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楼主: 桀骜的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鸥DF1鸟头试拍

[复制链接]
     

1

威望

35

主题

1万

积分

Rank: 4

元老勋章

金牌会员

精华
2
帖子
2557
注册时间
2007-3-30
在线时间
216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6-6
好友
11
42#
发表于 2016-10-24 21:00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种有学术性的争论,长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威望

18

主题

1006

积分

Rank: 1

初级会员

精华
1
帖子
319
注册时间
2016-10-19
在线时间
8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12-13
好友
1
41#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08:43 | 只看该作者
wuzhouhong 发表于 2016-10-22 22:25
冲洗店扫描的时候,默认都会进行调整处理的。如果想要体现原汁原味的胶片味道,一定要关照店家不要调整。
...

自己冲洗、自己扫。又便宜。调不调整自己说了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威望

18

主题

1006

积分

Rank: 1

初级会员

精华
1
帖子
319
注册时间
2016-10-19
在线时间
8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12-13
好友
1
4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08:42 | 只看该作者
wuzhouhong 发表于 2016-10-22 18:35
我无意和各位朋友争辩。但是真相并不在常识中,要依靠大量的实践发现外在现象,再回过来想想一下其实是科学 ...

太专业,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威望

55

主题

8985

积分

Rank: 4

金牌会员

精华
2
帖子
1320
注册时间
2008-6-21
在线时间
226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2-9-21
好友
12
39#
发表于 2016-10-22 22:25 | 只看该作者
冲洗店扫描的时候,默认都会进行调整处理的。如果想要体现原汁原味的胶片味道,一定要关照店家不要调整。
我每次去扫描都会特地关照店家。

20161022_191845.jpg (107.57 KB, 下载次数: 6)

20161022_19184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威望

82

主题

8121

积分

Rank: 4

金牌会员

精华
1
帖子
2199
注册时间
2015-5-9
在线时间
320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3-15
好友
35
38#
发表于 2016-10-22 20:4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这讨论的有水平,有意义。。。
受教了,谢谢两位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威望

55

主题

8985

积分

Rank: 4

金牌会员

精华
2
帖子
1320
注册时间
2008-6-21
在线时间
226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2-9-21
好友
12
37#
发表于 2016-10-22 18:42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将黑白胶卷在太阳下拉出来玩玩,黑白胶卷在日光下并不是立刻变色的,而是慢慢变成深色的。这个过程要达到十几秒的时间。很好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威望

55

主题

8985

积分

Rank: 4

金牌会员

精华
2
帖子
1320
注册时间
2008-6-21
在线时间
226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2-9-21
好友
12
36#
发表于 2016-10-22 1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uzhouhong 于 2016-10-22 20:31 编辑

我无意和各位朋友争辩。但是真相并不在常识中,要依靠大量的实践发现外在现象,再回过来想想一下其实是科学内在依据的。正确曝光是对的,这点我不否认。但是正确曝光是否就是合适的曝光。这个有待商榷。

我们知道数码噪点和胶片颗粒是有本质区别的,数码噪点的产生和半导体中的载流子不规则运动有关系,和温度有正向关系,它是随机的,因此数码噪点有明显的颜色随机性。把ISO开高拍摄,暗部明显有红绿蓝的颗粒点。而胶片的颗粒产生和银盐的分子聚集度有关系,就算把银盐颗粒弄碎到单个分子大小,在和乳剂混合的时候因为分子间的引力仍然会发生凝集,银盐的颗粒是不可避免的。银盐的颗粒是银盐物理形态+化学形态结合的表现结果,银盐存在一个本底的颗粒分布,合适的曝光可以将照片颗粒推向下限,但是最小颗粒度也不会小于它的物理形态,不合适的曝光由于化学形态的反应可以将照片颗粒大幅度增高,银盐颗粒和温度相关性不大。
而且,最关键的是,数码噪点的出现位置是随机的,而胶片颗粒一旦形成是不可能改变位置的,换任何机器扫描,颗粒还是在原来位置上。

我们知道胶卷拍摄存在一个倒易律失效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胶卷的化学反应不是线性的,存在一个阈值,这点和数码的感光曲线存在很大区别。数码感光曲线刚开始和光线成正比,以后电流急剧增加,再增加曝光二极管就立刻饱和了。银盐在极弱光下是不起化学反应的,在充分暗的地方可以直接拿出来更换胶片,并不需要放进暗袋里再钻进被窝里。相纸的感光能力更弱,在比较暗的灯光(尤其是红色灯光)下都不感光的。在高光区间银盐进入饱和的曲线要比数码缓和得多,这就是为什么银盐可以过嚗仍有细节,而数码过嚗是一片惨白的根本原因。而在极黑区的过渡部分,和胶卷的化学反应阈值区间相遇,这个部分的成像是最具变化性的,相比数码的噪点区更有艺术性,这也是胶片味道来源之一。

所谓的测光值,其实只是曝光曲线的中线位置而已,越过一点或者滞后一点并没有什么大事情,曲线前后都有大片的空间可以利用。除了大太阳底下或者极端的强弱对比光线下,大部分拍摄场景的光比都落于整个曝光区间之内,尤其是在室内的时候。这时候曝光往前挪一点或者往后挪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并不是说+2EV就一定过嚗,这是对曝光补偿的不正确理解。比如说D700这种相机,相机宽容度9EV,假设场景光比只有4EV,那么要+超过2.5EV才会让曝光溢出,2.5EV内都是安全的。所以+曝光不等于过嚗。


所以我上面放了几张弱光的胶片照片,明显可以看出这种状态下颗粒明显增大,我用的都是正常卷,柯达200,富士100。我相信冲扫的时候有机器的因素,但是这种颗粒的表现形式明显和数码噪点不同。拍摄的时候暗部是真的没有光线的,但是冲扫的时候是有背光的,银盐胶卷做不到完全过滤背光,所以扫描出来的原稿是有底色的,一般机器会做一个自动处理,去色罩,加对比和锐度(这一步我特意让店家不要做)。胶卷数码化扫描和直接对着场景拍摄是有区别的,产生颗粒的条件在数码化的时候对噪点并不明显。

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我们在影楼拍照,你可以穿纯黑色的服装,但是拍出来黑色却没有明显噪点。并不是因为服装黑就会产生噪点,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拍摄的时候会使用各种灯补光,实际的面料,不管什么颜色的都不可能完全吸收光线,都会存在一点反射。在补光灯亮起的一瞬间,再黑的地方都是明亮明亮的,所以影楼拍照曝光可达1/200S、F11。这种情况下拍出的“黑”和相机对着黑屋子拍出的“黑”噪点水平是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的。也就是说这种大范围的颗粒感不可能是后期数码扫描造成的,只可能是胶片前期拍摄造成的。

胶片的曝光对颗粒的大小是有非常大影响的,这个影响远大于数码欠嚗时噪点的产生过程。

再回过去讲曝光,胶片为什么要宁过勿欠,这是拍出正常照片的一个偷懒方法,数码欠一点会很有层次感,但是胶片欠一点立即给你脸色看。过嚗一点但是照片正常的可能性大,欠嚗有可能会出效果,比如漏光+颗粒+不正常曝光下的显色异常等等胶片特有的味道,但是拍出一张废片的可能性更大。在拍出艺术效果和取得正常画面二者之间进行选择,显然后者更具经济性。当然。我的意思也不是要过嚗2EV。我只说在原来欠嚗1EV的基础上加2EV,那实际就是+1EV情况下,颗粒度可以降低到最小。实际拍摄照片并不一定要加这个数字,视不同情况加1/3EV~3EV都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威望

18

主题

1006

积分

Rank: 1

初级会员

精华
1
帖子
319
注册时间
2016-10-19
在线时间
8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12-13
好友
1
3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2 15:27 | 只看该作者
zhkehui 发表于 2016-10-22 14:48
不错,有股子胶片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364

主题

1万

积分

Rank: 6Rank: 6

钻石会员

精华
帖子
11282
注册时间
2015-6-8
在线时间
413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10-7
好友
101
34#
发表于 2016-10-22 14:4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有股子胶片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威望

18

主题

1006

积分

Rank: 1

初级会员

精华
1
帖子
319
注册时间
2016-10-19
在线时间
8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12-13
好友
1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2 07:32 | 只看该作者
dachuan 发表于 2016-10-21 23:28
本不愿再与楼上的朋友讨论胶片的颗粒问题,但闲来无事,交流一下似乎也未尝不可。

胶卷的颗粒是什么?是银 ...

都很专业,还有很多的胶片知识需要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提示 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Archiver| 咔够网 ( 豫ICP备2020028492号-2 )   

GMT+8, 2024-6-10 06:13 , Processed in 0.361328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