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标题: M42 口2X [打印本页]

作者: hlsyd    时间: 2014-7-11 11:33
标题: M42 口2X
本人刚入单反兴趣不久,对老镜是情有独衷,手上全是takumar 手动头,现在想弄个M42口的2X(专业术语是不是叫增距镜)来玩玩,但不知道这方面的镜怎么样选购,或者说哪些质量好,请大虾们指点指点
作者: fcsylss    时间: 2014-7-11 12:34
这个就和镜头品牌一样。各家镜片的优劣。但一般用的不多。
作者: 大川黄河    时间: 2014-7-11 12:55
使用增距镜延长镜头焦距是一种很牵强的办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款增距镜敢于标榜不损失原镜画质的,但匹配得当也不是不能用。一般说来,镜头原厂的增距镜优于副厂杂牌,原镜原配优于通用型,低倍率增距优于高倍率,摄影基本功深厚者的出片成功率优于新手。。。总之多些尝试值得称道,但不要抱太高奢望。
作者: hlsyd    时间: 2014-7-11 18:19
大川黄河 发表于 2014-7-11 12:55
使用增距镜延长镜头焦距是一种很牵强的办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款增距镜敢于标榜不损失原镜画质的,但匹 ...

谢谢版主指点,我可以不入了。
作者: 大川黄河    时间: 2014-7-11 20:23
hlsyd 发表于 2014-7-11 18:19
谢谢版主指点,我可以不入了。

我倒是建议您试一试,虽然加增距镜之后画质会有衰减,但如果原镜和增距镜品质都很高,而且拍摄方式得当,出来的片子并非不堪入目,只是与真正的长焦相比会有一定的落差,本网有不少摄友(包括本人)都曾用这类组合搞过创作,在增距倍率不大于2X的条件下值得尝试。
作者: alfred    时间: 2014-7-12 01:10
前面大川兄基本都说到位了已经。。。。。

增倍镜就是个应急用的东西,虽然理论上有损画质,但相对于关键时刻他能提供的在远射和微距拍摄方面的性能来说完全可以自己心里有个权衡。而且很多早期微距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放大倍率做不到1:1,经常是做一个1:2的头然后附带一个增倍镜来当1:1的宣传。


所以买不买、用不用就完全看个人了。起码就我个人用过的若干品牌的增倍镜来说,对成像的影响上大同小异,几乎没什么说一看就完全无损的,但成像明显一看就有问题的也是极个别的。
作者: hlsyd    时间: 2014-7-12 16:05
大川黄河 发表于 2014-7-11 20:23
我倒是建议您试一试,虽然加增距镜之后画质会有衰减,但如果原镜和增距镜品质都很高,而且拍摄方式得当, ...

谢谢版主中肯建议,本人用takumar 不知道有哪款增距镜推荐?
作者: hlsyd    时间: 2014-7-12 16:07
alfred 发表于 2014-7-12 01:10
前面大川兄基本都说到位了已经。。。。。

增倍镜就是个应急用的东西,虽然理论上有损画质,但相对于关键时 ...

谢谢朋友建议,本人用takumar 不知道有哪款增距镜推荐?
作者: manjun    时间: 2014-7-13 11:48
使用2X镜,最好是在原镜头至少大于f2.8的上面使用。
如在太苦玛50/1.4上就变成100/2.8的人像头了。效果还是很好地。
在135/2的就更好(增倍效果)了。变成270/4的长焦了。效果也不错。
就怕在28-200/4—5.6大变焦比的镜头上使用!
作者: 大川黄河    时间: 2014-7-13 16:30
很久以前曾把威达的75-205/3.8变焦经二倍增距后用于奥巴4/3单反,等效焦距约为820mm,画质不理想,最后我把原因归结为这支变焦镜头的长焦端画质本来就不行,再加上平庸的杂牌增距镜搅局所致。最近我正在把一只美能达300mm定焦和一只美能达原厂二倍增距镜组合后,改口为EF用于残幅佳能单反,等效参数约为960mm/f9,过几天完成并出片后再来继续讨论。
作者: alfred    时间: 2014-7-14 13:25
原来有一阵子我出门懒得背摄影包,基本就一个大衣兜里揣上一台带着1.4标头的机器。另一个兜里塞个个增倍镜。赶上拍特写、微距或者等等需要用到中焦头的时候我就直接用增倍镜了。。。。无所谓质量不质量,其实就是一个省事儿。

而且拍的时候技术环节的东西对片子的影响要更大,掌控好了可以让器材的劣势尽可能降到最低,不求多精彩,看得过去是百分百没问题。
作者: 大川黄河    时间: 2014-7-14 15:13
本帖最后由 大川黄河 于 2014-7-14 17:48 编辑

自从第一次用增距镜发现画质明显变化以后,就一直琢磨这事,既然用增距镜延长镜头焦距被事实证明是可行的,那么如果根据其光学机理,用最好的材料、最严谨的设计和最精细的制作工艺,是否可以生产出画质零衰减或接近零衰减的增距镜来呢,如果真的可以,不但能大大缩小长焦镜头的体积重量,还会给镜头使用者带来很极大的便利和实惠,可为什么连最牛逼的镜头厂家也没敢说它的某款增距镜可以媲美真正的长焦大炮,这里边肯定有一个迈不过去的硬伤。

这个问题在脑子里盘旋了数年,某日终于灵感爆发,似乎发现了那个硬伤的根源所在——镜头的分辨率。

镜头的分辨率是关乎画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硬指标,镜头的设计制造者在结构、材质、研磨工艺、镀膜技术等多方面付出的努力,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提高镜头的分辨率,一支镜头所标称的中心分辨率,也就成了它最佳发挥的极值,不会有可观的盈余。

增距镜的增距原理,就是在原始镜头成像光束的后段,从原镜头成像光束中心截取其中一部分,然后把这一部分扩大到原幅像场的大小,再通过焦点整合后在相机焦平面上成像。对,这应该就是那道迈不过去的槛:假如从原镜出来的影像中心分辨率是50线对每毫米,经过增距镜局部抠取和二次放大,实际到达焦平面的分辨率最高也只是增距镜倍数的倒数,即50/2=25线对每毫米,这还是假设了增距镜没有任何附加损失。这是不是跟那些小DC的数码变焦有的一比啊,一个是图像变大了,影像变糊了,一个是图像拉近了,马赛克出来了。所以,解释增距镜无法逾越的画质衰减现象,把它理解为光学系统中的数码变焦貌似更具象些。由此,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存在没有画质衰减的增距镜,为什么越是高端的镜头增距后画质衰减越不明显,为什么增距倍率越大画质崩溃越严重,为什么增距后画质衰减的主要表现是影像分辨率变差。。。一切似乎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个人观点,欢迎斧正。
作者: little_robert    时间: 2014-7-14 21:21
我只看这类增距镜的产品价格,就知道是只能凑合用的东西,以前是手里有就送给买我镜头的朋友,今后看来还要继续下去.
印象中,我好像在什么地方看见过5 6 种该镜的对比介绍,过几天,要是翻出来就发贴出来.
作者: 炮火急袭    时间: 2014-7-16 11:47
本人用适马120-300/2.8和适马的1.4X、2X镜都配用过,配2X镜时,成像下降很厉害,在F11以后才勉强能看,配1.4X镜时就好很多,变168-420/4,在F8左右就可以了,白天拍个飞机汽车之类的完全没有问题。。。

我用尼康机身,比较悲剧的是这支镜头装不到尼康的TC14上面,所以只能用适马的1.4X,但听说佳能用户的120-300就能装佳能原厂的1.4X。。。
另外我用过腾龙绿皮手动328,加肯高1.5X,最终成像也是很不错的,在5.6以后完全可以用

所以我觉得1.4X或1.5X这种增距,杂不杂牌问题不大,应该是属于很成熟的设计,如同50标头一样谁的都不太差,但2X相比1.4X完全不像是一个世界上的。。。不过这东西本来就是给卖不起长焦镜头,或很少用长焦镜头的摄影师们临时用用的东西,主打就是低价达到长焦的作用,如果做的很贵,即使成像无损也不一定好卖吧
作者: dachuan    时间: 2014-7-16 13:13
本帖最后由 dachuan 于 2014-7-16 13:56 编辑

根据增距镜成像机理,画质无损的增距镜是不存在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按照传统增距原理设计的增距镜是这样,也许将来科技发达了,人们又发现了新的增距方法那就不好说了,也许会引起摄影光学的一次革命也说不定,但现在还没有。

无论是厂家原配增距镜还是副厂杂牌增距镜,增距倍率只是其中一个标称参数,但在相同增距倍率的前提下,增距镜还存在通用性和长焦专用型之分,其中长焦专用型特别针对原镜头焦距100-300mm范围的镜头,增距镜的光学结构是专为这个焦段而设计的,对口使用参数还原性更强,增距镜附加的画质损失更小,价格也相对高一些。通用性则兼顾了从小广角到长焦一个大的焦段范围,即长短通吃,但由此带来的画质损失更大,但价格相对低一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同一品牌相同倍数的增距镜,外观形状和标注型号是否有所不同。。。同品牌同倍数的通用和长焦专用增距镜,用于同一只100mm以上镜头时,出片画质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在选配上并非那么随意,我在三楼所说专用型优于通用型就指此意,当然,增距镜由于无法逾越的先天缺陷,怎么弄也比不了真正的长焦大炮,不在乎不去讲究这些也就无所谓了。
作者: 老刘杰    时间: 2014-7-17 15:29
      不管是定焦镜头还是变焦镜头和增距镜, 由于种种原因不可避免的存在某种或几种缺陷;  如果附加镜头的缺陷和主镜一致,则缺陷被加大(如两个镜组都存在桶型畸变,那就不可救要),但如果附加镜头的缺陷和主镜相反,则效果较好
       我曾经给猴哥提供三只M42的二倍镜试配他的一支蔡司的长焦镜头, 但效杲最好的一支与标头配用则效果相差甚远

作者: little_robert    时间: 2014-7-17 15:53
找到了些增倍镜的品质对比.先发图,在做些解释.
总之是效果很差.特别是边缘.

20140716_192459.jpg (604.42 KB, 下载次数: 2)

20140716_192459.jpg

20140716_192512.jpg (632.81 KB, 下载次数: 2)

20140716_192512.jpg

20140716_192531.jpg (463.99 KB, 下载次数: 2)

20140716_192531.jpg

20140716_192541.jpg (438.47 KB, 下载次数: 2)

20140716_192541.jpg

20140716_192612.jpg (596.17 KB, 下载次数: 1)

20140716_192612.jpg

作者: little_robert    时间: 2014-7-17 16:00
图中给出了性价比,(第一个打星的) 和性能评价 (第二个打星的)
CENTRE = 中心
BORDS = 边缘.
BON = 好
TRES BON = 非常好
MOYEN = 中
FAIBLE = 差
TRES FAIBLE = 非常差.
最后一张图给出了评价图的标准.
倒数第二,三张表是给出了使用增倍镜之前和使用的对比.

若还有任何疑问.我可以做翻译上的补充.

作者: 炮火急袭    时间: 2014-7-21 23:55
TC14A这么NB
作者: little_robert    时间: 2014-7-22 16:06
炮火急袭 发表于 2014-7-21 23:55
TC14A这么NB

和品牌有关,还有就是它只有 1,4倍.




欢迎光临 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https://bbs.camgl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