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查看: 15599|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邹伯其和他的《摄影之器记》

[复制链接]
     

8

威望

328

主题

2万

积分

Rank: 6Rank: 6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勤奋勋章持有本站证徽会员

钻石会员

精华
24
帖子
6541
注册时间
2003-6-22
在线时间
200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27
好友
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23 11:30 |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马上注册咔够,结识更多爱好摄影器材朋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邹伯奇,字特夫(18191869 广东南海人),清代物理学家,对天文学、数学、光学、地理学等都很有研究。还亲手制造了很多实验仪器,并著有《摄影之器记》,《格术補》等论文。他曾参与测绘画出中国第一张有经纬线的中国地图,另外还测绘了广东地图、南海县地图、广州城地图、南海各司(相当于镇)地图甚至他所在的浔峰洲(金沙洲所在江岛)地图。
谈到我国摄影史,有人就说邹氏制造了中国第一台照相机,并以《照相之器记》为依据。把邹氏的《格术補》也列为中国摄影的历史文献。这引起了我的几大兴趣。于是费力地寻找历史文献,终于在2011年寻得这两篇论文的原件。读毕全文,我感叹之至,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个乡村的读书人竟能对现代物理,数学有如此深入的研究!《格术補》篇幅较长,图文并茂,对力学,光学的研究和描述极为精辟。光学方面涉及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光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代光学理论。是邹氏制造“摄影之器”的理论基础。再读《摄影之器记》寥寥三页的文稿,把摄影之器的原理,制作,结构,应用描述得十分清楚。仅凭我中学时代的古文基础,冒昧地“翻译”成白话文,打算介绍给喜爱摄影的朋友们。又怕字不达意,特请本网的DSRL李兄修改,润色。时隔两年才敢把它公之于众。在这里向李兄致谢了。李兄修正的稿件附后。可以看到李兄的认真精神和文字功底。
从《摄影之器记》看来,邹氏制造的是一台类似欧洲画家使用的暗箱(Camera Obscura)。并不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照相机。但由于邹氏精深数学,物理学的知识,他赋予了这台镜箱新的用途:除了一般的绘画外,还能描绘地图,进而远距离测量,甚至描绘星空。这无疑是一个精通数学,物理的文人对镜箱的充分利用。
李兄曾说:中华网能人极多,发个帖子能接受大家的批评和指正。这无疑给了我勇气,才有胆量发出来供大家审阅。希望大家不吝赐教。谢谢。

调整向导-9.jpg (455.76 KB, 下载次数: 24)

调整向导-9.jpg

调整向导-2.jpg (457.29 KB, 下载次数: 28)

调整向导-2.jpg

调整向导-3.jpg (458.47 KB, 下载次数: 21)

调整向导-3.jpg

调整向导-4.jpg (474.5 KB, 下载次数: 21)

调整向导-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威望

328

主题

2万

积分

Rank: 6Rank: 6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勤奋勋章持有本站证徽会员

钻石会员

精华
24
帖子
6541
注册时间
2003-6-22
在线时间
200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27
好友
30
43#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06:5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tzbd兄的浏览和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95

主题

3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勤奋勋章元老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9174
注册时间
2003-1-18
在线时间
4093 小时
最后登录
2019-1-7
好友
12
42#
发表于 2014-4-10 00: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刚刚看到,恨自己少游于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威望

244

主题

1万

积分

Rank: 6Rank: 6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勤奋勋章持有本站证徽会员

钻石会员

精华
4
帖子
3290
注册时间
2004-8-8
在线时间
187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6-15
好友
20
41#
发表于 2014-4-9 23:17 | 只看该作者
用心至此,甚为感怀。
网名:老国产  
手机 :158644990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威望

328

主题

2万

积分

Rank: 6Rank: 6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勤奋勋章持有本站证徽会员

钻石会员

精华
24
帖子
6541
注册时间
2003-6-22
在线时间
200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27
好友
30
40#
 楼主| 发表于 2013-9-26 08:1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雪松“兄”的谬赞。其实这篇东西已经早就完成了。虽然简陋,但敝帚自珍,知道自认为中华网改造得差不多了,才发帖。
您的远游结束了吧,实在辛苦了。但其收获一定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读万卷书真的不如行万里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3

主题

913

积分

Rank: 1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初级会员

精华
5
帖子
338
注册时间
2009-2-28
在线时间
19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20
好友
1
39#
发表于 2013-9-23 23:59 | 只看该作者
这几个月一直没有在中华上好好观帖学习,今天恶补了一下,发现了李老这篇大作,惊喜!我去年到天津拜会李老时就得知他正着手翻译这篇古文!一年过后,终于看到成果问世,向李老致以迟到的祝贺!

细读之后,受益良多。《摄影之器记》一文对中国相机史而言,无疑是开篇巨著,如此细致地讲述摄影之器的制作过程、成像原理,至少在我,第一次知道160年前就有了“摄影”这个奇妙的词汇,第一次知道中国人怎样做的暗箱实验,第一次知道《梦溪笔谈》《天香楼偶得》等就对小孔成像有了研究……


那么,allen的功劳,就在于对《摄影之器记》的翻译推介,对这段历史的普及,他用细致精准的翻译,给我们展示了中国相机史上首个简易相机的制作实验过程。但我认为,此文真正的意义,倒不在于翻译有多精准,而在于allen老师对历史研究举轻若重的真诚和慎重。

按说,不过三页纸的古文翻译,用得着两年时间吗?但allen就是这样苛求自己,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请人修改……我甚至猜测,以allen老师从医作研究的细致风格,为求有关数学及物理表述的准确,恐怕他还制作过暗箱以印证,也不一定。虽是一篇网文,但allen老师耗时两年,真诚求证,点滴入手,穷本溯源。用心至此,甚为感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威望

328

主题

2万

积分

Rank: 6Rank: 6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勤奋勋章持有本站证徽会员

钻石会员

精华
24
帖子
6541
注册时间
2003-6-22
在线时间
200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27
好友
30
38#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07:3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wang_xy6,fm01两位朋友对中国摄影历史的关注。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39

主题

6619

积分

Rank: 4

元老勋章

金牌会员

精华
帖子
1832
注册时间
2007-8-4
在线时间
123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0-10-31
好友
14
37#
发表于 2013-9-16 17:4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向各位老师致敬!!
QQ: 229008755
手机:15014144508
支付宝帐号:wangxing102@163.com
淘宝:http://wangx102.******.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3

主题

5989

积分

Rank: 4

金牌会员

精华
帖子
303
注册时间
2009-9-4
在线时间
1186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11-28
好友
32
36#
发表于 2013-9-16 06:46 | 只看该作者
一次赏心悦目的读帖,感谢功底深厚的老师们
喜好全金属、全手动的光学仪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威望

328

主题

2万

积分

Rank: 6Rank: 6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勤奋勋章持有本站证徽会员

钻石会员

精华
24
帖子
6541
注册时间
2003-6-22
在线时间
200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27
好友
30
35#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09:1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打击乐兄的关注和浏览。希望年轻点朋友们多发表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提示 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Archiver| 咔够网 ( 豫ICP备2020028492号-2 )   

GMT+8, 2024-6-29 11:22 , Processed in 0.217361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