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楼主: 胡豆先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晚年的牛顿爱因斯坦为什么研究宗教或是信神

[复制链接]
     

0

威望

815

主题

2万

积分

Rank: 6Rank: 6

元老勋章

钻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8731
注册时间
2009-5-10
在线时间
550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8-27
好友
13
81#
发表于 2010-12-13 1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0# 胡豆先生 的帖子

真相都是由自己证悟的,别人给不出真相。正所谓“不可说,不可说,说出便是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61

主题

9080

积分

游客

精华
帖子
1252
注册时间
2009-1-4
在线时间
1238 小时
最后登录
2018-12-28
好友
2
82#
发表于 2010-12-13 10: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羊2 于 2010-12-12 20:27 发表
题外话。
我大学毕业后,有段时间疯狂的想读哲学的书,想补充这方面的知识。正好挑担是大学哲学系的高才(后留校教书),向人家表示我要好好学习,人家拿了本《 纯粹理性批判》给我,告我能全读完,理解一半,你就算好样的。
我坚持读, ...

哎呀,本来这种非常有争议的性容易引起掐架的话题,不想在参合了,但不参合有不是我的本性。。。

《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古典哲学大师康德的大作,他在书中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理性不是万能的(康德的老师也很了得,是休谟,“唯感觉论者”),因为当时流行“理性主义”。他提出现象可以认识,但是事物的本质不能认识,也就是我前面发帖中说的“先验论”“不可知论”者。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这个不用我来回答,自称是他徒弟的另一位哲学大师叔本华就首先回答了:师父,你他妈错了!本质是可以认识的,怎么样认识呢?答:还是用非理性认识,不过俺的非理性主要指意志,也是就唯意志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经过发展,逐步成为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两大思潮之一:人本主义;另一个是科学主义,那是法国人孔德开创的。

前面那个什么爱因斯坦文集,我没看过,不是我专业呀,,但是我的意见是拜读哲学的作品最好能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西方自然科学家流行以能量为一切存在基础的思潮。德国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创立。当时由于电子啊,X射线,天然放射性和镭的发现,表明原有的物质结构观念——即一切物质均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和元素恒定不变的观念不在适用,于是一些科学家认为“物质消失了”“运动和物质是可以割裂的”,主张用能量概念来取代物质。然后推出了"感官的能量过程引起感觉,意识的能量过程造成了外部世界"这一唯心主义结论,也就是说,很多原本坚持唯物的科学家都倒向了唯心主义那一边。德国物理学家,矩阵力学的创始人海森伯在《科学与哲学》中也主张“基本粒子都是由能量组成”“能量是世界的原始客体”等观点。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随着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人们又发现了比原子还小的光子,中微子,电子,中子,质子等物质。哦~~原来物质不是消失了,是转化成为上述的这些基本粒子了,,再转化的过程中还伴随着能量和时空的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不是人的意志和感觉在起作用。。


我来问个问题吧,。一个红色的苹果,那我们怎么证明它就真的是红色的?。。。
把灌水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简单得多. ——高尔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73

主题

1833

积分

Rank: 2

中级会员

精华
帖子
769
注册时间
2010-3-12
在线时间
767 小时
最后登录
2013-3-21
好友
0
8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1: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真实幻影 于 2010-12-13 10:42 发表
真相都是由自己证悟的,别人给不出真相。正所谓“不可说,不可说,说出便是假的”。




不可说,不可说,你知我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73

主题

1833

积分

Rank: 2

中级会员

精华
帖子
769
注册时间
2010-3-12
在线时间
767 小时
最后登录
2013-3-21
好友
0
8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1: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houbingchao 于 2010-12-13 10:48 发表

哎呀,本来这种非常有争议的性容易引起掐架的话题,不想在参合了,但不参合有不是我的本性。。。

《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古典哲学大师康德的大作,他在书中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理性不是万能的(康德的老师也很了得,是休谟, ...



兄码的字因该是认真阅读后的提炼,总体来看个人认为,影响巨大,还是没有结论!相信爱因斯坦读过!不织他的看法如何?

回答问题,。一个红色的苹果,那我们怎么证明它就真的是红色的?。。。:

红色这个概念是我们人类定义的一个颜色种类!假定而已,约定俗成而已,本身并物意义,不知与我们最接近的灵长类,大猩猩看到我们人类看到的红色,他又是如何与他的同类约定俗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6

主题

3067

积分

游客

精华
帖子
137
注册时间
2010-9-13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10-23
好友
0
85#
发表于 2010-12-13 12: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olagon 于 2010-12-12 07:45 发表
我觉得斑竹该删除帖子了
名相之争最后一定会沦落成文字游戏的老路子
最关键的是:这和玩相机没关系诶

还是有点关系的,拍照要光,据说爱因斯坦就是被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这个问题搞糊涂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538

主题

5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勤奋勋章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12
帖子
16500
注册时间
2006-1-21
在线时间
952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2-17
好友
25
86#
发表于 2010-12-13 12:40 | 只看该作者
这帖子让我想起了我18、9岁儿那会儿,为点儿看来的名词儿能跟周围人争一面红耳赤

都歇了吧。。。。。
波希米亚人既是天才又是骗子,既是清教徒又是流浪汉,既是工作狂又是浪荡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294

主题

15万

积分

Rank: 10Rank: 10Rank: 10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功勋会员

精华
4
帖子
8771
注册时间
2008-9-22
在线时间
1180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5-31
好友
3
87#
发表于 2010-12-13 12:42 | 只看该作者
迪斯卡尔已经解决的问题还在讨论
没读过任何哲学史发言需谨慎
总的来说,不过是二手传声筒而已
我还是坚持这破帖子该删
网上的话,随便一说,随便一听,您若当真,那可就得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73

主题

1833

积分

Rank: 2

中级会员

精华
帖子
769
注册时间
2010-3-12
在线时间
767 小时
最后登录
2013-3-21
好友
0
8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2: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lfred 于 2010-12-13 12:40 发表
这帖子让我想起了我18、9岁儿那会儿,为点儿看来的名词儿能跟周围人争一面红耳赤

都歇了吧。。。。。


您看见这里有在争论吗?我看到的是发言都趋与谨慎与保守。大放厥词者很少!局面不错!还希望有识之士来利益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73

主题

1833

积分

Rank: 2

中级会员

精华
帖子
769
注册时间
2010-3-12
在线时间
767 小时
最后登录
2013-3-21
好友
0
8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3: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olagon 于 2010-12-13 12:42 发表
迪斯卡尔已经解决的问题还在讨论
没读过任何哲学史发言需谨慎
总的来说,不过是二手传声筒而已
我还是坚持这破帖子该删


在守规的原则下,言论有起码的自由!你坚持这贴该删,是因为您知道答案还是这个帖子碍您的眼,饶恕我无知,诚请把您知道的迪斯卡尔已经解决的问题的答案贴出来,让不才也有所得益!假如帖子碍您的眼,好办!绕过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294

主题

15万

积分

Rank: 10Rank: 10Rank: 10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功勋会员

精华
4
帖子
8771
注册时间
2008-9-22
在线时间
1180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5-31
好友
3
90#
发表于 2010-12-13 13:08 | 只看该作者
哟,我说话没遮拦,您先别生气
我啥都不懂,因为言说就是沉默
与其争论些文字皮相 远不及好好读书独自思量
思维上的问题一旦有争论不管挣得是啥,最后结局都一样:费气力
当然,直言不讳总是会得罪人,看您是个读书人我才敢直言
网上的话,随便一说,随便一听,您若当真,那可就得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提示 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Archiver| 咔够网 ( 豫ICP备2020028492号-2 )   

GMT+8, 2024-6-2 09:34 , Processed in 0.284606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