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够网 - 中华相机论坛

楼主: 张雪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行漫记——渝新欧万里行

[复制链接]
     

0

威望

13

主题

913

积分

Rank: 1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初级会员

精华
5
帖子
338
注册时间
2009-2-28
在线时间
19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20
好友
1
41#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雪松 于 2013-9-2 03:20 编辑

    斯摩棱斯克,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交界的边境城市,小巧精致、色彩斑斓。斯摩棱斯克这个名称的原意是松香,因为当地松林茂盛,盛产松香。

    匆匆浏览市容,会发现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城里,二战历史雕塑却不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这座城市曾经发生过两次斯摩棱斯克战役。一次是1941710—910日,苏军与德军在这里打过一场攻防战。此战,德国军队共俘苏联红军40多万人,缴获大量装备。但是,德国军队也损失惨重,被迫把对莫斯科的进攻推后了两个半月,使苏军得以喘息,为苏联红军加紧防御和尔后在莫斯科会战中粉碎德国军队赢得了时间。第二次斯摩棱斯克战役是在194387—1943102日,苏联红军对德军实施了战略性攻击行动,从纳粹德国手中夺回了斯摩棱斯克州全境,建立起未来收复整个白俄罗斯的基地。1985年斯摩棱斯克被授予英雄城市的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3

主题

913

积分

Rank: 1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初级会员

精华
5
帖子
338
注册时间
2009-2-28
在线时间
19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20
好友
1
42#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雪松 于 2013-9-2 03:47 编辑



    斯摩棱斯克距离边境有50公里,在去往白俄罗斯出关的路途中会经过一片叫做卡廷森林的地方,我们顺道进行了参观。当地一位居民把我们带到卡廷森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敲开了值班保安大叔的门。没想到,保安大叔被这群远道而来的中国人给感动了,不仅打开了大门,而且义务当起了解说员。


   



    他的第一句话就打动了我,他说,这道玻璃门是入口,为什么要做成一道透明的门,就是想告诉世人,历史与现实之间应该是透明的。
    那么,历史在这里曾经掩盖过什么?


   



    二期时期的1943年4月13日,攻入苏联境内的纳粹德国军方宣布,在德军占领的苏联斯摩棱斯克市附近的卡廷森林地区,发现被苏联军方屠杀的2万1千多名波兰军人的万人坑。苏联对此断然否认,宣称这些波兰战俘是被德军所杀害的。此后的半个多世纪,此事一直没有定论,卡廷惨案成为历史上一桩战争谜案。谜底直到1990年4月13日才揭开,那一天,苏联向来访的波兰总统正式承认,对卡廷事件负全部责任,这桩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卡廷之谜”也才真相大白。


   


    卡廷惨案的产生,有着一个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不光彩的政治图谋。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战云密布,各国在外交舞台上尔虞我诈。1939年8月23日,德国与苏联签订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这就等于解除了希特勒入侵波兰的后顾之忧。一个星期后的9月1日,德国发动对波兰的全面入侵。仅仅半个月,波兰就丧失抵抗能力,9月17日,苏联以“保护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人民生命”为由,也出兵波兰。波兰总司令斯米格里元帅下令不要抵抗苏联红军,结果被俘虏了25万人。这样,在德国自西向东、苏联由东向西的双方夹击下,9月27日波兰宣布投降,苏联占领了波兰东部20万平方公里土地。德国与苏联旋即签订《德苏友好与划界协定》,实现了当初两国秘密瓜分波兰的既定目的。

    对于波兰战俘的处置,苏联政府犯了难,他们认为,波兰战俘是一个大包袱,一方面,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另一方面,波兰战俘可能随时反抗而成为潜在的敌人,于是,斯大林下令将波兰战俘予以“消灭”。为使波兰战俘群龙无首,他们决定首先处决军官,在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2万余名被俘的波兰军官被送到卡廷森林的斯大林俘虏营里枪决。

    然而,苏德两国以牺牲波兰为代价的战争交易却好景不长,希特勒“醉翁之意”不止波兰,而是整个苏联。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一切条约,投入总兵力200万人,向苏联发起猛攻。
    为争取战争同盟,苏联与波兰签订《苏波互助协定》,承认1939年苏德关于变更波兰领土的条约失效,并同意波兰政府在苏境内重建波兰军队,同意释放所有波兰战俘,共同打击德国法西斯。波兰一位将军奉命在苏联境内组建波军,并在苏联各地设立征兵站,招纳流散的波兰官兵。但几个月过去了,前来报名的不足1000人。对那些失踪的波兰军官,苏联的答案是,他们被释放后就跑掉了,可能跑到了中国的满洲里,也可能在德占区。

    直到1943年4月13日,纳粹德国电台广播了一条令世人震惊的新闻:德军在卡廷森林发现了8个埋有几千人的葬尸坑,从死者军服看,他们是波兰军官,死亡时间大约在1940年春天,都是被人“熟练地用手 枪从脑后击毙的”,这是“典型的犹太——布尔什维克暴行”。对此,苏联政府坚决否认并一口咬定:“尸体头上的德国造子弹和从脑后开枪的‘纳粹方式’,均说明凶手为德国。德国贼喊捉贼,嫁祸于苏联,不过是戈培尔之流恶人先告状的一惯手法。”波兰方面半信半疑。1946年7月审判德国战争罪犯的纽伦堡法庭上,纳粹头目戈林和里宾特罗甫坚称是苏联屠杀了波军俘虏。纽伦堡法庭并没有断定屠杀波兰军官的罪行是谁所为,卡廷事件成为历史上一个难解之谜,

   

     
        


    斗转星移,90年代初期,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卡廷惨案50年后,在波兰政府的强硬坚持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苏联塔斯社于1990年4月13日发表公开声明:正式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批波兰军官是被苏联内务部杀害的。声明说,“卡廷悲剧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把前苏联保存的三份关于卡廷事件的绝密档案,派特使交给已成为波兰总统的瓦文萨。至此,这个被隐瞒了半个世纪的弥天大谎被戳穿:枪杀了两万多名波军战俘的人,不是苏联一口咬定的德国法西斯,而是苏联自己。被谎言掩盖、歪曲、嫁祸于人近50年的“卡廷之谜”,终于大白于天下。承认真相,还原历史,新俄罗斯试图通过此举证明,抛弃前体制的黑暗和残暴是正确的。

   


    天色已晚,我们跟随保安大叔往森林深处走去,高大的树林遮天蔽日,一条石板路在森林中延伸,随处可见鲜花与蜡烛。与其它纪念馆不同,这里所有的纪念碑,都是由铁板制成,在风雨的侵蚀下,块块铁板呈现出如血的锈色。在一堵石墙上,镶嵌着21857块铁块,每个铁块上面,都镌刻着一位死难军官的姓名。一块插有小花的铭牌上,刻着的是死难者中唯一一位女飞行员的名字LEWANDOWSKA,她遇难时32岁。   

   


        


        


        


        


    此时的卡廷秋意浓浓,在这样一个夜晚,触摸一段历史,是一次机会,不惟向死难者致哀,更是向历史忏悔,向灵魂追问。
    林肯曾经说过:“你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某些人,也可以在某些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的确,历史可能被掩盖、被歪曲、被篡改,但当历史风云的尘埃飘散落定,伪装终会剥去,历史终会还原。就象保安大叔所说,历史应该是透明的,我们向历史忏悔,就是为了不再让孩子们在谎言中挣扎成长。

    我觉得,敢于追怀一切屈死和冤死的英雄,无疑值得后人致敬;而唤醒人民对这些历史的不幸去进行深切的反思,则更为难得和可贵!

    最后还有件事值得一提,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乘坐的图-154专机从华沙飞往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市,参加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活动,飞机在降落时坠毁,包括总统夫妇及众多军政高官在内的97人全部遇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3

主题

913

积分

Rank: 1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初级会员

精华
5
帖子
338
注册时间
2009-2-28
在线时间
19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20
好友
1
43#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雪松 于 2013-9-18 22:17 编辑


    第31天,8月29日  奥尔沙-明斯克 220公里

    白俄罗斯的奥尔沙离开俄罗斯边境有50公里。这里在500年前的1514年9月8日,曾经发生过著名的奥尔沙战役,波兰军队曾在这里大败俄罗斯军队。波兰历史上一直处在俄罗斯控制的阴影下,曾经三次被俄罗斯瓜分,唯有这次战役算是风光过一次。奥尔沙在二战中也曾饱受战火洗礼,现在城里能见到不少纪念二战的雕塑。

      

    十月革命后,1919年1月1日成立了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加入苏联。1991年8月25日宣布独立。白俄罗斯共有6个州,包括明斯克、布列斯特、维捷布斯克、戈梅利、格罗德诺、莫吉廖夫,首都是明斯克市。

        

    进入白俄罗斯最爽的感觉就是瞬间变成千万富翁了,1元人民币相当于1400多元白萝卜,这是面值最大的钱币,20万,相当于人民币约140元。

      

    随着向白俄腹地的推进,感觉沿途森林的树木越来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3

主题

913

积分

Rank: 1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初级会员

精华
5
帖子
338
注册时间
2009-2-28
在线时间
19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20
好友
1
44#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雪松 于 2013-9-18 23:11 编辑

第32天,8月30日,明斯克市

   明斯克是白俄罗斯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明斯克曾经沦陷,80%的住房和几乎所有的工厂被毁,德国法西斯在这一地区杀害了40余万人。1944年7月3日苏联红军解放了明斯克。
   

      

      

      

    现在的明斯克是个环境优雅、生活舒适的城市。

   

        

        

        


    这里经济不算发达,从他的货币就可见端倪。我们今天兑换的汇率是1元人民币相当于1447个白卢布,在这里,人人都是千万大富翁!20万币值的白萝卜只相当于140元人民币。我买了个蛋筒冰淇淋,一万三千元!去了趟洗手间,3000元!但白萝卜一直在贬值,它的银行存款年利率可以高达40%就很说明问题。据说明斯克市民的平均收入只相当于2000元人民币,但医疗、教育、养老由国家全包,所以百姓的幸福指数并不低。
   

        

        

        

    白俄罗斯的美女享誉天下,令我们很是神往。下午,在泪湖边,我们碰到了好几拨新娘,名不虚传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3

主题

913

积分

Rank: 1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初级会员

精华
5
帖子
338
注册时间
2009-2-28
在线时间
19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20
好友
1
45#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雪松 于 2013-9-18 23:50 编辑

    明斯克与中国没有开通直航飞机,所以到明斯克来旅游的游客,多半得从阿联酋等地转机斯大林防线是明斯克的必游景点。

        

    斯大林防线是前苏联70多年前耗巨资修建的绵亘千里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军事遗产,但它却是与苏联红军的惨痛教训相联系。

        

        

    斯大林防线是沿苏联西部原国境线修建的,从北部的卡累利阿地峡一直到南部的黑海沿岸,贯穿了整个白俄罗斯西部,全长1200公里,1928年动工,1939年停建。

      


    斯大林防线不是一条简单的坑道,而是一个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由23个庞大的筑垒地域构成,其中包括4000多个永备火力点,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和特殊材料做成,工事的顶部墙壁有1.5米厚。我们参观的一个工事里面有76毫米火炮和马克西姆机枪,还有观察用的潜望境。

        

        

    每个火力点都是根据具体任务和地形修建的。有些火力点是一层的,有些则是双层的,下面有防空洞。还有一些独特的仿坦克火力点,上面筑有模仿坦克的塔堡和装甲帽堡。


        

        

   
    在苏联卫国战争初期,苏联红军与德国部队曾在这里发生过激战。但斯大林防线并没有象人们期待的那样抵挡和拖延德军三个月,而是在短短六天之后,就被突破摧毁了。那么,耗费巨大国力修建的“斯大林防线”,为什么那么轻而易举地就被摧毁了呢?一个原因是, 1939年下半年,苏联西部边界往西有所推移,那个地段没有部署“斯大林防线”,德军从那里率先撕开口子。另一个原因是,当时斯大林对德国发动战争的战略判断出现了错误,认为德国不会那么早对苏联发动进攻,所以没有在边境配备足够的军队。
    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是当年战场的一部分,现在陈列着的这些坦克,当年曾是实际投入二战战场的主力坦克,历经战火,伤痕遍布,锈迹斑斑,穿行其间,仍能强烈地感受到当年战争的惨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3

主题

913

积分

Rank: 1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初级会员

精华
5
帖子
338
注册时间
2009-2-28
在线时间
19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20
好友
1
4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3天,8月31日,明斯克——布列斯特  

    自进入俄罗斯以后,我们就一直在森林中穿行,但如果要问两国的森林到底有什么不同的话,我得说,俄罗斯的是森林,而白俄罗斯的则是大森林。


   


    金黄的麦田,已经收割,遍布圆滚滚的麦垛,碧空白云,绿树阳光,空气中满是麦田的清香,忍不住狠狠地吸上几口空气。


   


      

   
    从明斯克开往布列斯特的路途中,看见了一座野牛的塑像,这意味着再往前就进入欧洲最大的森林了,里面生存着世界罕见的活化石――欧洲野牛。这片森林名为“别洛韦日”国家公园,它位于白俄罗斯和波兰交界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森林之一,素有“欧洲之肺”的美称。公路两旁的松树平均都有十几米高,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森林宽阔无边。这里的野牛由远古时代存留下来,重达几吨,是欧洲最大的动物,它在白俄罗斯属于珍稀保护动物,就象大熊猫是中国的标志一样,野牛是白俄罗斯的形象标志。

   


    对于中国人来说,在对这片森林艳羡不已的同时一定会问,这片原始森林为什么能躲过人类开发的利斧和战争的魔爪,一直保存到今天?
    这片森林在公元983年就被欧洲历史明确记载。从14世纪末开始,“别洛韦日”就是波兰、立陶宛和俄罗斯王公贵族狩猎的场地。二战爆发后,“别洛韦日”被纳粹德国占领,但鬼使神差的是,附庸风雅的纳粹二号人物、帝国元帅戈林迷上了这片原始森林,下令任何人不许破坏,这样“别洛韦日”竟安然无恙地躲过战乱,并在二战后被划归苏联版图。不过,如今这片森林是被划为了两块,分属白俄罗斯和波兰。传说在划给苏联后不久,斯大林赴波兰访问,在喝醉酒的情况下被波兰人对这片森林的深厚感情所打动,于是决定将森林的五分之二交给波兰。如今,这片久经沧桑的原始森林已成为欧洲的宝贵财富。

    途经涅斯维日,参观了拉济维乌家族城堡建筑群。这个城堡群于2005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认为是中欧建筑风格的摇篮。


   


      


      


    城堡属于拉济维乌家族,是波兰-立陶宛王公家族。拉济维乌王朝在16世纪达到鼎盛,拉济维乌家族曾拥有过23座城堡,426座大小城镇。这个家族中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指挥官、企业主等,在波兰、白俄罗斯、立陶宛等地担任要职。
   
        



    这处宅邸为由十座建筑物相连的建筑群,周围建有坚固的城墙,它又是当时欧洲著名的军事建筑之一。建筑群显示出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建筑艺术成就,现在它被认为是欧洲大陆上仅存的著名的中世纪贵族的故居。宅邸内据说珍藏着约两万件藏品。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在外面兜了一圈,没进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3

主题

913

积分

Rank: 1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初级会员

精华
5
帖子
338
注册时间
2009-2-28
在线时间
19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20
好友
1
47#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雪松 于 2013-9-19 01:54 编辑


    第34天,9月1日,布列斯特

    布列斯特是通往西欧国家的门户,布列斯特铁路枢纽是欧洲中部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独联体国家向西欧国家陆路出口的80%货物都由此过境。

   

    布列斯特城市不大,却精致美丽。

   

      

      

    今天是9月1日,是中小学开学的日子,也是二战纪念日。74年前的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来到布列斯特,二战的一个重要遗址——布列斯特要塞是不能不去的。

   

    布列斯特位于白俄罗斯和波兰交界的布格河东岸,由于布列斯特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历来就是兵家争夺的要地。布列斯特要塞开始修建于1833年,经过多次扩展修筑,形成一个庞大的筑垒防御工事。
   
  
      1941年6月22日,德国从占领下的波兰一侧,采取突然袭击方式入侵苏联,而布列斯特成为德军首当其冲的进攻目标。要塞保卫战前后进行了近一个月,战争非常惨烈和悲壮,要塞的2000多名守军和家属战至最后15人被俘。曾经有一部电影《布列斯特要塞》就是讲述的这场战争。

    如今,在遗址上,塑起了高大的纪念碑和英雄雕塑。
   

    纪念馆里有很大一个展区都是关于个体士兵的,一张展板就是一个士兵的故事。士兵生前的照片会与家人祭奠缅怀的照片组合在一起,母亲、妻儿、书信……,细节处尽显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人性与战争,生命与毁灭,很沉重。

   

      

      

    在要塞,看到当地学校组织了很多学生来到这里,参观战争遗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里的新人结婚也会到这里来拍照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3

主题

913

积分

Rank: 1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初级会员

精华
5
帖子
338
注册时间
2009-2-28
在线时间
19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20
好友
1
48#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雪松 于 2013-9-20 22:01 编辑


    第35天,9月2日,布列斯特- 华沙,300公里

    傍晚时分进入华沙城,最引人注目的标志性建筑就是文化科学宫,一望而知是典型的苏联巨无霸风格。文化科学宫有230米、三十七层,是华沙最大的建筑物,一九五五年建成,是当年苏联斯斯大林时代为拉拢波兰而送的礼物。但当地人告诉我们说,波兰人对俄罗斯、对这个建筑都没有好感,但现在要拆掉它也不可能,所以波兰人希望在这个巨无霸周边多修些高层建筑,把它遮住。

        



    那波兰与俄罗斯有什么样的瓜葛呢,从网上查了一下,留备资料。
    波兰民族和俄罗斯民族在人种、语言上同属斯拉夫人,说是兄弟民族并不过分,但俄罗斯人信仰东正教,波兰人信仰天主教,从中世纪后期起就不断发生冲突。


    1、俄国三次参与瓜分波兰。
    18世纪中期,波兰受到3个邻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包围,这3个国家总兵力为80万,但波兰只有1万军队。这样,波兰已处于被瓜分的危险中。1772年,波兰被俄国、普鲁士、奥地利3国第一次瓜分。1793年,波兰被俄国和普鲁士第二次瓜分。1794年,俄国和普鲁士军队再次攻入波兰,俄军将已放下武器的两千名波兰军民投入维斯瓦河淹死。1795年,波兰被俄国、普鲁士第三次瓜分,波兰亡 国。
    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建立了“华沙大公国”,波兰人翻身得解放。1812年,10万波兰大军追随拿破仑侵入俄国,是除了法国外出兵最多的国家。在拿破仑看来,除了法军,只有波兰军队最可靠,因为波兰是为自己民族的生存而战。拿破仑甚至把入侵俄国的战争,称为“第二次波兰战争”。在这次入侵中,莫斯科毁于大火。拿破仑失败后,华沙大公国再次被俄、普、奥三国瓜分。此后俄国多次镇压波兰起义。一战中,波兰成为俄军与德、奥匈军反复拉锯的战场,波兰被德军占领。最终,在1918年,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决定放弃波兰的全部领土,波兰的独立在巴黎和会上获得确认。

    2、二战中,苏联出兵波兰
    20世纪30年代后期,面临德国法西斯的威胁,波兰政府采取和英法结盟的政策,但对苏联则非常戒备。1938年,在德国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时,波兰趁火打劫,占领了切欣地区。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爆发,但英法并未主动援助波兰,而是消极观战。1939年9月中旬,波兰败局已定。于是,斯大林在1939年9月17日下令苏联红军出兵波兰东部。腹背受敌的波兰政府决定不进行抵抗,20万波军被苏军俘虏。随即,苏联与德国签署了边界条约,将波兰瓜分。

    3、华沙起义,苏联援助不力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之后,苏联与波兰流 亡政府之间恢复了邦交,释放了波兰战俘。1944年,苏军反攻接近华沙,已被德国占领五年的华沙市民发动反德起义,但苏军却一直徘徊在城外,没有伸出援手,坐视起义被德军镇压。直到1945年初苏军才入城解放华沙,但此时,华沙已成焦土。
    波兰在二战后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加入苏联阵营。20世纪80年代初,波兰团结工会举行反 政府活动,苏联政府威胁出兵镇压,迫使波兰政府施行军管。

    所有这些历史纠葛以及多年来苏联对波兰政治的粗暴 干涉,都被东欧剧变后的波兰人视为耻辱,也给今天波兰与俄罗斯的关系投下阴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3

主题

913

积分

Rank: 1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初级会员

精华
5
帖子
338
注册时间
2009-2-28
在线时间
19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20
好友
1
49#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6天,9月3日,华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华沙这座美丽的古城遭到严重破坏,几乎被夷为平地,全城85%以上的建筑被毁,那些富丽堂皇的古典建筑几乎荡然无存,到处是残垣断壁,一片焦土。有的西方人士曾经断言:“华沙不会重现在人间,至少100年内是没有希望的。”但事实作出了相反的回答。

   
  
  
    华沙古城的重建,要从二战前说起。当时希特勒叫嚣:要在短期内消灭波兰。波兰人非常气愤,但当时波兰统治者懦弱无能。出于对祖国建筑文化遗产的热爱,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把华沙古城的主要街区、重要建筑物都作了测绘记录。战争一爆发,他们把这些图纸资料全部藏到山洞里,房屋街道虽然毁了,但它的形象资料保存了下来。 战后在重建华沙城市时,苏联人主张要建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新华沙。华沙大学的师生们把战前画的老城市图纸拿出来展览,人们逐渐形成了一致的意见,要恢复华沙原有古城的风貌,并最终迫使政府改变了原来的决定。

   

        

    当恢复华沙古城的消息传开后,流浪在国外的波兰人一下子归来了30万。波兰政府顺应了人民的要求,组织他们投身重建华沙的劳动中,整个波兰掀起高涨的爱国热潮,人民的家园得到重建,这就是战后著名的“华沙速度”。

   

        

    华沙古城后来作为特例于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一般是拒绝接受重建的东西,但华沙人民自发地起来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为世界所有的古城作出了榜样,也对欧洲的古城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

   

      

        

    老城区位于维斯瓦河西岸,中世纪巍峨壮观的红色尖顶建筑群集中在这里。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出生的佛里塔大街的寓所已辟为博物馆。

   

    战后重建初期,波兰政府便制定了把华沙建成一座“满城绿荫的现代化城市”的方案。市内原有的森林和绿地尽可能地得到保护和利用,外围的森林也没有因大规模重建而受到破坏。为了减少城市的工业污染,工厂都避开市中心地带,建在远离住宅的地方。市内的房屋都保持着清淡的色彩,整个城市显得清新雅致。美丽的维斯瓦河由南向北静静地流过市区,沿河两岸树木葱郁,碧草如茵。各街道和各住宅区都大力进行绿化,成片的树木下面都种植了草坪,全市基本上看不到一片裸露的土地。在刮风天里,华沙城内见不到尘土飞扬的现象。

   

    市区有大小公园近70座,绿化面积130平方公里,平均每人占有绿地面积78平方米,在世界各国的首都中名列前茅。在城市中心区,还保留有一片2.4平方公里的森林,令人惊叹。
        
      

拼图:肖邦公园3.jpg (126.41 KB, 下载次数: 6)

拼图:肖邦公园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威望

13

主题

913

积分

Rank: 1

贡献勋章元老勋章

初级会员

精华
5
帖子
338
注册时间
2009-2-28
在线时间
19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1-20
好友
1
50#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7天,9月4日,华沙-罗兹-波兹南,300公里


    从华沙开往波兹南,沿途风光旖旎,不得不说,波兰大地实在太平整了,除了森林,就没有任何天然屏障,连个土包都难以看到,难怪波兰总是轻易被其它国家占领,二战德国攻打波兰,一个月就搞定了。
   


    途经罗兹,罗兹是波兰第二大城市,位于波兰中部。


   


   罗兹是重要的犹太文化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是重要的犹太人的故乡。德国人占领罗兹后,就着手迫害当地犹太人,相继展开了驱逐行动和灭绝行动,其中有7万犹太人被送往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到二战结束时,罗兹60%的人口被屠杀, 其中有30万犹太人死于灭绝行动、苦役、疾病。随团翻译说,现在罗兹几乎已经没有犹太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提示 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Archiver| 咔够网 ( 豫ICP备2020028492号-2 )   

GMT+8, 2024-5-31 18:38 , Processed in 0.473055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