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o2 发表于 2020-4-3 22:44

ecececec
:victory:

小师弟 发表于 2020-4-10 14:01

Miranda T(No.555416)<br>
很喜欢这种俗稱"设计师字"的手写字体的招牌<br>
卡口:刀口/螺口(奇怪他們早有预谋做成双卡口)<br>
出产年份:1955年(所以序号全部都是55开头)<br>
500分之1至30分之1秒快门加慢门机15分之1秒至1秒再加B档共十档<br>
取景器:可拆换<br>
对焦屏:不可换<br>
测光錶:机内无<br>
米兰达开山的第一款机身,前脸上还写着Orion Camera Co.(不是Miranda)<br>
ZUNOW 1:1.9 f=5cm (No.10833)<br>
Miranda的第一颗标头还不是自己造的,请来Zunow Opt.帝國光学代工。<br>
卡口:螺口<br>
光圈:16至1.9共8级,有定位环锁定预设光圈,手动环收放光圈。<br>
这套机子就是这个米兰达廉价系列里的坑,超級大坑!:P<br><br><!--/data/user/0/com.samsung.android.app.notes/files/clipdata/clipdata_200410_135052_691.sdoc-->

小师弟 发表于 2020-4-10 14:13

柯達C200卷,这只标头的焦处有点特別!<p></p>

ligo2 发表于 2020-4-10 18:32

见识了。

小师弟 发表于 2020-4-13 15:20

Miranda T ii (No.557372)<br>
二代的T型,可能是T i 型和T ii 型过度的型号。<br>
因为T i 型 菱镜顶光身沒贴皮,前额还是写Orion Camera Co.配套头还是Zunow 5cm/1.9。<br>
T ii 型 菱镜顶贴皮,机顶过片旋钮回捲钮快门钮改成黑银色相间,前额改写成Miranda Camera Co.配套头变了ARCO 5cm/2.4。<br>
(简单说就是Ti型的机身,Tii型的菱顶和配套标头);P<br>
卡口:刀口/螺口<br>
出产年份:1956年~1957年<br>
500分之1至30分之1秒快门加慢门机15分之1秒至1秒再加B档共十档<br>
取景器:可拆换<br>
对焦屏:不可换<br>
测光錶:机内无<br>
ARCO 1:2.4 f=5cm (No.1498)<br>
这款标头ARCO代工,光圈背后有字写着for MIRANDA CAMERA,镜筒内壁还刻着MADE IN JAPAN。<br>
卡口:螺口<br>
光圈:22至2.4共7级,有定位环锁定预设光圈,手动环收放光圈。<br>
这款T型机子带ARCO标头比带Zunow头的机子更少见,看镜头序列号才千四多估計产量也不是很多!传说这个ARCO厂产镜头只是很短的时间。<!--/data/user/0/com.samsung.android.app.notes/files/clipdata/clipdata_200413_150735_782.sdoc--><p></p>

小师弟 发表于 2020-4-13 15:30

Miranda Tii + ARCO 1:2.4 f=5cm<p></p><div>柯達C200卷</div>

ligo2 发表于 2020-4-13 20:45

每一款MIRANDA都喜欢。就是搞不懂他的T型号为什么那么贵呢

小师弟 发表于 2020-4-14 09:08

ligo2 发表于 2020-4-13 20:45
每一款MIRANDA都喜欢。就是搞不懂他的T型号为什么那么贵呢

估計有几个因素,是那只Zunow标头稀有相对把开山的T型机身的价位也拉高了,連带那段时候出的镜头也拉高了,但是,那些镜头也是确实少见到。<p></p>

ligo2 发表于 2020-4-14 09:32

小师弟 发表于 2020-4-14 09:08
估計有几个因素,是那只Zunow标头稀有相对把开山的T型机身的价位也拉高了,連带那段时候出的镜头也拉高了 ...

T的机身是钛金属的吗

xinyi.lyu 发表于 2020-4-15 18:08

真不错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廉价冷门器材实拍相册(米兰达Miranda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