稍多一点点,我都会背双肩包出门,否则宁可只带一台相机一支标头出门。

去年十一笔者和一位朋友到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拍片子,考虑要到携带帐篷、睡袋和食品、衣服,笔者使用的是01式军用背囊,里边装满了各种物品之后实际上已经没有放器材的空间,只好用镜头筒在外腰带上挂了两支镜头,相机和三脚架就得手拎了。难怪有人说附件里永远让人头疼的是包。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许多与器材有关的故事,大多有深刻的内涵。其中,他在《凡事有始必有终》一章中介绍了自己使用袖珍相机作主力机型的事。建议读者把袖珍相机随时带在身上,平时多练技术,会拍出一生中最好的照片。当笔者回顾自己几年来的摄影经历时,也同样发现自己满意的照片大多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手抓拍的,而非刻意去“创作”出来的。从读大学的时候起,笔者就养成了随身携带相机的习惯,几乎天天背着凤凰205ES在校园里转,以致有人说我是校园里为数不多的几个百米开外就能认出来的人之一。工作之后先是背佳能G9、接着是50D和5DⅡ,尽管有时会引来半生不熟的人们的关注,自己也全不在意,慢慢地,作品就产生了。

在家的时候,我常常和别人讲我们东北的发展问题。东北这块土地其实啥都不缺,要资源有资源,要人力有人力,而且东北三省是教育大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挺多,但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我说是因为这块土地缺文化。历史上东北的辉煌文明可以从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说起,但今天的东北人与历史上的东北文明并无承接关系,这首先要归功于清王朝保护“祖先龙兴之地”的封禁政策,再者,闯关东的山东移民是为生存而来,目的就是为了吃饱饭,而不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谋求什么发展。今天,这种心态最直观的反映就是许多家长重视子女的教育,教导孩子要好好学习,将来读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但之后要干什么就变得茫然起来,大概不外乎娶个好媳妇或是嫁个好男人,生个好孩子,然后教导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读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之类。说到底,制约东北发展的核心因素不是硬件,而是软件,即亟待更新的观念。二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是让人向往,但大家都这样想,国家就完蛋了。

前面这段话是题外话,其实也不算题外话,因为今天的中国摄影人存在的问题可能和东北现象相似。其实中国摄影人今天并不缺先进的器材,虽然中国已经早已失去了制造红旗20和东风这样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器材的能力,但日本鬼子的高档相机正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市场,即使今天中日不甚亲善,鬼子的相机仍然没有合理的替代品──欧洲相机实在太昂贵了,中国消费者绝少有买得起的。中国摄影人今天大概也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缺乏技术支撑,毕竟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坐下来认真钻研点技术问题。中国摄影人最缺乏的可能还是思想,即看待世界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倒也不能怪大家什么,中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先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由精神,独立人格”的校训如今不也只剩下前两句了么?

笔者年龄和阅历都有限,毕竟许多问题不是一个三十岁的人所能理解上去的。写前边这么多东西当然更不是觉得自己高谁一等,但反复读过《兵书十二卷》后,自己的确有很多新的认识。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笔者认为摄影和写文章一样,都是自己独立思想的表达,它本身应当是一个幸福的过程。对写文章而言,无论是八股文还是“党八股”,虽然当今的人们许多时候不能免俗,但对其危害都有深刻的了解,但对摄影人来说,一味模仿沙龙风格的影赛作品对人的创造能力、思考能力损害有多大,大概还没有多少人认真考虑过,这是一件让人感到极为惋惜的事情。虽然蒋齐生、朱宪民、吴家林、解海龙、胡武功等摄影界的前辈已经突破了从前的许多壁垒,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的中国摄影人仍然存在很多桎梏,而它们的确不是技术和器材上的问题,这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

《兵书十二卷》是部讲器材的好书,尽管有前辈抨击这本书不是写给平民看的,但我也并不以为然。因为这本书的核心思想蕴藏在字里行间,缺乏阅历的人或是读书不仔细的人还真注意不到。作者看似是在不断讨论各种摄影器材,其实是在提醒读者:先明白自己要拍什么,才能知道适合自己的器材是什么,而不是相反。毕竟,买器材不是买洗衣粉,用一次就知道是我想要的。

如果说这部作品有什么问题的话,笔者只能说它的校对质量实在太糟糕了,比笔者学生时代用过的最差的盗版书还要差些,作者两卷本的《顶级摄影器材》也是如此。不知道是作者的原因还是出版社的原因,虽说瑕不掩瑜,但瑕真的多了,瑜也就不值钱了。


路过

鸡蛋
5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闭

提示 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Archiver| 咔够网 ( 豫ICP备2020028492号-2 )   

GMT+8, 2024-3-29 23:32 , Processed in 0.134172 second(s), 17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