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标题: 有多少人是尝试了pentacon的镜头以后很失望的? [打印本页]

作者: 郑安安    时间: 2011-6-10 00:43
标题: 有多少人是尝试了pentacon的镜头以后很失望的?
我是宾得K10D用户,已经有的参考镜头是super takumar 35/3.5和M50/1.7。相信熟悉P家系统的人一定知道这两个镜头的水准。
让我失望的两只镜头是 pentacon 30/3.5,以及pentacon 50/1.8。
个人实测的结果是:
分辨率宾得占优
操作手感宾得占优
紫边控制宾得占优
层次基本不相上下

同时pentacon 50/1.8是一只阴天头,弱光下颜色浓郁,有“德味”,但是很容易让画面感觉很脏。

这个对比大概已经过去三个月了。最近看到一些德头帖子,想起来,就旧事重提一下。
顺带好奇一下,大家对pentacon,对东德头,对统一前的德头有什么看法。
究竟是我让乌龟和兔子赛跑了呢,还是德头真的是浮云。
作者: 吃了吗    时间: 2011-6-10 00:55
去茶片讨论好点,哪里是专业玩这些个的
作者: 郑安安    时间: 2011-6-10 01:38
原帖由 吃了吗 于 2011-6-10 00:55 发表
去茶片讨论好点,哪里是专业玩这些个的


个人觉得茶片的评论不是很靠谱。。。。相比之下,我觉得中华网的人对器材的认识更深刻。
作者: 老土豆    时间: 2011-6-10 06:36
一般认为东德镜头继承了战前德头的特点,冷战四十几年间改进不大,与西德蔡司头相比是有差距的,但是普遍认为技术水准高于苏联镜头。
作者: crj333    时间: 2011-6-10 07:46
我是极失望中的一个
作者: dachuan    时间: 2011-6-10 09:07
我有一只盘泰康的135/2.8MC,只拍过一次,感觉黏糊糊,很失望,不知是不是个例。
作者: little_robert    时间: 2011-6-10 10:54
原帖由 dachuan 于 2011-6-10 09:07 发表
我有一只盘泰康的135/2.8MC,只拍过一次,感觉黏糊糊,很失望,不知是不是个例。


可能您的确是碰到了个不好的.或着拆修过没有组装好的镜头...
我在本月售出两个135/2.8后,网友做了客观的比较,(好像是与日本135).我也在售出第三个135前做了
镜头分辨率测试..在2,8光圈下,成像属于优秀,,,现在镜头在LAOBEIBEI手中..

pentacon135+2.8.jpg (60.8 KB, 下载次数: 32)

pentacon135+2.8.jpg

作者: little_robert    时间: 2011-6-10 11:02
上图大方格为5公分.成相距离为6.75米.
作者: little_robert    时间: 2011-6-10 11:05
原帖由 郑安安 于 2011-6-10 00:43 发表
我是宾得K10D用户,已经有的参考镜头是super takumar 35/3.5和M50/1.7。相信熟悉P家系统的人一定知道这两个镜头的水准。
让我失望的两只镜头是 pentacon 30/3.5,以及pentacon 50/1.8。
个人实测的结果是:
分辨率宾得占优 ...


30/3.5我不清楚,但是50/1.8 我了解,光圈在4.以下,软..
有实力还是要上PANCOLAR...价格在一倍到两倍以上,成色好的,没有拆过的很少遇到..
作者: laobeibei    时间: 2011-6-10 11:20
原帖由 little_robert 于 2011-6-10 10:54 发表


可能您的确是碰到了个不好的.或着拆修过没有组装好的镜头...
我在本月售出两个135/2.8后,网友做了客观的比较,(好像是与日本135).我也在售出第三个135前做了
镜头分辨率测试..在2,8光圈下,成像属于优秀,,,现在镜头 ...
被我收来糟蹋呀  至今还没有把镜头和机身凑一块呢。东西多玩不过来也是个麻烦事
作者: 郑安安    时间: 2011-6-10 12:04
原帖由 little_robert 于 2011-6-10 10:54 发表


可能您的确是碰到了个不好的.或着拆修过没有组装好的镜头...
我在本月售出两个135/2.8后,网友做了客观的比较,(好像是与日本135).我也在售出第三个135前做了
镜头分辨率测试..在2,8光圈下,成像属于优秀,,,现在镜头 ...




个人觉得你对“优秀”的标准要求不高啊。。。
作者: little_robert    时间: 2011-6-10 12:13
这是在我这里最基本的测试方法...别的主观因素过多..没有争论意义.
说实在的,镜头还要看它的价格. 否则直接上蔡司,莱卡....多干脆.

[ 本帖最后由 little_robert 于 2011-6-10 12:38 编辑 ]
作者: NVIDIAC    时间: 2011-6-10 12:39
原帖由 little_robert 于 2011-6-10 10:54 发表


可能您的确是碰到了个不好的.或着拆修过没有组装好的镜头...
我在本月售出两个135/2.8后,网友做了客观的比较,(好像是与日本135).我也在售出第三个135前做了
镜头分辨率测试..在2,8光圈下,成像属于优秀,,,现在镜头 ...


不会是我的显示器坏了吧?我怎么看着都是虚的?
作者: easonl    时间: 2011-6-10 12:59
"皇帝的新衣"
作者: little_robert    时间: 2011-6-10 13:10
原帖由 NVIDIAC 于 2011-6-10 12:39 发表


不会是我的显示器坏了吧?我怎么看着都是虚的?


2.8光圈下.图虚很正常,不是看虚的问题.是要看在哪个格挡中尚能分清条横
作者: solagon    时间: 2011-6-10 13:34
东德 我对tessar印象不错
作者: little_robert    时间: 2011-6-10 13:47
原帖由 solagon 于 2011-6-10 13:34 发表
东德 我对tessar印象不错


是吗?带朋友出过.一个给了ALFRED,另外一个送人.
下次自己留一个
作者: 罗生门    时间: 2011-6-10 13:57
潘太康个体差异有点大吧,我用标头和135感觉都不错,那个29/2.8有点差了
作者: little_robert    时间: 2011-6-10 13:59
原帖由 罗生门 于 2011-6-10 13:57 发表
潘太康个体差异有点大吧,我用标头和135感觉都不错,那个29/2.8有点差了


同意,这是客观的.这个广角在大光圈时边缘很差,要收到8才行...这是公认的.所以有许多人觉得
这个镜头难以驾驱
作者: xfish    时间: 2011-6-10 14:13
冬菜还是不错的   潘太康和meyer主要是一部分人在炒作
当年就不怎么上档次    镜头素质和同期日头差不多  甚至要更差一些
要玩M42还是入几个冬菜玩玩
作者: szzm555    时间: 2011-6-10 14:14
东德头,东德头,要是真好,还是那个价格吗
作者: alfred    时间: 2011-6-10 19:49
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什么事先找自身原因。。。
作者: 郑安安    时间: 2011-6-10 20:46
原帖由 alfred 于 2011-6-10 19:49 发表
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什么事先找自身原因。。。



原因就是挺别人叨叨德味太多=。=!
作者: mhtl    时间: 2011-6-10 23:18
一股德味扑面而来,呵呵呵
作者: gongchen5411    时间: 2011-6-10 23:51
Pancolor50/1.8
Tessar50/2.8(被称作鹰眼的那支)
都很好,非常喜欢。
潘太康,还是算了吧,档次确实差些,跟我以前扔掉的一个什么梅耶50/2.8差不多。
这都是硬给炒上去的,现在转炒俄头了。
作者: 郑安安    时间: 2011-6-11 00:20
原帖由 gongchen5411 于 2011-6-10 23:51 发表
Pancolor50/1.8
Tessar50/2.8(被称作鹰眼的那支)
都很好,非常喜欢。
潘太康,还是算了吧,档次确实差些,跟我以前扔掉的一个什么梅耶50/2.8差不多。
这都是硬给炒上去的,现在转炒俄头了。 ...


tessar用过。不过是在胶片上用的,当时没上DSLR,没有可靠对比。
作者: ideal    时间: 2011-6-11 00: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fred    时间: 2011-6-11 01:23
最然谈不上多好,但也没那么恶心吧?另外到底啥是德味儿啊?

_MG_3212.jpg (103.36 KB, 下载次数: 30)

_MG_3212.jpg

_MG_4220.jpg (114.79 KB, 下载次数: 20)

_MG_4220.jpg

CRW_0747.jpg (108.91 KB, 下载次数: 27)

CRW_0747.jpg

CRW_0766.jpg (108.43 KB, 下载次数: 19)

CRW_0766.jpg

CRW_0780.jpg (109.95 KB, 下载次数: 19)

CRW_0780.jpg

_MG_4220.jpg (114.79 KB, 下载次数: 24)

_MG_4220.jpg

_MG_4424.jpg (114.2 KB, 下载次数: 18)

_MG_4424.jpg

_MG_4430.jpg (114.89 KB, 下载次数: 19)

_MG_4430.jpg

作者: 晏亮    时间: 2011-6-11 02:04
效果很不错嘛!
作者: ace    时间: 2011-6-11 03:08
效果很不错.
色彩浓郁浑厚,油润,高光位有层次不死白,大概就是德味吧.
作者: r310sc    时间: 2011-6-11 05:04
天赛 镜组很可以了!手里不少天赛头!出片放心
作者: gongchen5411    时间: 2011-6-11 14:14
老A纯属上来亮技术的。
作者: 矛盾的小熊    时间: 2011-6-11 17:40
曾经只有一个镜头,就是pentacon 50/1.8

很喜欢
作者: simon    时间: 2011-6-11 22:26
pentacon-29mm/2.8


则是我用在小数码上的挂机标头、相等于47mm(当旁轴来使)下面两张分别是最近对焦和无限远f4光圈……

1.JPG (51.09 KB, 下载次数: 29)

1.JPG

2.JPG (105.3 KB, 下载次数: 16)

2.JPG

3.JPG (98.57 KB, 下载次数: 29)

3.JPG

作者: 艾黎舍    时间: 2011-6-11 22:38
29/2.8这枚头很有特点,全开有类似柔光的效果,光渗严重,收到F4就非常锐,但是边角不行,就算收到F8也不行。曾经和施耐德28/4对比过,光论边角的话,PENTACON 应该属于被扁的满地找牙了。但是某些情况下,这种缺点也可以变成优点    曾经看过R35/2.8和Contax 35/2.8的对比,莱卡的边角同样不行,可谁又能说R35/2.8不是好头呢?
作者: 艾黎舍    时间: 2011-6-11 22:42
另外PENTACON 50/1.8也有很多版本,有早期斑马版(前镜片蓝色镀膜)、后期斑马(前镜片蓝紫色镀膜)、MC版等,成像风格也不太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就三四百的身价来说,个人觉得这个头还是不错的入门头,至少要比现在炒的火热的某些俄头要好些
作者: alfred    时间: 2011-6-11 23:17
我反感动不动就镜片抛光、镀膜什么的----那是因为连镜片的曲率等等基本参数包括整体镜组的制造规格都不了解的情况下说如何如何保证效果,那是纯tm扯淡。。。
我反感动不动就电影头、监控器头什么的----那是因为什么东西就该用在什么上面,画幅大小以及相应镜头需要的像场乃至良好校正有效像场是实打实摆在那儿不容扯淡的。。。
我反感动不动就改口----那是因为一个镜头的稳定性不光取决于镜片本身,镜头的机械结构本身就影响着镜组的相对或者绝对位置,同样也会影响着光圈的准确性,没有任何专业仪器校正条件下胡来那一样是扯淡。。。
我同样反感动不动就这镜头怎么高光好怎么暗部好怎么怎么油润----那是因为最终看到的照片收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感光元件、胶片、曝光量、对焦距离以及光圈大小和相距物距等等等等影响到最终拍摄的没一个环节。先不说如何去分析,单说稀里糊涂自动曝光那么一排。出来的色儿没准都不对,谈不上什么再分析镜头如何如何。。。


这就跟买车似的。。。北京整个六环里面堵得跟一锅粥似的,动不动哪儿加速性能如何如何,最高限速二百几三百几如何如何。。。先不说有没有场合让你开到那速度。就说现在这二十几天速成拿本儿这个,真来个八缸、十二缸的车,敢往二百以上踩么?。。。。多半儿一百六就得吓死。。。。
作者: 1150PM    时间: 2011-6-12 01:03
总是有一部分人在炒作,拼命地炒,挺没意思的,以前便宜,玩玩还可以,现在就挺不值得了,很多明明是一样的东西,就是商标不同,也要贵个几倍,特别不理解
作者: 郑安安    时间: 2011-6-12 01:06
老A技术牛逼刀子嘴。都是老面孔我也有数。


如果真的是pentacon质量控制不行的话,那确实是厂家问题,我这个帖子也没错。
如果是老A牛逼的扬长避短的话。恩,只能说真的很牛逼。

改口我也反对。但是转接我支持。反正是玩玩,心态放好不用较真便是。
作者: 1150PM    时间: 2011-6-12 01:26
其实东德也就比苏联镜头好一些,前期的不错,但是中后期,很多都是兼并下来的厂商做的,质量控制根本就一般,我记得两年前,买一个meyer 50 1.8 ,300多能买到的,但是现在呢,而且meyer跟pentacon就是一个东西,价格,有点差距。东德镜头差不多都是被炒上去的,什么三剑客,牛头,龙头,花头很多
作者: alfred    时间: 2011-6-12 01:44
这不是技术不技术的,都是raw直出的片子,镜头也是各个时期的50/1.8 135/2.8出来的。问题在于不是说对于某个镜头扬长避短,对任何器材都是通用的。任何镜头,哪怕算上那些天价的吹得牛逼得天花乱坠的,如果仅仅随随便便去用,一样不怎么样。原来我回帖说过一句,好镜头不会直接出好片子,只不过是在一般镜头的成像基础上锦上添花而已,说白了就是体现个什么特点而已。而如何使用才是关键,这个“如何使用”适用于所有器材。

同样拿开车打个比方。那1.0排量的小车撑死了也开不了多快。喜欢玩儿这个的自然觉得开着没劲,可那6.0排量的那个如果说同样还是二把刀的方法去开,上来猛给一脚油儿那只能说死得快点儿。打橄榄球拼身体,可是没有过人技术,再壮人俩人上来一块儿来个擒抱也百分百扑那儿了。但这并不能说明那6.0的车不安全,也不能说明这打球儿的身体不行。

在没有一个标准化或者足够严谨的测试、评判条件的基础上,不要轻易对什么东西下结论。


再者说了,这不同镜头特点不同,所谓“好镜头”也不是万金油,说他干嘛都牛逼得不得了。只不过是他更具有容易被人观感接受的特点而已。就拿pentacon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多好的镜头,并经打一开始他那产品定位就在哪儿呢,但同样他有很鲜明很优秀的特点。用对了一样是很出色的镜头。如果把他综合水平比作一个木桶的话,那这特点不过是木头边上多出来的一块木头。但是不是存在短的,那肯定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的镜头虽然特点鲜明,但短板一样显著。就是一工具而已,针对自己的目的以恰当的方法给他用在恰当的地方就完了。


至于什么这神话那传奇这铭镜那玉又什么什么剑客的这个。。。纯扯淡。。。。看这措辞就够写意的。如果单独分析器材,大把客观数据哪儿摆着呢。在这么一个用各种物理、机械等等方面知识去分析的场合下用一大堆文学上的形容词,那不就扯淡了么。。。

现在这些事儿有点跟过去弹琴似的。一帮孩子问xx设备好不好,能不能出xx的音色云云。。。。都妄想千八百买个什么就怎么怎么着了。问题是理论上仅仅硬件上复制他需要的那些东西可能就得让他卖房了,更何况真有那硬件条件了,会弹么?手练利落了,懂乐理么?。。。

所以说这什么事儿往往都是一套系统的东西,单独拿出来说具体某一项也不具有什么意义的。瞧人医院这点就特好。。。。头疼脑热看内科去,磕碰或者长个疖子什么的看外科去。
作者: ace    时间: 2011-6-12 03:03
我觉得镜头之间是有各种差别的,质量,性能,操控性,品牌...等等,过于理性的就不好玩了,如果有镜头检测仪并且出示唯一的好镜头的权威标准,不是好事,很快就玩没兴趣了,玩的过程很重要,我觉得在一定理性的基础上加上感性才有现在这多姿彩的世界.
   玩得开心最重要,我想这也是摄影玩家和职业摄影师的区别.
作者: 郑安安    时间: 2011-6-12 04:10
原帖由 alfred 于 2011-6-12 01:44 发表
这不是技术不技术的,都是raw直出的片子,镜头也是各个时期的50/1.8 135/2.8出来的。问题在于不是说对于某个镜头扬长避短,对任何器材都是通用的。任何镜头,哪怕算上那些天价的吹得牛逼得天花乱坠的,如果仅仅随随便便去用,一 ...



我只是很直观地说“失望”也就是不如想象的满意,测评也只是个人针对入手镜头的粗浅感觉。虽然也确实力求尽可能严谨,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用同样参数拍摄了同一场景。
RAW的问题我知道。我自己专门换了SD卡,只拍RAW了。
发贴的目的也就是看看大家的经历和态度。
当时测试片看着也还成,放到中华网也不会怎么被喷,但确实自己手里有对比片,高反差下的紫边这种傻子都看得出来的事情,没办法啊。
400入的白头ST35,确实实惠,300入的有镀膜的pentacon,也不高。这点价格差距,多少也是对价值差距的反映。

入手那两个镜头真的对我来说没啥意义。我想尝试pentacon确确实实是骑马找驴了。

老A道理也就不用多说啦。
就这个帖子内,你的回答侧重于“没多差”,我的问题则是侧重于“没多好”。记得毒药就说过,数码时代让很多平庸(没多好也没多差)老头有了化肥浇灌的第二春,pentacon是个典型,helios也是个典型。
毕竟也是正规厂家的正规量产上市的产品,不可能有多烂。


如前面所述,怪只怪叨叨德味的人太多,各种炒作镜头的人太多。不管我是不是选错了所谓“德味”的镜头,反正在我看来pentacon的镜头确实没有各个厂家该规格的廉价定焦实用。
老头再怎么有“味道”工艺好下料足,光学技术终究还是进步的。玩玩的,尝试尝试的,都无所谓。我这样的帖子,其实也是为盲目炒作浇点冷水

本来想开的帖子话题更大,是直接讨论德头的。后来想想还是不要地图炮,就事论事直接说自己的感受比较好。呵呵
作者: 风暴之影    时间: 2011-6-12 10:55
嗯,其实我觉得,现在很多人都在一些商家的炒作下,盲目相信了所谓的德味等,就花了不值那么价格的钱买了一大堆头。像PENTACON MEYER这些头,当初VEB的定位就是主打中低端,高端由冬菜来完成,就算是冬菜,其除了广角和长焦,其他焦段的也不比其他镜头贵,甚至便宜很多。不过现在的价格已经这么高了,还有俄罗斯器材也是,我宁愿玩几百块的大姑妈或者妈咪呀
作者: 178635171    时间: 2011-6-12 11:12
我个人比较喜欢日系的清新风格,所以从来对“德味”不感冒
作者: ace    时间: 2011-6-12 12:13
我喜欢“德味”,近日与时俱进入了两只日本现行版蔡司,和CZJ一比确实区别较大.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11-6-12 12:19
原帖由 ace 于 2011-6-12 12:13 发表
我喜欢“德味”,近日与时俱进入了两只日本现行版蔡司,和CZJ一比确实区别较大.


成像都有啥区别??请科普科普
买不起现行版蔡司  只能等别人分享用后感了……
作者: ace    时间: 2011-6-12 13:00
主要是"色薄",曝光要非常准确或稍欠曝才找到一点CZJ的效果,高光部分层次不足容易"死白"是最大的感受,其中,135/1.8ZA的感觉差别少一些,24/2ZA差别就比较大了,我还有一只R35/1.4,可能比较敏感这里就不提其中的感受了,老镜头主要是玩味道的说法我觉得是对的,否则,真不知道老镜头还有啥好玩的.
      当然,除此以外,因是现代版镜头,操控性好自不必说,光圈全开时边角的锐度也比老镜头好很多,24/2ZA光圈全开时在某些对焦距离上边角的锐度甚至让我觉得别扭,感觉镜头在设计上有过分的"人为干涉".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11-6-12 13:12
原帖由 ace 于 2011-6-12 13:00 发表
主要是"色薄",曝光要非常准确或稍欠曝才找到一点CZJ的效果,高光部分层次不足容易"死白"是最大的感受,其中,135/1.8ZA的感觉差别少一些,24/2ZA差别就比较大了,我还有一只R35/1.4,可能比较敏感这里就不提其中的感受了, ...


多谢分享!
作者: huangamati    时间: 2011-6-12 13:29
用过pentacon 50/1.8后期版的拍黑白
建议LZ用pentacon来拍拍黑白看看再对比
作者: 郑安安    时间: 2011-6-12 13:53
原帖由 huangamati 于 2011-6-12 13:29 发表
用过pentacon 50/1.8后期版的拍黑白
建议LZ用pentacon来拍拍黑白看看再对比



我用super takumar就是转黑白的多。
与pentax相比,pentacon在这方面依旧没有优势
现在也就靠浓郁色彩(很容易脏的那种)混口饭吃。
作者: little_robert    时间: 2011-6-12 16:44
原帖由 郑安安 于 2011-6-12 13:53 发表



我用super takumar就是转黑白的多。
与pentax相比,pentacon在这方面依旧没有优势
现在也就靠浓郁色彩(很容易脏的那种)混口饭吃。


朋友可否告诉我您用的哪款SUPER TAKUMAR 是70年前产的吗?
还有PENTACON 版本也比较复杂,也请详细说明一下..我现在有点稀里糊涂,
曾经听说那款TAKUMAR 35/3.5 出片色彩偏黄,不知是否是您的这款?

谢谢.
作者: 郑安安    时间: 2011-6-12 20:40
原帖由 little_robert 于 2011-6-12 16:44 发表


朋友可否告诉我您用的哪款SUPER TAKUMAR 是70年前产的吗?
还有PENTACON 版本也比较复杂,也请详细说明一下..我现在有点稀里糊涂,
曾经听说那款TAKUMAR 35/3.5 出片色彩偏黄,不知是否是您的这款?

谢谢. ...


SMC出现与1971年,而SUPER TAKUMAR中,35/3.5和55/1.8确为较早面世的镜头。可以确认是70年代之前产品。

pentacon没研究过,不好回答。

我的ST35/3.5镜头没有出现明显偏黄。另外,宾得的DSLR机身对老镜头的支持在白平衡方面都非常棒。基本AWB就很不错了。
作者: little_robert    时间: 2011-6-12 20:59
原帖由 郑安安 于 2011-6-12 20:40 发表


SMC出现与1971年,而SUPER TAKUMAR中,35/3.5和55/1.8确为较早面世的镜头。可以确认是70年代之前产品。

pentacon没研究过,不好回答。

我的ST35/3.5镜头没有出现明显偏黄。另外,宾得的DSLR机身对老镜头的支持在白平衡方 ...


谢谢答复.原来如此,和机身有着密切关系..

总体而言.TAKUMAR 的价格普遍比潘家贵.这是事实.TAKUMAR 的手感很优异.作工也好
但不能用于5D全幅.而PENTACON 29/2.8 MC 没有任何问题.这点上用户还是要考虑的.
作者: 郑安安    时间: 2011-6-12 21:02
原帖由 little_robert 于 2011-6-12 20:59 发表


谢谢答复.原来如此,和机身有着密切关系..

总体而言.TAKUMAR 的价格普遍比潘家贵.这是事实.TAKUMAR 的手感很优异.作工也好
但不能用于5D全幅.而PENTACON 29/2.8 MC 没有任何问题.这点上用户还是要考虑的. ...



5D是苦逼啊!1DS才能没压力啊!

佳能就是奸在产品档次分得特鲜明。。。看看都是全画幅,机身的取景系统5D就是没有1DS下料足。
作者: 炮火急袭    时间: 2011-6-12 23:11
现在手里有个格里奥斯44M4,以前有一次收了一支潘太康50/1.8,然后就把这个44M4出了,结果觉得这个P头还不如原来的44,正好收我镜头的哥们说改尼口的44在胶片机上打板,于是要了回来把这个P头出给他了。。。这个不打板
作者: 郑安安    时间: 2011-6-12 23:13
原帖由 炮火急袭 于 2011-6-12 23:11 发表
现在手里有个格里奥斯44M4,以前有一次收了一支潘太康50/1.8,然后就把这个44M4出了,结果觉得这个P头还不如原来的44,正好收我镜头的哥们说改尼口的44在胶片机上打板,于是要了回来把这个P头出给他了。。。这个不打板 ...


那不是两全其美各取所需啦~~~恭喜哈
作者: alfred    时间: 2011-6-13 12:45
helios除了最早的原版44和后来由别的场子做的77m-4以外,其他的恕我直言就是垃圾。拍卷胶片什么都明白了。确实值过去那价格,但是顶多也就值那价格。什么“八羽怪”什么“小b”纯扯淡。。。
作者: gongchen5411    时间: 2011-6-13 12:50
原帖由 alfred 于 2011-6-13 12:45 发表
helios除了最早的原版44和后来由别的场子做的77m-4以外,其他的恕我直言就是垃圾。拍卷胶片什么都明白了。确实值过去那价格,但是顶多也就值那价格。什么“八羽怪”什么“小b”纯扯淡。。。 ...
赞同,要看什么镜头怎么样,拍胶片就看出来了,数码机身,没有太差的。
作者: 郑安安    时间: 2011-6-13 13:23
原帖由 alfred 于 2011-6-13 12:45 发表
helios除了最早的原版44和后来由别的场子做的77m-4以外,其他的恕我直言就是垃圾。拍卷胶片什么都明白了。确实值过去那价格,但是顶多也就值那价格。什么“八羽怪”什么“小b”纯扯淡。。。 ...


数码时代让很多平庸(没多好也没多差)老头有了化肥浇灌的第二春,pentacon是个典型,helios也是个典型。
作者: little_robert    时间: 2011-6-13 13:56
也说不上什么价格算高.什么叫炒做.手头的破烂HELIOS 44-2滤镜处摔坏.光圈漏油.77年产品.没有把它当垃圾出.是因为能引起太多的成色上的争论..上张图.没有任何后续加工.光圈F2.0
图片曾经网上贴过.忘了何时/

IMG_2291.jpg (83.84 KB, 下载次数: 14)

IMG_2291.jpg

作者: little_robert    时间: 2011-6-13 14:46
http://www.camgle.com/thread-222261-1-1.html
就在我刚发图后.长春大德的同类镜头已被抢走.不能说我有任何炒作行为.
我觉得老A 兄说的那句话在理.   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 !!!
也就是因为有了数码的灵活性加上人们可以动脑动手,才使得古老的破烂从新焕发出青春.
作者: 工兵    时间: 2011-6-13 14:56
从没对镜头失望过,其实也就是没仔细对比过,也不太会对比.就是个业余玩玩,对自己要求很低.
50 1.7 淘宝百元内购得.(本网阿静的吧?分不太清了)

00000119-1.jpg (104.57 KB, 下载次数: 15)

无铭牌 50 1.7

无铭牌 50 1.7

作者: 工兵    时间: 2011-6-13 15:02
虽然是玩,我拍的时候都很认真,然后该啥样是啥样,我总不能故意往差了拍吧,除了认真,我再多使出吃奶的劲也不会提高半分.
55 1.8 淘宝两百元内购得.

00003860.jpg (111.34 KB, 下载次数: 17)

55 1.8

55 1.8

作者: 工兵    时间: 2011-6-13 15:04
haiou 58 2
百元内,也是本网的卖家,记不清了.

00003792.jpg (108.76 KB, 下载次数: 9)

海鸥 58 2

海鸥 58 2

作者: 炮火急袭    时间: 2011-6-13 15:12
虽然数码相机不挑镜头,本来平平的镜头也能有好的表现,尽管在胶片上有区别

但是,现在毕竟已经进入数码时代,胶片不论是机身还是照片都已经越来越少了,就算好多玩手动镜头的也是用数码相机拍摄,因此以现在的情况看,能上数码相机并出好照片的镜头就是好镜头 毕竟摄影是以出照片为主的,不论什么介质

当然,上面说的是135胶片机,它们面对数码的冲击已经没多大优势的,不过大中幅胶片另当别论
作者: alfred    时间: 2011-6-13 16:17
原帖由 郑安安 于 2011-6-13 13:23 发表


数码时代让很多平庸(没多好也没多差)老头有了化肥浇灌的第二春,pentacon是个典型,helios也是个典型。
pentacon在胶片上就很不错,helios就成问题了。苏联的小微和大微以及饼干头在胶片上倒是还不错
作者: 懒猫    时间: 2011-6-13 17:54
原帖由 little_robert 于 2011-6-13 14:46 发表
http://www.camgle.com/thread-222261-1-1.html
就在我刚发图后.长春大德的同类镜头已被抢走.不能说我有任何炒作行为.
我觉得老A 兄说的那句话在理.   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 !!!
也就是因为有了数码的灵活性加上人们 ...
说的有道理。
作者: 懒猫    时间: 2011-6-13 19:07
原帖由 alfred 于 2011-6-11 23:17 发表
我反感动不动就镜片抛光、镀膜什么的----那是因为连镜片的曲率等等基本参数包括整体镜组的制造规格都不了解的情况下说如何如何保证效果,那是纯tm扯淡。。。
我反感动不动就电影头、监控器头什么的----那是因为什么东 ...
同感。
作者: picobird    时间: 2011-6-13 20:02
东蔡头没被拆过的 可以玩
拆的千万不要碰
作者: alfred    时间: 2011-6-14 03:17
原帖由 picobird 于 2011-6-13 20:02 发表
东蔡头没被拆过的 可以玩
拆的千万不要碰

赞同。东德的很多镜头机械结果是很微妙又脆弱的。以biotar为例。屁股上有个调节光轴的环。一般动过后根本没人从外观上看得出来,但成像却有差别。但是一般家里或者作坊是根本没有较准条件的。再譬如meyer/pentacon的一些头,后组也有类似功能的设计,甚至后组完全是螺丝卡住而不是螺纹拧紧,非常不稳定的设计。私自动过百分百出问题
作者: 工兵    时间: 2011-6-14 11:56
原帖由 alfred 于 2011-6-14 03:17 发表

赞同。东德的很多镜头机械结果是很微妙又脆弱的。以biotar为例。屁股上有个调节光轴的环。一般动过后根本没人从外观上看得出来,但成像却有差别。但是一般家里或者作坊是根本没有较准条件的。再譬如meyer/pentacon的 ...

二手风险大,拆擦没办法看出来.
别说拆擦了,抛光镀膜都不是难事,有条件的人几乎0成本.有条件的玻璃都能仿一块.
我是没法看出,等我照片出来发现镜头不对都半年以后了.
作者: alfred    时间: 2011-6-14 13:45
原帖由 工兵 于 2011-6-14 11:56 发表

二手风险大,拆擦没办法看出来.
别说拆擦了,抛光镀膜都不是难事,有条件的人几乎0成本.有条件的玻璃都能仿一块.
我是没法看出,等我照片出来发现镜头不对都半年以后了. ...

其实大部分镜头还是有一定的方法可以肉眼去识别有没有某些对镜头有影响的拆修的可能性的。但是这一方面得靠学习相关背景资料和知识一方面就是积累经验。但是很多头也正是因为类似这样的原因毁掉了。我之所以整天嚷嚷反对改口反对土作坊镀膜抛光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个。尤其是改口,本身都是停产的镜头,坏一个少一个,但是为了利益就不顾客观条件限制来对镜头动手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事儿。当然做生意角度来讲,镜头如何无所谓,卖出去就行,自己未必就用这些。但是从玩儿或者说使用角度来讲,这根本是爆殓天物。一般那种仅仅调调螺纹什么的相对还好说,我见过最离谱的是有的帖子里有人牛逼哄哄的介绍经验,说什么去掉某个镜片或者移动某个镜片什么的云云。。。我觉得这tm简直无知透顶了。。。。最可恨的是他还以讹传讹。。。。

所以我说,国人一直有以讹传讹听风就是雨特别容易被煽动对某些事物趋之若鹜的习惯。往往不加思考就跟风。事实上什么东西都是需要做一些功课的。商人为了利益固然会对货物进行吹捧和美化,但是如果因为自己不做功课被坑了也挺活该的。

还说道这镜头改动后对成像影响的问题,相对而已绝大多数日本头和俄头到没有太多这类问题,苏联东西是结构太简单了,日本东西是结构简单但是设计巧妙。相对而言德国的那种“繁琐”或者“不稳定”也是体现出了不同地域在镜头设计思路方面的取向的不同。面子上是德国东西更不稳定,但反过来说也存在更灵活的“可定制性”。当然这个“定制”不应该是在没有任何校准条件辅助的情况下。所以说,在没有搞清一些基本问题钱,对一个器材去下个绝对的判定是不恰当的,就拿这帖子里所有恢复中提到的各种影响条件来说,可以影响到最终效果的太多了,人本身的、器材的等等等等。重要的是先踏实下来去从自己可以解决的各方面入手去排查,如果确定器材不适合自己再换也来得及。当然这些年手动头逐渐被热炒,相应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改过的、拼凑的东西全出来了是客观现实。毕竟什么东西只要他的价值提升,相应的各种乱七八糟的就肯定会出来。。。假邮票、假纪念币、假古董、翻新拼凑的各种什么自行车、镜头、钟表等等都存在。前几天新闻还在说,ccav那《鉴宝》上老哪儿给人鉴定的专家最后被人告了,说他几百万卖的汝窑碗根本就是个假货,而且就是他本人自己烧的。这类事儿太多了,不新鲜了。现在风气不如过去了。
作者: 云中的猫    时间: 2011-6-14 15:46
以前先买了44-2,后来买了小b就出了,不一样的东西。当然44-2素质也还不错。
作者: 工兵    时间: 2011-6-14 17:14
原帖由 alfred 于 2011-6-14 13:45 发表

其实大部分镜头还是有一定的方法可以肉眼去识别有没有某些对镜头有影响的拆修的可能性的。但是这一方面得靠学习相关背景资料和知识一方面就是积累经验。但是很多头也正是因为类似这样的原因毁掉了。我之所以整天嚷 ...

认同alfred师傅所说,我基本也是这思路.
但普通人发现镜头问题很难,过手的镜头少,没有可对比的镜头.

古董的事今年315就报了,给钱就行,证书是假的,开证书的专家可是真专家啊.这专家的地位收入要比玩镜头的高吧.
前几天刚看<读者>上写的,一画家因人情给人鉴定字画,假定真,嘴里还念叨着:懂得人一看就知是假的,不懂的反正也不懂.哈哈.
央视的某个节目还详细说过一件有意思的事,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在市面上发现一种稀有瓷器,反复鉴定认为是真的,决定全部收购,结果越收购越多才知是假,最后找到了源头,人家就是仿制便宜卖,贩子当真的卖,专家看不出,竟有这事.
作者: 工兵    时间: 2011-6-14 17:36
说件身边的事,我有一台edwards真空泵,进了脏东西,正常能用,仪修的人要试试清洗一下,拆开后我看过,结构很简单,就几个大铁块,估计比他平时维修的东西要简单多了.仔细清洗后,再装起来就不能用了,真空度达不到了,而且差太多.
机械公差精度不够,无法复原.
镜头也一样,主要是看不出,除非同样的镜头仔细对比.
镜头对画面的表达影响有多大,需要多好的镜头来照相,那是另外的话题了.
作者: alfred    时间: 2011-6-14 17:59
这其实有时候就需要一个“折腾”,同一个型号的镜头来来去去进进出出好多个。这样同款头多次拍照比对后,大概能得出一个尽可能接近这款头本来的成像效果的特点的概念。这杨一来对挑选镜头有个概念,再者到用的时候也知道什么镜头什么特点该用到什么用途上如何发挥等等。
作者: 五十六条大汉    时间: 2011-6-14 23:02
我平时就主要用全系列的潘泰康镜头,30/3.5出了换为29/2.8,还有50/1.8、135/2.8,还有个50/2.4,之前还用过一个50/2.8(3片玻璃的斑马头),反正没有失望的感觉,在此之前用的是太库玛35/3.5、50/1.4、55/1.8、135/3.5,对焦的手感,的确是太苦玛优胜,不过论成像,除了锐度稍高,色彩和反差控制都不咋的,所以全部处理掉了,潘泰康镜头大光圈和小光圈的成像完全就是截然不同的,无论是色彩、锐度和反差都一样,而这种差异,窃以为也是一种迷人之处,就看你怎么用好,潘泰康镜头都是多年前就存在的产品,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数码,在胶片上并不存在紫边问题,用在胶片上成像相当漂亮!
作者: 五十六条大汉    时间: 2011-6-14 23:05
阴天色彩的表现才是最考验镜头的,那时候可没有数码技术,胶片上的成像全看镜头!

nEO_IMG_016.jpg (61.59 KB, 下载次数: 11)

nEO_IMG_016.jpg

作者: gundamchar    时间: 2011-6-14 23:24
顶一张潘太康50 1.8~~宾得SPF~

625e9402n82b56032e380&690.jpg (82.41 KB, 下载次数: 9)

625e9402n82b56032e380&690.jpg

作者: 五十六条大汉    时间: 2011-6-14 23:42
再来,还是阴天下的成像。

nEO_IMG_012.jpg (63.17 KB, 下载次数: 19)

nEO_IMG_012.jpg

作者: 五十六条大汉    时间: 2011-6-14 23:55
傍晚时分,天色已开始昏暗,并没有失望的感觉。

nEO_IMG_003.jpg (61.35 KB, 下载次数: 21)

nEO_IMG_003.jpg

作者: 五十六条大汉    时间: 2011-6-15 00:03
极端光比,室内阴暗环境下屋顶天窗一束阳光打进来,精彩的光影啊!

nEO_IMG_035.jpg (48.85 KB, 下载次数: 22)

nEO_IMG_035.jpg

作者: 五十六条大汉    时间: 2011-6-15 00:09
前焦外和蓝色

nEO_IMG_011.jpg (77.34 KB, 下载次数: 16)

nEO_IMG_011.jpg

作者: 五十六条大汉    时间: 2011-6-15 00:21
明早有时间上一组太苦玛的,水饺去
作者: 五十六条大汉    时间: 2011-6-15 07:00
上一组太库玛,套在APS-c的DSLR上拍的。

调整大小 傍晚.jpg (59.47 KB, 下载次数: 21)

调整大小 傍晚.jpg

调整大小 傍晚[1].老路.jpg (52.84 KB, 下载次数: 23)

调整大小 傍晚[1].老路.jpg

调整大小 傍晚的小巷.jpg (51.05 KB, 下载次数: 17)

调整大小 傍晚的小巷.jpg

调整大小 再看焦外和锐度.jpg (58.12 KB, 下载次数: 22)

调整大小 再看焦外和锐度.jpg

调整大小 正午大光圈.jpg (59.48 KB, 下载次数: 26)

调整大小 正午大光圈.jpg

作者: 无定河    时间: 2011-6-15 07:13
过来看看,有点意思。
作者: 五十六条大汉    时间: 2011-6-15 08:13
制作镜头可不像在PS里拉曲线,你想咋整就咋整,每家厂商都是花了不知多少精力去研究玻璃配方,了解玻璃特性然后设计制造镜头,特别是以前计算机技术没有现在发达,设计一个镜头光计算数据都得花掉不知多少吨纸张,胶片不同数码,前期机子内部先做处理,后期人工还可以继续PS调,镜头表现力是咋样,来不得半点虚假,轻描淡写的以为XXX镜头不过就是XXX,的确是有点那个了,德国镜头在色彩和层次方面的确是有自己独到之处,这点不必怀疑,其实任何镜头都是神马浮云,关键在于人怎么理解镜头,怎么合理应用镜头和摄影技法拍出好作品。
作者: wxltv2005    时间: 2011-6-15 08:25
原帖由 五十六条大汉 于 2011-6-15 08:13 发表
制作镜头可不像在PS里拉曲线,你想咋整就咋整,每家厂商都是花了不知多少精力去研究玻璃配方,了解玻璃特性然后设计制造镜头,特别是以前计算机技术没有现在发达,设计一个镜头光计算数据都得花掉不知多少吨纸张,胶片不同数码,前 ...

作者: little_robert    时间: 2011-6-15 09:07
林深鸟多.深受启发的贴子.
看来谈论任何事情,都要本着探索的口气,千万不能下结论过早.
作者: 176660278    时间: 2011-6-15 09:11
原帖由 五十六条大汉 于 2011-6-15 08:13 发表
制作镜头可不像在PS里拉曲线,你想咋整就咋整,每家厂商都是花了不知多少精力去研究玻璃配方,了解玻璃特性然后设计制造镜头,特别是以前计算机技术没有现在发达,设计一个镜头光计算数据都得花掉不知多少吨纸张,胶片不同数码,前 ...


支持!
作者: 工兵    时间: 2011-6-15 11:14
我看大家观点都差不多,只是侧重不同.片子也都好看.
器材的差异是肯定的,就象我们每天吃的大米一样,不同的我们没按"狗米""牛米"来划分它,多是关心别买陈米.
没有测试器材的能力,我就简单的把它理解为驾驭能力还不够,质量要求不同或者适用范围不同.全色卷宽容度高,拍小光比的场景就体现不出优势,就是灰,还要在冲印洗上"PS".
作者: 工兵    时间: 2011-6-15 11:22
原帖由 gundamchar 于 2011-6-14 23:24 发表
顶一张潘太康50 1.8~~宾得SPF~

这张片子我看到了光圈,正好我有个问题要问,
这张是海鸥58/2

不知上不了图了,显示无效的图片文件.
作者: 胖子哦    时间: 2011-6-15 11:42
哪有全能的东西呀,关键看在怎么用
才进了个潘太康50/1.8,200元
我觉得阴天色彩不错,大光圈适合特殊需要
就这价钱,能有两点可用,已经很不错了
作者: 工兵    时间: 2011-6-15 11:59
"无效的图片文件"怎解决?

[ 本帖最后由 工兵 于 2011-6-15 12:04 编辑 ]
作者: 老男人    时间: 2011-6-15 12:04
镜头的好坏不是凭曲线和评分决定的。pentacon 200/4给了我很深的影象,虽然早已不再拥有,但我对潘太康有好的印象,虽然他的做工很差。镜头的好坏应该是由你自已决定的,你喜欢,他就是好。你不喜欢,都是浮云。
作者: 五十六条大汉    时间: 2011-6-15 12:46
前辈猪头唛说过——世上没有一支“万能镜”
作者: 五十六条大汉    时间: 2011-6-15 13:15
http://www.camgle.com/thread-222624-1-1.html

各位有空去交流一下吧
作者: ace    时间: 2011-6-17 00:52
数码确实让镜头趋于同一化,很遗憾,玩胶片如果仅限于灯片观享,也很难尽兴啊.
作者: max    时间: 2011-6-17 02:10
pancolar 50 1.8 手上有只没拆..成色也完美的..

但是这头和之前玩的CZJ 58 2比..细腻度不够..

还有就是茶片那说50 1.8在像素越高越能发挥..但是在我用来..在像素越高的机子上,这头反而不及CZJ58 2..

发觉,帖子不能尽信..只能参考...比如每个人的走路姿势都不一样但是走路方式一样 ..




欢迎光临 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https://bbs.camgl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