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标题: 国鸟在心中飞翔──记我的海鸥58/2镜头 [打印本页]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2-9-25 01:12
标题: 国鸟在心中飞翔──记我的海鸥58/2镜头
国鸟在心中飞翔
──记我的海鸥58/2镜头
二○一二年九月二十四日

最近这些年,前后用过几十支镜头,其中也不乏名镜。一直想找一支高性价比的镜头挂机,按理说,性价比最高的镜头应该是标准镜头,成像优异不说,价格便宜量还足。于是先用过佳能50/1.4USM,接着是潘太康Tessar2.4/50,然后是康泰时Planar1.4/50 T*,比较而言,康泰时的标头还是棒,蔡司自己把它称为“人类能制造出来的最好的标头”,可惜这头现在价格也涨得厉害,成色稍好些的已经涨到三千大洋了。佳能那支也还不错,色彩很艳,光圈开到8时绝对能踩倒任何一款红圈镜头。至于老潘那块饼干镜头,也不知是被人动过镜组还是自己没玩明白,反正成像质量实在不敢让人恭维。玩来玩去,性价比最高的标头终于被我找到了,它居然是国产的海鸥58/2。
解放以后,我国在工业化初期大量仿造苏联产品,例如长江750摩托车、北京212吉普车等等,实际上这些山寨的苏联产品在德国都有原型,老大哥也曾经走过山寨的路。和那个时代许多经典的国货一样,海鸥58/2走的也是仿造的道路,其原型是苏联的格里奥斯44-2镜头,而格里奥斯44-2则仿造于德国的卡尔·蔡司·耶拿 Biotar 2/58,即影友们俗称的“小B”,它最早设计于1927年,是非对称式的双高斯结构,当时以光圈大而著称
我收的这支海鸥58/2成色已经很旧了,只花了一百多块钱,其实成色很新的也不过二三百块钱。因为是MD口,无法转接到佳能机身上,所以请改口师傅改成佳能EF口,加装了合焦提示芯片。入手试拍发现这头其实相当强悍,全开光圈即是工作光圈,分辨率有所下降是在想象之中的,但是远不像佳能50/1.4 USM光圈全开时那样软,而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当然这个对比可能不太公平,人家佳能光圈比海鸥整整大了一挡,但佳能这支标头在2这挡光圈时的表现恐怕也不能超过海鸥,这是令我相当吃惊的。
当光圈收缩到2.8时,呈现出很高的锐度和饱和度很高的色彩,这也是令人始料不及的。按理说,国产镜头的色彩饱和度通常都不会很高,要达到令人满意的锐度通常光圈要收到5.6才行。凤凰那支最好的50/1.7锐度尚可,但色彩明显偏蓝,调子很冷,焦外也不甚柔和,说是双高斯结构,焦外倒很像是天塞的风格。而这支海鸥焦外、色彩什么的都挺棒,虽然未必能像蔡司一样有着奶油般的焦外,但甘油般的焦外总是有的,而苏联那支“八羽怪”简直就是豆油了,或者说是像掺了水的甘油,像那么回事儿但又不是那么回事儿。
光圈再收缩到4时,锐度已经锐不可挡了,只要曝光控制得当,出片可以说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了。收缩到5.6时的效果我就不作说明了,大家自己看图片。更小的光圈我没有再去拍,一则用这颗镜头拍照的人多数不会使用太小的光圈,二则这支战斗级镜头最小光圈已经无法收缩。
要谈到这支镜头的做工,那是不敢恭维的,虽然用料非常实在,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改口师傅也证实镜筒里用了许多黄铜,但加工工艺实在是很粗糙。不过想想那个年代中国生产的许多机械类产品也都是大同小异。虽然不像苏联老大哥那样傻大粗黑,但也没好到哪里去。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镜头里据说至少有两片玻璃使用了镧系元素,即所谓的“镧系玻璃”。镧系玻璃的好处是可以大大改善玻璃的光学性能,在欧洲和苏联,镧系玻璃通常只用在高档镜头上。而在中国,稀土这种宝贵的战略资源至今仍然以比水泥还便宜的价格疯狂向资本主义世界出口,上世纪八十年代海鸥厂曾经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镧系玻璃生产线。网友中间一直有种传说,早期的百佳镜头使用的就是中国生产的光学玻璃,日本人跑到中国来成批采购镜头然后拆去镜筒重新组装后当成日本高档镜头卖到世界各地等等,这些故事真假已经无从验证,因为中国民族摄影工业的档案几乎都已经被扫进了市场经济的垃圾堆,。不过至少它可以说明那时中国的光学玻璃品质还是有保障的。
早期国产镜头的设计都是一流的──都是德国人设计的,当然是一流。后期的海鸥50毫米标头则完全仿造美能达,虽说也跳不出德国人的掌心,但与经典的Biotar结构已经有了距离。读大学的时候同学曾用海鸥DF-300加50毫米标头给我拍过照片,感觉色彩偏黄,成像比较生硬,整体成像远不如佳能的普及型镜头出色。红旗20和东风两种高级相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相机工业已经非常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两款相机能够诞生,竟然是“敬爱的江青同志”偏爱摄影的结果,后来中国相机一落千丈,几十家相机厂纷纷倒闭,真是让人扼腕。如果有优秀的国产器材可用,王八蛋才买日本鬼子的相机呢。
除了一直存在于传说中的红旗镜头外,海鸥58/2可能要算是最优秀的国产135系统摄影镜头。毕竟红旗镜头只是个传说,它产量少,拥有者更少,舍得把它拿出来拍照的人更少,所以我至今没有见过红旗镜头拍出来的照片。不过,我想这支均价一二百块钱的海鸥镜头与身价已经狂飙到六位数的红旗镜头在光学上的差距没有那么大。因为我拿了样片给同事看,让他们猜是用什么镜头拍的,他们竟然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是蔡司。
与它的原型“小B”相比,海鸥58/2的整体品质可能要更好些。我不是故意恶心东德蔡司,而是小B生产的年代早,材质多为铝合金,那个时代的铝合金工艺有点问题,表面很容易因为接触人体排出的汗水而氧化,现在市场上的二手小B表面基本上都是黑乎乎的,失去了白银镜头那种耀眼的光芒。因为当时的玻璃生产工艺问题,东德蔡司公司生产的镜头,镜片常见小气泡,虽然对成像无碍,但是的确影响心情,有人爱称它为“蔡司泡”,而我并不以为然。蔡司以设计见长,不太重视材料,但除了二战时期那批传奇的蔡司玻璃外,编号在300万以后的小B镜片就显得一般了。而且流传至今的小B因为其中使用的放射性稀土元素发生衰变的结果,镜片已经偏黄,虽然对今天的数码相机来说完全可以通过调整白平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终究不如在镜头上解决它来得方便。再考虑到价格差距,玩小B还不如玩海鸥58/2。
玩摄影本身是烧钱,烧器材则已经接近于***。《无忌圣经七十七条》有云:玩镜头就要玩结构,所以要玩卡尔·蔡司!于是徕卡烧钱,卡尔·蔡司要命!好在没有多少人仿造烧钱的徕卡镜头,而卡尔·蔡司却有许多山寨货可以尝试,不想在器材路上送命而又想玩玩结构的朋友,不妨试试这支廉价的国产镜头试试,你很有可能从此打消买蔡司的想法。
总体说来,这支镜头在光学上的表现不逊于日系的标头,甚至比它们更为油润,色彩更为深沉,也是说更有“德味儿”。海鸥58/2的味道未必超过康泰时Planar 1.4/50 T*,但肯定比确善能代工的那支Planar 1.4/50 T* ZE强,后者的紫边问题挥之不去,简直有欺世盗名之嫌。买一支确善能的钱,买海鸥58/2可以买一炕了。
在抵制日货的斗争风起云涌的今天,也许在所有日系产品中,最难抵制的就是摄影器材,除了上徕卡、哈苏、阿尔帕、飞思、吉尔得等昂贵的欧洲产品外,似乎也没有别的替代品,况且那些欧洲相机都是剑走偏锋,不是给普通人用的。我们选择在这个时候重温经典国货,既能唤起记忆深处的往事,又多了一个抵制日货的选择。当下流行怀旧,于是印有“中国”两个汉字的运动服、回力球鞋、北冰洋汽水、海魂衫、友谊雪花膏等经典国货开始重新回到时尚的前程,那么,在鬼子造的相机上接一个物美价廉的海鸥镜头,不也是一种“土洋结合”、“洋为中用”的玩法吗?从前我们总说中国人要反对洋奴哲学、爬行主义,今天,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当然也希望中国民族摄影工业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重新亮出中国自己的品牌。相信在中国的载人飞船即将登月,国产航母正在建造中的时代,我们这些摄影人的梦想也能早日实现。
老兵不死,精神永存!曾经承载了无数中国摄影人希望的两只国鸟:海鸥、凤凰,它们也永远在我们心里高高飞翔。

2.jpg (48.79 KB, 下载次数: 17)

佳能EOS5D2相机,ISO100,快门1/125秒,光圈2.0

佳能EOS5D2相机,ISO100,快门1/125秒,光圈2.0

2.8.jpg (108.73 KB, 下载次数: 23)

佳能EOS5D2相机,ISO100,快门1/200秒,光圈2.8

佳能EOS5D2相机,ISO100,快门1/200秒,光圈2.8

4.jpg (75.22 KB, 下载次数: 20)

佳能EOS5D2相机,ISO1000,快门1/20秒,光圈4.0

佳能EOS5D2相机,ISO1000,快门1/20秒,光圈4.0

5.6-1.jpg (128.87 KB, 下载次数: 18)

佳能EOS5D2相机,ISO200,快门1/60秒,光圈5.6

佳能EOS5D2相机,ISO200,快门1/60秒,光圈5.6

5.6-2.jpg (141.41 KB, 下载次数: 18)

此为上图的中心截图,还是保持了很高的分辨率

此为上图的中心截图,还是保持了很高的分辨率

作者: 康宾桥    时间: 2012-9-25 05:26
楼主好文。好见解 我也想把这头改用在EOS上,可惜就是不会改。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2-9-25 07:56
原帖由 康宾桥 于 2012-9-25 05:26 发表
楼主好文。好见解 我也想把这头改用在EOS上,可惜就是不会改。


我也不会改,是请了北京的一位改口师傅改的。改口费比镜头还贵呢。
作者: solagon    时间: 2012-9-25 08:04
“接着是潘太康Tessar2.4/50”
pentacon打死他也不敢用蔡司的tessar标
再说了,czj是生产过3.5、2.8的tessar,不知道这个“潘太康Tessar2.4/50”有何出处?
写软文都不敬业...
作者: ky28    时间: 2012-9-25 08:53
俺也来一张   HAIOU-64   58/2  实拍,DIY改了泥坑口,

13.JPG (83.8 KB, 下载次数: 11)

13.JPG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2-9-25 09:15
原帖由 solagon 于 2012-9-25 08:04 发表
“接着是潘太康Tessar2.4/50”
pentacon打死他也不敢用蔡司的tessar标
再说了,czj是生产过3.5、2.8的tessar,不知道这个“潘太康Tessar2.4/50”有何出处?
写软文都不敬业... ...


潘太康又不是东德蔡司造的,有何出处?天塞结构全世界哪个镜头厂没仿造过,又有几家专门给你标出天塞的字样了?我不是器材专家,但我知道这支头是改进型的天塞,五片四组。这饼干现在在网上还能找着不少。我又不是职业卖镜头的,仅仅就自己的感觉写点东西而已,你可以认为我水平有限,但没必要说这个那个的吧,中华网里的朋友有几个是菜鸟的,还用得着我跑这儿来写软文来炒作一款不值钱的镜头?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2-9-25 09:18
原帖由 solagon 于 2012-9-25 08:04 发表
“接着是潘太康Tessar2.4/50”
pentacon打死他也不敢用蔡司的tessar标
再说了,czj是生产过3.5、2.8的tessar,不知道这个“潘太康Tessar2.4/50”有何出处?
写软文都不敬业... ...



刚刚看了下先前拍的镜头照片,标牌上的确没有标结构,那么我纠正一下自己的失误,那镜头应该叫Pentacon2.4/50MC。见谅。但再次声明,我不是写软文的,文章写得水平不高,欢迎拍板砖,但别用水泥砖,那玩艺是要拍死人的。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2-9-25 09:19
原帖由 ky28 于 2012-9-25 08:53 发表
俺也来一张   HAIOU-64   58/2  实拍,DIY改了泥坑口,


真漂亮。
作者: 李之芳    时间: 2012-9-25 09:32
老兵不死,精神永存!楼主应该找个DF机身用胶卷拍拍。。就文章而言有点意淫,滥情,浮华
作者: solagon    时间: 2012-9-25 10:59
标题: 一定要蛋定
蛋定哈
一是要严格区分tessar结构和作为商标的“tessar”六个字母,完全两码事儿,您这么说是在混淆概念咯
二是蔡司基金会战后一分为二,所谓的东西菜,其实是一分为四:

其蔡司相机厂,即原来的zeiss ikon在东边的后来成了所谓的pentacon厂的主力部分,包括后来并入的balda、meyer等,在西边的成了Ikon AG;相机厂门都比较惨,pentacon后来被清算,倒掉,一部分现在还活着,ikon把自己的牌子给了禄来、yashica、瑞士后也撒丫子不干了。
其光学厂,即原来的CZJ,在东边的成了VEB czj,在西边先叫zeiss-opton oberkochen,后来叫carl zeiss
后来所有和zeiss有关的机构统一为carl zeiss,为今蔡司基金会的下设机构之一

所以一要严格区分tessar作为商品名和作为结构名的不同,二要区分czj和pentacon,一个是光学的一个是相机的。还有,标pentacon的不定是谁产的,可能是meyer,可能是ihagee,可能是balda,甚至可能是罗马尼亚代工的,比如你说的50 2.4的第二版就是。但只要标了jena、zeiss、tessar、sonnar等的,一般一定是veb czj干的。50 2.4确实成像很不好,但tessar秒杀海鸥标头还是轻而易举的...


最后说,所谓的软文不一定是做广告的,也泛指那些茶片儿味儿浓郁、形容词儿集中、情绪很琼瑶的文章
作者: 啊客    时间: 2012-9-25 11:01
写得好,可惜没技术改口玩玩。要是这头是M42。估计价格能多个一百
作者: dachuan    时间: 2012-9-25 11:22
海鸥那只标头自上世纪七十年代问世就一直口碑不错,当年曾有很多有关老外买了海鸥DF整机留下镜头扔掉机身传闻,是不是国人意淫不好说,但实用中此头在反差和分辨率方面还是很有特点,大川当年曾用它拍过很多胶片,在黑白片表现上很亮眼甚至可以用优秀表述,后期用它拍彩卷总感觉没有日系大牌镜头出片受看,貌似缺了点什么味道,或者叫偏硬吧。

楼主能够把自己的心得体会直言不讳的写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探,盛赞!不同观点各位尽可畅所欲言,但不要超出技术交流友好切磋的范畴,这才是中华网友的风采。
作者: hybfl    时间: 2012-9-25 11:41
我的两只鸟头已经拆得七零八落了。
作者: 啊客    时间: 2012-9-25 11:47
http://www.camgle.com/forum/thread-195696-1-1.html终于找到改口教程了,谢谢贴主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2-9-25 11:57
原帖由 dachuan 于 2012-9-25 11:22 发表
海鸥那只标头自上世纪七十年代问世就一直口碑不错,当年曾有很多有关老外买了海鸥DF整机留下镜头扔掉机身传闻,是不是国人意淫不好说,但实用中此头在反差和分辨率方面还是很有特点,大川当年曾用它拍过很多胶片,在黑白片表现 ...


谢谢大川兄的理解。我不是专业卖家,也不是专家玩家,就是随便玩玩然后写篇心得和大伙交流下。这个头我估计拍黑白会挺有味儿的,但是自己现在不拍胶片了,无从理解。改天拍几张数码的调成黑白找找感觉吧。58毫米这支标头我个人觉得和50/1.8比还好些,后者是明显地偏硬,当然这仅是两只海鸥标头比较而言。
作者: 重在参与    时间: 2012-9-25 12:07
这篇文章好就好在如何使用老国产镜头
作者: 闹闹    时间: 2012-9-25 15:09
收的国产标头有几十个,就是没法用,
作者: xiangji88    时间: 2012-9-25 16: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even101584    时间: 2012-9-26 11:49
海鸥老白头做工挺好的,以前手里有一堆,改过尼康口,全开锐度很好,不过色彩比较朴素沉闷,和蔡司小B还是不能比的,小B的锐度也不比海鸥这头差,拍出的照片色彩更好,更清新宽容度也更好,我觉得海鸥老58适合拍黑白片
作者: seven101584    时间: 2012-9-26 12:34
上张以前改AI的老白头 5D2打板子,成了尼康D40的挂机头

未命11名.jpg (79.48 KB, 下载次数: 15)

未命11名.jpg

作者: xiangji88    时间: 2012-9-26 16: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2-9-26 17:03
原帖由 seven101584 于 2012-9-26 12:34 发表
上张以前改AI的老白头 5D2打板子,成了尼康D40的挂机头


我的是黑嘴的版本,改口后在全幅上不打板。
作者: xiangji88    时间: 2012-9-26 17: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lpq    时间: 2012-9-29 20:08
海鸥的镜头价格背离了
作者: 今雅    时间: 2012-9-29 22:24
标题: 海鸥白头35mm/F2.8拍的
光圈是F4。
作者: 今雅    时间: 2012-9-29 22:33
标题: 海鸥白头35mm/F2.8拍的
当时用了F4。

100.jpg (231.15 KB, 下载次数: 6)

100.jpg

作者: 今雅    时间: 2012-9-29 22:48
标题: 海鸥白头35mm/F2.8拍的
F2.8光圈全开。

500.jpg (226.01 KB, 下载次数: 4)

500.jpg

作者: 今雅    时间: 2012-9-29 22:57
标题: 海鸥白头35mm/F2.8拍的
F2.8光圈全开。

600.jpg (199.73 KB, 下载次数: 5)

600.jpg

作者: 么么清茶    时间: 2012-9-29 23:10
海鸥58/2这个头确实不错,当时用这头拍了不少个人满意的照片,但后来跟着机身一起出了,性价比绝对一流
作者: tyshaxq    时间: 2012-9-30 07:57
有十多只58/2 头,就是没法改口。不然也拉风一把。
作者: 皓B    时间: 2012-9-30 08:20
原帖由 康宾桥 于 2012-9-25 05:26 发表
楼主好文。好见解 我也想把这头改用在EOS上,可惜就是不会改。


我是用易风环再调一点点多头螺纹,便解决了。
作者: 皓B    时间: 2012-9-30 08:28
看到这贴子让我心呯然一动,读完楼主洋洋洒洒一段文字后不禁泪流满面。

这头我觉得是国产最好的一支标头,效果不说了请看图吧。

黑白的是胶片

彩片是转350D

20120220016.jpg (112.62 KB, 下载次数: 4)

20120220016.jpg

110823海鸥64和近摄镜试片13.jpg (65.34 KB, 下载次数: 5)

110823海鸥64和近摄镜试片13.jpg

110823海鸥64和近摄镜试片12.jpg (72.91 KB, 下载次数: 5)

110823海鸥64和近摄镜试片12.jpg

110823海鸥64和近摄镜试片07.jpg (64.85 KB, 下载次数: 6)

110823海鸥64和近摄镜试片07.jpg

作者: 炮火急袭    时间: 2012-10-1 23:44
支持国货,用海鸥相机乐凯胶卷~~~~
作者: laohutu    时间: 2012-10-3 23:18
标题: 海鸥5820是国鸟中的精品
国鸟海鸥5820镜头是MD口,改PK口后怎么也没想到会有那么意外的好效果,一发不可收拾改了好几个,宾友人手一个,改口后的手感超好275度的对焦环太精确太糯感,超级好手感,请移步去看看宾得论坛【上海老糊涂】http://www.cnpentax.com/viewthread.php?tid=4162&highlight=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2-10-8 22:47
我的国鸟飞起来喽
作者: 青柳爱文    时间: 2012-10-9 09:17
海鸥58/2是非常值得收藏的一颗国头,感觉就算是SMC镀膜的华光50/2.8与之相比都差点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2-10-9 23:22
原帖由 青柳爱文 于 2012-10-9 09:17 发表
海鸥58/2是非常值得收藏的一颗国头,感觉就算是SMC镀膜的华光50/2.8与之相比都差点


同感!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2-10-13 22:02
昨天同事告诉我,他拿我的海鸥给领导翻拍东西被人一顿批,结果片子出来后领导都傻了眼,没想到海鸥如此强悍。
作者: solagon    时间: 2012-10-13 22:13
原帖由 青柳爱文 于 2012/10/9 09:17 AM 发表
海鸥58/2是非常值得收藏的一颗国头,感觉就算是SMC镀膜的华光50/2.8与之相比都差点
还真没见过smc 50 2.8的国产头...
作者: 8896916    时间: 2012-10-14 23:07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2-10-20 16:48
这头最诱人的一点大概就是高性价比了
作者: 托斯卡尼    时间: 2012-10-21 06:20
再来学习~!
作者: 天边壹只雁    时间: 2012-10-22 00:55
我改了一只M42口的,拍出的片还真的和LZ拍出片差不多........
http://www.camgle.com/forum/view ... 2303&highlight=
作者: 东北抗联一军    时间: 2012-10-23 22:37
原帖由 天边壹只雁 于 2012-10-22 00:55 发表
我改了一只M42口的,拍出的片还真的和LZ拍出片差不多........
http://www.camgle.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52303&highlight=


真是非常棒的一支头




欢迎光临 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https://bbs.camgl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