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查看: 209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报道摄影师的摇滚时代

[复制链接]
     

0

威望

3

主题

1721

积分

游客

精华
帖子
63
注册时间
2009-6-26
在线时间
67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4-9-28
好友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9 09:56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咔够,结识更多爱好摄影器材朋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报道摄影师的摇滚时代文/张驰
不久前,在Ⅶ图片社1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时,图片社创办人,战地摄影师詹姆斯·纳切威(James Nachtwey)突然出走,引起摄影圈一阵哗然。尽管纳切威并未公开讨论离开图片社的原因,但外界普遍认为这一举动出于对图片社扩张行为的不满。就在此前,两届普利策奖获得者,美国纪实摄影师拉里·普莱斯(Larry Price)也因其供职的代顿每日新闻报(Dayton Daily News)大规模裁员毅然离职,以示抗议。

数码摄影的进步让每个人都成为了摄影师,而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更使得每个出现在新闻现场的人都拥有了成为报道摄影师的机会。摄影师,尤其是新闻摄影师的日子慢慢变得难过。但无论是和那些徘徊在Ⅶ图片社核心成员之外的年轻人相比,还是和那些面对裁员不知何去何从的新闻摄影师相比,纳切威和普莱斯都不会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纳切威的大名在摄影圈内几乎无人不晓,离开图片社之后的他成立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并独立处理自己的拍摄事项。普莱斯也一样,他目前手头拥有IBM、奥林巴斯等商业客户,同时也为纽约时报、《商务周刊》、美国《国家地理》等杂志供图。“简单说,我还是打算继续拍照片。我有自己的行业地位,我不是刚刚入职的小伙子,用不着从头再来,我比他们幸运。”
1982年,英国泰德艺术馆总监艾伦·波尼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想在泰德展览你的作品,你必须是一位艺术家,而不仅仅是一位摄影师”。虽然这句话迅速引来不少批评,但对当下报道摄影圈来说似乎颇有价值。当每个人面对同一场景都能得到相同的照片时,哪张照片更让人青睐将不再取决于画面内容本身,而取决于受众对拍摄者的了解,取决于拍摄者的定位、运作、市场推广等附加因素。这些差异决定了一张照片究竟是某个路人的撞大运,还是摄影师长期摸爬滚打在新闻第一线的结果,同时还取决于摄影师和图片社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人人会摄影的年代,摄影师应该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如果我们想想在一个人人会唱歌的世界里歌星如何生存,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民间音乐爱好者即便能写出一两首好歌,就算离开唱片公司和经纪人的包装制作,也依旧逃不开网络歌手的名头。运气好点,才华多点,可能自掏腰包出专辑,然后落个“小清新”的头衔。当歌星除了唱功过人,还需要包装、炒作,甚至还需要一点点绯闻。而如果报道摄影师希望自己成为摄影行业的明星,让作品获得更多接触受众的机会,首先应该让受众对自己产生兴趣,就好像歌迷追星一样。

没错,社交媒体的出现,让尼尔·曼德(Neil Monday)这样的人可能凭借一张照片出名,但最终关于发现号航天飞机最后一次太空飞行任务的图片故事,依旧来自专业报道摄影师。当摄影师抱怨社交媒体出现将他们和普通人放在同一起跑线时,也应该看到社交媒体如何让更多人知道自己身份的可能。

阿历克斯·索斯(Alex Soth)是最早接触社交媒体的摄影师之一,通过博客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也分享自己的生活,并和网友交流。他在玛格南的个人介绍处留下这样一段话,“我热爱拍摄照片的过程,东游西荡,随意拍摄。对我来说,这就像一场演出。而照片是这场演出的证明。”我更愿意相信照片就是演唱会上的一首首歌,而他正是在我们的欣赏过程中奠定了自己的明星气质。

如果让比喻继续,我认为每组图片故事都是摄影师的一支单曲;每本摄影书,都是摄影师的一张专辑。我们通过一组组图片故事,一本本摄影书见证了摄影师的功力和眼界。当然,从一个摄影爱好者的角度出发,摄影师尤其是报道摄影师更不愿意被当做庸俗的流行歌手,游走在危险边缘的他们,散发出的更像是属于摇滚歌星的气质。
摄影师个人网站搭建  http://tankinterne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538

主题

5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勤奋勋章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12
帖子
16500
注册时间
2006-1-21
在线时间
952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2-17
好友
25
2#
发表于 2011-11-20 01:09 | 只看该作者
跟摇滚歌星有什么关系?再者说摇滚和歌星两个词儿放一块儿本来就挺乐的。。。。
波希米亚人既是天才又是骗子,既是清教徒又是流浪汉,既是工作狂又是浪荡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94

主题

1万

积分

Rank: 4

元老勋章

金牌会员

精华
帖子
1344
注册时间
2006-5-16
在线时间
120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2-3-3
好友
0
3#
发表于 2011-11-20 17:56 | 只看该作者
普通人用好器材也能拍出好片子,和镜头后面那个头半毛钱关系也没有,运气才是最重要的。
总所周知,现在好器材也普及了,摄影师的运气其实并不比普通人好到哪里去。。。
固然很好,可惜太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538

主题

5万

积分

Rank: 8Rank: 8

勤奋勋章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化石会员

精华
12
帖子
16500
注册时间
2006-1-21
在线时间
952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2-17
好友
25
4#
发表于 2011-11-20 18:22 | 只看该作者
我非常理解那类摄影师的想法。事实上跟普通人拍怎么样无关。而真正相关的是大众审美口味的变化。快餐文化流行是资讯发达的一大弊端。现在的很多人没有什么耐心去读一篇有内容有思考的东西,反倒是谁的微博上出个“干露露洗澡”这类的东西更吸引眼球。相应的,很多人对于“恩,我懂了”这样发掘事情内涵的需求就远不如浅尝辄止的“哦,我见过了”。对于那些报道摄影师来说,他们恰恰是属于出售具体报道和见解而不是满大街发海报的那类人。他们的困惑跟那帮码字儿的作家其实差不多。很多一肚子学问的作家也那儿骂呢,憋半辈子写一本精彩绝伦的东西缺不如《鬼吹灯》那类明显胡逼蛋砍的玩意儿好卖,甚至不如心灵鸡汤类的教人意淫的邪教式的玩意儿受欢迎。

市场选择了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而已,不怪他们,当然也不能吧责任完全退到所与人身上。

原来跟朋友聊天时候聊到过一句话正好说明解释此类事项。。。。卖东西太追求产品品质的话那你就只能这悲催操行了,从捞票子角度来讲,那帮傻13喜欢什么你就给他们拉什么不就得了。。。。公众其实是很二的。。。不同的是勒庞比较体面的称呼他们为“乌合之众”。
波希米亚人既是天才又是骗子,既是清教徒又是流浪汉,既是工作狂又是浪荡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11

主题

7832

积分

Rank: 4

勤奋勋章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金牌会员

精华
3
帖子
3111
注册时间
2007-7-4
在线时间
508 小时
最后登录
2014-12-30
好友
8
5#
发表于 2011-11-28 1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alfred 的帖子

老A评论,与年龄严重不符。
监管下的通胀 http://blog.sina.com.cn/leapinggrassroot
通胀将十分壮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提示 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Archiver| 咔够网 ( 豫ICP备2020028492号-2 )   

GMT+8, 2024-6-2 19:30 , Processed in 0.812837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