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查看: 853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打印中间底

[复制链接]
     

1

威望

96

主题

1万

积分

Rank: 6Rank: 6

钻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1985
注册时间
2012-12-5
在线时间
286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0-7
好友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5 12:44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咔够,结识更多爱好摄影器材朋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打印中间底不是一无是处,但更不是灵丹妙药,充其量不过是根歪苗不正的赝品。瑕疵足以毁灭该有的身份。穿再高档的衣服,它还是弱小的。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后果自负罢了。
等待它能成为大树,但难啊!

[ 本帖最后由 暗房归来 于 2013-3-15 12:4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威望

96

主题

1万

积分

Rank: 6Rank: 6

钻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1985
注册时间
2012-12-5
在线时间
286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0-7
好友
4
2#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12:5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你行我行大家都行的把戏是不可能有说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24

主题

4448

积分

Rank: 3Rank: 3

元老勋章

高级会员

精华
帖子
1547
注册时间
2007-2-11
在线时间
962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2-17
好友
13
3#
发表于 2013-3-15 13:57 | 只看该作者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呵呵!
只要能出片子,达到自己的目的,无所谓用什么途径了.

[ 本帖最后由 孤独的毛驴 于 2013-3-15 14:12 编辑 ]
提供蓝晒、新蓝晒、范戴克、铁银、铂钯、蛋白、黑白反转冲洗等摄影套药及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威望

96

主题

1万

积分

Rank: 6Rank: 6

钻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1985
注册时间
2012-12-5
在线时间
286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0-7
好友
4
4#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14:1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你还有更好的中间底途径。只是中国的大师们懒,所以他们就不用。其实没有一个大师是人人可以做到而形成名号的,但中国就有,带着拖着线的结果然后叫卖大师工艺。你说说看有这么邪乎的吗?
还是用一个朋友私下的一句话总结吧,“思路出了问题。”只是窗户纸哦就不点破了。

[ 本帖最后由 暗房归来 于 2013-3-15 14:2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24

主题

4448

积分

Rank: 3Rank: 3

元老勋章

高级会员

精华
帖子
1547
注册时间
2007-2-11
在线时间
962 小时
最后登录
2017-2-17
好友
13
5#
发表于 2013-3-17 09: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暗房归来 于 2013-3-15 14:19 发表
其实你还有更好的中间底途径。只是中国的大师们懒,所以他们就不用。其实没有一个大师是人人可以做到而形成名号的,但中国就有,带着拖着线的结果然后叫卖大师工艺。你说说看有这么邪乎的吗?
还是用一个朋友私下的一句话总 ...

您好,我是刚学,还是不明白什么意思啊?
提供蓝晒、新蓝晒、范戴克、铁银、铂钯、蛋白、黑白反转冲洗等摄影套药及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威望

96

主题

1万

积分

Rank: 6Rank: 6

钻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1985
注册时间
2012-12-5
在线时间
286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0-7
好友
4
6#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0:3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机最糟糕的不是颗粒点正不正的问题,而是幅面稍微大点就出横线,单向打印也会出现,幅面尺寸大的时候尤其明显,胶片不同于打印纸,这种掩饰能力更弱。 所以从观瞻效果而言,打印机甚至不如激光照排几的物理精度。但是照排机的点子也有致命缺点,更僵硬,但不会有隐约的横线。 比如原久路的蛋白配合了沁润胶层类型的纸,你会不在在意这个颗粒的事情,但所有的印刷海报,书本印刷一样,这个用更挑剔的眼光都能发现一样。点子就是点子变不成出身的密码。

所以中间底还有别的办法实现,很多人知道就是不说,也不去干,为什么?麻烦难度大,比数字掌握要花费更多的学费和时间。放大机光学放大底片形成中间底,用拷贝胶片。 但这条件又多了一步,也难了一步。这样可以从颗粒和物理缺点上达到最小“机械输出瑕疵”的问题。前提是即难掌握,更难实施。

中国一向山寨大国,越好山寨事情传播的越块,所以当打印数字底轻巧快速的时候马上就得到追捧,并且有时候还不能说⋯⋯ 假定摄影作品是艺术品,那么这个中间底就类似版画中最不值钱,最不珍贵的那个版。再套上精贵的铂把金,好不热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威望

96

主题

1万

积分

Rank: 6Rank: 6

钻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1985
注册时间
2012-12-5
在线时间
286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0-7
好友
4
7#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0:47 | 只看该作者
我摘一段18度灰的文字:
  1. [code][code]2,控制底片,这个可以论但不可以量化,影调不是直接读密度仪下药就可以完美再现的,根据题材需要自由控制,不要让标准化 的技术弱化了主题内容,我自己的习惯是反差能低一点的尽量不往高拉,高反差的底片印出来容易,不耐看,摆上几个月就感觉烦躁。我喜欢底片反差控制在0.9-1.4,反差在1.6-1.8的底片制作铂钯工艺是技术最完美最容易的,但是,我认为印这么完美的铂钯照片不如银盐放大或者打印更适合,当铂钯照片的黑和白接近完美的时候就会失去古典的“味道”,当然“味道”是没法论的。“
复制代码
[/code][/code]



其实“味道是什么,其实是可以量化的,他这段话错误再把味道简单归结为黑白灰层次上。其实这是错的。严重错误的。味道黑白灰类似做菜的”咸淡“,是最简单和最基础的味觉判定。

准确和物理的说法是”质感”  ,你直接摸的纸。铁,玻璃⋯⋯豆浆,油,豆渣,沙子⋯⋯这类才是后期输出的关键。

钧窑确实分年代的⋯⋯有几个人知道呢?几年前又有谁把我的思想偷过去故意不说呢? 我挺后悔认识很多“大师” ,偷没有关系,知识是互享的,只是不说偷着弄,还要让簇拥者人维持名号。哈哈哈

[ 本帖最后由 暗房归来 于 2013-3-17 11:0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16

主题

9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1
帖子
2965
注册时间
2009-9-12
在线时间
4762 小时
最后登录
2013-4-17
好友
0
8#
发表于 2013-3-17 11:22 | 只看该作者
版主,我也有问题:蛋白相纸和湿版那种影调,有点糊糊的,层次丰富的就像墨水在纸上晕化那样,
用现代的定号相纸能模拟那种感觉吗?要怎么弄?原理是什么?
我觉得你拍沙玛拉达和凉山火把节的照片就有那种感觉,很细腻很有韵味,那种“神圣的光”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李之芳 于 2013-3-17 11:2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威望

96

主题

1万

积分

Rank: 6Rank: 6

钻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1985
注册时间
2012-12-5
在线时间
286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0-7
好友
4
9#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1: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之芳 于 2013-3-17 11:22 发表
版主,我也有问题:蛋白相纸和湿版那种影调,有点糊糊的,层次丰富的就像墨水在纸上晕化那样,
用现代的定号相纸能模拟那种感觉吗?要怎么弄?原理是什么?
我觉得你拍沙玛拉达和凉山火把节的照片就有那种感觉,很细腻很有韵味,那种“神 ...


我觉的你的问题都一句话说不完。

这个问题还是典型的质感问题。蛋白相纸的奥秘类似明胶卤化银工艺(就是传统的银盐相纸)的支持体基础都可以是纸,钡底。但感光介质载体不一样了,换成了蛋白。蛋白再若干年以后都变成淡黄,或早更黄的半透明介质。所以说蛋白纸的蛋白介质是最接近卤化银相纸的明胶介质的。这是其一。

所谓的湿版也不神奇,但比较古老,其实国内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或者也懒的说了,在过去凸凹版印刷的年代印刷厂刻手工版的时候会大量用到它。只是这是其中一种感光制版的方式之一。今天人们反过来反而从国外学回来⋯⋯这是后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威望

96

主题

1万

积分

Rank: 6Rank: 6

钻石会员

精华
2
帖子
1985
注册时间
2012-12-5
在线时间
286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0-7
好友
4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2:02 | 只看该作者
所以质感是照片首要解决的思路问题,因为质感直接关乎美学解读的问题。。湿版因为介质的原因湿靠手艺的,现在的同学们已经很难做到过去湿板从业者的水平,或者也不再追求过去湿板从业者的那种美学。 所以比如关于溜胶的手法就很难做到平滑。实际上这甚至是那个湿板年代首要的技术技能。国内追求溜胶阶段平滑的只有一个人“刘峥”,因为他相对有“洁癖”,我个人观点⋯⋯不多说。

另外一个重要湿板质感的原因:感色性,它是色盲片,红色是不感光的,因此它再冲版的时候全程可以红光下工作。  因此。它的感色性类似无忌里广东的路来粉丝做的手工干板的感色范围,但他们支持的感光介质的原材料是一湿一干。湿的难以保证平滑性,干的相对具备这种流淌性,要小的多。

这种色盲片再感光上的观感也是同工厂化的全色胶片截然不同的,但等同相纸的感色性。物理质感会因手法、物理性,大不相同,另外还有一个所谓的镜头性,为了追求特殊的镜头感,把某种结构的老镜头炒成天价,这也是后话。

特别是湿板,它们几乎从来不会再高量部过暴。但再暗部其实能力较差,硬扫描只会捕捉到胶印子。在阶调曲线上类似暗部下缘曲线拉平截断。

另外湿板在刚出锅的时候非常美,本人多次差点被它迷惑,但那是短暂的,为了保存,湿板后期要上胶烤板,这个时候对我再没有任何诱惑力了。金属光泽从100降到了10。

[ 本帖最后由 暗房归来 于 2013-3-17 12:0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提示 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Archiver| 咔够网 ( 豫ICP备2020028492号-2 )   

GMT+8, 2024-6-5 09:21 , Processed in 0.202214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