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标题: 16mm黑白电影片全制作可行性报告~ [打印本页]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1 14:01
标题: 16mm黑白电影片全制作可行性报告~
本帖最后由 qilulord 于 2014-10-1 14:03 编辑

十一回家,女儿刚生,回想这半年折腾16mm黑白电影片,感慨良多,原本就是为了女儿小时候能留下来这样特别的记录方式,等她长大了,在某一个夏天的晚上,在院子里支起一块白布,电影机哒哒作响~~屏幕上显出她稚嫩的样子,恩~~感觉比数码录制的要有感觉得多吧~~

终于,也算是磕磕碰碰弄出来了,画质和胶片质量成正比,用过好的,也用过超便宜的,画质同样和电影镜头成正比,用过好的~~也用过TV头~~

总之我会慢慢的更新~~也算是为了咱们相机网贡献一份力量~~
PS:欢迎大家顶贴,如果只想看报告,那就点上方 只看该作者 即可~~


补充内容 (2015-2-6 00:16):
由于隐私的关系,没法给样片,这是学生拍的,已经征得同意。前半段是负片,后半段是正片。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g3NDE2MjI0.html

补充内容 (2015-2-6 00:16):
由于隐私的关系,没法给样片,这是学生拍的,已经征得同意。前半段是负片,后半段是正片。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g3NDE2MjI0.html

补充内容 (2015-2-6 00:16):
密码 2187565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1 14:21
本帖最后由 qilulord 于 2014-10-1 14:43 编辑

一:原理
       16mm黑白电影片的制作,其实和人家专门的电影胶片制作完全不一样,人家都是用母带去拷贝成正片,而我这个就是用16mm胶片负冲正,如果大家冲过正片,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所以,我做的这一卷,就是蝎子拉屎——独一份了~~。
       但是,和负冲正不同的是,幻灯片追求的是在高对比度下的层次的丰富性,而电影片完全放弃了对层次丰富性的追求,全面追求对比度,因为对于流动的画面,画面主体的清晰性是压倒一切的要求。所以普通的负冲正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显得完全派不上用场。
      
因此,电影片追求的是高光的透亮,和影调的高密度,这样才能有极强的对比度,在远距离的灯光的投射之后,还能在屏幕上显示出清晰的影像,所以以下原则,是电影片制作的关键:
      
第一:过曝 1-2档,针对不同的胶片,过曝程度不同,总体认为,应该和胶片的感光颗粒密度有关,也就是ISO,如果ISO较高,过曝应该加大,如果ISO较低,过曝应该减小。但是过曝,是必须的,这一步是为了在漂白阶段,能够尽量的漂白出透亮的高光。
      
第二:显影,因为本身就脱胎于负冲正技术,所以有两次显影,第一次显影为了体现高光和提供高对比度,应当使用极硬调显影液,我最极端的用过D94,后来改用D11,二次显影就该兼顾对比度和层次感,所以使用稍软一些D19。
      
第三:器材,一定要相信自己,所有的障碍~~都只来自于器材。。。而且,有一个必须的器材,中国买不到,只能上ebay。。。
       好啦~~,开始详细介绍各个部分~~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1 14:41
本帖最后由 qilulord 于 2014-10-1 14:50 编辑

二:器材
      1 胶片和录影机篇
       我使用的胶片有3种,两种黑白,一种彩色,这次只说黑白的,彩色的以后有时间另说。这两种胶片都是16mm航空胶片,淘宝一搜一大堆,也不贵,100尺最便宜的有60块钱吧,过期不过期的也无所谓,反正最后工艺都是自己测出来的,和实际ISO压根不沾边。我把最后测出来的ISO叫做"工作ISO"。
      
但是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妄图用8mm的机器去拿16mm的片子拍,因为其实8mm的片子用的就是16mm的片幅,只不过拍两次,从中间剪开。但是,我负责任的告诉你,千万别这么想,真正的16mm片幅的8mm电影片和16mm电影片的齿孔距离是不一样的,而现在市面上的全是16mm电影片,所以,只能用16mm的机器。
      
16mm胶片有两种规格,一种单边齿孔,一种双边齿孔,对应的录影机一种单边齿孔,一种双边齿孔,现在能买到的乐凯16mm航空胶片,全都是双边齿孔,所以不管你买什么样的录影机,都可以用。但是如果你买的是比较高级的专业电影片,有可能就是单齿孔的,那你就得买单齿孔的16mm录影机。

       2 录影机和放映机篇
      
我实在是没多少钱,所以买了一个甘光-16放映机,由于声音部分坏了,人家只要了我700块钱,这台机器的帧率是固定的24帧,也就是每秒24个图像。所以我拍摄的时候,也必须把机器调整到24帧的速度去拍摄。具体原理不解释了,我只是介绍下录影机帧率放映机帧率和录影机快门时间的关系,快门时间就是录影机帧率x2的倒数。例如,16帧 也就是说,录影机每张图像的快门时间是1/32秒(1/30秒),24帧 也就是说录影机每张图像的快门时间是1/48秒(1/50秒)。
      
我的第一台机器是KODAK CINE 是固定16帧的估焦录影机,所以放在那个甘光的放映机上就好像卓别林的片子一样~~微微加速的感觉,及其喜感~~

       3 LOMO Developing tank
      
其实就是显影罐,只不过我更喜欢叫他显影盆,因为直径差不多20CM,用英文是方便大家在ebay上搜索。请不要侥幸,中国的销售网站上真的没有~~~就是一个很多轨道的扁圆盘~~,类似很大,很扁的AP片芯,配上一个暗罐~~,有10m和15m两种规格,价格在600-1200之间,运费普遍300以下。
      
最后贴一下材料   胶片     乐凯16mm航空胶片100尺(30.5米) 电影机   KODAK CINE 16mm电影机    宝莱克斯16H 电影机    泽尼特-3型电影机(感谢苏机等我一个月)                          放映机  甘光-16放映机  
                         显影罐   LOMO Developing tank (10米版本)多嘴一句,LOMO好像是 列宁格勒光学仪器厂 的缩写~~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1 15:18
本帖最后由 qilulord 于 2014-10-1 15:24 编辑

三  药水准备          

     首显液 D-11配方                                                                                               
     温水 750mL      米吐尔 1g      无水亚硫酸钠 75g       对苯二酚  9g      无水碳酸钠  25g       溴化钾  5g      加水至 1000mL   

     漂白液 R-11配方
     重铬酸钾 5               浓硫酸  5毫升              1000毫升   

          漂白液清洗液 CB-1配方
          无水亚硫酸钠   90g               1000mL

          化学反转液配方
     氯化亚锡   2        柠檬酸钠   20g         1000毫升  必须现用现配

     二次显影液D-19配方                              
     水500毫升         米吐尔 2克         无水亚硫酸钠 90克          对苯二酚 8克              无水碳酸钠 45克         溴化钾 5克     加水至1000毫升
     
     定影液F-5配方
     硫代硫酸钠  240g        无水亚硫酸钠 15g         28%醋酸48ml(99%醋酸14ml)        结晶硼酸7.5g               硫酸铝钾 15g       1000mL
    配制方法
        A液:适量热水(约50)溶解硫代硫酸钠,冷却后溶亚硫酸钠。
        B液:适量水,将硼酸、醋酸、硫酸铝钾溶于其中,硫酸铝钾稍加搅拌就彻底溶解。
    然后A液和B液混合,加水补齐至1000ml       

        然后~根据我的分析~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D-19 D-11 D-72的核心显影剂 米吐儿和对苯二酚的质量比都是一致的,所以~以下配方可以适用于那些懒得买米吐儿的同学。。。   
    使用冠龙D-72(2000ML)药粉配制D-19
    84.5gD-72 + 60g Na2SO3 + 4g KBr + 水至1000mL    (在这中间我发现,柯达D-72配方2000mL量药粉质量为140g左右,而冠龙配方为85g左右,所以,是否是冠龙买的就是原液稀释25%的配方呢??但是,鉴于冠龙现在仍     然坚持在做黑白摄影药粉的信念,我还是对它报以无限的支持和敬意。)   
   利用配好的D-19配制D-11
    取1LD-19加入54g无水亚硫酸钠、10g对苯二酚、2g无水碳酸钠、5g溴化钾,补至2L即可。

     







补充内容 (2014-10-1 16:37):
错了,原D-72配方是120g左右~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1 16:08
本帖最后由 qilulord 于 2014-10-1 16:29 编辑

四  冲洗
     首先~我有个疑惑,关于乐凯的防光晕层,人家的防光晕层都是遇水就化了,乐凯的怎么用水泡不掉~所以我每次就总是直接用,但是就怕给药水弄坏了,请问有没有大神知道乐凯的去防光晕层的配方。

第一步 把胶片在暗袋里缠在片芯上,装好。然后加入D-11 6分钟(以下均为15-20度),回收以后再用,最好用软瓶子。。能捏的那种,把空气尽量的赶跑。

第二步 充分清洗1分钟

第三步 加入R-11 5分钟,回收以后再用。R-11是最容易消耗的,当颜色已经不是明亮的橘红色,而且不再透明的时候,就应该考虑重新配置了。此步开始,胶片可以在明      室下操作,但是,最好时间比较短,主要是观察下,看看品质。此时将胶片抽出就已经能看到橙色的正像和已经被漂白的透明的区域了。注意不要仰着头对着灯,流到嘴里就麻烦了。。。

第四步 充分清洗2分钟,直到倒出来的清洗液呈现无法辨认的黄色为止。
     第五步 加入CB-1,4分钟,或者直到橙红色消失,变成胶片原本的颜色、此时,就没有第三步那么清楚了。


第六步 水洗1分钟

第七步 加入现配的反转液,3分钟-5分钟,所以,应该在第一步之前,就先把反转液配好。时间问题参见第9步。

第八步 水洗1分钟

第九步 加入D-19,3-5分钟,反转时间和D-19二次显影时间应该是一个综合测试后的结果,因为拍的是电影片,所以消耗是巨大的,基本上16帧的机器,100尺只能拍摄3分钟左右的时间。所以 ,买很多同一批次的胶片储存使用才是正常的做法。

正常的测试步骤有两种:
第一种,确定时间,比如第7步,第9步都是3分钟,然后调节不同的光圈录影,然后挑出来最合适的影像的光圈,配合当时的光强度,快门时间,光圈,计算得工作ISO,以后就这个ISO选择光圈,快门速度。

第二种,根据标称ISO曝光,然后不同的时间的组合,选择最佳时间组合。 推荐第一种,优势自己体会吧~~

第九步 F-5定影 5分钟
第十步 晾干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1 16:35
本帖最后由 qilulord 于 2014-10-1 16:44 编辑

五 其他的细节

R-11 毒性极大,污染很严重,所以,即使不能用了,也不要随意丢弃,建议往里面加入废铁钉,当它全部变成绿色再倒掉。

胶片的粘接,最好使用专门的接片器,也不贵100多。

电影机没必要用特别好的,胶片对于成像质量的影响远远大于摄影机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乐凯真的特别实惠又好用,对比度一流~~

拍电影真的不容易,尤其是一点一点洗的话~~干几次就不想干了,就想放弃了~~

系统工程,最好能有大块的时间去测试你的胶片,等什么操作细节都确定了,再想着制作放映胶片的事情吧~~

就这么多了~~

自己大半年折腾了那么久,这不到一下午的时间就都写完了。。。突然感觉自己白干了~~

另~~想起来啥再补充啥~~然后。。大家有什么要问的也可以
作者: 信阳毛尖    时间: 2014-10-1 21:38
哎呀呀,佩服至极!整个一微型电影公司! 期待大作!

作者: 信阳毛尖    时间: 2014-10-1 21:39
哎呀呀,佩服至极!整个一微型电影公司! 期待大作!

作者: 风雨    时间: 2014-10-1 21:47
本帖最后由 风雨 于 2014-10-1 21:59 编辑

支持分享,很细致的说明。感谢分享

如附有操作图片与最后的作品成果更完美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1 21:47
信阳毛尖 发表于 2014-10-1 21:39
哎呀呀,佩服至极!整个一微型电影公司! 期待大作!

多谢您夸奖了~~主要是觉得自己也搞的效果差不离了,给咱们坛子里想这么玩的同好一点资料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1 23:16
风雨 发表于 2014-10-1 21:47
支持分享,很细致的说明。感谢分享

如附有操作图片与最后的作品成果更完美

好的呀,我会在后续慢慢的弄得~~
作者: 风雨    时间: 2014-10-2 16:44
qilulord 发表于 2014-10-1 23:16
好的呀,我会在后续慢慢的弄得~~

好,等着学习
作者: 发条鸟    时间: 2014-10-2 23:17
期待图片,不知哪儿能弄到16mm片盒自己装卷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2 23:52
发条鸟 发表于 2014-10-2 23:17
期待图片,不知哪儿能弄到16mm片盒自己装卷

只要买16mm胶片,就带片芯的,还都是金属的,然后放进去,装好,盖上盖,就可以拍了。。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3 00:25
本帖最后由 qilulord 于 2014-10-3 00:38 编辑

在老家也没办法找到图片,我打算以后干脆做个图文教程吧~~
先上一点测试片吧

这是我今年5-6月在学校里测试的测试片,为的是选择出最好的二次显影剂,时间下午5点-5点半,太阳很好,无云,所以光强应该在30000LUX左右,用的机器是16帧的机器,所以快门时间1/30秒,工作ISO为标称ISO减半,是50。所以光圈是16。

首先,3种显影剂长时间显影(6分钟)依次是 D19 D72 D94


然后,发现D-72成像边缘不清晰,所以选择D-19和D-94 短时间显影(2分钟)发现效果基本一致,但鉴于D94为高碱性配方,容易变质,所以选择使用D19。

从上往下依次是,D19单独测试效果(2分钟),D19 D94对比(2分钟),D19 D72 D94(6分钟)

所用扫描仪是 4490,也就看个样子,判断下效果。

另:为什么不去直接选择最佳时间,而是要弄这种显影不充分和显影过度的效果去对比呢?原因是,胶片的工作ISO还没有真正测定,我们只是在观察显影液对胶片的成像能力和显影能力,选择基本上从这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像的边缘要足够的清晰,原本我并不认为会有这种事情,但是,仔细观察之后发现,D72确实会造成影像边缘模糊,所以只能忍痛PASS,因为我买了一整箱D72。。。第二:对比度要够大,原本我对D94充满信心,因为它里面直接加氢氧化钠,对苯二酚和米土尔的比例更是我见过的所有配方里最高的,结果。。。长时间显影他居然比不过D19,短时间和D19不相上下,还不容易保存,所以淘汰。综上,选择D19,之后才是真正测量工作ISO。

d19.jpg (106.48 KB, 下载次数: 38)

d19.jpg

94 19gai.jpg (97 KB, 下载次数: 45)

94 19gai.jpg

d19a.jpg (105.92 KB, 下载次数: 37)

d19a.jpg

d72.jpg (130.52 KB, 下载次数: 35)

d72.jpg

d94.jpg (125.05 KB, 下载次数: 32)

d94.jpg

作者: lelelaotou    时间: 2014-10-3 17:23
感兴趣。。坐等详解。。。感谢qilulord的分享。。。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12 00:27
我打算另开一个帖子,完全的图文教程吧~
作者: dongmin    时间: 2014-10-13 17:39
这是标准的黑白反转冲洗。看来效果还不错。
无忌上有类似帖子:http://forum.xitek.com/thread-1146881-1-1-1.html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13 21:53
本帖最后由 qilulord 于 2014-10-13 21:59 编辑
dongmin 发表于 2014-10-13 17:39
这是标准的黑白反转冲洗。看来效果还不错。
无忌上有类似帖子:http://forum.xitek.com/thread-1146881-1-1 ...

恩~我也是参考了他的配方的,但是他上面也有很多问题,比如CB-1,他的1000ML配方亚硫酸钠才10克,这根本就是错误的,100克到倒是有可能而且D94和D72还是软~~我需要更硬的D11和D19

作者: 咸菜    时间: 2014-10-14 09:29
难得的体验,难得的资料。。。。赞一个!
作者: dongmin    时间: 2014-10-14 11:08
qilulord 发表于 2014-10-13 21:53
恩~我也是参考了他的配方的,但是他上面也有很多问题,比如CB-1,他的1000ML配方亚硫酸钠才10克,这根本就 ...

的确,在电影机上看的话,需要更高的对比度,D11或D19可能更好。
作者: tongfh    时间: 2014-10-14 22:16
我有一个你说的冲洗罐子LOMO 的  有需要的请找我  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30M 的
作者: Andrew97    时间: 2014-10-14 23:54
楼主有没有统计一下设备成本一共多少?以前幻想自己拍电影很久了,终于看到教程咯。
作者: Andrew97    时间: 2014-10-14 23:55
不知有没有彩色的16mm胶片买。
作者: Andrew97    时间: 2014-10-14 23:57
要是有人有便宜的放映机就好咯。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15 00:03
Andrew97 发表于 2014-10-14 23:57
要是有人有便宜的放映机就好咯。

彩色的16mm胶片我只入手过一批柯达的7240的电视新闻反转片,貌似是85年的,用的VNF-1工艺,让我硬生生比着柯达的技术手册给复原出来了,但是对比度太小了,灰度太大,放的时间太久了~~,能看到颜色和影像,但是太淡了~
而且,我感觉,咱们的代代红1261反转片好像就是山寨人家柯达的这种反转片,因为彩显剂的剂量和配法几乎一致~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15 00:05
tongfh 发表于 2014-10-14 22:16
我有一个你说的冲洗罐子LOMO 的  有需要的请找我  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30M 的

您那个~是16mm还是8mm的~我已经有一只30尺的了,也就是10米的~您的那个如果是30M的估计得是两层,一层15米的那种吧~~请问多少钱~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15 00:06
我还在筹备~~这个周末可能会放出来第一批图文教程的~
作者: 阿小建    时间: 2014-10-15 11:51
我有三盘柯达16MM电影卷,彩色的,有负片和反转,楼主需要吗?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15 17:45
不了~那玩意属于消耗品~~必须便宜而且大量,要不然测试出来了就没剩多少了,还拍啥啊~~要买至少得2000尺~~2000尺也才能拍不到20分钟
作者: kouroi    时间: 2014-10-22 22:45
这个真不容易!支持!
作者: shajianmin1975    时间: 2014-10-23 01:35
这个绝对要支持!太棒了!刚刚才看到这个贴子,为楼主的毅力而赞!
作者: Andrew97    时间: 2014-10-24 22:41
qilulord 发表于 2014-10-15 00:03  彩色的16mm胶片我只入手过一批柯达的7240的电视新闻反转片,貌似是85年的,用的VNF-1工艺,让我硬生生比 ...

您可以研究研究自己裁片,好像有人搞过。ps;您的放映机哪里入的,推荐个卖家好吗?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25 01:04
Andrew97 发表于 2014-10-24 22:41
您可以研究研究自己裁片,好像有人搞过。ps;您的放映机哪里入的,推荐个卖家好吗? ...

30米连3分钟都录不到,齿孔就得打上千个,还分毫不能差,自己做根本不可能。
作者: Andrew97    时间: 2014-10-25 19:50
qilulord 发表于 2014-10-25 01:04  30米连3分钟都录不到,齿孔就得打上千个,还分毫不能差,自己做根本不可能。 ...

好像是造了个裁片的机器。怎么可能手裁。
作者: Andrew97    时间: 2014-10-25 23:13
qilulord 发表于 2014-10-25 01:04  30米连3分钟都录不到,齿孔就得打上千个,还分毫不能差,自己做根本不可能。 ...

那每一小卷不就只能拍一分钟?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0-26 01:25
Andrew97 发表于 2014-10-25 23:13
那每一小卷不就只能拍一分钟?

是的,那玩意就是烧钱的,就是玩个意思,我都用的60块钱100尺的乐凯16mm胶片
作者: youyou2004    时间: 2014-11-19 23:35
期待楼主上图文教程。
作者: youyou2004    时间: 2014-11-19 23:36
请问一卷30.5米的乐凯航空片是不是就能拍3分钟呀?
作者: ycard    时间: 2014-11-20 00:02
我几年前在EBAY上见过日本品牌的16MM胶片用的剪辑器,好像不是很贵三位数人民币。
看这贴很感动,无比期待LZ的成片。
作者: 阿帕0411    时间: 2014-11-21 14:33
,真棒啊,很期待进一步的结果
作者: white    时间: 2014-11-21 16:11
这个自己折腾太累了。现在135自己都快懒得冲洗了。今年Ferrania不是说会复产super 8mm和16mm胶片么。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带动这方面的后期服务。
作者: 彦晏    时间: 2014-11-23 06:46
厉害角色。一般人玩不了啊
作者: chenshizelove    时间: 2014-11-23 07:55
厉害!佩服。。。
作者: Andrew97    时间: 2014-12-20 22:58
qilulord 发表于 2014-10-1 14:41  二:器材  1 胶片和录影机篇  我使用的胶片有3种,两种黑白,一种彩色,这次只说黑白的,彩色的 ...

您好,请问一下您测出的实际iso是多少?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4-12-20 23:29
Andrew97 发表于 2014-12-20 22:58
您好,请问一下您测出的实际iso是多少?

那个~~负冲正和实际ISO没关系的,而且和温度相关性很大,我药水夏天用的时候实测ISO25,也就是按25的ISO去拍,然后去负冲正。但是冬天肯定不一样,而且,胶片不同肯定也不同,这个得自己测试的。
作者: wuchenxu    时间: 2014-12-21 00:50
给大神点个赞!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14-12-21 16:23
拍电影是许多影友的梦想,之所以叫梦想,就是许多的人根本实现不了,比如我的梦想就中断于“3分钟一卷。。。。”  唉,佩服楼主的毅力和勇气,至少他勇敢走出了这一步,而我却连勇气都是借来的。。。
作者: Andrew97    时间: 2014-12-27 11:22
不说别的,就是冲洗罐都不便宜。
作者: arenas    时间: 2014-12-27 14:57
佩服,这种制作虽然有趣但恐怕一般人都会没有时间和耐心去搞。
作者: wanggang    时间: 2014-12-28 18:21
好帖,为有电影梦想的朋友打开一扇窗。
作者: 屠夫    时间: 2015-1-21 00:33
请教楼主是如何把胶卷缠到冲洗片芯上的?手卷还是电动?最后的干燥流程是悬挂还是用片芯?好资料,学习了.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1-22 23:21
屠夫 发表于 2015-1-21 00:33
请教楼主是如何把胶卷缠到冲洗片芯上的?手卷还是电动?最后的干燥流程是悬挂还是用片芯?好资料,学习了. ...

我做过一个图片版的~~您找找吧~~很全的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15-1-31 21:27
电影机到了 ,还在网上找冲洗罐,虽然买到了彩色负片,但是,自己整还是黑白先来容易点。黑白的胶片居然比彩色难找,乐凯新盘片没有卖的啦?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2-2 09:42
风之鸟 发表于 2015-1-31 21:27
电影机到了 ,还在网上找冲洗罐,虽然买到了彩色负片,但是,自己整还是黑白先来容易点。黑白的胶片居然比 ...

没必要啊,一开始一定是浪费的,因为工艺要摸索很久的,其实最难以把握的就是质量控制的持续性,其实就是你洗的两波胶片对比度一致,这个要很久才能摸索的清楚,先用航空胶片测试比较靠谱。
作者: 千山偶溜达    时间: 2015-2-3 14:18
这个厉害,佩服啊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15-2-3 16:24
qilulord 发表于 2015-2-2 09:42
没必要啊,一开始一定是浪费的,因为工艺要摸索很久的,其实最难以把握的就是质量控制的持续性,其实就是 ...

ok, 非常感谢!您一般买哪种价格的航空片子啊?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2-3 21:12
风之鸟 发表于 2015-2-3 16:24
ok, 非常感谢!您一般买哪种价格的航空片子啊?

越便宜越好,我用过最便宜的100尺 25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15-2-3 21:15
qilulord 发表于 2015-2-3 21:12
越便宜越好,我用过最便宜的100尺 25

效果和贵的差别不大吧?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2-3 21:16
风之鸟 发表于 2015-2-3 21:15
效果和贵的差别不大吧?

关键是这玩意是消耗品,你什么工艺都没有熟练用贵的就是浪费,而且这个真的就是个手艺活,所以练东西还是得拿舍得造的啊,弄那么贵的没用啊,还伤心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15-2-3 21:18
也对,先买点便宜的练手,成活了再上彩色的,对了,航空片里面是否自带片夹?是否可直接上到摄影机里?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2-3 21:28
风之鸟 发表于 2015-2-3 21:18
也对,先买点便宜的练手,成活了再上彩色的,对了,航空片里面是否自带片夹?是否可直接上到摄影机里? ...

我见过的除了毛子货有塑料的,其他都是金属的片轴,胶片外面有一圈黑纸,你最好在非常微弱的灯光下上卷,不用害怕曝光的问题,只要你拉紧胶片,外面那几圈胶片就足够挡住光了,也就是牺牲外面那几圈胶片呗,估计也就30帧最多,1秒多一点的时间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15-2-3 21:31
qilulord 发表于 2015-2-3 21:28
我见过的除了毛子货有塑料的,其他都是金属的片轴,胶片外面有一圈黑纸,你最好在非常微弱的灯光下上卷, ...

太好了,航空胶片有05年到期的,您估计还能用不?另外,航空片有炭黑层吗?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2-3 22:22
风之鸟 发表于 2015-2-3 21:31
太好了,航空胶片有05年到期的,您估计还能用不?另外,航空片有炭黑层吗? ...

炭黑层是电影片才有的,航空片没有的,87年的我都用过~~就是宽容度更差一些而已。
不过奇怪的是,乐凯的16mm防光晕层是那种绿色的,人家远大的也是绿色的,水一洗就没了,乐凯那个水洗不掉,可是一碰显影液就掉了,我每次都怕那个玩意污染首显液,但是也没有办法,所以这个地方还是没法给你什么建议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15-2-4 21:28
请问,就没有对付乐凯防光晕层的办法了吗?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2-4 22:56
风之鸟 发表于 2015-2-4 21:28
请问,就没有对付乐凯防光晕层的办法了吗?

就是直接冲啊~~不在意它就行了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15-2-6 15:52
qilulord 发表于 2015-2-4 22:56
就是直接冲啊~~不在意它就行了

在网上查到一种方法,加无水亚硫酸钠,多冲一会就好。另外,不知找不找的到十多米长的16毫米冲洗胶带,这样可以替代冲洗罐,买那种苏联盘盘罐要1千多一个,而且还只是10米的居多,似乎不太划算,我也在思考用废的16毫米胶片来自制冲洗胶带的可行性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2-6 18:40
风之鸟 发表于 2015-2-6 15:52
在网上查到一种方法,加无水亚硫酸钠,多冲一会就好。另外,不知找不找的到十多米长的16毫米冲洗胶带,这 ...

你拿胶带洗一次就知道了~~在我看来,LOMO显影罐是唯一的解决方法了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2-6 18:59
风之鸟 发表于 2015-2-6 15:52
在网上查到一种方法,加无水亚硫酸钠,多冲一会就好。另外,不知找不找的到十多米长的16毫米冲洗胶带,这 ...

请给出详细地址,我去研究一下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15-2-8 21:50
qilulord 发表于 2015-2-6 18:59
请给出详细地址,我去研究一下

今天拿到一盘06年期的乐凯航空篇,上卷的时候发现背面的绿色层已经印到药膜一面,也不知道会不会多成像有影响
作者: southice    时间: 2015-2-10 12:09
很有意思
不过这片子的冲洗是个问题,家里的空间估计施展不开。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2-10 21:30
southice 发表于 2015-2-10 12:09
很有意思
不过这片子的冲洗是个问题,家里的空间估计施展不开。

恩~~主要是重铬酸钾,强烈建议不要在家里弄,那玩意毒性太强~

作者: southice    时间: 2015-2-11 10:11
qilulord 发表于 2015-2-10 21:30
恩~~主要是重铬酸钾,强烈建议不要在家里弄,那玩意毒性太强~

听这药名就是要命的,哈哈。
作者: Andrew97    时间: 2015-2-12 23:25
盒装的16mm胶片可以重复装填使用吗?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2-12 23:55
Andrew97 发表于 2015-2-12 23:25
盒装的16mm胶片可以重复装填使用吗?

没法用的啊,那种玩意就是寄回原厂~~上面都有让你填写地址的地方的~~
其实很多16mm的盘片也是有的,他们发明出来盒装的就是好像一个磁带一样,能明室装卷方便~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15-2-16 08:01
Andrew97 发表于 2015-2-12 23:25
盒装的16mm胶片可以重复装填使用吗?

我一般是用里面的盘片芯分装大盘的胶片,当然是在暗室里弄这些
作者: 行影相随    时间: 2015-2-17 14:11
佩服!期待!祝福!
作者: 胆收音和光与影    时间: 2015-2-20 19:39
系统工程,,,,,,,,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15-2-22 07:38
楼主,R11漂白配方印象中似乎有其他配方可以替代,因为浓硫酸和重铬酸钾不太好弄,一时想不起来是啥配方了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2-23 21:33
风之鸟 发表于 2015-2-22 07:38
楼主,R11漂白配方印象中似乎有其他配方可以替代,因为浓硫酸和重铬酸钾不太好弄,一时想不起来是啥配方了 ...

是的,是高锰酸钾配方,但是高锰酸钾配方会导致胶面偏软,外加容易脱落~~,所以漂白之后的所有步骤都要求极其温柔的操作~~我自认为不行~~所以~~
作者: 首都文艺工作者    时间: 2015-2-27 18:04
极其佩服楼主的知识,勇气与毅力。
作者: NikonFG    时间: 2015-4-6 18:09
感谢楼主提供如此丰富的信息
有几个问题,希望楼主可以回答一下
1:我自己看了一下,乐凯航空片为全色片,不知是否可以在暗绿色安全灯下装卸
2:一般拍摄时,过期片的ISO是否应进行调整?若是,应如何调整
3:冲洗时,可否使用如D72,D76等普通黑白冲洗配方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4-6 18:31
本帖最后由 qilulord 于 2015-4-6 18:33 编辑
NikonFG 发表于 2015-4-6 18:09
感谢楼主提供如此丰富的信息
有几个问题,希望楼主可以回答一下
1:我自己看了一下,乐凯航空片为全色片, ...

1暗绿色灯完全可以的,我装的时候都是在比较暗的室内,就是拉上窗帘的那种就行。其实完全不用担心曝光的问题,因为你只要拉紧胶片,那个金属片夹两边都会挡住的,加上乐凯的胶片都有绿色的防光晕层,所以最多也就能曝光2-3层胶片,后面的胶片完全不受影响。

2另外ISO的问题,这个怎么说呢,因为冲洗温度,药水配方,工艺时间人和人的操作和地区不一样,会有差异性,而且不同批次的胶片,甚至是不同牌子的胶片也有差异。所以这个得自己测,具体方法就是,先设定好曝光时间,比如你就拍24帧的片子,那曝光时间就是1/50秒,然后测好光强度记录下来,比如50000LUX,上架子,然后每个光圈都拍一点。记下来测试的光圈顺序。然后,按工艺冲洗,记录下你的工艺时间和温度,然后选择正确曝光的片子。
再往回求出工作ISO,然后以后再拍的时候就按那个工作ISO弄,冲洗的时候也按那个工艺来,你的工艺的时间和温度。所以,还是建议,先购进一大批同一批次的胶片,然后测试一个,然后剩下的再用。

3绝对不可以,D72的反差都不够,如果嫌麻烦,可以参考我建议的用D72自己调D19的方法。

作者: NikonFG    时间: 2015-4-6 21:47
qilulord 发表于 2015-4-6 18:31
1暗绿色灯完全可以的,我装的时候都是在比较暗的室内,就是拉上窗帘的那种就行。其实完全不用担心曝光的问 ...

谢谢指导,另外问一下,可不可以推荐几台性价比高的16mm摄影机?(2000左右吧)(毕竟这方面没什么特别多的经验),还有可否推荐几台较便宜的放映机?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4-6 22:01
性价比高的还是保莱克斯吧~~毕竟C口镜头群也很大啊~~放映机的话,16mm放映机国产的就行,也就2000-3000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4-6 22:02
NikonFG 发表于 2015-4-6 21:47
谢谢指导,另外问一下,可不可以推荐几台性价比高的16mm摄影机?(2000左右吧)(毕竟这方面没什么特别多 ...

性价比高的还是保莱克斯吧~~毕竟C口镜头群也很大啊~~放映机的话,16mm放映机国产的就行,也就2000-3000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15-4-10 21:53
其实,前苏联的K3也不错,性价比很高,国内800-900 它的镜头很有名,而且机器是苏联电影学院学生必备的机器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4-12 21:03
风之鸟 发表于 2015-4-10 21:53
其实,前苏联的K3也不错,性价比很高,国内800-900 它的镜头很有名,而且机器是苏联电影学院学生必备的机器 ...

恩~K3挺不错的,价格非常公道,还能拍定格~~~,但是,但是~~他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上片太困难,真的,谁用谁知道~~~而且,里面还有几个部件是塑料的~~上次我就不小心给掰掉了~~不过好在不是过片机构,就是导片用的,所以502就粘回去了
作者: 风之鸟    时间: 2015-4-12 23:56
qilulord 发表于 2015-4-12 21:03
恩~K3挺不错的,价格非常公道,还能拍定格~~~,但是,但是~~他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上片太困难,真的,谁 ...

最开头我也是这么的看法,后来我想苏联人不笨,不应该啊,后来我看国外的一个视频,才知道,其实非常方便,窍门是,要上弦,然后把一段胶片头送入轨道,然后,点击拍摄按钮,然后胶片自动就送到收片夹,然后再引出来,OK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4-13 15:33
风之鸟 发表于 2015-4-12 23:56
最开头我也是这么的看法,后来我想苏联人不笨,不应该啊,后来我看国外的一个视频,才知道,其实非常方便 ...

。。。。其实~~都是这样的,但是~~他那个不像保莱克斯带自动上片,他会卡住~~恩~~会卡住~~卡住~
作者: Andrew97    时间: 2015-4-30 00:31
风之鸟 发表于 2015-2-8 21:50  今天拿到一盘06年期的乐凯航空篇,上卷的时候发现背面的绿色层已经印到药膜一面,也不知道会不会多成像有 ...

您好,我也买到了药膜沾到绿色面上面的。2009  2010年的胶片都有这种现象,您的胶片是在哪里买的?
作者: 1kingkong    时间: 2015-5-1 19:13
技术达人啊 羡慕一个 自己来不了啊
作者: coo999    时间: 2015-5-18 20:11
16mm黑白电影片全制作可行性报告~
作者: 榨油机    时间: 2015-5-20 21:49
想着法子玩儿啊,这都可以 整啊
作者: 风之魅影    时间: 2015-6-4 17:42
电影胶片的防光晕层应该是在药膜面还是在片基背面?我买了一盒16mm负片,结果药膜上沾满了绿色,而背面干干净净。该不会是过期了吧,还能用吗?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5-6-8 14:53
风之魅影 发表于 2015-6-4 17:42
电影胶片的防光晕层应该是在药膜面还是在片基背面?我买了一盒16mm负片,结果药膜上沾满了绿色,而背面干干 ...

...您是没分清楚正反面吧
作者: 风之魅影    时间: 2015-6-8 16:51
qilulord 发表于 2015-6-8 14:53
...您是没分清楚正反面吧

我剪了一段用水泡过一段时间,然后再轻刮,可以确定就是药膜面。
作者: 风流侠客    时间: 2016-3-31 21:57
请教下朋友,如果用乐凯16毫米航空胶片制作用来拷贝电影正片的底片(拍摄后不反转冲洗,保留负片的明暗状态,但要增加对比度),拍摄过程和上面的冲洗步骤应该如何调整,多谢指点。
作者: qilulord    时间: 2016-4-1 14:49
那就直接洗就行了,药水用D19和酸性定影液就行!!!!
作者: 风流侠客    时间: 2016-4-1 22:43
qilulord 发表于 2016-4-1 14:49
那就直接洗就行了,药水用D19和酸性定影液就行!!!!

感谢朋友指点




欢迎光临 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https://bbs.camgl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