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楼主: 桀骜的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鸥DF1鸟头试拍

[复制链接]
     

1

威望

282

主题

4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勤奋勋章贡献勋章友谊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31
帖子
11803
注册时间
2008-3-8
在线时间
814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5-4
好友
57
1#
发表于 2016-10-20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这就是老海鸥DF的味道,成像锐利,反差略高,过渡层次稍显不足。。。至于色彩,与胶卷品质和冲洗工艺以及镜头本身的色彩均衡都有关系,出片时可以运用数码后期适度矫正。

现在很少见到国产老相机老胶片的即时作品了,数码摄影的低门槛将人们变得越发浮躁,能够稳下心来拿一台国产老机去拍,而且还是自冲自扫自己钻研探讨,楼主的精神值得学习和大力弘扬,必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威望

282

主题

4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元老勋章 勤奋勋章贡献勋章友谊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31
帖子
11803
注册时间
2008-3-8
在线时间
814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5-4
好友
57
2#
发表于 2016-10-21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川黄河 于 2016-10-22 10:02 编辑

本不愿再与楼上的朋友讨论胶片的颗粒问题,但闲来无事,交流一下似乎也未尝不可。

胶卷的颗粒是什么?是银盐形成的单个感光元素的大小,它的形成,是一个完全的化学反应过程,卤化银在受到光线照射之后,经过显影定影等化学过程,生成疏密不等的银盐颗粒的聚集,从而形成影像。光照强的地方被感光的银盐粒子就多就密集,光照弱的地方被感光的银盐粒子就少就稀疏,而不论强光部位的银盐粒子还是弱光部位的银盐粒子,其个体也就是颗粒的大小都是相同的,只是密度不同或叫厚薄不同而已,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中都是无可争议的。否则,即使是曝光正常或过曝两级的底片,它们的暗部是不是也仍旧会因曝光较弱而显现出比高光部更大的颗粒,即一幅照片上总会因各部分不同的曝光量而呈现出不同的颗粒大小?显然这不符合事实更像是个笑话。

那么为什么欠曝的底片扫描出来之后会感觉有明显的颗粒而正常曝光的底片却没有?这的确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胶卷的颗粒所为,而是扫描仪在扫描欠曝底片时,为了能使欠曝底片呈现接近正常底片的影调,扫描仪会自动的或是人为的以超出自身动态范围的方式进行调整,从而导致整个画面呈现明显的数码噪点,这种情况我们在处理曝光不足的数码照片时也会经常遇到。底片扫描是一个把胶片影像数码化的过程,扫描底片所获得的图像文件是不折不扣的数码影像,其形成噪点的机理与数码照片完全一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扫描曝光正常的底片其弱光部并不会颗粒粗大,而扫描曝光不足的底片即使高光部也仍旧明显粗糙的原因。总之,这些都与胶卷的银盐颗粒无关。

所以,试图让胶卷过曝两级以获得细腻银盐颗粒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缺憾(高光部死白)而且与改善胶片的银盐颗粒丝毫无补。常规摄影,无论是胶片还是数码,都应秉承力求准确曝光的原则,除非是为了追求某种特效。对技术性问题,应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尽量避免善意的误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提示 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Archiver| 咔够网 ( 豫ICP备2020028492号-2 )   

GMT+8, 2024-5-22 20:49 , Processed in 0.200524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